配色: 字号:
怀念顾野王—品味姑苏之17
2012-10-19 | 阅:  转:  |  分享 
  
图·文作者:苏州晨光谢谢观赏!PPS编制QIAN2012.4.28.怀念顾野王——品味姑苏之1
7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1500多年前的的苏州顾野王,如今惦记他的人不多了。至于顾野王
的墓地,更很少有人想到就在上方山南面的致能路边上。我几次来到上方山石湖,走进大学城,因为没有注意,也就是失之交臂。最近在春节后的一
天,雨下过好几天,突然天气放晴,就相约与朋友去了上方山。见一位上方山公园里正在打扫卫生的农民,那也是当地的村民,并不是那种外来打工
者。我猜想应该知道顾野王的墓地所在,但一问却是三不知:顾野王知道吗?不知道!落星坟知道吗?不知道!附近石湖南边有什么古人的墓地吗?
不知道!被遗忘了的顾野王。走上茶磨岭、楞伽山,看过治平寺、范成大祠,楞伽塔,虽则都是久负盛名的文物古迹,但因为烧香的人太多,烟雾弥
漫,空气并不是很好。从上方山下来就想找一清净的地方散步,看石湖浮光跃金、听农庄鸡啼鸟鸣、青山宝塔、岛影迷茫,也好乘此机会去看看被今
人遗忘的顾野王墓地。信步下山,又碰到那位农民。他却反问我:你是不是要找你祖上的坟墓啊?有没有找到啊?弄得我哭笑不得无从回答。(此页
点击翻页)怀念顾野王——品味姑苏之17好了,既然不知道,只能走着瞧。从上方山森林公园出来,顺着大路一直向南走。走
过铁路疗养院后我们避开正在修筑的公路,走进石湖村村路。这个村就是原来的北塘、中塘和南塘村。再想往南走水泥村路也就没有了,只有泥路田
埂。村民告诉说: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到工艺美院这是一条最近的小路。按照农民的指点,穿过田埂来到致能大道,也就是来到了工
艺美院的门口。没有走多远终于看到了顾野王的墓地,在路边苏州职大的校园内,只是隔着铁丝网。绕道进去,一座顾野王的雕像,背衬着青山蓝天
,周围空旷谧静。雕像的北面就是一座方形的墓地,朝西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顾野王墓”。有着一百多平米的墓地
上是几块巨大的石块,其中最大的有6米多。传说就是古代陨石,所以这个墓地当地人称之谓落星坟。还有几支古柏,有的在巨石底下的已经死掉。
墓地封土稍稍高起,周围砌了栏杆。据传说巨石中有清嘉庆八年(1803)钱大昕石刻的“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字样,但我可能疏漏居然没有找
到。听说墓前原有“顾公神道”两柱出头无楼石坊一座及乾隆年间所立墓碑,被毁于1966年。该墓地1957年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
1982年降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究竟什么原因降级?使人费解。(此页点击翻页)查阅吴县志记载:“顾野王(519~5
81),字希冯,南朝吴县光福人。幼好学,7岁能读《五经》,9岁能作文。12岁随父至建安(今福建建瓯),撰就《建安地记》。遍读经史,
对天文地理、史篆奇字无所不通。南朝梁大同四年(538),任太学博士、临贺王府记室参军等职。陈时,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曾掌国史,主
修《梁史》、《陈书》。能画善文。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玉篇》30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另有《舆地志》、《符瑞图》、《分野枢要》、《通史要略》、《国史纪传》和文集20卷。墓在苏州石湖西岸。”顾野王一生著作
丰富,内容涉及广博。最有影响的是在任梁太学博士时,奉命编撰字书。于是他“总会众篇,校雠群篇”,搜罗考证汉魏齐梁以来古今文字形体、训
诂的异同,编撰成“一家之制”的《玉篇》30卷,当时他年方25岁。此书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
书字典。顾野王的《玉篇》现在有两个系统。传世系统是经过宋人删改的,叫《玉篇》、《大广益会玉篇》的都是这个系统。还有一个是日本存的顾
野王原本,是唐钞本及从其出的日本传抄本,但仅有原书的1/6。(此页点击翻页)这个本子国内出过四次,第一次是清末黎
庶昌《古逸丛书》里影刻的《原本玉篇零卷》,第二次是罗振玉影印的《原本玉篇残卷》,第三次是中华书局将黎本和罗本合起来影印的《原本玉篇
残卷》,第四次是《续修四库全书》用日本影印的本子再用黎本配上日本影印本没有的部分重印的。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题名《原本玉篇》
顾野王第宅也有两种说法的版本。一说是在光福,相传是光福寺。寺旁有“墨池”(又称“墨沼”),传说顾野王在此著书洗砚。寺边有祠堂
以祭祀。二是说在吴江北门外三里桥,有顾公庙。此庙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秋九月,吴江知县石处道因事来至顾墟,见一古祠甚为简陋
,遂问随行之人,答曰为顾公庙。石知县进祠拜谒,见只将顾公之像“绘形于板”,且“衣冠不正”,于是,“撤除腐弊,改作基构,立其像,设榜
以位号,春秋祀之”,并自作改建之记。明宣德二年(1427),知县贾忠重建。成化八年(1472),知县王迪又修。崇祯七年(1634)
,知县章日炌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七年(1668),嘉庆十二年(1807),同治十一年(1872),祠又多次重修重建
。顾野王在苏州历史传说很多,不能一一道尽。虎丘据说与他关系非同一般,二山门里的巨匾“大吴胜壤”就是顾野王所写。更有顾野王
所写的虎丘山序,流传至今。巨星文人陨落如斯,难怪要称为落星坟了。至今数来已经1500年,苏州的历史有如此辉煌如此悠久,令我等引以为
自豪。(此页点击翻页)上方山下南塘村,再往南就是致能大道-苏州大学城顾野王的塑像墓地在下周村,现在的苏州职业大学校园
里传说中的最大的一块陨石,有六米多长共有五块陨石在顾野王的墓地所以顾野王的墓地又叫落星坟陨石边有一棵古柏树巨石
下的古柏树已经死去整个墓地高出地面2米左右,有100多平米顾野王赞虎丘的二山门,也称为断梁殿,殿中匾是顾野王的墨宝
这就是顾野王的墨宝---大吴胜壤这就是断梁殿内部和匾这是光绪年间顾野王的42代孙的匾序顾野王的《虎丘山序》《吴门表隐》中关于落星坟的记载光福铜观音寺中的墨池,传说是顾野王当年练字的场所光福铜观音寺,据说是1500年前顾野王的故居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