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鳖温和气单胞菌病
2012-10-26 | 阅:  转:  |  分享 
  
鳖温和气单胞菌病黄印尧,陈信忠,林炳玲(厦门动植物检疫局厦门361012)摘要本文报告一起由温和气单胞菌引发的鳖急性传染病。通过实验室检验和药敏实验,用敏感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关键词鳖,温和气单胞菌1995年7月下旬,福建南平某鳖养殖场暴发流行以大脖子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大批成鳖(Amydasinensis)死亡,经检验是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感染引起的。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于1994年10月分批从台湾引进中华鳖苗近十万只,至1995年7月发病时成活率为80%,鳖个体重已达350~4009。1995年7月20日开始发现鳖发病死亡,每天死亡几十至上百只,最多时每天死亡近200只。7月27日乘火车送4只病鳖来我局求诊,其中两只在送检途中死亡,另一只隔日死亡,还有1只经我们用....环丙沙星药物.....紧急治疗后恢复健康。2.16$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鳖先出现浮头,靠边游动、厌食、反应迟缓等反常现象,继而颈部出现红肿,腹部常有红色斑点,少数鳖体表尤其是颈部有破溃斑。剖检可见颈部皮肤增厚,皮下常有多量黄白色渗出液,咽喉部........











....//////......../////////////对氯霉素、吡哌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复方新诺明感//对红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B、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产生13.3%~100%耐药
献花(0)
+1
(本文系养殖生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