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出调脂认识误区
2012-10-28 | 阅:  转:  |  分享 
  
走出调脂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血脂一高就立即服用降脂药

有许多人,在得知自己血脂超过正常水平后,就会立即服用降脂药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加适当的运动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任何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饮食、运动治疗。饮食、运动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加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降血脂就是降甘油三脂

?现已确切证明,胆固醇升高则冠心病危险增高。总胆固醇降低10%相当于冠心病死亡危险减少15%、总死亡危险减少11%;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事件强相关,其降低10%,则冠心病危险减少20%,它才是防治冠心病的首要目标,降脂最重要的是降低LDL-C而非甘油三脂。

误区之三:血脂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治疗

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LDL-C为135mg/dL,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个体而言,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但对已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明显有危害,应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但通常化验报告中只把总胆固醇高于230~240mg/dL标示为血胆固醇升高,结果使迫切需要降脂治疗的患者误认为自己无需降脂。误区之四:没有症状就没有疾病

高脂血症最危险的正是它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临床表现隐匿,但后果严重,有“沉默杀手”之称。虽然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如隆凸于皮肤的黄色瘤(可分布于眼睑、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但除眼睑扁平黄色瘤易被看到外,其他部位均较隐蔽不易发现),但专家常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应每5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谱检查,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误区之五:降胆固醇可增加癌症或脑卒中风险

????“血浆胆固醇浓度降得太低有增加癌症的危险”之说曾风行一时,然而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已经推翻了这一结论,长期使用药物强化降脂不会使非心血管病(包括癌症、自杀、车祸等)的死亡率增加。

误区之六: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减量或停药的可行性。长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令人鼓舞的结果都是建立在固定剂量或逐渐递增剂量的基础之上的。另外,也有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减量往往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只要LDL-C不过低(<50mg/dL=,就应继续使用。误区之七:降脂药物副作用严重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通常有0.5%~2.0%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减少药物剂量常可使升高的转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升高。他汀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非特异性肌痛或关节痛,通常不伴有肌酸激酶(CK)增高,而严重的肌炎比较罕见,至于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则更为罕见。肌炎最常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或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患者尤其是联合用药患者CK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则应慎重考虑,予以停药、随访,待症状消失、CK下降至正常,再重新开始治疗。



献花(0)
+1
(本文系太阳升5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