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协会进班组 同走致富路
2012-11-03 | 阅:  转:  |  分享 
  
协会建班组同走致富路

——我们是如何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班组的

班组是企业最鲜活的组织细胞,是企业的基础。近年来,东升林场把班组建设当作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来抓,在抓好“竞赛进班组、安全进班组、文明进班组、支部进班组”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创新进班组,积极谋划“班组进协会”的工作新模式,既带动了职工致富增收,又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同时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灵活设置,探索班组工作新模式

一是统一思想。在林区管护经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首先林场工会针对班组成员关系发生的“两减两增”的实际,认真研究,积极谋求对班组设置方式进行创新,确定了以自营经济协会为依托设置班组的方式;其次召开职工大会,广泛征求职工对“协会建班组”的意见,开始时,从事林下参产业的职工出于保密的考虑,对班组进协会有顾虑,在经过深入浅出的摆事实、讲道理后,职工们对班组进协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协会中设立了林下参、种植业、五味子桑蚕和食用菌四个产业班组,使班组设置呈现“个性”鲜明的特点,增强了班组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灵活设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林场首先对职工进行合理改组,根据职工的思想素质、产业项目、管护区域和本人意愿,采取“个人报名、群众公议、工会审定”的办法,将42名职工划分到四个班组;其次配强班组长,严格按照“四有”即有威信、有愿望、有能力、有精力的选任标准,由职工推荐选举出能干事、会干事的产业带头人担任班组长,选任的班组长都是从事四个产业形成规模,并且模范作用发挥突出的职工,并由班组长担任协会会长,做到既能开展好班组工作,又能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管理,活化形式,增强班组工作新活力

一是加强管理。首先班组进协会后,同一产业协会的职工有了共同的话题,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涨,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班组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班前会得到了有效坚持,协会活动的灵活性,使传统单一的开会、说教、学习为形式多样的培训、讨论、参观,职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而增强了班组在职工教育管理中的实效性;其次以班组为主体,以协会工作为辅助,按照“年初定责、量化目标、半年考核、小组评议、工会审核、结果公开”六个步骤积极开展先进工作者、致富模范管理考核工作,保证了职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了实行管护经营后职工分散、组织活动难、教育管理难的问题。

二是活化形式。首先强化“双培”工作,班组通过协会开展1+1帮扶互助活动,要求职工做到“三个一”即从事一个致富项目,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扶持一名困难群众,目前四个班组的职工都有自己的产业项目,并且在党支部的关心帮助下,把两名班组长、产业带头人培养入党,在职工中培养致富典型两户,培养经纪人一名,共联系贫困户11户,在协会的引导下,每个班组带动了几十名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初步形成了各项产业联合体,既带动了职工群众致富,又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其次丰富班组工作的内容。工会充分发挥各班组、产业协会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增收竞赛、参观学习、文体活动等,增强班组的活力。今年四个协会针对种植业、黑木耳、滑子蘑、桑蚕、五味子、充山参等产业的发展形势找差距、提建议、理思路、集中学习、座谈、讨论12次,组织外出参观3次,进行产业知识培训,科技讲座、技术指导260余人次。通过交流学习,全场食用菌由原来的160万袋增加到了235万袋,仅食用菌就为职工群众人均增收1200多元。

三、示范引路,带动发展,带领职工群众共致富

一是示范引路。优秀产业带头人、党员班组长丁廷印联合三名职工成立联合体,率先在管护区种植林下参500余亩,带动了职工群众发展林下参的热情,目前林场林下参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五味子和桑蚕班组长董红军带动职工国子新、刘进帮积极宣传引导职工群众种植桑树,目前林场共栽植桑树125亩,今年预计养殖3张蚕茧,两项产业将为东升林场致富增收工作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带动致富。林场工会积极发挥班组在带动致富中的“排头兵”作用,并通过协会开展技术引导、帮扶资金、信息服务、交流经验等活动,带动了林场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目前食用菌235万袋,种植业结构调整55%以上达到6800多亩,红松种子林1500余亩,五味子135亩,桑蚕125亩,每年采集山野菜10余吨,林下参种植1500余亩,形成了多业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了职工群众致富增收,2010年职工群众人均收入达到14,429元。

班组作为林场工作的手臂,进行灵活设置,不仅为班组活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更使工会工作与职工致富增收工作找到了着力点和结合点,不仅为工会工作构筑了新的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林场各项建设的有效开展。



献花(0)
+1
(本文系云卷云舒望...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