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深度解析北京青年
2012-11-06 | 阅:  转:  |  分享 
  
■剧名:《北京青年》

■导演:赵宝刚

■主演:李晨、杜淳、马苏、张俪等

■评家:唐书钰

■评分:★★★☆☆

当《北京青年》里的大哥何东突然宣布辞职退婚,要重走青春路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2005年的电视荧幕上,陆涛对着他人人称羡的工作和富爸爸说,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这些观众都在不断地成长,那个任我们挥霍的青春也正在流失。只有赵宝刚,把他的青春留在了过去,并一直停留在那里。

赵宝刚的“青春系列”每一部都能成功地捧红一两个个性十足的新星。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如今的《北京青年》,赵导镜头下的年轻人总是充满了激情,不会被世俗所累,可以随时抛弃一切去实现内心真正的自我。这样的追求是崇高的,就像每人心中都有个西藏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份狂热,而对青春热诚的共鸣就足以吸引城市中众多身不由己的年轻人。

也许在赵导的眼中,青春就是这样一场应该抛弃一切的赌博。相比之下,任何对现实的妥协都显得相形见绌——尽管这个赌博使用的筹码未必属于我们,或者说,我们未必能为之负责。《奋斗》中的米莱因为爱情而选择支持陆涛,最终连父亲的公司都赔掉了;《北京青年》中的何东,更是彻底为了追求自我放弃了爱着自己的人和本属于他的责任。如此的大无畏让人不禁怀疑,青春就当如此忘乎所以吗?

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霹雳与母亲关于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的对话也许可以帮我们解答这个问题。赵宝刚对于青春的理解,显然就是不惜一切去平衡自我与社会的矛盾。赵氏电视剧中的年轻人,都是以坚硬的棱角去对抗这个冰冷的世界,直到遍体鳞伤方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事实上,学会与这个世界妥协也是成熟最重要的一步,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应是对现有自己的否定,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自我探索。如果用一种残酷的方式来形容,青春也应当是步步为营的战争,而不是把把都赢的赌博。

青春是激情是冲动,是漠视一切的勇气,但更重要的是,青春是通往成熟的路。《北京青年》的最后,四个人一起去了云南,这个不少年轻人都心之向往的圣地,这似乎也暗示了每个人都在这场青春的磨炼中获得了升华。赵导“青春系列”展现的热情令人震撼,但生活不是电视剧,不是每一场赌博都有一个happyending,这场人生的豪赌,还是交给那些激情的角色来完成吧。

《北京青年》怎么了?

■评家:温翔

■评分:★★★★☆

《北京青年》一出,争议不断,拍砖的鼓掌的不胜枚举,当然焦点还在何东的重走青春。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80、90后的思想总能给你惊喜,作为独生子时代的产物,没点开创的精神,那可就是时代的悲哀了。

何家兄弟的折腾其实就是一面旗帜,如果每个青年都认真反思自己的活法,我想就不至于整天呆家里,整年地待业啃老,作为新生代应该有点自己活法的主见。脱离父母圈去活真的很需要勇气,我觉得有可能一直被父母包养的独生子女有可能会不如那些打拼在外农民工的子女,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辛苦过,知道生活的幸福来之不易,知道怎么去活着。

其实我们非常喜欢赵宝刚的偶像言情剧,至少不坑观众,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北京青年》,赵老师给人有种倒活的感觉,难怪青春自己做主,如今又要重走青春。用一种娱乐精神来hold住电视观众,还真是超越了庸俗脂粉的那些偶像言情剧。

作为言情剧爱情的作用力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年轻人,但这几个北京爷们的爱情也是非常的不接地气,而且是有骨气地去爱。何东放着女博士得瑟,而何南对富家女叶坦也不死缠滥打,如果是接地气,那可能他们就不会重走,而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一直老去。

这几个爷们其实年龄不大,最大的快三十,而最小的才二十一,在行为上思想上面对很多问题都还很幼稚,所以这重走青春无非是他们脱离线索的风筝举措,未必就仅仅是重走青春的折腾。

其实职业可以选择,但爱情更为严肃,岂能说不爱就不爱了呢?富家千金叶坦对何东表白引发的兄弟地震波很是给力,其实这样的事情现实版也不少,但很多人都因爱情的自私而兄弟反目成仇,没有更多的理智去维护亲情,而因为自私的爱情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说《北京青年》里的爱情还真不是那么低俗。

“重新走青春”,这词,好别扭

■评家:蓝调莎

■推荐指数:★★★☆☆

在电视剧《北京青年》中,赵宝刚导演通过剧中人,建议让年轻人重新走一回青春,什么叫重新走青春,按导演意思,既一个人年轻时,不要这么快就在父母的暗助下或第一份工作中安定下来,走出去,离开自己现有的安稳舒适工作和生活环境,去另一些地方看看,然后在过程中,琢磨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借此磨炼自己。

按理说,原本这样的想法,是相当不错的,但随故事展开,这些让一些类型的人心领神会的概念,却在另一些不属于这种类型的人身上,演着演着就成了一句别扭的口号。

出门看世界,在任何年龄段,都是一桩有意义的事,假如把剧中这种离开自己的城市,去陌生地生存就划为重新走青春,那么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事太多了,这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从各中小城市及乡村涌向大城市里的人,虽然不同的是,他们走进城市后,很多人不再回去。

在这样出走洪流下,《北京青年》中四小伙,离开北京,先后去烟台、深圳谋生,实属太小菜一碟。然而,他们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本来嘛,他们的出走,就不是来自骨子里的指引,而仅是受电视上一个在路上的女子影响。而这女子显然在骨子里与他们是两类人。

况且,这世间,不是人人都可以漂泊的,世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属于安分守己类型,有强大的责任感,靠专业生存,不需要也不属于漂泊,漂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例剧中骨科医生何西,像他这样随没啥思想的何东出走,还不如抓紧时间,精良医术,为早日钻研成神医与再世华佗而努力精进。

还有,像何南这样的产品设计者,在社会上其实不少,关键是真正对市场和用户路数,如感到其原理真正有效,除了找咨询公司做推广外,还可自己学会策划,向有资金和对路的公司推荐自己。

对权筝,感到她这个人很白痴,像她这样放弃在异地找工作,为大伙烧饭洗衣,真是枉读了学位,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即使痴爱着另一个,无论在哪儿,都不能为他而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女子,只有站立时,另一半才会在心里升起对你真正的尊重。后看到她伙同其他几个开了酒吧,走到这一步,虽然有点生硬,但就此可以重新估量她。

“重新走青春”,不是此种类型的人,千万不要受此词惑,看完电视,该干啥仍干啥,顶多,在夜晚,让思绪漂泊一下,而后,继续手中工作。假如你的路还刚开始,在你持续认真投入数年后,你自会悟出你究竟适合做啥事,真正需要什么。

www.ccbbrr.com整理,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献花(0)
+1
(本文系72152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