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et3
Sheet2
Sheet1
中学生个别案例分析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年级
思想行为表现
形成因素(个人)
形成因素(家庭)
形成因素(学校)
形成因素(社会)
措施
效果
反思
顾杰
男
七年级
痴迷电脑游戏,每天玩近3小时;在学校上课精神恍惚,得过且过,学习成绩差。
自制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
父母工作忙,照顾孩子比较少。
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教育,使其自然发展。
网络不断发展,使自制力低的学生沉迷。
与学生交流,取得信任,在精神上鼓励他。进行学习方法的辅导,多参加班级活动。联系家长,多关心,多关注孩子的发展。
偶尔玩一玩,学习成绩逐渐提升。
学生在某方面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他的关心和管理程度。
吴晓文
无心上课,成绩下滑,不与同学交往,沉迷网络。
比较孤独。不太适应初中的学习,学习方法得不到及时地调整,成绩下滑得明显;意志力比较弱,对学习丧失兴趣,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家长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孩子,缺乏父母精神上的关爱。
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没有进行有效地帮助。
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主动同家长联系,多多陪陪孩子,与他多沟通;教育他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多与同学交往。
变得较开朗,积极学习。
该学生上进心强,因上初中不适应,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若教师及时教育帮助,学生就不会走弯路。
路峰
九年级
大量时间用于游戏,网络,晚回家,去网吧玩游戏;成绩不佳。
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学习没有快乐感,潜意识要求上进,但遇事又缺乏自制力,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自暴自弃,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父亲长期在外地生活,一年只能见到一两次,虽对他的要求高,但是鞭长莫及。母亲多是责骂,家长和孩子之间很少深入沟通。家长对他的过高要求,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说谎,并通过网络来麻痹。
老师教育缺乏计划性,未能经常盯着他,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
采用“情、理、导、引”的方法,尽可能多地与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劳动,由于他擅长体育,让他担任了一定的职务。有了优点进行表扬。和他的父母亲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让他先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然后对他的作息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与监督,最后是学习的方法的调整。
由原来的自卑变成自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学生。
面对那些有自卑、懦弱、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但不能操之过急,还要循循善诱,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别看有的小事不经意,学生是很在乎班主任的每一个赞赏的。更多地加以渗透性教育,使他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消除对学习生活的障碍心理,从而乐观地对待一切,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王小刚
经常逃学逃家,沉溺于网络,玩游戏、上网聊天;为了上网,偷家里的钱;上网结识了社会上不良少年,还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
性格放任,个性急躁,缺乏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处理,以无理智的行为来简单处理问题,屡屡犯错。
在家里平时与母亲生活时间较长,受到母亲的溺爱,故而养成了其放任的性格,加之父亲的简单粗暴、遇事非打既骂,这样又使其对家庭缺乏认同感,感到在家里还不如“哥们兄弟”在一起来得自在,故经常逃家不回,没钱花时,就问妈妈要,不给就到妈妈的包里倫倫拿,正是由于家里平时的溺爱和遇事的粗暴,造成了他行为乖张。
在学校由于经常逃学、上课不听讲甚至在课堂上捣乱,学校多次对其批评,请家长。由于教育方法简单,没有真正触及到他的心理,无法对症下药,反而更激起他对学校的对立情绪。学校不让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最终使学校失去了对他进行教育的信心。
个体网吧经营场所和游戏厅,无视国家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法律、法规,反而还给学生提供方便,提供食物、住宿。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对其行为处事有一定影响。
加强与家长联系,共同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告诫其父简单粗暴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深父子间的对立情绪,失去对孩子教育的契机,只有关系融洽了,获取他的信任,才能做好孩子的思想转化工作。多鼓励、少批评、寻找“闪光点”。以理服人,尊重个性。
不再逃家不归,也不再拿家里的钱了,表现良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对班级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1、正确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与家人、师生、他人相处。2、多鼓励、少批评、以爱换心。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多与学生沟通,平等对话、理解、关心包容每一个学生,增强学生对教师认同感。
金靖
不想上课,经常逃课,上网吧玩游戏,和朋友聊天;谈过恋爱。
自控能力比较差,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弱。
社会上很多人喜欢网络,影响小孩,孩子自控力差,一发不可收拾。
正面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学生学习情况,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不在逃课,成绩提高了,和同学关系融洽。
陈建明
八年级
无心学习,热衷于追求女生,喜欢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女生。
处于青春期,关注异性,特别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
在班内开展阳光男孩和阳光女孩的评选活动,让女生讨论阳光男孩的评选条件,男生讨论阳光女孩的评选条件。将他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之后,再指导他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
使他认识到做一名向上好学、有责任感的男孩才能得到女生的肯定,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小帅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劫学生的钱,偷窃自行车零件,抽烟喝酒。
劫钱为了刺激,劫成功有快乐感;偷自行车零件为了好玩,从别人车上卸下物品觉得有意思;不和老师说,是觉得老师有点小题大做。
对学生缺乏关心,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社会青年和不良影视的影响。
赏识教育。选择小帅说自己的优点,他说时说不出,让大家替他说,有10多名学生发了言。当时我让他一一记下,课后,我还让他记下了自己当时的心情。他写道:“今天上课,同学们说我的优点,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说,没想到我有那么多的优点。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点,这节课听到那么多,真高兴。”
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让小帅走上了健康成长的正道。
孙叶
女
上课不听讲,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退步。
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英语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对英语教学活动毫无参与的欲望。
多给她鼓励,让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制定学习计划,平进多监督检查。
在学习上有了明显的改观。
教师的情感力量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我们要利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爱心来唤醒他们内心对学习的需求和信心。
张宁
课堂上不是交头接耳,就是玩手机,屡教不改。
学习毅力和耐力比较差,意志力薄弱,贪玩,不能静心学习。
以情换心,激励成功。要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班级意识,责任意识。多参加各项活动。
上课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影响他人学习,较专心。在运动会中取得理想成绩。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往往与这门学科的课任教师密切相关。如果学生喜欢这位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上他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传授的知识。
陶涛涛
对英语不感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不想学习,甚至放弃。
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怀和认同。
父母常年在外忙着做生意,对他无暇顾及,更不用说交流和沟通了;平日和奶奶在一起,自由散漫。
得不到同学理解,老师的同情、关怀和帮助;课堂上因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受到教师的批评;出现对立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富有耐心、诚心和信心,改进教学方法,多注意学生表现,进行激励。
对学习有了兴趣,和同学主动交流。
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渴望好成绩。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最直接的因素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问题。
谭聪
不遵守课堂纪律,习惯差,态度散漫,不踏实努力,不听家长的话,与家长对着干,对老师的话应付,有时顶撞老师。
自制能力比较差,性格孤僻。
父母只顾忙生意,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他的学习和性格发展无暇顾及。
联系家长,要求关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加强纪律教育,让同学们进行监督。换位思考,多多鼓励。
遵守纪律,改正以往的坏习惯。
李延庆
学习上过度专一,爱钻牛角尖,易与人发生冲突。
敏感多疑,自信心不强,而自尊心极强。
尽可能的多给他机会,给他充分的时间来改不好的习惯。让他多发言,给他释放与表现的空间。
他的转变令老师、家长和同学都感到欣喜,他自己也是积极向上,尽自己的全力去努力进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任何单一的手段都不会持久的发挥作用。只有宽与严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教育与耐心观察等待机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才会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王佳欣
任性骄横,说话不客气。
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从小寄宿,初中走读学习,很不适应;想改变和同学的关系,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但越急越不能自控,存在着青春焦虑期的一些心理因素。
从小父母离异。
召开恳谈会,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大家对小强的关爱。召开“愿同学之间多一分爱,多一份情”主题班会,会上围绕着“爱”这个核心畅谈了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感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付出爱。大家还讲述了一些同学之间爱的故事。
关心同学,友好相处,遇事变得冷静。
宋鸿诚
经常撒谎。
自卑与虚荣。
没有适应中学的学习,在班中并不出色,为了弥补心理的落差,才编造谎言引起老师的重视。
制定了“保护其自尊——指导其学习——发挥其特长——增长其自信”的教育方案。
在班主任的精心引导下,该生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杨小龙
不拘言笑,不主动发言,站起来低头回答,声音很小;下课发呆,不主动和同学玩。
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爸爸妈妈离婚,妈妈新组建家庭,并有了孩子,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很少跟他交流。在家跟爷爷奶奶一起过,不让他跟别人家的孩子玩。
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使学生逐渐产生失落感,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加深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让他与别的孩子玩,带他出去玩。与他妈妈联系,让孩子跟他妈妈交流、谈心,让他体会妈妈对他的关心和温暖。送他去美术学习班,发挥了他的特长,还能结交好朋友。加强与家人的交流,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参与班级管理,增强自信心。
性格变得较开朗,上课积极发言,对班级事务认真负责。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期,伴随着每个人要经历的躯体上的急剧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这个时期过渡不好就容易形成抑郁症,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生活的乐趣。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躯体上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张玲玲
独来独往,不与老师同学交流。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经常会走神,作业经常漏做或忘带。老师批评总是沉默不语,有时顶撞老师。
性格特别孤僻,自卑,易发脾气。
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里,被判给了母亲,母亲脾气暴躁,母女之间没有多少交流,只要成绩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她,甚至殴打。
首先构建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塑造健康人格。劝其母亲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注女儿的情感,心理要求,多尊重多鼓励女儿,让女儿感受到家庭温暖。在学校以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其学习热情,转变学习态度培养她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发挥集体力量,使该生感受到集体温暖。
母女之间逐步亲近起来。性格上越来越开朗,学习上积极主动,成绩也越来越好。
杨美玲
班干部,工作消极,经常迟到,上课走神,成绩每况愈下。
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脆弱。
其父亲有了外遇,父亲恼羞成怒,离家出走。
与其母亲联系;让她谈出对这件事的真实感受,了解她心中疙瘩,平等交流,引导她接受这一事实,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通过集的力量进行关心扶助,多鼓励,多接触,用爱心抚平她心灵的创伤。
学习劲头十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李富荣
曾与本班男生通过写信的方式互诉爱慕之情。
性格内向、文静,心理不稳定,性格内向,想与别人沟通。
采取先扬后抑再扬的疏导方法。先表扬她恋爱并未影响学习,自控能力较强,处理不错。但是指出她现在还没有能力承担爱情的责任和义务,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学业,失去美好的前程与光明的未来。
主动找班主任,说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该恋爱,主动与男孩断绝了往来。又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王艳梅
上课不敢发言,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不与同学的交往。
忧郁、胆小、孤僻。
父母离异,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家庭生活不稳定,学业上无人督促。
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
给她创造了一些锻炼能力,培养自信的机会,适时对她一些指导。
懂得了自立、自强,也学会了自律,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不断提高。
张霖
学习成绩极差,喜欢上网打游戏,逃课现象严重。曾因盗窃教师办公室财物而受到学校警告处分。
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
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去外地打工,家庭长期对他缺乏必要的管教。
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
网络、社会青年和不良影视的影响。
适时给予鼓励。争取家长、通过电话或家访多次与其父亲取得联系,要求家长与学校配合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及适当的约束。在上课时,老师多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班级中,同学主动与他交往,指导他认真完成班务工作。
缺课现象,但明显次数少了。上课时,能坚持一会儿听讲。与不良青年的联系少了许多。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制力较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长期帮助他们,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