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唐高祖李渊至唐末世系
2012-11-19 | 阅:  转:  |  分享 
  
唐高祖李渊至唐末世系(87---100世)及帝墓????????请史学谱学专家/学者/宗亲:将此世系雅正,以便载谱留世后人.值此,致谢!第87世????淵公、字叔德,即唐高祖,公元618—626年在位,生於北周武帝保定五年乙酉(公元566),隴西成紀人,隋末受恭帝彈,建都長安,國號大唐,在位九年,廟號神堯皇帝。妣系後周竇毅之女竇夫人為皇后、貴妃、才人和美人等共生子二十三→太子建成、太宗(秦王)世民、衛懷王元霸、巢刺王元吉、楚哀王智雲、荊王元景、漢王元昌、八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禮、韓王元嘉、彭思王元則、鄭惠王元懿、霍王元軌、虢莊王元鳳、道孝王元慶、鄧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魯王靈夔、江安王元祥、貞王(密王)元曉、騰王元嬰、太原王皎民。????唐高祖淵公獻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東北徐木鄉永合村東北,秦窯村北代莊東永合一組及富平縣南莊南,為土堆陵。第88世????世民公、即唐太宗(于公元627—649年在位),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九年已未(公元600),聰明英武,素有大志,能屈節下士,年十八隨父舉兵,掃除冠亂,唐有天下,皆其功德。初封秦王,後承父帝,在位二十三年,壽五十二,廟號太宗。皇后長孫氏、貴妃等共生子十四→恒山湣王承幹、楚王寬、郁林王(吳王)恪、濮恭王泰、庶王佑、蜀悼王愔(隋)、蔣王惲、越王貞、高宗(晉王)治、紀王慎、江殤王囂、曹王明、代王簡、趙王福。????唐太宗世民公昭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城西北40公里處禮泉縣煙霞鄉九峻山山上,為依山陵。第89世????李治,即唐高宗於公元650—683年在位三十三年。正皇后(正室),公元655年又立武則天為皇后,公元660年,唐高宗委託武則天處理朝政。治公生八子→其中王皇后、貴妃生燕王李忠、原悼王李孝、澤王上金、許王系節;大聖皇后武則天生四子二女:孝敬皇帝李弘、章懷太子李賢、中宗(英王)李顯、睿宗(巽王)李旦。女:安定公主、太平公主。????唐高宗治公幹陵,位於陝西省幹縣城北25公里的梁山,與武則天合塟陵。第90世????李顯,即唐中宗。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太子李顯即皇位。武則天以皇太后名義臨朝聽政,公元684年,武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四子九十世祖李旦登基,即唐睿宗。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睿中,改唐為周,自稱聖神皇帝。西元698年,武則天在眾臣的要求下,立唐中宗為皇太子,取消唐睿宗的皇嗣稱號,封相王。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大臣擁立唐中宗即帝位,恢復唐國號和唐制度。唐中宗李顯、皇后趙夫人(正室)、皇后韋麗娘籌生四子→懿德太子李重潤,譙王李重福,節湣太子李重俊,殤皇帝李茂。????唐中宗顯公定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10公里宮裏鄉三鳳村鳳凰山獅子窩村,為依山陵。第90世????李旦,即唐睿宗。公元710年,李旦即唐睿宗在其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即帝位,立李隆基為太子。西元712年李旦讓位給太子李隆基。唐睿宗李旦、劉皇后(正室)、竇皇后等生六子→讓皇帝李憲,惠莊太子李為,玄宗(平王)李隆基,惠文太子李范,惠宣太子李業,隋王李隆悌。????唐睿宗旦公橋陵,位於陝西省浦城縣北15公里豐山西南,為依山陵。第91世????李隆基,即唐玄中,史稱唐明皇,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四十四年。玄中多才多藝,智淵謀略,效仿太宗,善於納諫,接納賢才,國家安定,經濟發展,“開元之治”,民生安寧,唐玄宗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主。王皇后(正室)、貞順皇后(武惠妃)、元獻皇后(楊貴妃)等生子三十→奉天皇帝李琮,太子李英,肅宗(忠王)李亨,隸王李琰,鄂王李瑤,靖恭太子李碗,光王李琚,夏悼王李一,儀王李璲,穎王李璬,懷思王李敏,永王李磷,壽王李瑁,延王李玢,盛宣王李琦,濟王李環,信王李瑝,義王李砒,陳王李矽,豐王李珙,恒王李填,涼王李璿,汴王李璥。其餘七子夭。????唐玄宗隆基公泰陵,位於陝西省浦城縣東北17.5公里金粟山,為依山陵。第92世????李亨,即唐肅宗。公元756年,即安史叛逆暴發的第二年,玄中退到成都病故,其三子李亨在眾臣勸進下即帝位,時年四十六歲,在位七年。啟用李光弼、郭子儀平息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亨公韋妃(正室)、章敬皇后吳宮人、張惶後等生子十四→代宗(成王)李豫,舶正李系,承天皇帝李錟,衛王李泌,彭王李饉,充王李們,涇王李促,鄆王李榮,襄王李橫,杞王李垂,召王李摁,恭懿太子李怊,定王李侗,李僖。????唐肅宗亨公建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北12.5公里的檀山,為依山陵。第93世????李豫,即唐代宗。寶應元年,即公元762年,李亨傳位李豫為帝,唐代宗在位十七年。睿貞皇后沈夫人、貞懿皇后獨孤貴夫人等生子二十→德宗(雍王)李適,昭靖太子李邈,均王李遐,睦王李述,丹王李逾,恩王李連,韓王李迥,簡王李一遘,益王李逎,隨王李迅,荊王李選,蜀王李溯,忻王李造,韶王李暹,嘉王李運,端王李遇,循王李遹,恭王李通,原王李逵,雅王李逸。????唐代宗豫西元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北15公里的鳳凰山,為依山陵。第94世????李適,即唐德宗。公元780年,唐代宗李豫傳位於長子李適為帝,在位二十五年。德宗啟用楊炎為宰相,實行兩稅法,解決賦稅收入,取得較好成效。王皇后、貴妃等生十一子→順宗(宣王)李誦,舒王李誼,通王李諶,虔王李諒,肅王李詳,文敬太子李源,資王李謙,代王李翹,昭王李誡,欽王李諤,珍王李誠。????唐德宗適公崇陵,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0公里的嵯峨山,為依山陵。第95世????李誦,即唐順宗。公元805年繼位,啟用革新派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等實行改革,遭到宦官的反對,加之順宗患疾失音,不能言語,在位一年,只好禪位給太子李純。誦公、莊憲皇后等生子二十四→憲宗(廣陵王)李純,郯王李經,均王李緯,淑王李縱,莒王李紓,密王李綢,郇王李總,邵王李約,宋王李結,集王李緗,冀王李球,和王李綺,衡王李絢,會王李纁,福王李綰,珍王李繕,撫王李紘,岳王李緄,袁王李紳,桂王李綸,翼王李綽,靳王李緝,欽王李績,四王李蚤薨。????唐順宗誦公豐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東北17.5公里的曹村鄉陵前村金翁山,為依山陵。第96世????李純,即唐憲宗。純公年28歲繼父皇位(公元805至820年),在位15年。其間啟用裴度、李降為相,整頓江淮財賦,增加財政收益,利用藩鎮矛盾,平定藩鎮劉辟、吳元濟等判亂,朝政復興。純公寵信奸臣,食服金丹中毒,被宦官王守澄、陳弘志等人謀害。傳位長子李恒。懿安皇后、郭貴妃等生二十子→穆宗(遂王)李恒,惠昭太子李甯,澧王李惲,深王李悰,洋王李忻,絳王李悟,建王李恪,鄜王李憬,瓊王李悅,沔王李恂,婺王李懌,茂王李愔,宣宗(光王)李忱,淄王李協,忂王李儋,澶王李充,棣王李惴、彭王李惕,信王李憻,榮王李情。????唐憲宗純公景陵,陝西省浦城縣東北15公里三合鄉義隆村金熾山,為依山陵。第97世????李恒,即唐穆宗。恒公年26歲繼父位,公元821至824年,在位四年。游幸旡常,不理朝政,導致河朔三鎮再次割據,朋黨爭權奪利更加激烈,朝庭旡略對策。長慶四年(公元824年)正月十一日,穆宗服金石之藥中毒身亡。傳位長子李湛。穆宗、恭僖皇后王貴妃、貞獻皇后蕭貴妃、宣懿皇后韋貴妃等生五子→敬宗(景王)李湛,文宗(江王)李昂,懷懿太子李湊,安王李溶,武宗(穎王)李炎。????唐穆宗恒公光陵,位於陝西省浦城縣北10公里的辛子坡村北堯山,為依山陵。第98世????李湛,即唐敬宗。敬宗年16歲繼父位,即公元825至827年,在位兩年。其間寵信宦官,擊球玩樂,不問朝政。寶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日晚,入室更衣,宮燭突熄,年盡18歲的皇帝被劉克明等人謀殺。立李湛之弟李昂為帝。湛公、郭貴妃生五子→悼懷太子李普,梁王李休複,襄王李執中,紀王李信揚,陳王李成美????唐敬宗湛公莊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北柴窯原山,為土堆陵。第98世????李昂,即唐文宗。公元826年接兄李湛帝位,在位15年。傳位其弟李炎。昂公、王德妃、楊賢妃生二子→莊各太子李水,蔣王李宗儉。????唐文宗昂公章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7公里的西陵村西嶺山(天乳山),為依山陵。第98世????李炎,即唐武宗。公元841年接兄李昂皇位至847年,在位6年。武宗病重期間,因數年幼,傳立王叔李怡(後改名李忱)繼位。炎公、王貴妃生子五→杞王李峻,益王李峴,兗王李岐,德王李峰,昌王李嵯。????唐武宗炎公端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北徐木原上(騰張村),為土堆陵。第97世????李忱,即唐宣宗(系李純第13子,李儇公的祖父),37歲即皇位,在位12年(公元847至859年),年號大中。忱公恭儉節約,勵精圖治,明察秋毫,懲治貪官污吏,打擊藩鎮勢力,河朔三鎮又歸順大唐,收復吐藩長期佔領的河隴失地,一度出現大治的景象。忱公被榮稱為“小太宗”,史稱“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公元859年8月7日,忱公服長生藥中毒不起。傳位長子李漼繼承皇位。唐宣宗李忱公、祖妣晁美人、貴妃等生十二子→懿宗(鄆王)李漼,靖懷太子李渼,雅王李涇,通王李滋,慶王李沂,濮王李澤,鄂王李潤,懷王李治,昭王李汭,康王李汶,廣王李澭,衛王李灌。????唐宣宗李忱祖公貞陵,位於陝西省涇陽縣西北30公里的仲山,為依山陵。第98世????李漼,即唐懿宗。漼公時齡21歲繼承父位(公元859年八月至873年,在位14年。信崇佛教,研究佛法,大興佛寺,揮金無數。在位期間,雲貴一帶連年兵亂,幾經平反,國力耗空,民不聊生,己形成“人有五去而一歸,有八苦而旡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的朝政敗局。李漼公、妣祖惠安皇后王貴妃、恭憲王皇后所生八子→魏王李佾,涼王李梃,蜀王李佶,威王李偘,僖宗(晉王)李儇,吉王李保,昭宗(壽王)李曄,恭哀太子李倚。八子均是後宮所生。????唐懿宗李漼祖公簡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西北30公里莽金山,為依山陵。第99世????李儇,即唐僖宗。初名李儼,立為皇太子後改名李儇。儇公時齡12歲時,即公元873年7月20日,在父親漼公柩前繼承帝業。唐僖宗年幼好玩,朝政大事由宦官田令孜把持。西元874年暴發了王仙芝、黃巢農民起義,義軍攻克長安,儇宗逼迫退到成都。僖宗年近二十歲時,堅定的施行朝廷大事,組織平息了黃巢義軍。公元885年返回長安。期間宦官田令孜聯合朱玫和李昌符與藩鎮王重榮爭兩池鹽利,發生武裝鬥爭。王重榮與李克用合謀逼近長安,田令孜挾持僖宗再次離開長安避於興元(今陝西漢中)。公元886年,朱玫在長安另立中央,改元“建貞”。僖宗說服王重榮、李克用二將反朱成功,田令孜被貶斥。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僖宗回到長安,同年3月6日,久勞成疾的儇公病逝在長安武德殿,年僅27歲,在位15年。李儇祖公、事厥皇后生二子二女→長子建王李震,次子益王李陛;二女未查到史料記載。(編者注:僖宗皇后《新唐書》尚旡記載,唐朝皇后妃列表也旡記載。“事厥皇后”是在網上查到的,事厥是皇后名或是別的意思?待考究。)????僖宗病危和駕崩後,宮廷大亂,宦官、藩鎮互相爭奪中央控制權的鬥爭越演越烈,直接威脅到的宮中皇叔侄親也紛紛逃出皇城避難。僖宗的兒子李震、李陛隨母俏俏逃出宮中,隐姓埋名,避難江西省吉安府禾山旁依宗亲.其长子李震去了福建邵武龙湖寺修炼成该寺禅师,名普闻禅师;次子李陛落业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生息繁衍我广西全州鼻祖李穆,字师佑公/李昭去了河南无考.(編者注:見本譜《功德篇》第十一章第二節“鼻祖師佑公事略”)??????唐僖宗李儇祖公靖陵,位於陝西省乾縣(西安西北方向附近)東北75公里的鐵佛山南陵村東既子堆為土堆陵,方圓20公里,規模宏大,壯觀,與氣勢雄偉的乾陵李治祖公陵隔穀相望。第99世????李曄,即唐昭宗。壽王名傑,又名敏,改為李曄。僖宗在位期間,兩次離京外避,曄公都跟隨左右,深得器重。僖宗病危時,因兩個兒子年幼,為穩固大唐根基,詔立李曄為皇太弟,迎進宮中,代理軍國大事。公元888年3月6日僖宗病故,李嘩繼兄皇位。第二年,改國號“龍紀”。其間,宦官、朝臣、藩鎮為爭奪朝庭控制權,鬥爭極其激烈。在這場宮廷爭奪戰中,先是劉秀述、王彥範等四貴宦藩,率領禁兵挾持昭宗囚禁,另立昭宗之子李裕稱帝。權勢最強大的藩鎮朱全忠即朱溫(僖宗在位期間,朱溫是黃巢義軍,孝忠皇帝,倒戈有功,義軍失敗。僖宗賜朱溫名朱全忠,晉級封王。)聯手宰相崔胤于公元901年發動禁衛軍攻殺宦官,迎昭宗復位。宦官韓全海劫持昭宗,前往陝西鳳翔投靠李茂貞。朱全忠圍困鳳翔,李茂貞只得送出昭宗,朱全忠就地誅殺了韓全海等數百宦官。唐朝持續一百多年的宦官勢力,就此徹底剷除。公元904年,控制朝廷政權的朱全忠殺害宰相崔胤,殺害昭宗隨從兩百多人,在全國藩鎮檄文聲討朱全忠之際,同年8月,朱全忠密謀殺害昭宗,還假裝不知,伏靈柩前痛哭流涕。昭宗李嘩、積善皇后、何皇后等生子十七→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煒,景王李秘,祁王李祺,雅王李禛,衷帝(濟陰王)李祝,瓊王李祥,端王禎,韋王李祁,和王李福,登王李禧,嘉王李祜,穎王李褆,蔡王李佑。??????唐昭宗李曄和陵,位於河南堰師。第100世??????李祝,即唐哀宗。祝公生於公元892年,初名李祚,後改李祝,封濟陰王。公元904年朱全忠殺害其父昭宗後、立祝公繼承皇位,即哀宗,改國號天佑元年,年僅13歲,虛帝位三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又殺害哀宗,廢唐自立後樑國,建都開封。歷時289年共14代21位大唐皇位(含武則天)就此結束。????唐哀宗李祝塟於山東省荷澤溫陵。????大唐從高宗李淵祘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含武則天)。除唐末的昭宗李曄塟河南愝師,哀帝李祝塟山東荷澤之外,又因武則天與高宗李治合塟,因此有18座皇陵分佈在西安渭水以北,陵墓區西起幹縣、禮泉、三原縣、經涇陽、富平、東止浦城等六縣,分屬咸陽、渭南兩地市約150公里,形成以西安為中心柱的扇型平面,漢墓在扇面下端,唐陵在扇面上端,宏偉壯觀,雄姿起舞。????朱全忠篡位後,對唐皇室後裔實行斬草除根、殘無人性的政策,連殺昭宗、哀宗兩位皇帝後,昭宗李曄膝下17個兒子有8個被誅殺。承蒙忠良和皇叔兄弟互相保護,救出了一些皇室後裔。如隴西郡已77歲的堂叔李開來、字瑞采,救出哀宗李祝歲余的獨子熙照,披星戴月,潛回開來的原籍福建邵武,以嗣子撫養成人,生息子孫,番衍旡窮,分支甚多。熙照公後裔李火德等子孫支庶紛繁,星羅棋佈,乃南方大族。????





















1









献花(0)
+1
(本文系文学图书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