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名词术语解释
2012-11-20 | 阅:  转:  |  分享 
  
中药名词术语解释



二画

[十八反]是指药性相反,不宜配伍同用,合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或使毒性增加者。如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与乌头相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与甘草相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与藜芦相反。其十八之数出自韩保升《蜀本草》之言,谓《神农本草经》中相反者十八。现所流传的歌诀,皆非十八之数。

[十九畏]是指药性相畏、恶,其义与“相反”、“相恶”相似,不能配伍同用者,属配伍禁忌范畴,与药物“七情”中的“相畏”含义不同。如硫磺与朴硝相畏;水银与砒霜相畏;狼毒与密陀僧相畏,巴豆与牵牛相畏;丁香与郁金相畏;牙硝与三棱相畏;川乌、草乌与犀角相畏;人参与五灵脂相畏;肉桂与赤石脂相畏。

[十剂]即宣、通、补、泄

[丁香]本品又名丁子香。以形,气而得名。“以其似丁子”(《齐民要术》)、“其自出枝蕊上如钉”(《开宝新详定本草》),而且其气甚芳香,故名。本品之花蕾即公丁香,果实即母丁香(鸡舌草)。入药多用公丁香。

[人参]原名“入?”。本品以生长时间较长及其形状而得名。(?)既侵字,浸渐之意。后世因?字笔画繁多,遂以参字代之。“人?年深,侵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故谓之人参。”(《本草纲目》)。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形状如刀圭的圭角,一端尖形,中部略凹陷。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三画

[三七]本品又名山漆,人参三七。以形、用而得名。因“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品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本草纲目》)。又因其苗似人参,故又名人参三七,简称参三七。

[三品]为《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无毒,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上之品;无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和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专于祛邪治病的,列为下品。

[三棱]又名荆三棱。本品以叶之形状和产地而得名。“三棱,叶有三棱也,生荆楚地,故名荆三棱以著其地。”(《图经本草》)。

[下三虫]见杀三虫条。

[下水气]“水气”,指水湿之邪。能使水湿下行由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水肿的药物,其作用称之为下水气,药如浮萍等。《本经》谓浮萍“下水气”。

[下气]即降气,见该条。

[下气消痰]见降气化痰条。

[下乳]即通乳,见该条。

[下乳汁]见通乳条。

[下食]与消食同义。饮食不消,食积气滞,脘腹胀满,饮食不下。食消气行,则饮食自下。药如青皮,《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

[下瘀血]破血逐瘀,使瘀血从下排出,用治腹痛或有癥块,及血瘀月经不通证。药如大黄,桃仁等。

[大补元气]大力补助元气之义。大补元气药有较强的扶正作用,治疗元气虚弱病证。对气虚欲脱者,可起“补气固脱”之功,药如人参。

[大青叶]本品以色而得名。“其茎叶皆深青,故名。”(《本草纲目》)。

[大黄]本品以色而得名。因其性“骏快”(《本草经集注》),能“推陈致新,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李杲)。其质佳者切面之纹如锦,故《千金》称之为“锦纹大黄”。现常称为锦纹军。又因四川为其产地之一,故又名川军。

[大戟]本品以其性劣而得名。“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本草纲目》)

[山药]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尽失当日本名。”(《本草衍义》)。

[山楂]“楂”原作“?”。以生长环境极其味而得名。因“此物生长于山原茅林中”,“味似?子”(《本草纲目》)故名山楂(按:?子味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

[山慈菇]本品以生长环境及象形而得名。因其“生山中湿地,根如慈菇。”《本草拾遗》“根状如水慈菇,。。。故有诸名。”(《本草纲目》)

[川芎]本品原名芎?,以功效及主治证的部位而得名。“人头穹窿穷高,天之象也。此药上行,专治头脑诸疾,故有芎?之名”。“出蜀中者,为川芎。”(《本草纲目》)

[川楝子]本品原名楝实,又名金铃子。“楝实以蜀川者为佳”(《图经本草》),故名川楝子。又因“其子如小铃,熟则金黄,名金铃,形象也。”(《本草纲目》)故又名金铃子。

[马齿苋]本品以形,性而得名。因“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似苋,故名。”(《本草纲目》)。

[马兜铃]本品以果形而得名。“蔓生附木而上,叶脱其实尚垂,状如马项之铃,故得名也。”(《本草衍义》)。



四画

[开心孔]开通心窍之义。见开窍条。

[开心益智]开通心窍,增进智慧之义。具有开心益智的药物多为开窍安神,交通心肾或补益心气之品,适用于痰涎沃心,昏愦神呆,或正虚神衰,健忘等证。药如远志,人参。《本经》曰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远志:“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

[开郁化食]开郁结,化食滞之义。开郁化食之药多为辛香温燥之品,适用于气滞湿郁,饮食不化之证。药如砂仁等。

[开郁醒脾]能开导郁结,苏醒脾运的药物作用,谓之开郁醒脾。适用于思虑伤脾,气机郁结所致的胸脘痞闷不舒等症。药如佛手,甘松等。

[开宣肺气]见宣肺,。

[开窍]开窍闭,苏神志之义。开窍药辛温芳香,性走窜,能使窍闭神昏者恢复常态。适用于热病,中风等出现神志昏迷,口噤不语的窍闭证。药如麝香,冰片,石菖蒲等。

[开窍宁神]开通心窍,安定神志。用语痰浊,湿浊蒙闭清窍,神志昏乱及癫狂,痴呆等证。药如石菖蒲等。

[开窍辟秽]开通心窍,化浊辟秽之义。具有芳香开窍,化浊辟秽作用的药物,适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神志昏迷的闭证。药如苏合香。

[开窍醒神]能开通心窍,苏醒神志的药物作用,谓之开窍醒神。开窍醒神药气味辛香,性善通窜,适用于神志昏迷,口噤不语的闭证。药如冰片,麝香等。

[开膈]即宽胸利膈之义。适用与水湿痰浊阻塞胸膈,使气机不畅,出现胸胀满,心下坚痞等症。药如枳实,厚朴等。

[王不留行]本品又名留行子,以其性而得名。“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而不能留其行,故名。”(《本草纲目》)。

[天门冬]本品以其生长性状及功效而得名。“草之茂者为?,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本草纲目》)

[天花粉]本品以古时常捣烂滤汁淀粉用而得名。“其根做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本草纲目》)

[天南星]本品以形得名。“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本草纲目》)

[天然药物]即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非人工提取或化学合成的药物。

[木瓜]本品以形,味而得名。因“木实如小瓜,酢而可食。则木瓜之名,取此义也”(郭璞)。或云:“木瓜味酸,得木之正气故名。亦通”(《本草纲目》)。(按:酢,同醋。言其味酸也。)

[木通]本品古称“通草”,因其“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本草纲目》)

[不老延年]延缓衰老,健身益寿之义。在《神农本草经》内,尤其实在该书得上,中品药内,有许多药的功效,都提到“不老延年”,“久服不老”或“不老神仙”等。这一方面是对某些药的溢美之词,也给某些药物披上了一些神秘色彩;另一方面也指出某些药物确有补益身体的作用,有的还能延缓衰老。药如鹿茸,干地黄,紫灵芝等。

[五加皮]本品以叶形而得名。因“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本草纲目〉)。其根皮入药,故称五加皮。

[五灵脂]本品为复齿鼯鼠之粪便,以形而得名。因其“状如凝脂而受五行之灵气也。”(〈本草纲目〉)

[车前子]本品以生长环境而得名。因“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名车前。。。。之名。”(〈本草纲目〉)药用种子,故名车前子。

[止血]制止出血之义。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各详本条。

[止血安胎]安胎作用之一。止血而安胎,适用于胎漏下血者。药如苎麻根,阿胶。

[止血散瘀]止血药中兼有散瘀作用者,谓之止血散瘀。适用于瘀血阻滞经脉,血不循经的出血症候。药如参三七。

[止呕]能制止呕吐的药物作用,谓之止呕。具体作用有温中止呕,清胃止呕,降逆止呕等不同,各详本条。

[止带]制止赤白带之义。收涩止带者,味多酸,涩,适用于脾肾虚之带下。药如金樱子,芡实,龙骨等。清湿热止带者,味多苦寒,适用于湿热带下。药如椿皮,黄柏等。

[止咳]即制止咳嗽,有宣肺止咳,温肺止咳,润肺止咳,敛肺止咳,化痰止咳,止咳平喘等,详见各条。

[止咳平喘]止咳嗽,平喘息之义。止咳平喘药有止咳,下气,平喘和不同程度的化痰作用。适用于咳嗽,喘息等证。药如杏仁,苏子,百部,款冬花,紫箢等。

[止痛]能制止疼痛的药物作用,谓之止痛。具体作用有祛风止痛,祛寒止痛,行气止痛,活血止痛,通络止痛,缓急止痛等不同,各详本条。

[止痛镇痉]制止疼痛,镇熄痉搐,以用于剧烈的疼痛,或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药如全虫,蜈蚣等。

[止痹痛]能制止因风湿之邪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酸麻痹疼痛的药物作用,谓之止痹痛。药如威灵仙,独活等。

[水飞]药材炮制方法之一。是将药物先碾成末,放入乳体内,加水研磨,再倾出上浮混悬液,然后再将下沉的粗粉继续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无声为度,再予静置。待药物完全沉淀后,倾出清水,将下面的沉淀物晒干既成。

[贝母]本品以其形而得名。因其“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经集注》)

[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主要产地,以原生药为主要特点的,用以治病的药物。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因中药来源于矿物,动物,植物,其中以草类药为多数,所以古代称之为“本草”。

[以毒攻毒]以有毒的药物治疗痈肿疮毒等邪毒证之义。攻毒药以外用为主,适用于麻风,痈肿疮毒等。药如斑蝥,露蜂房,大风子,砒石,升药等。

[牛黄]本品因出自牛胆并以形,色而得名。“今人多就(牛)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本草经集注》)。然人多伪之,试法但揩摩手甲上,甲黄者为真。”(《图经本草》)本品别名“丑宝。”因“牛属丑”,故隐其名(《本草纲目》)。

[牛膝]本品以形而得名。因“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本草经集注》)

[升阳]见升提中气条。

[升举中气]见升提中气条。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为药性理论之一。升是上升,升提;浮是发散上行;降是下降,降逆;沉是泄利,收敛,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邪的作用,如麻黄,升麻,柴胡等。沉降药下行而向内,有泻下,清热泻火,利尿,重镇安神,降逆,收敛的作用,如大黄,芒硝,代赭石,牛膝等。凡辛,甘温热的药,药质轻如花,叶类药,大多为升浮药;凡咸,酸,苦而寒凉的药,药质重如矿物,介类及根,果实类药,大多为沉降药。

[升麻]本品以形,性而得名。“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本草纲目》)

[升提中气]药性上升,能使下陷的中气得以上升谓之升提中气。亦称“升举中气”或“升阳”。升提中气药适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等病证。药如柴胡,升麻,黄芪等。

[气味]即四气五味,简称气味,亦称性味,为中药性能理论的主要内容。详见“四气”于“五味”条。

[长肌肉]长肌肉,即生长人体肌肉之义。能生长肌肉的药物,性味大多甘平,具有健脾益气血作用。脾主肌肉,脾胃健则气血充盈,五脏得补,肌肉丰满健壮,故有长肌肉之功。药如甘草,薯蓣,胡麻,干地黄等。

[化老痰]消除老痰证。老痰多由火邪熏于上焦,肺气壅滞,津液凝而成痰,积久胶固。症见痰结成粘块,凝滞咽间,则稠粘难咯,咽之不下。药如青礞石等。

[化毒]]即解毒之意。这里得毒石指热毒,蛇虫毒等。

[化斑]化除斑疹之义。化斑药性味多为甘寒或苦寒,功能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温病邪入血分,皮肤出现斑疹者。药如犀角,紫草,玄参,生地,大青叶等。

[化湿]化中焦湿浊之义。湿性粘滞,阻滞气机。化湿药辛温芳香,能辛散行气,化中焦湿浊,醒脾和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见脘腹胀满,恶心食减,肢体困倦,舌苔厚腻者,以及湿温,暑湿等证。药如藿香,苍术,白豆蔻等。

[化湿和胃]化除湿浊,调和脾胃之义,亦称和中化湿。化湿和胃药气味芳香辛温而燥,善化脾胃湿浊。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失和而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食少便溏,舌苔白腻者。药如藿香,砂仁等。

[化痰]消除痰浊之义。化痰药具有燥湿化痰,清热化痰,祛风痰,化痰软坚,坠痰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化痰开窍]化除痰浊,以开通心窍,回苏神志,谓之化痰开窍。化痰开窍药性味多属寒凉,适用于热病痰热蒙闭心窍而致窍闭神昏,痰涎壅盛之症。药如牛黄,竹沥等。

[化痰止咳]消除痰涎,制止咳嗽。用于痰阻于肺咳嗽,气喘等证。药如紫苑,款冬花等。

[化痰软坚]化痰浊而散坚结之义,为软坚散结作用的一个方面。详各条。

[化痰除痞]即化除痰浊,消除痞满之义。化痰除痞药多辛温或苦寒,适用于因痰浊停滞所致得气机不畅,胸脘痞闷之症。药如半夏,枳实等。

[化瘀止血]止血药兼有化瘀作用者谓之化痰止血。化瘀止血药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对于瘀滞而出血不止者尤为适宜。药如三七,茜草,蒲黄等。

[化腐排脓]消除机体腐烂组织,促进疮疡脓液排出,谓之化腐排脓。适用于疮疡溃烂,脓液排出不畅之症。药如砒石,升药等。

[介类潜阳]介类药具有平肝潜阳作用者,详见平肝潜阳条。

[月季花]本品以花期而得名。“叶子于蔷薇,而花深红,千叶厚瓣,逐月开。”(《本草纲目》)。

[乌药]本品以色得名。“乌药生岭南---------根色黑褐。”(《本草拾遗》,《本草纲目》亦谓“乌以色名。”

[丹参]本品以色而得名。因“其根皮丹而肉紫。”(《本草纲目》)

[文火]是指煎药时火力之小而缓者。煎煮药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火力(亦称火候),如补虚药就宜用文火煎煮,使药汁浓厚,药力充足。

[方寸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多,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巴豆]本品以产地及形而得名.因此物”生巴郡(今四川重庆)川谷.”(<别录>),”而形如菽豆,故以名之.”(<本草纲目>).

[引火下行]引上炎之火下行,而消退火热之证谓之引火下行.这一功效,用于肝阳上亢的头疼眩晕;胃火上炎的牙龈肿痛;血热妄行的吐?.由于火降而使血不上溢,故亦称”引血下行”.药如牛膝.

[引火归原]使肾阳亏虚而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称引火归原.具有引火归原作用的药物,性味辛热,能温补肾火,适用于面热,头晕,咽痛,腰酸脚冷的“火不归原”证.药如肉桂,附子.

[引血下行]引火下行作用的一个方面.详该条.

[引经报使]指某些药物能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象向导一样,所以叫作引经报使.其中一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厥阴经病用吴茱萸为引.而是引向该疾病所在,如咽喉及上部肺脏疾病用桔梗载药上浮以达病所;下焦及下肢病用牛膝引药下行以达到病所.

[双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经两次软化处理使之软润之义。双润的方法是将已湿润一个时间的药材取出,放在太阳晒一下,使水分蒸发一部分,另一部分水分则渗透到内部组织中去,然后再进行湿润,直至润透为度。此法多用于水分不易渗透到内部去的药材。如双润泽泻。

五画

[玉竹]原名“葳蕤”。本品以其形态而得名。因“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节,故有------玉竹------诸名。”(《本草纲目》)

[甘补]指甘味药有补益的作用。如人参,黄芪补气;熟地,当归补血;沙参,麦冬补阴;鹿茸,肉苁蓉补阳,皆为甘味药。

[甘松]本品原名“甘松香”。因具芳香之气,“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本草纲目》)后简称为“甘松”。

[甘草]本品以味甘而得名。又名“国老”。因甘味能缓能和,“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药性论》)。

[甘润]指甘味药质润有润燥的作用。如蜂蜜,饴糖等。

[甘缓]指甘味药有缓急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说明缓急药和拘急疼痛,调和中焦的作用。如甘草,饴糖等。

[去三虫]见杀三虫条。

[去头目风]去除头目之风邪,治疗因感风邪而致头目疼痛,昏眩,经久不愈,时作时止。药如防风,菊花,白芷等。

[去伏尸]治疗“伏尸”病之义。伏尸,亦称“鬼疰”,“劳?”等,似为肺结核病。治宜清肺降火、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天门冬、沙参、白及等。如《本经》谓天门冬:“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

[去面?]去除面部黑色斑点之义。面?多因肾虚或气血不足所致,治宜补阳益阴。药如菟丝子、玉竹等。通常多用外治面?如以菟丝子捣汁敷面。《本经》曰:“汁去面?。”

[去恶气]见辟恶,辟秽条。

[去恶肉]见浊疮去腐条。

[去积]见消积条。

[去脏腑沉寒痼冷]沉,深沉;痼,经久难治的病。去脏腑沉寒痼冷,意为去除因脏腑阳气不足,阴寒之气日深以致久治不愈的阴寒之证。去沉寒痼冷的药,皆辛热之品,能振奋阳气而去阴寒。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

[去腐]除去疮口上腐烂坏死肌肉之义。药如升药,砒石等。去腐药皆有毒性,具有腐蚀作用。

[石韦]本品以形而得名。“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韦。”(《本草经集注》)(按:(《本草纲目》)曰:“柔皮曰韦。”)

[石膏]本品别名“寒水石”。以质,能及药性而得名。“火煅细研醋调,封丹灶,其固密甚于脂膏。此盖兼质与能而得名。”(《本草衍义补遗》)“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本草纲目》)

[龙眼肉]本品以形而得名。因其有一枚黑色而光泽的种仁形似眼球,故曰“龙眼,龙目,象形也。”(《本草纲目》)。入药用其肉质的假种皮,因而处方上多写“龙眼肉”。

[本草]为中药学的古称,本草即本源于草之义。五代韩保升谓:“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故本草多是我国历史上记载中药的著作所通用的名称,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

[平抑肝阳]甘味刚脏,需阴血以濡养,肝阳才不致上亢。能抑制肝阳上亢的药物作用,谓之平抑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药如白芍,石决明。

[平肝定惊]平肝药兼有定惊作用者,谓之平肝定惊。适用于热盛动风所致的惊痫,痉厥等证。药如玳瑁。

[平肝熄风]能平熄肝风内动的药物作用,谓之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而引动肝风的头晕目眩,惊痫抽搐等症。药如羚羊角。

[平肝潜阳]平定,潜降上亢肝阳之义。平肝潜阳药以矿物药,介类药(软体动物的贝壳)居多,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药如龙骨,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等,其中属介类者亦称“介类潜阳”,兼有滋阴作用者,亦称“滋阴潜阳”(如龟板,鳖甲)。

[平肝镇痉]能平熄肝风,解除痉挛抽搐等症的药物作用,谓之平肝镇痉。适用于肝风内动所引起的痉挛抽搐。药如钩藤。

[平性]指药性的寒热之偏性不明显,它既可用于寒证,也可用于热证的一类药物,称平性药,如茯苓,山药等。

[平胃气]调和胃气之义。《本经》曰大枣能“平胃气”。大枣有调和,补益,护卫脾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证,并可保护脾胃免受其它药物或食物的损害。

[平喘]又称定喘,即制止或减轻喘息之义。喘息有虚实之分,有实邪者需祛邪平喘;虚喘则需敛肺纳气平喘。故平喘又分宣肺平喘,泻肺平喘,纳气平喘等,详见各条。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脏腑及其所属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对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变起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清热泻火药,有的偏于清肺火;有的偏于清肝火;有的偏于清心火,各有所长。可分别称其为归肺经,归肝经和归心经。

[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热与温,寒与凉仅程度不同而已。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皆称为温热药;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皆称为寒凉药,寒性药物如石膏,黄连;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温性药物如麻黄,桂枝;凉性药物如葛根,薄荷等。

[另炖或另煎]指不与其他药相混,单独另炖或另煎,适用与某些贵重药物,为更好的煎出其有效成分,避免与它药同煎时的损耗。如人参切成小片后放入加盖盅中,隔水炖2小时。又如犀角,亦可切成小薄片,另煎2小时,取汁服。

[生地黄]本品以“三才”分其质优劣及因根皮之色而得名。“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大明本草》)“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曝干乃黑。”(《本草衍义》)

[生肌敛疮]见敛疮生肌条。

[生药]指来源于自然界有生命的动植物,未经提取而直接作药用者。中药大多属此。

[生姜]本品以功用而得名。姜,繁体字为“?”,疆也。“?能疆御百邪,故谓之?”(王安石《字说》)姜之根茎鲜者为生姜,干者即干姜。

[生津]资生津液之义。生津药行味大多甘寒,适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咽燥及消渴病。根据药性的不同有“清热生津”与“养阴生津”之分,各详本条。

[生津止渴]滋生津液以消除口渴,谓之生津止渴。生津止渴药多为甘寒之品,适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多饮等证。药如天花粉,芦根等。

[发汗解表]通过发汗,使邪从外出以解除表邪的药物作用,谓之发汗解表,亦称发表。适用于外感初起,邪在表者。药如麻黄,香薷等。

[发表]即解表。见该条。

[发表透疹]通过发表以透出隐之未透之疹的药物作用,谓之发表透疹。适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者。药如升麻。

[发表散寒]能发散在表的寒邪的药物作用,谓之发表散寒,亦称解表散寒或发散表寒。本类药多为辛温之品,适用于外感寒邪在表。药如紫苏,羌活等。

[发泡]能刺激皮肤局部发起小泡的药物作用。谓之发泡。发泡疗法可用于疟疾,风湿痹证,牙痛等。如毛莨发泡。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外邪之义。为辛凉解表的主要作用,性味辛凉为主,除辛散外邪外,并有一定的清热作用。适用于风热表证,及风热头痛,咽喉痛等。药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

[发散风寒]发散风寒外邪之义。为辛温解表药的主要作用,性味辛温,能发散肌表风寒而解除表证。适用于风寒表证,及风寒头痛、肢体疼痛。药如麻黄、桂枝、紫苏、生姜等。

[代赭石]本品以产地与色而得名。代,代郡(古郡名);赭,赤色。基原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古以“出代郡者名代赭。”(《别录》)

[仙茅]本品以其叶形而得名。因“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名仙茅。”(《海药本草》)。

[白及]本品以其生长形态而得名。因“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本草纲目》)。

[白头翁]本品以形得名。因“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以为名。”(《本草经集注》)。

[白花蛇]本品以纹色而得名。因“其文作方胜白花。”(《图经本草》)。

[白附子]本品以形而得名。“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本草纲目》)。

[白蔹]本品以功效而得名。因“白蔹,服饵方少用,惟敛疮方多用之,故名白蔹。“(《本草衍义》)。

[白鲜皮]本品又名白,以气而得名。因“气息正似羊?,故又名白?(《本草经集注》),“鲜者,羊之气也。此草根白色,作羊?气--------故有诸名。”(《本草纲目》)。

[白薇]本品以形而得名。“微,细也。其根细而白也。”(《本草纲目》)。

[令人悦泽]使人颜面部色泽美好之义。亦称“使人润泽好颜色。”药如冬瓜仁,柏实、白芷、核桃仁等。《本经》谓白瓜子“主令人悦泽,好颜色。”柏实“久服令人润泽美色。”

[包煎]指入汤剂时有的药要另用纱布包好入煎煮。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有些药物直接入水煎煮,则易使锅底焦糊,如车前子;二是有些带毛的药物直接入煎则毛不易滤过,服时能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三是有些药物由于质轻,细小,易浮于汤液表面,如海金沙等。

[冬虫夏草]本品为冬虫夏草菌的菌丝于冬季侵入蛰居于土中的蝙蝠蛾科昆虫的幼虫体内,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冬季为虫)夏季长出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夏季为“草”),与虫体成一复合体,故名“冬虫夏草“。

[主久败疮]治疗因气血亏虚所致的、日久不能收敛的疮疡,称主久败疮。药如黄芪《本经》曰“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

[主不得消息]不得消息,是指呼吸困难之症。不得消息,即治疗呼吸困难之义。药如射干等。《本经》为射干“主咳逆上气-------不得消息。“

[主风寒湿痹死肌]死肌:此处作肌肤麻木活动不利解,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肌表,经络,久着不去,致肌肤麻木,不知痛痒,滑动不利,能治疗或缓解上述的药物,称其功效为主风寒湿痹死肌药如苍术,《本经》曰:“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

[主心腹内崩]治疗内脏出血之义。心腹内崩,即内脏出血。治宜补血、止血。药如阿胶等。《本经》曰:“主人心腹内崩------女子下血,安胎。”

[主心腹结气]心腹结气,指邪热之气结与心腹之间。药如苦参,《本经》:“苦参味苦寒,主心腹结气。”

[主目淫]“目淫”又称“目淫肤赤”、“目中淫肤”等,由风热肝火而致眼中分泌物过多,眼睑红赤,或眼睑溃烂之症。药如决明子。如〈〈本经〉〉曰决明子:“主青盲,目淫肤色赤,白膜。”

[主机关缓急]缓即弛缓,急为挛急,指关节拘挛不利或弛缓痿弱之义。多因风湿痹痛、气血阻滞或肝肾亏虚所致。治宜活血舒筋、强筋骨、祛风湿,药如狗脊,川芎等。如〈〈本经〉〉谓狗脊:“主腰背强,机关缓急。”

[主伤中]主者,主治之义也。伤中,一为伤脾胃;一为伤一切脏腑之气。主伤中,是指主治脾胃所伤,或主治脏腑之气所伤。药如干地黄,石斛,麦门冬(见于《本经》)

[主周痹]周痹,即风,寒,湿,邪客于分肉之间,周身疼痛之症。主周痹,即治疗周身疼痛的痹证。药如枸杞等。《本经》谓:枸杞“主``````周痹”。

[主恶肉死肌]指坏死的肌肉。某些外科病,慢性传染皮肤病常可引起肌肉坏死,如皮肤感受暴疠风毒,致患处麻木,久则肌肉坏死,并可波及全身之大麻风。苍耳子能驱风毒,为本病之常用药,故《神农本草经》载其功效为“主恶肉死肌”

[主眦伤泣出]主治目之内,外眦损伤所致的流泪之症。眦,同眦,俗称眼角。靠近鼻子的,称目内眦;靠近两鬓的,称目外眦。治眦伤泣出的药如黄连,《本经》曰:“黄连``````主眦伤泣出。”

[主喉痹]治疗因痰,火,风热或气郁等所致的咽喉闭塞,肿痛,吞咽困难等症。药如射干等。《本经》谓射干:“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

[玄参]本品以色,形而得名。玄,黑色也。因“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别录》)

[宁心安神]能安定心神的药物作用,谓之宁心安神。适用于神志恍惚,精神错乱,心神不宁等症。药如远志。

[半边莲]本品以形而得名。“秋开小花,淡红紫色,只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

[半夏]本品以生长季节而得名。“《札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本草纲目》)



六画

[托里护心]指能托疮毒外出,以保护心营,防止疮毒内陷的药物功效。药如乳香等。如《本草纲目》谓乳香“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

[托毒生肌]促使疮疡脓毒向外托出,生长新肉之义,亦称托疮生肌。托毒生肌药性味多为甘温,有温补气血之功。适用于疮疡患者,气血不足,疮形平塌,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液清稀,久溃不敛者。药如黄芪,鹿茸等。

[托疮]扶助人体正气,促使疮毒外托之义。托疮药能补益气血,用于痈疽正虚,疮形平塌,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汁清稀,疮口久久不能收口者。药如黄芪,肉桂等。

[地锦]本品又名“草血竭,血见愁”。以形,色及功效而得名。因其“赤茎布地,故曰地锦。专治血病,故俗称为血竭,血见愁。”(《本草纲目》)

[芒硝]本品以形,用而得名。因“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本草纲目》)

[百合]本品以其形及功效而得名。“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长治百合病故名,亦通。”(《本草纲目》)

[百部]本品以形而得名。因“其根多者百十连属,如部伍然,故以名之。”(〈本草纲目〉)

[回阳]见回阳救逆条。

[回阳救逆]恢复阳气,挽救厥逆之义,简称“回阳”。回阳药性味辛热,适用于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亡阳证,药如附子,干姜。

[回乳]又称“消乳”“回奶”,包括“断乳”等。用药物中断乳汁的分泌。适用于终止哺乳,或其它原因而致需要回乳者。药如麦芽等。

[肉苁蓉]本品以质及性而得名。因其质“生时似肉”而“柔润”(〈〈本草经集注〉〉);其性“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本草纲目〉)

[收涩]收敛固涩之义。收敛药味多酸涩,能收敛津气,固涩滑泄,治疗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精,遗尿等津气耗散及滑脱之证。具体功效有敛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止带,敛疮等,各详本条。

[收敛止血]止血药属炭类或含粘液质具有收敛作用者,谓之收敛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大多涩味,适用于无瘀滞的出血证。药如棕榈炭,血余炭,白芨等。

[收敛(涩)止带]通过收敛固涩以止带下,谓之收敛止带,也称收涩止带。收敛止带的药物味酸涩性温或性平,适用于脾虚阳虚下焦不固,腰膝酸软,带下清稀而量多者。药如乌贼骨等。

[收敛生肌]见生肌敛疮条。

[收敛固涩]见收涩条。

[收湿敛疮]能使疮面滋水减少,促进溃疡疮口愈合的药物作用,谓之收湿敛疮。适用于湿疮和溃疡多滋水者。药如乌贼骨。

[伐胃]即克伐胃气之义,大苦大寒之品多有此弊。因苦寒之性易于伤阳,若大量久服,脾胃之气受伐,则运化无力,出现食欲不振,饮食不消等症。如龙胆草,苦参等。

[伏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物闷伏于密闭容器中使之软润之义。伏润的方法是将药材湿润后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一定时间,使其润软。如伏润天麻。

[血余炭]本品以人发煅制而成。因“发为血之余”,故称血余炭。

[自然铜]本品以色而得名。因“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开宝本草〉〉)

[先煎]即指入汤剂的一些药物需在未入其它药时,先行煎煮。如有些矿石,贝壳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宜打碎先煎,即煮沸10~15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倾入同煎。药如生石膏,生牡蛎等。对某些有毒药物,为降低其毒性,亦应先煎或久煎。药如附子,乌头等。

[杀三虫]三虫;指蛔虫,蛲虫,赤虫(姜片虫)三种肠寄生虫。具有杀灭或驱除这些肠寄生虫的药物,功效为杀三虫,或称“去三虫”,“下三虫”。药如槟榔,榧子,芜荑等。如〈〈别录〉〉谓槟榔“杀三虫,疗寸曰。”

[杀虫]其义有三:一,驱杀肠道寄生虫,义同“驱虫”,详该条。二,能杀灭疥虫等,治疗疥癣,恶疮等皮肤病。药如硫黄、雄黄、轻粉、蛇床子、苦参等。三,杀灭滴虫,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药如蛇床子、鹤草芽、鸦胆子等。

[杀虫止痒]见杀虫。

[杀虫消疳]通过驱杀肠道寄生虫而消除因虫积而引起的小儿疳积,谓之杀虫消疳。适用于小儿疳积,虫积腹痛,形瘦腹大,面色萎黄等症。药如使君子、芜荑等。

[杀鬼精物]杀:消灭;鬼精物:古代对某些病证神志昏迷或神志不安病因的迷信说法。能促使甚至清醒或安定神志者,认为是鬼精物被消灭的结果。如有开窍醒神之功的麝香、镇静安神之龙齿,则《神农本草经》分别称其能“杀鬼精物”、“杀精物”。

[杀蛊毒]又称泻蛊毒,主蛊毒,是指解除蛊毒的药物功效。蛊毒为一古病名,据古籍言,多由感受变乱元气的异气。或中蛇虫之毒而致,病症复杂,或心腹绞痛,或吐血下血,或心胸满闷,神志错乱,或肚腹胀大,便下脓血等。药如商陆、龙胆草、代赭石等。如《本经》谓商陆:“通大小肠,泻蛊毒”;龙胆草:“杀蛊毒”。

[后下]即指入汤剂时某药需待其它药煎煮后,再加入煎者之义。有些芳香性药物,是借其挥发油而取效的,久煎易使药效降低,故宜后下。即其它药煎煮15~20分钟后,再入锅共煎5~10分钟。如薄荷、砂仁等。对久煎易于破坏其有效成分的药物,亦应后下。如大黄、钩藤。

[合欢皮]本品以功用而得名。“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合欢也。植之庭除,使人不忿。古嵇康《养生论》云,合欢?忿。”《图经本草》中用树皮,故名。

[行气]舒畅气机之义,亦称“利气”。行气药大多辛温芳香,能健运脾胃,除胀宽中,止痛。适用于气滞脘腹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等,具有行气健脾、行气疏肝、破气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行气止痛]能使气的运行畅通,以消除气滞或气郁而达到止痛的目的,称为行气止痛。行气止痛药多辛温芳香,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或肝气郁滞胸胁胀痛,寒疝疼痛等症。药如橘皮、枳实、佛手等。

[行气化痰]行气滞,化痰浊之义。行气化痰药适用于气滞痰凝,咳嗽痰多,胸闷不舒等症。药如橘皮,枳实,佛手等。

[行气安胎]安胎作用之一,能行气滞而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药如砂仁、紫苏。

[行气导滞]舒畅气机,通导肠胃气滞之义。行气导滞药多为辛苦温之品,适用于胃肠气滞,泻痢后重等症。药如厚朴、枳实等。

[行气利水]舒畅气机,通利水道,称为行气利水。行气利水药一般味辛苦性温,辛以通行,苦而降泄,行气与利水兼而有之,气行则水行,行气有助于利水,多用于气滞脘腹胀痛及水肿、脚气浮肿等症。药如槟榔、大腹皮。

[行气宽中]通畅气机,消除胀满,使脘腹宽舒之义,为行气健脾药作用之一,想系见该条。

[行气宽胸]见利气宽胸条。

[行气健脾]行气药中长于行脾胃气滞,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者谓之行气健脾。行气健脾药多辛温芳香,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因起能消除脘腹胀满,使中焦舒畅,所以亦称“行气宽中”。药如陈皮、紫苏、木香、枳壳等。

[行气消痰]见“行气化痰”等条。

[行气疏肝]行气药中偏于疏泄肝气郁结这谓之行气疏肝。行气疏肝药大多辛温芳香(个别苦寒),适用于肝气郁结之胁肋、乳房胀痛,疝痛。药如青皮、香附、苦楝子、郁金、川芎等。

[行气解郁]能舒畅气机,解除郁结的要物作用,谓之行气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脘腹胀痛等症。药如郁金、玫瑰花等。

[行脾郁]行气解郁,开胃醒脾之义。开脾郁的药物甘温芳香,适用于脾胃受寒,气郁不舒,脘腹满痛,食欲不振等症。药如甘松。《本草纲目》谓:“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安五脏]安;安宁,平和之义;五脏:泛指人体内脏腑。人体脏腑之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达到阴阳平衡,是为正常之人。如果因邪致某一脏腑偏胜偏衰,皆会导致阴阳失调而产生疾病。《神农本草经》中具有安五脏之功的药甚多,如柏子仁,牡丹皮,女贞子,覆盆子,钟乳石,巴戟天,大黄等,这些药物的药性有各自偏胜,借以纠正某一脏腑偏胜,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所以这些药物的作用概括为安五脏。

[安中]即安和中焦之义。有时泛指安和内脏。有补益而致安者,有祛邪而致安者。药如大枣,天花粉等。《本经》谓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天花粉:“补虚安中”。

[安心气]清泻心火,安定心气之义。《本经》曰羚羊角能“安心气”。心主神明,心气盛则表现为精神兴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甚则神明失主,哭笑无常,谵言发狂等。治宜泻心火,安心气。羚羊角性味咸,寒,归心肝二经,有泻心清肝作用,故能安心气。

[安和五脏]见安五脏条。

[安胎]能解除胎动不安,胎漏下血,防止流产者谓之安胎。安胎药具有行气安胎,止血安胎,补肾安胎,养血安胎,清热安胎等不同,各详本条。

[安神]安定心神之义。安神药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癫狂等。其中矿物类安神药称“重镇安神”,“镇心安神”,药如朱砂,龙骨,磁石,琥珀。植物类安神药兼有滋养作用者称“养心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

[安神益智]安定神志,增强智慧,谓之安神益智。安神益智的药物甘微苦微温,用以治疗气血不足,神疲倦怠,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健忘等证。药如人参。

[安神解郁]能安定心神,解除肝郁,舒畅情致的药物作用,谓之安神解郁。适用于情致抑郁的愤怒忧郁,健忘,失眠等症。药如合欢皮。

[安蛔]安定蛔虫之义。“虫得酸则安”,味酸的乌梅,服后可制止蛔虫扰动,使腹痛缓解,厥逆得平。常用于蛔厥及蛔虫腹痛。

[安魂魄]魂魄:肝藏魂,肺藏魄,指部分神志活动。又因心主神明(泛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所以安魂魄即安定心神之义,亦称“定魂魄”,能治疗心神不安的药物功效谓之安魂魄。药如朱砂,琥珀等。《别录》谓“琥珀主安五脏,定魂魄。”

[安精神]安定精神神志之义。药如人参。《本经》曰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开心益智。”人参能大补元气,安神益智,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等证。

[刘寄奴]本品以首用此药之人而得名。因“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每遇金疮傅之即愈,人因为刘寄奴草。”(《本草纲目》)

[当归]本品以功效而得名。因其为补血和血要药,“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卒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而出也。”(《本草别说》)

[壮阳]强壮阳事之义。壮阳药能温补肾阳,兴奋性肌能,适用于男子肾阳不足,阳痿不举者,药如鹿茸,肉苁蓉,淫羊藿等。

[冲服]有些贵重药或不宜入煎的药物如犀角,芒硝等。应研成细粉随汤剂或用温开水冲服。

[决明子]本品以功用而得名。决明有石决明,草决明(又名马蹄决明,因子形似马蹄)之分。“此马蹄决明也,以明目之功而名。”(《本草纲目》)

[决痈肿]决,破的意思。决痈肿,即能使痈肿溃破之义。如瞿麦(见于《本经》),皂刺等。《本经》谓瞿麦“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

[导滞]通导积滞之义。具有泻下,行气消积作用的药物能通导积滞,用于食积,脘腹胀痛,便秘及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等。药如大黄,枳实,厚朴,槟榔等。

[阳起石]本品“以能命名。”,《本草纲目》因其温肾壮阳,振奋阳衰诸证,故名。

[防风]本品以功用而得名“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重要,故名。”(《本草纲目》)



七画

[麦门冬]门,原作“?”(音门)。本品以形象及耐寒之性而得名。“麦须曰?,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冬,。。。。俗做门冬,便于字也。”(《本草纲目》)

[远志]本品以功用而得名。“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本草纲目》)

[运脾]健运脾胃之义。运脾药性味多为辛温偏燥或有化湿或消食,促进脾胃运化之功。适用于湿重困脾,脘痞呕恶,便溏食少,苔腻,或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者。药如苍术,砂仁,鸡内金,谷麦芽等。

[运脾消食]促进脾胃运化,消除食积之义。运脾消食药性味多为甘温或甘平,有增强消化,促进食欲,恢复脾胃运化之功。适用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或腹泄泻,臭秽不化,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如鸡内金,麦芽等。

[走气动火]耗散正气,助热生火之义。是指多服,久服大辛大热之药如吴茱萸,胡椒等的副作用。如《本草纲目》所说:“吴萸,走气动火,昏目,发疮”又说“胡椒,热病人食之,动火动气,阴受其害。”

[走而不守,能走能守,守而不走]“走”是指药性作用广泛而动速之义;“守”是指药性作用局限而持久之义。多用以比较生姜,干姜,炮姜三者性能的区别要点。生姜味辛而温,气味较薄,以发汗散邪为主,作用迅速而不持久,故《药品化义》说:“生姜主散”,干姜辛热,气厚味薄,体质收束,重在走里温中而散里寒,作用较为持久,故徐灵胎说:“干姜散而能守”;炮姜为干姜炮制而成,其辛味已去,故张元素说:“炮姜止而不移”。于是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

[劫痰]祛痰作用强烈之义。劫痰药辛热有毒,作用强烈。适用于寒痰哮喘,痰吐清稀,经久不愈者。药如砒石等

[劫痰平喘]通过强力祛痰而平定喘息,称劫痰平喘。劫痰平喘药性味辛热,适用于寒痰咳喘,久治不愈者。药如砒石。

[攻下]泻下作用较峻烈之义。攻下药性味大多苦寒,既能通便,又能泻火。适用与实积,便秘等症。药如大黄,番泻叶,芒硝等。攻下药有个别药性味辛热者,适用于寒结便秘之证。药如巴豆。

[攻毒杀虫]毒性强烈,以毒攻毒,杀虫疗疮的药物作用,谓之攻毒杀虫。适用于疥癣,麻风,疮疡溃烂等证。药如轻粉,大风子等。

[攻毒蚀疮]毒性强烈,以毒攻毒,腐蚀疮肿的药物作用,谓之攻毒蚀疮。适用于痈疽肿硬不消等证,癌肿等病证。药如斑蝥,蜈蚣。

[攻积导滞]以攻下药通导胃肠积滞之义。适用于饮食积滞,大便秘结等证。药如大黄,巴豆,番泻叶,牵牛子等。

[芳香化湿]见化湿条。

[苏木]本品原名“苏方木”,以其产地而得名。“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木,故名。”(《本草纲目》)

[杜仲]本品以人而得名。“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本草纲目》)

[连翘]本品在《尔雅》名“连”,又名“异翘”,“人因合称为连翘矣。”(《本草纲目》)

[坚齿]坚固牙齿之义,亦称“坚骨齿。”据《神农本草经》所载,能坚齿的药物,具有散阳明胃热,消牙龈肿痛,止牙龈出血等作用。热清,肿消,血止则齿自坚。药如蔓荆实,香蒲等。《本经》曰香蒲主“口中烂臭,坚齿。”另外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补肾药也有坚齿作用。

[助十二经]助手足三阳,三阴经经气之义。十二经的功能在于运行经气,沟通人体内外,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功能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功能强弱与否。药如大枣。大枣《本经》谓有“助十二经”的作用。

[助阳气]见补阳。

[助阳化气]亦称温阳化气,即温壮阳气,促使气化功能的恢复。如通过温补肾阳,以助膀胱气化功能,谓之助阳化气。具有助阳化气作用的药物性味辛温,适用于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行,症见小便不利,水肿等证。药如附子,肉桂等。

[利九窍]通利九窍之义。即利用味辛走窜的药物治疗神志不清,九窍不利之证。药如麝香,皂角,菖蒲等。

[利水止泻]利小便而止泄泻之义。又称“利小便实大便”。利水止泻药味多甘淡,用于小便短少,大便稀溏或水泻。药如茯苓,泽泻,车前子,滑石等。

[利水谷道]水道,水液的道路,谷道,指肠道。凡是逐水,攻积之功,使积水留饮,宿食积滞下泄的药,称其功曰“利水,谷道”。药如巴豆,甘遂。《本经》曰“巴豆。。。。。。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

[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之义。亦称“利水退肿”。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有利小便,排水湿,消水肿等作用。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药如茯苓,猪苓,泽泻等。

[利水渗湿]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之义,简称“利湿”。利水渗湿药性味甘淡微寒或苦寒,用于水肿,腹水,痰饮,淋证,黄疸等水湿滞留之证。根据药性不同有“淡渗利湿”与“清热利湿”之分,各详本条。

[利气]即行气,见该条。

[利气宽中]见行气宽中条。

[利气宽胸]见行气宽胸条。

[利气散结]通利气机以消除寒湿痰浊之凝结,谓之利气散结。利气散结之品,性味多辛温或辛苦,有辛温行散,辛开苦泻之功。适用于因寒湿痰浊凝聚所致的胸满咳喘,胸痹,胸痛,或肢体麻木疼痛,阴疽流注,痰核等证。药如白芥子,薤白等。

[利关节]使肢体关节活动利落之义。能利关节的药,大多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证。药如牛膝,独活,威灵仙等。

[利尿通淋]见“通淋”条。

[利咽消肿]见“利咽喉”条。

[利咽喉]消除咽喉肿痛,使咽喉通利之义。利咽喉药大多寒性,具有散风热,清肺,清痰等不同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有蕴热,或痰热内结引起的咽喉肿痛。散风热者,药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清肺者,药如山豆根,马勃,玄参等;消痰者,药如桔梗,射干等。

[利胆]通利胆汁之义。湿热之邪,郁于肝胆,胆道不利,胆汁滞留,发为黄疸,或为结石。利胆药中偏于治疗黄疸的药如茵陈、栀子等,称为“利胆退黄”;偏于治疗胆结石的药如金钱草、郁金等,称为“利胆排石”。

[利胆退黄]见利胆条。

[利胆排石]见利胆条。

[利胸膈]通利胸膈之义。用于气滞或痰浊停留胸膈而致的胸闷气喘或疼痛等症。药如香橼、檀香等。

[利湿]即利水渗湿。见该条。

[利湿浊]渗利湿浊之义,亦称“分清别浊”。适用于湿浊之邪郁于下焦的尿浊证。药如萆薢等。

[利湿退黄]利湿热、退黄疸之义。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能利小便,清肝胆湿热,用于湿热黄疸。药如茵陈、秦艽、栀子、金钱草、虎杖等。

[利痹]见除痹

[何首乌]本品“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图经本草》)。

[佛手]本品又名佛手柑。以形而得名,“佛手,取象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本草纲目》)。

[纯阳之物]又称“纯阳之品”。在药物性能中有阴有阳,凡其味辛甘与淡,其气温热,具沉浮之势等等则为阳;相反其味酸苦及咸,其气寒凉,具沉降之势等等则为阴。因此,所谓纯阳之物,就是指其性能纯属为阳的要物。如肉桂、高良姜、蜀椒、胡椒等。正如《本草纲目》所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本草求真》所说:“肉桂,气味纯阳”。

[纳气平喘]见纳气平喘。

[纳气定喘]摄纳肾气、平定气喘之义。亦称“温肾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阳虚衰,气不归原,出现气短而喘,动则更甚。纳气定喘能温补肾阳,恢复肾脏纳气功能,用于肾虚气喘。药如补骨脂、蛤蚧、胡桃肉等。

[饮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物切成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片、块状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它的炮制及贮藏和调剂等,这种中药材称为“饮片”。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即服用某些药物或服药期间,对能影响药物发挥疗效及有碍病情的食物,应避免食用。如文献记载常山忌葱;土茯苓、使君子忌茶等。又如某些疾病不宜食用某些食物。《灵枢`无味》篇“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另外,服药期间,凡属生泠、粘腻、辛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均应避免使用。

[疗金疮]指治疗金属所致的创伤。药如参三七等。

[辛开]指辛味药有开闭塞、散气结的作用。如麻黄能宣开肺气;薤白能通胸阳,开胸痹,皆为辛味。

[辛夷]本品以形,味而得名。“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草纲目》)本品又名“木笔”,“迎春”。因“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花”。(《本草拾遗》)

[辛润]指辛味药能通过行气,促进气化作用使津液敷布,达到润燥生津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张景岳《类经》云:“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燥。”

[辛凉解表]药性辛凉为主,能发散风热,解除风热表证,谓之辛凉解表,亦称“发散风热”。辛凉解表药除辛散透邪外,兼有一定的清热作用,适用于恶寒轻,发热中的风热表证,及风热头痛,咽喉疼痛等。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

[辛温解表]药性辛温,能发散肌表风寒,解除风寒表证,谓之辛温解表,亦称“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药主要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的风寒表证,及风寒头痛,体痛。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

[辛散]指辛味药物有发散解表的作用。如麻黄,桂枝能发散风寒,治疗风寒表证。

[羌活]本品以产地而得名。“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辞海》1979版)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本草纲目》)

[谷精草]本品以生长环境而得名。“春生于谷田中”,(〈图经本草〉)因“谷田余气所生,故曰谷精。”(〈本草纲目〉)

[沉香]本品因“置水则沉”〈本草纲目〉,因其气芳香而得名。

[没药]本品又名“末药”。“没,末皆梵语。”〈〈本草纲目〉〉按:梵语,为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

[补五内]五内,即五脏。补五内,即是补五脏气血虚弱之义。药如胡麻仁,人参,桑葚等。〈〈本经〉〉谓胡麻仁“主伤中虚赢,补五内。”

[补中益气]即补益脾胃之气。补中益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苦温,适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甚则中气下陷,出现久泻脱肛,脏腑下垂等症。药如党参,白术等。

[补气]补益正气之义,亦称“益气”。补气药性味大多甘温,能补益脾气,肺气,心气,适用于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肺气虚弱,少气喘促,语微自汗;心气虚弱,心悸气短;脉结代,及虚脱等。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

[补气升阳]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升举阳气。谓之补气升阳。补气升阳药性味甘温,有升发之性。适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甚则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脏腑下垂,崩漏便血等症。药如黄芪。

[补气生津]能补益肺脾之气以资生津液的药物作用,谓之补气生津,亦称益气生津。适用于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干,脉虚或细等。药如人参,五味子,西洋参等。

[补气安胎]安胎作用之一。能补气而安胎。药性多甘苦温,治气虚胎动不安者。药如白术等。

[补气固脱]补益元气,挽救虚脱之义。详见大补元气条。

[补气养阴]既有补气又有养阴作用的药物功效。多为甘平之品,适用于气阴两虚之证。药如山药,黄精等。

[补气健脾]指补气重在健脾气而言。补气健脾药性味甘温或兼苦味。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等症。药如白术,山药等。

[补心阴]亦称“养心阴”。补心阴药性味甘寒。适用于心阴虚心悸,心烦失眠等。药如麦冬,玉竹等。

[补心定志]补养心血(阴),安定神志之义。适用于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等症。如酸枣仁,丹参,柏子仁等。

[补火助阳]即补肾火而助肾阳。见补肾阳条。

[补血]又称“养血”。补血药性味甘温或甘平。适用于心,肝血虚,见面色萎黄,唇爪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等。药如当归,熟地,阿胶等。

[补阳]亦称助阳,有助心阳,温脾阳,补肾阳之分。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之元阳。凡阳虚多由肾阳不足所致。故补阳药多指补肾阳之品,性味多甘温或咸温,适用于肾阳不足,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尿频等。药如鹿茸,巴戟天等。

[补阳益阴]既能补益肾阳,又能补益肾阴的药物作用,谓之补阳益阴。适用于肾阳,肾阴亏虚所致的腰膝酸痛,阳痿,滑精等病症,药如菟丝子。

[补阴]亦称“养阴”,“滋阴”。补阴药性味大多甘寒,适用于诸阴虚证,具有补肺阴,补心阴,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补阴利尿]兼有补阴和通利小便的药物作用,谓之补阴利尿。适用于阴虚兼有小便不利之证。药如白芍,生地。

[补肝阴]亦称“养肝阴”。补肝阴药味甘,酸或咸寒性或微温。适用于肝阴虚眩晕耳鸣,视力模糊等。药如枸杞子,山萸肉,白芍,鳖甲等。

[补肾火]即补肾阳。见该条。

[补肾安胎]安胎作用之一,能补肾而安胎。适用于肝肾虚,腰酸痛,胎漏下血或易流产者。药如杜仲,桑寄生等。

[补肾壮阳]能补肾气,壮肾阳的药物作用,谓之补肾壮阳。适用于肾阳衰弱,阳痿,宫寒不孕等证。药如鹿茸,肉苁蓉,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等。

[补肾阴]亦称“滋肾阴”。补肾阴药性味甘寒,咸寒或微温。适用于肾阴不足,腰酸遗精,目眩耳鸣,或阴虚阳亢,骨蒸潮热等。药如生地,熟地,龟板,女贞子等。

[补命门火]温肾阳作用的一个方面。药性辛热,能补命门之火,治疗命门火衰之证,如五更肾泄,阳痿,尿频,腰膝酸软,浮肿等。药如附子,肉桂。

[补肺阴]亦称“养肺阴”。补肺阴药性味甘寒,适用于肺阴虚咳嗽少痰或咯痰不爽,痰中带血,咽干音哑。药如南沙参,麦冬,百合,玉竹等。

[补剂]〈〈药对〉〉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补即补益之功;弱指虚弱病症。凡味甘之品,具有滋补作用,治疗气,血,阴,阳不足的各种虚证者,称为补剂。

[补胃阴]亦称“养胃阴”。补胃阴药性味甘寒。适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多饮,脘痛,干呕,舌干而红或光剥无苔。药如石斛,麦冬,玉竹等。

[补养]即补虚,见该条。

[补益]即补虚,见该条。

[补益心脾]既能补益心血,又能补益脾气的药物作用,谓之补益心脾。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证。药如龙眼肉。

[补益肝肾]简称补肝肾,有肝肾同补之义。补肝肾之药性味或甘温,或甘平,甘凉,多有益精血,壮筋骨,暖腰膝,或养肝肾阴,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筋骨萎软无力之症。药如杜仲,枸杞子,女贞子等。

[补益脾气]与补中益气或补益中气之义相同。

[补益精血]既能补益肾精,又能补益肝血的药物作用,谓之补益精血。适用于精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证。药如何首乌,黑脂麻等。

[补虚]补充不足,纠正虚弱之义。亦称“补益”“补养”。补虚药甘味居多,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征候。具有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补脾止泻]能通过补脾,促进脾的运化,吸收水谷精微而制止泄写的药物作用,谓之补脾止泻,亦称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症。药如莲子,扁豆等。

[补脾去湿]补脾气以运化水湿,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内停而致的各种病症。如痰饮,水肿等证。药如白术等。

[补脾益肺]一为补脾气与补肺之气;一为补脾气益肺。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脏。用补脾益气的药物以补益肺气,治疗肺脾之气均虚的病证,称补脾益肺,亦称“培土生金”。适用于慢性哮喘兼见呆纳便溏等证。药如人参、白术、山药。

[补精]补益肾精之义。多为动物类药,所谓血肉有情之品。适用于肾精衰少所致的阳痿,不孕等证。药如紫河车。

[补精益髓]即补肾精益骨髓之义。肾藏精,主骨生髓。补精益髓之品,性味咸温或甘温,皆壮骨生髓。适用于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腰酸背软,头昏耳鸣,须发早白;或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药如熟地、鹿茸等。

[驱虫]驱除、杀死肠道内的寄生虫谓之驱虫。驱虫药用于蛔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病。药如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等。

[鸡内金]本品原名“鸡??里黄皮”。以色而得名。因“??,鸡?也。近人讳之,呼?内黄皮为鸡内金”〈〈本草纲目〉〉盖金为黄色也。

[附子]本品以其生长形态而得名。“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投入芋子,盖一物也。”(〈本草纲目〉)。

[坠痰]坠,下坠之义。如礞石功能化痰,其质重而性下坠,谓之坠痰。适用于癫痫、狂燥、咳喘等痰浊实证。

八画

[青黛]本品因古作画眉之用而得名。“黛,眉色也。刘熙释名云:灭去眉毛,以此代之,故谓之黛。”(《本草纲目》)

[武火]是指煎药时火力大而猛者。

[苦坚]指苦味药有坚阴的作用。所谓坚阴,即使阴液或脏腑组织不致亏虚而坚实的意思。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虚而相火亢盛的萎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故苦味的坚阴功用,非其本身有补阴作用,而是通过苦味泻火或清湿热(苦寒药)作用而达到坚阴的目的。

[苦泄]指苦味药具有泄邪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咳喘;有清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苦降]指苦味药有降气,降火的作用。如厚朴,杏仁等降气平喘;大黄,黄连等降心胃之火而治吐忸。

[苦燥]指苦味药有藻湿作用,用治湿证,如苍术,黄柏等。

[拔毒]某些有毒药物,局部外用于已溃痈肿,能促使脓液排泄,解除疮毒,谓之“拔毒”或“提脓拔毒”。药如升药,朱砂,雄黄等。

[郁金]本品以功能及色而得名。因“郁金无香而微扬,``````古人用治郁不能升者,恐命名因此也。”(朱丹溪)金者,言其色,因“和酒令如黄如金。”(《本草纲目》)

[软坚]是指软化坚结之功效。咸味药多具有软坚之效,可以治疗燥屎内结,痰瘀内结之热结便秘,?疬?瘕等症。如芒硝,海藻,牡蛎等。

[软坚泻下]软化坚结之燥屎使之泻下之义,亦称“泻下软坚”。软坚泻下药性味咸寒,适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之证。药如芒硝等。

[软坚散结]软化坚块,消散结滞之义。软坚散结药有化痰,活血祛瘀等作用,适用于痰淤积聚而致的瘿瘤,??等。药如贝母,海藻,夏枯草,鳖甲等。

[虎杖]本品以茎之形,色而得名。因其茎直如杖,并有红色或紫色斑点,故《本草纲目》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

[明目]凡能恢复或增强视力的功效,称之为明目,有祛风明目,清肝明目,养肝明目等,详见各条。

[固冲摄血]固摄冲脉,止涩崩漏止义。固冲摄血之药皆能补益奇经,止下部出血。适用于冲脉不固所致的月经过多,或崩漏等证,药如龟板等。

[固表]补气以固卫表之义。卫气虚弱,外卫不固,易于自汗,如黄芪等补气固表而治表虚自汗之证。

[固精]固涩滑泄之精液之义。详见涩精止遗条。

[固精止带]具有制止滑精,制止带下的双重功效,称之为固精止带。固精止带的药物多能治疗肾虚滑精及带下不止等症。药如芡实,金樱子,乌贼骨等。

[固精止遗]见涩精止遗条。

[固精缩尿]固涩精气,缩约小便之义。固精缩尿药味多酸涩。适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症。药如桑螵蛸,覆盆子等。

[败酱]本品以气而得名。因其“根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别录》)

[制相火]见“泻相火”条。

[制酸]制止胃酸过多之义。制酸药适用于胃痛吐酸等症。药如乌贼骨,瓦楞子,牡蛎等。

[制霜]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某些含油的药物种子,用草纸数层包裹压榨去油,取得的白色如霜的粉末。

[知母]本品原名“?母”,以形状而得名。“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状如??之状,故谓之?母。”知母,?母之音讹也。

[和心志]安和心神,平和情志。用于情志所伤的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药如合欢皮,合欢花等。《本经》曰合欢“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和中]“中”指中焦脾胃,一般多指胃,故亦称“和胃”。为调和胃气之义。和中药味多辛苦性温,有行气之功。适用于胃气不和之胃脘胀满,嗳气吞酸等症,药如橘皮,砂仁等。

[和中化湿]即调和脾胃,化除湿浊之义。参见化湿和胃条。

[和乐]使人性情和平,精神快乐之义。凡有和乐功效的药物,性味大多甘平,具有益心脾,养营血,安精神作用,使人性情温和,精神愉快。药如黄灵芝。(〈〈本经〉)曰:“黄灵芝,```````主和乐。”)

[和血]调和血分之义。适用于血分失于和顺的病证。药如当归,鸡血藤,红花,月季花等。

[和百药]调和多种药物的偏性,烈性,副作用,并能协调复方内药物之间关系之义。这里“百药”是约数,“百药”是指多种或很多药的意思。具有和百药作用的药物,大多甘润,能补中益气,润肺和胃,药如大枣,甘草等。

[和胃]见“和胃化湿”条。

[和胃化浊]见“和胃化湿”条。

[和胃化湿]见“化湿和胃”条。

[和解退热]用调和的方法,解除少阳经邪(邪在半表半里),使发热消退,谓之和解退热。退热药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少阳证。药如柴胡。

[使君子]本品因人而得名。“俗传潘州郭使君疗小儿多是独用此物,后医家因号为使君子也。”(〈〈开宝本草〉〉)

[侧柏叶]本品因其形而得名。因“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本草纲目〉)

[佩兰]本品原名“兰草”。又因妇女,小儿喜佩之,故〈〈本草再新〉〉称之为“佩兰”。

[金钱草]本品以形而得名。叶圆似古代铜钱,故名。

[金银花]本品原名“忍冬”,以耐寒而得名。其称金银花者,因“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本草纲目〉),黄色象金,白色象银,故名。

[细辛]本品以形,味而得名。“根细而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图经本草〉)

[乳香]本品一名熏陆香,药用其树皮渗出之树脂,“为其垂滴如乳头叶”〈〈本草衍义〉〉故名乳香。

[鱼腥草]本品原名“?”,因“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本草纲目〉)

[炙]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中,也称合炒。如蜜炙,将药材与炼过的蜜拌匀,再加热同炒,至蜜被吸入药中,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如蜜炙甘草,枇杷叶等。

[狗脊]本品以其形状而得名。“此药苗似贯众,根上多岐,状如狗之脊骨,而肉作青绿色,故以名之。“(〈唐本草〉)

[剂量]药物在各种不同剂型中的用量称剂量。(一般多指煎剂的一日量)首先是指一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性能]〈中药学〉中所说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功能而言。中药的性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补,泻”等。

[性善走窜]药物的性能善于通行走窜之义。如〈本草正义〉云:“威灵仙以走窜为能事。”

[定喘嗽]见止咳平喘条。

[定魂魄]见安魂魄条。

[炒]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材放入锅中加热,并用铲子不断翻动谓之炒。有不加辅料炒和加辅料炒之分。前者称为清炒;后者按治疗的需要,有酒炒,醋炒,盐水炒,麸炒,土炒,米炒,蒲黄炒,蛤粉炒等。其炒的程度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的不同。

[单行]为药物七情之一,指以单味药治病。如独参汤治气虚欲脱;清金丸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喘等。

[泄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也。”泄,即泻,祛邪之义;闭,即邪实而闭之义。凡味苦,气味俱厚之品,能泻下通腑,祛邪攻积,逐水,治疗二便不通等脏腑里实之证者,称泄剂。

[泄热]见清热泄火条。

[泻下导滞]是指通利大便,祛除积滞的功效。具有泻下导滞功效的药物能治疗腹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等症。药如大黄,槟榔等。

[泻下攻积]通过泻下通便以攻除积滞,谓之泻下攻积。泻下攻积药多为苦寒沉降之品,适用于热结便秘,宿食及湿热积滞内停等症。药如大黄。

[泻下冷积]用温下药泻寒性积滞之义。药如巴豆。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伍应用,如附子配大黄等。

[泻下软坚]泻下并能软化燥屎之义。药性咸寒,适用于热灼津伤,大便燥结不通之证。药如芒硝等。

[泻下泄热]通导大便,荡涤实热。治疗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等邪热实证。药如大黄,芒硝等。

[泻水逐饮]见逐水条。

[泻火]见清热泻火条。

[泻火除烦]见除烦条。

[泻火解毒]见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

[泻肝火]见清肝火。

[泻肺平喘]泄降肺火或肺中水气以平定气喘之义。“泻”,下泄的意思。泻肺平喘药适用于肺热或肺中水气所致的气喘及水肿。药如桑白皮,葶苈子。

[泻相火]系指清泄肝肾偏亢之火,一般多指泻肾火而言。泻相火药性味苦寒或苦甘寒,适用于相火妄动,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阴4火旺之候,药如黄柏,知母等。

[泡服]某些药物经开水浸泡后,即可服用,称为泡服。用于炮服的药物质地松散,有效成分易于浸出。药如番泻叶,金银花,藏红花,罗布麻等。

[泡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泡于水中使之软润之义。炮润的方法是使水渗入药材组织内至全部润透或浸泡至五,七成透时,捞出“晾干”;再行堆润使水分渐入内部,至内外湿润时为度。一般用于个体粗大,质地坚硬的根类或藤本类等药材。如炮润何首乌,鸡血藤等。

[泽兰]本品以生长环境而得名。因“生于泽旁,故名泽兰。”(《别录》)

[泽泻]本品以功用而得名。“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本草纲目》)



九画

[毒药]“毒”有广义和狭义。广义之:“毒”是指药物之偏性。狭义之“毒”是指药物之毒性。故“毒药”一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后世则以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药物称为毒药。

[荆芥]本品原名“假苏”,又名“姜芥”,以气,味而得名。“曰苏,曰姜,曰芥,皆因气味辛香,如苏,如姜,如芥也”(《本草纲目》)其称荆芥者,“姜芥声讹尔”,(《唐本草》)

[草药]指某些药用植物,在一般中药书中较少记载的,一般医生少用,多为地区性,民间使用的中药,如了哥王,一枝黄花等。

[茵陈蒿]本品亦称“因陈”,以多年生草本而得名。因“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本草拾遗》)

[药物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各详本条。

[荡胃中积聚寒热]意为祛除久留胃腑寒热之邪的作用。药如滑石,《本经》谓之“主身热泄?,。。。。荡胃中积聚寒热。”《伤寒论》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猪苓汤中用滑石,就是这一功效的体现。

[荡涤肠胃]用攻下药排除肠胃中宿食积滞之义。药如大黄等。《本经》曰: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和化食”。

[相反]为药物“七情”之一。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不良反应或使毒性加剧。《本草纲目》谓:“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如“十八反”中的药物。

[相杀]为药物“七情”之一,指一种药物能减缓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本草纲目》谓:“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如生姜配半夏,或南星。生姜杀半夏,南星的毒。又如绿豆能杀巴豆毒等。

[相使]为药物“七情”之一。指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的配伍。《本草纲目》谓:“相使者,我之佐使也。”如黄芪与茯苓配伍,治脾虚水肿,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

[相畏]为药物“七情”之一。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本草纲目》谓:“相畏者,受彼之制也。”如半夏配生姜,半夏之毒,被生姜所抑制,称半夏畏生姜。

[相须]为药物“七情”之一。指性能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本草纲目》谓:“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与黄芪,大黄与芒硝等。

[相恶]为药物“七情”之以。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消除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本草纲目》谓:“相恶者,夺我之能也。”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枳实]本品以实入药而的。‘‘枳乃木名,······实乃其子,故曰枳实”(《本草纲目》)

[栀子]本品原名“卮子”,以形而得名。“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称栀子。”(《本草纲目》)。

[咸软]指咸味药软坚的作用,用治痰核?疬,痞块等。如牡蛎,瓦楞子等。

[威灵仙]本品以用而得名。“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本草纲目》)。

[研末冲服]某些贵重药或是不能入煎药物,或入煎后成分易于破坏的药,均可研末冲服。药如犀角,羚羊角,甘遂,朱砂,鸡内金,雷丸等。

[厚肠胃]“厚”者益也。有补益肠胃或使肠胃健实的药物称之味厚肠胃。例如石斛有生津益胃作用,用于胃阴不足,因而《神农本草经》谓石斛“久服厚肠胃”。又如黄连能清肠道湿热而治泻痢,使肠胃功能恢复,故《名医别录》亦称其有“调胃厚肠”之功。

[牵牛子]本品又名黑丑,白丑。因“此药始出田野热牵牛谢药,故以名之”(《别录》)。“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本草纲目》)。

[轻身]能够使人身轻,体健,神爽,行动轻捷之义。《神农本草经》内,有“轻身”功效的药物大约一百多种。主要是通过却病补虚而使身体轻捷,行动矫健,精神愉快等。药如天麻,杜仲,人参,灵芝等。

[轻剂]《药对》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轻者,指药性轻扬升散;实者,邪客在表,腠理闭塞。凡质轻升浮之品,能治疗邪在表之证者,称轻剂。

[咳逆上气]即肺气上逆而引起的咳嗽,气喘之义。导致肺气上逆,咳嗽气喘的原因有多种,外感,内伤,痰浊均可引起。临床上必须针对病因选药。〈〈神农本草经〉〉主治咳逆上气的药很多,如麻黄,细辛,干姜,海蛤壳,紫苑,款冬花,射干,杏仁,五味子,当归等等。说明这些药大多是针对病因治疗,而不是单纯降气止咳。

[骨碎补]本品以功用得名。“本名猴姜。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本草拾遗〉)。

[峻下逐水]见逐水条。

[香附]本品又名香附子。以生长形状及香气而得名。“其根相附连续而生,可以合香,又名香附子”(《本草纲目》)

[香薷]本品以其气及叶柔而得名。“薷,本作。其气香,其叶柔,故以名之。”(《本草纲目》)

[复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反复软化处理使之软润之义。复润的方法是将某些一,二次润不透的药材,重复湿润数次,使其润软,如复润三棱等。

[重剂]《药对》曰:“重可去怯,慈石,铁粉之属是也。”重指药性质重之品,怯是心神不宁,惊悸气逆之证。凡矿物药,质重者能镇,可镇心安神,重镇降逆,治疗心神不宁惊悸,肝阳上亢头晕,肺胃气逆咳喘,呕吐,呃逆等症者,称重剂。

[重镇安神]安神作用的一个方面。详该条。

[重镇降逆]矿物药质重而能镇上逆之气者,谓之重镇降逆,简称“镇逆”。如代赭石适用于胃气上逆之,嗳气,呃逆,肺气上逆之气喘。

[修治]从广义讲,即炮制之义。如《本草纲目》所列“修治”一项,即记述药物的炮制方法。从狭义上讲,为中药炮制方法之一,主要为纯洁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等。参见炮制条。

[修事]即炮制工艺之义。其专著有张仲岩之《修事指南》。

[追风定痛]与祛风定痛义同。是指祛风止痛作用较强,能治疗历节风,周身关节剧痛难已之症的药物功效。如虎骨。

[胜五兵]“五兵”是“矛,戟,弓,剑,戈”五种兵器。《本经》谓雄黄“杀百虫毒,胜五兵”。其意是形容雄黄杀百虫毒的作用很强,胜如兵器那样的杀敌能力。

[胖大海]本品以水泡则胀大而得名。“形似干青果,皮色黑青,起皱纹,以水泡之,层层胀大,如浮藻然。”(《本草纲目拾遗》)

[蚀疮]“蚀疮去腐”条。

[蚀疮祛腐]腐蚀,去除疮疡坏死肌肉及瘘管,谓之蚀疮去腐,亦称“去恶肉”。蚀疮去腐药有剧毒,用于痈疽溃后腐肉不去或溃久成瘘管者。药如升药,砒石等。

[钩藤]原名“钓藤”。以其形而得名。因“其茎间有刺。”《唐本草》“其刺曲如钓钩,故名。”(《本草纲目》)

[宣化湿浊]宣通肺气,运化湿浊之义。宣肺有助于化湿。宣化湿浊的药性味多属辛温芳香之品,适用于湿浊阻中,而见脘腹痞闷,纳呆肢困苔腻等。药如白豆蔻,藿香。

[宣导百药]此为《别录》论肉桂的功用之言。意为诸药之中,能引导诸药发挥更好的作用。如配入补血中鼓舞气血,可使补血药补而不滞,入活血药中能使活血药加强活血通脉作用,入淡渗药中能化气利水等。

[宣肺]宣通肺气之义。外邪袭肺或痰浊阻肺,致肺气闭郁,出现咳嗽气喘。宣肺药具有辛散之性,以宣通肺气,而平定咳喘。药如麻黄,橘梗。

[宣肺平喘]即开宣肺气以平定喘息之义。宣肺平喘药味多辛苦性温,适用于邪气壅遏,肺气不宣,症见咳嗽,气喘等。药如麻黄等。

[宣剂]《药对》曰:“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宣即宣布敷散之义。风味辛之品,具有发散,行气之功的药物,治疗邪在胸脘,气机壅塞之证者,称宣剂。

[宣通鼻窍]通过辛散之作用,解除鼻塞之症,称之为宣通鼻窍。宣通鼻窍之药可适用于头痛鼻塞,鼻渊鼻塞,不闻香臭等症。如苍耳子,辛夷,细辛等。

[宣散风热]见发散风热条。

[穿山甲]本品原名“鲮鲤”以形状而得名。“其形肖鲤,穴陵而居,故曰鲮鲤,而俗称为穿山甲”者,因其性专行散,“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本草纲目》)

[炮]药材炮制方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片刻,待药物起烟,四面焦黄炸裂时取出,这种方法叫做“炮”。亦有将砂子置铁锅中用急火烧热,再放入药物,使之四面焦黄炸裂时取出,称砂炮。

[炮制]即将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古称“炮”炮制的目的在于:(1)消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如洗,漂,泡等法,刷去毛,去心,去头足等,(2)便于制剂。如烘,焙,切片,火煅等。(3)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制半夏,去巴豆油等。(4)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如蒸制地黄,何首乌等。炮制方法有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修治包括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水制包括洗,漂,泡,浸,水飞等。火制包括椴,炮,炒,烘,焙,炙等。水火共制包括蒸,煮等。详见各条。

[养心阴]即补心阴,见该条。

[养心安神]见安神条。

[养五脏]见“安五脏”条。

[养血]即补血,见该条。

[养血平肝]肝主藏血,体阴用阳,阴血不足则肝阳上亢。通过养血而达到益阴制阳的作用,称为养血平肝。具有养血平肝的药可适应肝血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等症。如白芍,龟板等。

[养血安胎]为安胎作用之一。能补养阴血而安胎。养血安胎药性味多属甘温平性,适用于心肝血虚,血不养胎而胎动不安,胎漏下血者。药如阿胶。

[养血补心]心主血脉,血虚则心体失养。通过养血达到补心作用,称之为养血补心。如当归,龙眼即有养血补心之效。

[养血敛阴]既能补血,又能及敛阴液谓之养血敛阴。养血敛阴的药性味多属酸甘寒之品。适用于阴血不足的失血证及多汗等证。药如白芍。

[养血滋阴]既能养血,又能滋阴的双重功效,称之养血滋阴。具有养血滋阴功效的药能治疗阴血不足的头晕目眩,心烦失眠等症。如阿胶,熟地,白芍等。

[养阴]即补阴,见该条。

[养阴生津]补养阴分,资生津液之义,亦称滋阴生津。养阴生津药性味甘寒,主要补养肺胃之阴,适用于肺胃阴伤,津液不足之证,药如石斛,麦冬,沙参等。

[养阴润肺]既能养肺阴,又能润肺燥的药物作用,谓之养阴润肺。适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之证。药如麦冬。

[养肝阴]即补肝阴,见该条。

[养肝明目]能补肝阴,养肝血以增强视力,治疗目疾的功效称养肝明目,适用于肝阴或肝血亏虚的内外翳障目视模糊等。药如枸杞子,菟丝子。

[养肾阴]即补肾阴,见该条。

[养肺阴]即补肺阴,见该条。

[养胃生津]既能滋养胃阴,又能促进津液滋生的功效,称之为养胃生津。具有养胃生津功效的药物可适用于胃阴亏虚,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如玉竹,麦冬,沙参等。

[养胃阴]即补胃阴,见该条。

[姜黄]本品以形,色而得名。因其“根盘屈黄色,类生姜而圆。”(《本草纲目》)

[活血止痛]与“祛瘀止痛”同义。

[活血行气]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谓之活血行气。活血行气药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证。药如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莪术等。

[活血伸筋]流通血脉,使筋脉伸展。适用于风湿痹证日久而致血行不畅,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筋脉屈伸不利病证。药如鸡血藤,伸筋草等。

[活血定痛]见活血止痛条。

[活血祛瘀]通行血脉,祛除瘀血之义。亦称“活血化瘀”“活血散瘀”。活血祛瘀药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所致的胸脘胁痛,妇女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痹痛,痈肿等。

[活血消肿]流通血脉,消除肿块。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肿,内痈等证,药如乳香,没药等。

[活血通经]是为促进血液运行,疏通经脉之义。具有活血通经功效的药物多适用于血滞不行,经脉阻滞等证。如红花,牛膝,穿山甲等。

[活血散结]畅通血脉,消散?结之义。适用于瘀血聚成结块的??积聚等证。药如丹参,三棱等。

[活血散瘀]见活血化瘀条。

[洗润]药物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用水洗净后,使之软润之义。洗润的方法使将洗净后的药材,稍摊晾至外皮微干并呈潮软状态为度。此法多适用于吸水性较强的药材,如洗润当归。

[祛风]祛除风邪之义。祛风药大多辛温,具有祛风止痛,止痉,止痒等作用。适用于风邪头痛,痹痛,破伤风及皮肤瘙痒等证。药如荆芥,防风,羌活等。

[祛风止痉]祛除风邪(多指外风言),制止痉挛抽搐谓之祛风止痉。祛风止痉药性味多属辛温或平性,适用于风邪或风毒之邪所致的痉挛抽搐,如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等。药如全蝎,白附子。

[祛风止痒]祛除肌表风邪,消除皮肤瘙痒谓之祛风止痒。祛风止痒药性味多属辛甘微寒或温,适用于皮肤瘙痒证。药如蝉蜕,白蒺藜。

[祛风止痛]既能祛风邪,又能缓解疼痛之双重功效,谓之祛风止痛。祛风止痛药适用于风邪为患引起的头痛,身痛,肢体疼痛等症。如羌活,白芷,虎骨等。

[祛风明目]既能疏散风邪,又能解除目疾的功效,称之为祛风明目。祛风明目可适应于风邪引起的目赤肿痛,见风流泪,羞明等症。如桑叶,菊花,蔓荆子等。

[祛风胜湿]祛除风湿之义。祛风胜湿药大多辛散苦燥。因辛散风邪,苦燥胜湿。适用于风湿痹证。药如独活,秦艽,五加皮等。

[祛风通络]祛风湿,通经络之义。祛风通络药,适用于风湿之邪阻于经络之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不利等。药如威灵仙,秦艽等。

[祛风湿]祛除肌表经络风湿之邪谓之祛风湿。祛风湿药能祛风止痛,疏通经络,舒筋或强筋骨。适用于风湿痹痛及下肢萎弱,半身不遂等。药如独活,秦艽,白花蛇等。

[祛风痰]化痰药兼有祛风止痉作用者谓之祛风痰。祛风痰药适用于风痰眩晕,癫痫,口眼歪斜,中风半身不遂等。药如南星天,白附子,白僵蚕等。

[祛风解表]祛除风邪,解除表证之义。常用的祛风解表药如荆芥,防风,白芷,羌活等。

[祛风燥湿]即祛除风邪,燥化湿邪之义。祛风燥湿药功效与祛风除湿药基本相同,但性味大多辛苦而温,燥性较强,适用于风湿痹痛,湿邪偏胜骨节疼痛,身重苔腻等症。如苍术,羌活等。

[祛暑化湿]祛解暑邪,化湿辟浊之义。亦称“解暑化湿”或“解暑辟浊”。祛暑化湿药的性味辛温芳香,适用于夏令感受暑湿,见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者。药如香薷,藿香,佩兰等。

[祛湿]是指祛除湿邪,解除湿证的功效。它包括祛风湿,化湿,利湿,详见各条。

[祛瘀止痛]祛除瘀血,制止瘀痛之义。祛瘀止痛不仅能祛瘀,具能行气;气血通行,通则不痛。适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之证。药如乳香,没药,郁金,延胡索等。

[祛瘀生新]瘀血阻滞,血行不畅,影响新血生长,应用活血祛瘀药,祛除瘀血以利于新血生长,谓之祛瘀生新。

[祛寒]祛除寒邪之义。祛寒药有祛散表寒和温散里寒之分。前者为辛温解表药,祛在表之寒,药如麻黄,桂枝;后者为温里药,温在里之寒,药如附子,干姜等。

[祛寒止痛]既祛除寒邪,又能解除疼痛的功效,称之为祛寒止痛。祛寒止痛药物性多温热,能适应寒邪引起的胸腹肢体等部位之疼痛症。如附子,肉桂,细辛等。

[祛痰]排除痰涎之义。祛痰药适用于咳嗽痰多,肺痈咳唾脓痰等,药如桔梗,皂荚。

[祛痰开窍]消除痰浊,开通心窍,回苏神志谓之祛痰开窍。祛痰开窍药适用于中风,中气,中痰及惊痫等痰蒙心窍,卒然昏厥之证。药如皂荚,竹沥,远志等。

[祛痰止咳]见祛痰条。

[祛痰利咽]排除痰涎,疏利咽喉的功效,称之为祛痰利咽。具有祛痰利咽功效的药物可适应于喉痹,痰涎壅滞,咽喉不利诸证。如射干,巴豆,桔梗等。

[神曲]本品因制造方法而得名。“昔人用曲,多是造酒之曲,后医乃造神曲,专以供药,力更胜之,盖取诸神聚会之日造之,故得神名。”(《本草纲目》)

[退目翳]炎症性或外伤性角膜损害遗留的斑痕称“目翳”或“翳障”,能消退目翳的药物功效谓之退目翳。药如蝉蜕,蛇蜕,谷精草等。

[退虚热]见清虚热条。

[除血痹]去除血痹证之义,又称“逐血痹”。因气血虚弱,感受风邪,气血闭阻不通所致。症见身体局部麻木,疼痛。治宜益气,和营,活血,行痹。药如赤勺药,地黄,川芎等。如《本经》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干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

[除拘缓]解除筋脉拘急(拘挛)缓纵(弛缓)之义。除拘缓的药,大多有补肝肾,祛风湿,舒筋的作用,药如狗脊,木瓜,薏苡仁等。

[除陈气]“除陈积蓄热之气”之义。此为《素问奇病论》谓兰草能治“口甘”“转为消渴”的作用而言。张景岳曰:“兰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除烦止渴]指解除烦燥口渴的功效。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外感热病引起的发热,汗出,烦躁,口渴等症。如石膏,知母,芦根等。

[除湿退黄]见利湿退黄。

[除筋骨邪气不仁]即指祛除筋骨间风湿之邪,解除风湿久留所致的肢体,肌肉,筋骨麻痹不仁,挛急等证。药如薏苡仁等。《别录》谓薏苡仁“除筋骨邪气不仁”

[除痹]即为解除痹证之意。痹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胸痹,血痹,喉痹,风湿痹证等。狭义是指风湿痹证。这里当指解除风湿痹证的功效。药如独活,威灵仙等。

[除痰饮]指能祛除湿邪停聚所致的痰饮的药物功效,谓之除痰饮。如《药性论》云:厚朴能“除痰饮”。

[除痰?]祛除痰饮?聚之义。除痰?之药,多为攻逐之品。适用于痰饮内蕴,腹满疼痛。《本草纲目》谓芫花“治水饮痰?,胁下痛。”《别录》谓槟榔“主消谷逐水除痰?”

[除寒中]有两种解释;

1“中”(zhong)指中焦脾胃,即祛除中焦脾胃寒邪之义。适用于形寒饮冷,或多食腥味性寒之鱼蟹等,脾胃为寒邪所伤,导致脘腹胀满冷痛,甚则呕吐,泄泻者,药如柴胡。

2“中”(zhong)指寒邪直中内脏,治以温散里寒药以祛除脏腑寒邪。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降气]降上逆之气,谓之降气,亦称“下气”,“降逆”。降气有降 胃气和降肺气之分。降胃气药适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嗳气,呃逆,降肺气药适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气喘。大多降气药两种作用兼有之,药如旋复花,代赭石,沉香,厚朴等。亦有偏于降胃气者,如丁香,柿蒂等;偏于降肺气者,如苏子,白前等。

[降气化痰]指同时具有下气和祛痰的功效。具有降气化痰功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痰涎壅盛,肺气上逆的喘咳之证。如白前,前胡,礞石等。

[降气祛痰]见降气化痰条。

[降火]见清热泻火条。

[降逆调中]凡能平定胃气上逆从而协调脾胃功能,称之为降逆调中。具有降逆调中功效的药物常可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等症,药如沉香,丁香,柿蒂等。

[柔肝]肝为刚脏,需阴血以濡养。滋养阴血,使肝气柔和谓之柔肝。柔肝药用于肝郁日久,暗耗阴血,肝体失养,其性愈刚,症见胁肋隐隐胀痛,口干,舌红,苔少等。药如白芍,枸杞子,当归等。

[柔肝止痛]见柔肝条。

[蚤休]本品又名“螯休”,以功效而得名。因“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螯休诸名。”(〈本草纲目〉)



十画

[秦艽]本品亦名“秦纠”,以产地,形态而得名,因“秦?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秦纠。”“秦?但以左文者为良,故又名左秦?”(〈本草纲目〉)

[起阴气]升清气以生津之义。适用于清气不升,津不上承得津伤口渴之症。如〈本经〉谓葛根:“主消渴,。。。起阴气。”

[桔梗]本品以其形而得名。因“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本草纲目〉)

[捣汁服]将药物(一般用鲜品)加水捣后,取汁服即为捣汁服。如〈肘后方〉曾载治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握,水二升,捣汁服之。他如鲜地黄,生姜皆可捣汁服。

[厚朴]本品又名“烈朴”“赤朴”。以质,色,味而得名。因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故有“厚朴,烈,赤诸名。”(《本草纲目》)

[破气]行气作用较强者谓之破气,破气药尤善于消积,适用于积滞气结之证。药如青皮,枳实,厚朴等。

[破气消积]见破气条。

[破气散结]见破气条。

[破血祛瘀]见破血逐瘀条。

[破血逐瘀]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者谓之破血逐瘀,亦称“破瘀”。药如水蛭,地鳖虫等。

[破血消瘀]见消?积条。

[破血通经]能破除瘀血,促使月经畅通的药物作用谓之破血通经,适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药如刘寄奴。

[破坚?]破除坚硬?块之义。破坚?之药,多具破气破血之功,适用于??积聚等证。药如三棱,莪术等。

[破宿血]破除久积的瘀血之义。见破血逐瘀条。

[破滞削坚]破滞气,削坚结之义。具破滞削坚作用的药物性味多属辛,苦,温,其性峻烈,行气作用较强。适用于肝气郁滞,肋痛乳胀,疝气疼痛,食积腹胀,以及痞块积聚等症,药如青皮。《本草汇言》曰:“青桔皮,破滞气,削坚积之药也。”

[破瘀]见破血逐瘀条。

[烈性药]指药性较强烈的药物,或有毒,或虽无毒而性味强烈,副作用明显者。如甘遂,巴豆,乌头,附子,细辛等。

[逐水]攻逐水饮之义。逐水药有毒,服用后能引起峻泻,使体内潴留的水饮得以排除。适用于水肿,鼓胀,悬饮等。药如甘遂,大戟,芫花等。

[逐六腑积聚]六腑,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如果六腑传化水谷功能失常,导致饮食停滞,大便不通。治疗用攻下药以排除肠道水饮,宿食,称“逐六腑积聚”。药如芒硝。

[逐血气]逐瘀血,通血脉,舒畅气血之义。药如川芎,牛膝,红花等。如《本经》谓牛膝“主寒湿痿痹,。。。逐血气。”

[逐血痹]见除血痹条。

[逐结固利留?]结固留?,指积聚有形,时有疼痛,潜留在两胁间的肿块。治宜消坚化积,药如朴硝等。《本经》谓朴硝“逐六腑积聚,结固留?”

[逐寒湿]能驱逐寒湿之邪的药物作用,谓之逐寒湿。适用于寒湿久痹,肾脏虚冷,寒疝冷痛,寒湿脚气等症。药如胡芦巴。

[柴胡]本品原名“?胡”。因其“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本草纲目》)

[钱匕]古代量器。用汉代五铢钱抄取药末,以不散落为度,叫一钱匕。一钱匕约相当于现在的2克多。

[乘沸点服]此为少数芳香药入汤剂的服法。如《本草通玄》谓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乘热点服尤妙”。意为芳香之气的白豆蔻不宜久煎,即使入于汤剂,应当研末乘沸汤调服,其效更好。

[透骨搜风]祛风通络之力强,能驱除深入人体筋骨经络之风邪谓之透骨搜风。透骨搜风药多属虫类药,适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等。药物如白花蛇,蜈蚣。

[透疹]透发麻疹之义。透疹药,性味辛凉或辛温,主要适用于麻疹初期,疹子透发不畅者,能促使顺利透发,使疹毒外泄,不致发生变证。药如荆芥,薄荷,葛根,升麻,柽柳等。

[健运脾胃]见健脾条。

[健脾]强健脾的运化功能谓之健脾,脾失健运,有脾湿,气滞,脾虚等多种原因,燥湿,行气,补脾等药物均有健脾作用,用于脾运失健之证。如苍术,白术能燥湿健脾,陈皮,木香,砂仁能行气健脾,党参,黄芪能补气健脾等。

[健脾化湿]能通过补脾,以增强脾的运化湿浊功能的药物作用,谓之健脾化湿。适用于脾气虚弱而有湿之泄泻或妇女带下,以及暑湿内蕴之吐泻等症。药如扁豆。

[熄风]平熄内风之义。熄风药能制止痉厥抽搐,震颤等症状,用于热病肝风内动,中风,癫痫,口眼歪斜等证。药如羚羊角,钩藤,天麻,全蝎,蜈蚣,僵蚕等。

[熄风止痉]多指平熄肝风,制止痉挛抽搐。熄风止痉药入肝经,尤以虫类药为主,适用于肝风内动,肢体抽搐,角弓反张或中风,口眼歪斜以及破伤风等。药如全蝎,蜈蚣,天麻等。

[熄风定惊]见熄风止痉条。

[射干]本品又名“乌扇”,皆以形而得名。因其“痉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图经本草〉)又因“其叶丛生,横铺一面,如乌翅及扇之状,故有乌扇,。。诸名。”(〈本草纲目〉)

[徐长卿]本品因人而得名。“徐长卿,人名也,常以此药治邪病,人遂以名之。”(〈本草纲目〉)

[宽中快膈]凡是气味辛香,能疏利气机,使胸膈及中脘有宽广畅快之感称宽中快膈。适用于气机郁滞胸脘胀闷之证。药如香橼,佛手等。

[宽肠胃]用行气或消食和中的药物以解除食积不化,气滞不通,脘闷腹胀等证谓之宽肠胃。药如厚朴,麦芽等。〈医学启源〉谓麦芽:“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而用之。”

[烊化]中药入汤剂的方法之一。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蒸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药液中和匀内服。烊化可不使胶类药物黏附于其他药物或药罐上,以免烧焦。如阿胶,龟板胶等。

[益卫固表]补益卫气,固护肌表以止虚汗,谓之益卫固表。益卫固表药多甘温,适用于卫阳虚腠理疏松,易于感冒或表虚不固之自汗等。药如黄芪。

[益气]即补气,见该条。

[益气力]增强气力之义。益气力药大多甘温,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等作用。气血充盈则肌肉长,筋骨坚,气力倍增。药如断续,薯蓣,菟丝子,甘草等。〈本经〉谓“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益气血]既能补气,又能补血的药物作用,谓之益气血。亦称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产后乳少等症。药如紫河车,龙眼肉等。

[益气疗蹩]指能强壮筋骨,补益正气,治疗痿蹩的药物功效,谓之益气疗蹩。如《本经》云:五加皮功能“益气疗蹩”治“小儿不能行”。

[益气固脱]补益元气以固虚脱之义。益气固脱之药,适用于元气虚脱之证。药如人参。

[益气健脾]能补益脾气,以加强脾的运化功能的药物作用,谓之益气健脾。亦称补气健脾。脾主运化水谷精气,脾虚则运化失常。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症。药如白术。

[益母草]本品原名茺蔚,又名益明,以生长状态及功能而得名。因“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用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本草纲目》)

[益肝胆气]见益胆条。

[益肾固精]既能补肾助阳,又能收敛涩精的药物作用。适用于肾虚不固,滑精,遗精等症。药如覆盆子,益智仁等。

[益肾健骨]能通过补肾,促进骨骼健壮,坚固的药物作用,谓之益肾健骨。适用于肾虚腰痛,牙痛以及跌扑损伤,骨折等症。药如骨碎补,狗脊等。

[益胃生津]见养胃生津条。

[益胆]胆,内寄相火,容易产生火证,泻其火则于胆有益。药如猪胆汁炒黄连。《名医别录》谓其能益胆。又胆附于肝,每多同病,如长于泻肝胆实火的龙胆草。《名医别录》谓其能“益肝胆气”。李时珍在阐述其意义说:“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

[益智仁]本品以其功效而得名。“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本草纲目》)

[益精气]补益精气之义。精气包括先,后天之精气。肾为藏精之脏,既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也藏肾本脏生殖之精。脏腑精旺,肾精自充,整个机体亦表现正气旺盛,精力充沛。故凡能补益脾肾的药物,都能够益精气。药如人参,黄芪,鹿茸,地黄,何首乌,枸杞等。

[益精光]使人目光敏锐,视物清晰之义。具有益精光作用的药物,大多是补肝肾,清肝火,祛风热。补肾益肝,水生火退,则目自明,精光受益。药如决明子等。《本经》谓决明子“久服益精光,轻身。”

[益精血]既能补精,又能益血之义。益精血的药物多甘温,味厚滋腻或血肉有情之品,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遗精崩带,不孕,发育迟缓等。药如鹿茸,熟地。

[益精明目]补益精血,提高视力之义。精血不足则视物模糊。因“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散则视岐”。故益精明目之药,皆为补肝益肾之品。药如枸杞子,女贞子,熟地,当归,何首乌,桑椹等。

[凌霄花](即紫葳)本品以生长形状而得名。因其“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本草纲目》)

[凉血止血]止血药中药性寒凉,除止血外兼有清热作用者谓之凉血止血。凉血止血药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药如大蓟,小蓟,地榆,紫珠,茅根等。

[凉血化斑]见化斑条。

[凉血活血]清解血分热邪,通行血分瘀滞,谓之凉血活血。凉血活血药的性味大多苦辛寒或苦甘寒,既能凉血又能活血,既可用于热入营血,发斑,发疹,吐血等,又可用于经闭,痛经,等属血热瘀滞者,或跌扑损伤,瘀血疼痛证。药如牡丹皮,赤勺等。

[凉血退热]药性寒凉能清血分之邪而退热的药物功效。用于治疗邪入营血,身热不退,或阴虚血热证。药如白薇,丹皮等。

[凉血消痈]药性寒凉,既能凉血,又能散瘀,能促使疮痈消散的药物作用,谓之凉血消痈。适用于阳证疮疡初起者。药如败酱草,大蓟等。

[凉血清心]药性寒凉,凉血中又能清心泻火的药物作用,谓之凉血清心。适用于心受邪热所扰,高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发狂等症。药如郁金。

[凉血解毒]清解血分温热毒邪,谓之凉血解毒。凉血解毒药性味苦寒或咸寒,适用于温热病热毒炽盛,热入营血,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斑疹紫暗,或吐血,或外科疮痈疖肿等证。药如犀角,紫草。

[凉肝熄风]见清热熄风条。

[消虫积]即消除腹内虫积之义。适用于饮食不洁,腹内生虫成积,致绕脐腹痛,时作时止,久则腹部膨大,面色萎黄,药如使君子等。

[消坚磨积]是指能破??积聚,药力峻猛的药物,多制为丸剂,以缓治其坚积之疾者,称为消坚磨积,药如巴豆等。

[消肿]能消散结块肿疼的药物作用,谓之消肿。包括消疮肿,消水肿,消瘀肿。具体作用有消肿散结,消肿排脓,消肿生肌,消肿止痛,利水消肿等的不同,各详本条。

[消肿止痛]能消散肿块以制止疼痛的药物作用,谓之消肿止痛。适用于疮痈热毒及毒蛇咬伤等症。药如蚤休。

[消肿生肌]消散痈肿,促使新肉生长之义。消肿生肌药多作外用。适用于疮疡溃后肿痛不止,新肉不生等症。另有一种解释,即对疮疡未溃即有消散肿胀作用,已溃又具有生肌收口功效,如乳香,没药,白及等。

[消肿排脓]消散瘀肿,促使脓液排出谓之消肿排脓。消肿排脓药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促使疮疡消退或溃破的作用。适用于痈肿疮疡。药如天花粉,穿山甲等。

[消肿散结]消散痈肿结块之义。消肿散结药,适用于痈疽疮疡。药如贝母,连翘。

[消骨鲠]消除诸骨,如鱼骨,鸡骨等。鲠塞于咽喉或食道之义。如威灵仙。

[消食]消化食滞之义。消食药能增强消化功能,适用于食滞不消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药如山楂,鸡内金,神曲,谷芽,麦芽,莱菔子等。

[消食化积]见消食积条。

[消食化滞]见消食积条。

[消食和中]见消食积条。

[消食和胃]见消食积条。

[消食积]即消化食积之义。适用于脾胃运化失常,食积不消,留滞胃肠,致胸脘满闷,吞酸嗳腐,甚则腹痛,大便秘结或泻利后重,药如山楂,枳实,槟榔等。

[消疳积]小儿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以及食积,虫积日久,脾胃受伤,长期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致面黄肌瘦,肚大肢细等为“疳积”。能消除疳积之证的药物功效为消疳积。药如使君子等。

[消积]病邪积聚,稽留不去,久而成积,消除病因,其积自散为之“消积”。按致病因素和药物功效又分为“消食积”“消虫积”“消疳积”等,各详专条。

[消积导滞]消化食积,通导积滞之义。消积导滞药,具有消除食积泻下行气的作用,适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以及泻痢后重等症。药如槟榔,枳实。

[消积散滞]见消积条。

[消痈散结]见消痈肿条。

[消痞散结]消痞满,散结滞之义。消痞散结药适用于胸脘痞闷等症。药如半夏,枳实等。

[消痰]即消除痰核之义。适用于痰核??之证。

[润下]润滑肠道,通利大便之义。亦称“润肠通便”“润燥滑肠”。润下药大多味甘质润,富含油脂,以植物的种仁居多。能使大便通畅而不致峻泻,适用于年老体弱,津枯肠燥的便秘。药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当归等。

[润肠通便]见润下条。

[润肺下气]既能润肺燥,又能降肺气的药物作用,谓之润肺下气。适用于咳嗽气逆,咳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多种类型的咳嗽,药如款冬花,枇杷叶。

[润肾燥]指药性滋腻入肾之品,能用于肾阴亏损,腰酸腿软,遗精消渴,舌红苔少,脉细等证。药如熟地黄,知母等。

[润燥]滋润燥症之义。润燥药大多味甘质润,甘寒居多。具体可分;1润肺燥,用于肺燥咳嗽,药如瓜蒌,贝母,蜂蜜;2润胃燥,用于胃津不足,口干燥渴,药如天花粉,石斛,麦冬。3润肠燥,用于肠燥便秘,药如大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润燥化痰]润肺燥,化燥痰。指性味甘平或微寒之品,治疗肺燥咳嗽,干咳,痰少难咯等症。常用药物有瓜蒌皮,南沙参等。

[润燥软坚]滋润脏腑,解除燥证,软化坚块,谓之润燥软坚。润燥软坚的药物一般味咸寒,适用于肠燥便秘燥痰??证。药如芒硝。

[润燥滑肠]见润下条。

[海金沙]本品以形,色而得名。因“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本草纲目》)

[浸润]药材炮制的方法之一。即将药材浸于水中使之软润之义。浸润的方法是将药材先置于水池内稍浸,然后置于适宜容器内,堆放,保持湿润,以润至内外湿度一致为度。此法多适用于根类药材,如浸润橘梗等。

[涩肠止泻]固涩大肠而止泄泻之义,简称“涩肠”。涩肠止泻药味多酸涩,用于久泻久痢,甚至滑脱不禁者。药如赤石脂,石榴皮等。

[涩剂]徐之才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涩是指药性收涩;脱是指正气耗散而致的滑脱诸病症。凡药味酸涩,能收敛固涩,治疗自汗盗汗,久喘久咳,久泻滑泄,遗精滑精,遗尿失禁,带浊崩漏等病症者,称涩剂。

[涩精止遗]药性收涩,能制止肾虚遗精,遗尿,小便失禁者谓之涩精止遗。涩精亦称“固精”,止遗尿亦称“缩尿”。涩精止遗药味大多酸涩,药如金樱子,芡实,覆盆子,龙骨,牡蛎等。

[涌吐风痰]即促使呕吐,祛除风痰之义。适用于风痰壅盛者,症见突然跌倒,昏迷,口吐白沫,抽搐等。如胆矾等。

[涌吐宿食]涌吐,指用催吐药物引起呕吐;宿食,指陈旧隔夜未消之食,停积于胃肠。能促使停留于胃脘的宿食呕吐而出的药物作用,谓之涌吐宿食。药如瓜蒂。

[涌吐痰饮]即促使呕吐,祛除痰饮之义。涌吐痰饮药性能升浮,具有催吐作用,适用于胸中痰饮积聚以及痰壅咽喉,宿食停滞等症,如常山,瓜蒂等。

[涌吐痰热]能引起呕吐,以排除胸膈痰热之邪,谓之涌吐痰热。涌吐痰热的药物为苦寒或辛苦寒有毒之品,适用于痰热郁阻胸中,发为癫狂,喉痹喘息,烦躁不眠等。药如瓜蒂等。

[调中]见和中条。

[调中化食]义同消食和中,指具有调理中焦,去积化滞作用的药物功效。药如大黄,麦芽等。如《本经》谓大黄“调中化食”;《别录》谓麦芽能“消食和中”。

[调经]调理月经之义。调经药主要具有行气疏肝,养血活血等作用,适用于肝郁,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药如当归,川芎,香附等。

[调经止痛]见调经条。

[通九窍]详见“利九窍”。

[通阳]温通阳气之义。寒邪,水饮可阻遏阳气,影响气机。通阳药味辛性温,能祛除寒邪,温化水饮,通利气机。适用于寒饮,小便不利,胸痹等。药如桂枝,薤白等。

[通阳化气]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畅,具有通阳作用的药物,能使膀胱气化恢复,小便通利,谓之通阳化气。药如桂枝,肉桂。

[通阳化饮]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温通阳气以化饮邪,谓之通阳化饮,是通阳作用的一个方面。通阳化饮药性味辛温,适用于寒饮咳喘,胃中停饮等,药如桂枝。

[通利散结]见通阳条。

[通利血脉]祛除瘀血,流通血脉之义。适用于血脉痹阻不利的病症。如跌扑损伤瘀滞疼痛等症。药如当归,红花,桃仁,续断,牛膝等。

[通经]疏通月经之义。痛经药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血行不畅而致的经闭。药如益母草,红花,牛膝等。

[通经络]使经络通畅之义。通经络的药大多是辛散温燥之品,适用于风湿痹痛,麻木,风中经络而致口眼歪斜,语言艰涩等症。尤以虫类和藤类药多见。药如地龙,蜈蚣,络石藤等。

[通乳]通畅乳汁之义。亦称“催乳”“下乳”“下乳汁”,通乳药用于产妇乳少,或乳汁不下而引起乳房胀痛。药如木通,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

[通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是也。”通即通利义;滞者留滞不行。凡味淡渗利之品,能通利小便,治疗小便不利,淋病,癃闭等证者,称通剂。

[通草]本品原名“通脱木”,因其“白瓤中藏,脱木得之,故名通脱。”(《本草蒙荃》)。以功用而得名。因“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用之立通,因有通草之名。”

[通络止痛]疏通经络,以消除肢体关节疼痛谓之通络止痛。通络止痛药,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药如海风藤,白花蛇等。

[通窍]宣通鼻窍之义。即鼻窍不通,使之通利。通窍药性味辛温,适用于鼻渊(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药如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等。药如细辛,皂荚研末吹鼻取嚏亦属通窍。

[通淋]通利水道,解除小便淋沥涩痛之义。通淋药性味苦寒或甘寒,既能利小便,又能清下焦湿热,部分药还能排除尿路结石,使湿热蕴结膀胱或尿路结石所致的小溲淋沥涩痛症状缓解。适用于热淋,血淋,石淋等。药如木通,金钱草,海金沙等。

十一画

[理气]调理气机之义。理气药大多辛温芳香,用于气滞,气结,气逆诸证。具体有行气,破气,降气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理气和胃]又称“和胃理气”。是治疗中焦气滞,胃失和降,出现脘腹胀满,呕吐,嗳气吞酸等症的药物功效。药如陈皮,砂仁等。

[黄芪]原名“黄耆”。本品以色及功效而得名。“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本草纲目》)

[黄芩]本品以色而得名。“芩,《说文》作荃,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之色也。宿根乃旧根,多中空,即今所谓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本草纲目》)

[黄连]本品以形,色而得名。因“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本草纲目》)

[黄柏]本品原名“?木”因其色黄,故称“黄?”。“俗作黄柏,省写之谬也”(《本草纲目》)

[排脓]促使疮疡脓液排出,以利毒泄肿消,谓之排脓。如穿山甲,皂角刺等能使痈疽脓成早溃,桔梗化痰排脓而治肺痈;升药外用于疮口,使脓液排泄等均是。

[推陈出新]祛除人体陈腐物质,促进气血津液的新生。如功下药之大黄,清除肠胃积滞,减少毒素吸收,使消化功能得以恢复。以及下瘀血以达祛瘀生新之功。所以,《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下瘀血。。。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接骨疗伤]见续筋接骨条。

[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千金方》:“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神农称也。”《长沙方歌括》:“一铢为今之二分半。”

[敛血]即收敛止血之义。止血药中味涩者,具有收敛之性,能加强止血效果。故称收敛止血,简称敛血。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证。如仙鹤草,紫珠等。

[敛汗]即止汗。敛汗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药如牡蛎,浮小麦,糯稻根等。

[敛肺止咳]收敛肺气,制止咳嗽之义。敛肺止咳药味多酸涩,用于肺虚久咳,肺气耗散者。药如五味子,乌梅等。

[敛肺平喘]收敛肺气,制止喘息之义。敛肺平喘药味多酸涩,适用于肺虚久喘,肺气耗散者;或用于肺肾两虚之久喘不愈者。药如五味子。

[敛肺降火]收敛肺气药中兼能泻火者,谓之敛肺降火。适用于久咳兼肺热痰嗽之症。药如五倍子。

[敛疮生肌]收敛疮口,生长肌肉之义。敛疮生肌药外用于痈疽溃久不敛者。药如炉甘石,乌贼骨等。

[续随子]本品以其生长形态而得名。因“叶中出茎,数数相续而生,故名。”(《图经本草》)

[续断]又名“接骨”“属折”,以功用而得名。治跌扑折伤,能续筋骨,为伤科要药。故“续断,属折,接骨,皆以功命名也。”(《本草纲目》)

[续筋骨]见续筋接骨条。

[续筋接骨]加速筋骨愈合,促进瘀血消散谓之续筋接骨。又称续筋或接骨疗伤。续筋接骨的药物多为辛平或辛苦温之品。适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折断,瘀血疼痛等症。药如自然铜,续断。

[鹿茸]本品为雄鹿头上尚未骨化的幼角。因其被有茸毛,故名。

[旋复花]本品以花形而得名。“花缘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覆。”(《本草衍义》)

[密蒙花]本品以生长茂盛而得名。“其花繁密蒙茸如簇锦,故名。”(《本草纲目》)

[盖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物用湿麻袋等覆盖使之软润之义。盖润的方法使将药材置水中洗净,取出堆放,再用湿麻袋或蒲包等来覆盖,使之润软。此法一般用于吸水较少,质地教硬的根茎类药材,如盖润大黄。

[清化热痰]见清热化痰条。

[清心火]清心火药性味苦寒,适用于心经热盛,高热神昏谵语,心烦失眠,口舌生疮以及吐血等症。药如黄连,栀子等。

[清心安神]清心火,以按神志之义。此类药药性寒凉,有解热,镇静之功。适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神态不安,狂燥或杂病心烦不眠等症。药如朱砂,黄连等。

[清心定惊]既能清心热,又能制止惊风,抽搐的药物作用。适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神昏谵语,痉厥抽搐之症。药如牛黄,天竹黄。

[清心除烦]即清心火以除烦热之义。适用于心经有热,烦躁不安,失眠及小儿夜啼,惊痫等症。药如麦门冬,灯心草等。

[清利头目]清解风热以利头目之义。清利头目的药,大多辛凉,轻扬上浮。适用于风热之邪上扰头目所致的发热头昏,头痛,目赤肿痛,多泪等症。药如蔓荆子,薄荷,桑叶,菊花等。

[清利湿热]见清热利湿条。

[清肝火]清肝火药,性味苦寒,适用于肝火偏盛之头痛,胁痛,惊痫,目赤肿痛等。药如龙胆草,丹皮,夏枯草等。

[清肝明目]清肝热而明目之义。肝开窍于目,肝经有热则目赤肿痛,视物模糊。清肝明目药,性味甘寒或苦寒,能清肝经之热,治疗上述病症。药如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

[清肝除翳]即清肝热,除翳膜之义。适用于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等眼病。药如珍珠。

[清肠通便]即清肠热,通大便之义。适用于热结便秘,头痛,目赤,发热等症。药如大黄。

[清肾火]清肾火药性味苦寒,适用于肾阴不足,肾火偏亢之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药如知母,黄柏等。

[清肺火]清肺火药苦寒为主,适用于肺热咳嗽,气急痰黄。药如黄芩,石膏,知母等。

[清肺化痰]化痰药中兼能清肺热者,谓之清肺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不易咯出之症。药如瓜蒌皮,浮海石,海蛤壳,马兜铃等。

[清肺养阴]既能清肺热,又能补肺阴的药物作用。适用于肺热阴虚引起的燥咳或劳嗽咯血。药如沙参。

[清泄肝火]又称“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为治疗肝火证的药物功效,多为苦寒之品,适用于肝火偏盛的头痛,胁痛,目赤,口苦等症。药如青葙子,夏枯草,密蒙花等。

[清胃火]清胃火药,性味苦寒或甘寒,适用于胃经热盛诸证。如石膏,知母治阳明经实热,壮热烦渴,石膏并能治胃火头痛,牙痛;黄连治胃火呕吐,脘痞等。

[清胃止呕]清胃热,止呕吐之义。治疗胃热引起的呕吐。药如黄连,芦根等。

[清宣肺气]既能清肺热,又能宣开肺气的药物作用。适用于肺气郁闭,痰热咳嗽及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等症。药如桑叶。

[清热]药性寒凉,治疗热证的总称。具体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解暑,清虚热能够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清热止呕]见“清胃止呕”条。

[清热化痰]化痰药偏于寒性,兼有清热作用者谓之清热化痰,亦称“清化热痰”。清热化痰药,性味甘寒或苦寒,适用于痰热咳嗽,痰黄稠厚,及热病,中风痰热蒙闭心窍,神昏谵语等。药如瓜蒌,贝母,竹黄等。

[清热生津]清泄热邪,资生津液之义。清热生津药性味大多甘寒,适用于热盛津伤,口渴多饮之证。药如知母,芦根,天花粉等。

[清热安胎]清解热邪以治胎动不安之义。清热安胎药,一般味苦性寒,适用于胎热而致胎动下坠,腰酸腹痛,或兼见咽于,心烦者。药如黄芩。

[清热利尿]见清热利湿条。

[清热利湿]利水渗湿药中,性偏寒凉,兼有清热作用的药,称为清热利湿药,清热利湿药,适用于湿热所致的淋病,黄疸,水肿,癃闭及湿疮等证。药如车前子,木通,海金沙,栀子,地肤子等。其中偏于治疗湿热淋病的药物,亦称“利尿通淋”药,偏于治疗湿热水肿,小便不利,癃闭等证的药物,亦称“清热利尿”药。

[清热泻火]寒性清热,使上炎之火下泄,谓之清热泻火,或称“泻火”,“降火”,“泻”“降”均下泄之义。清热泻火药性味大多苦寒,适用于温热病邪热炽盛及内火偏亢之证。具体有清肺火,清心火,清胃火,清肝火,清肾火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清热除烦]清实热,除心烦之义。清热除烦药,性寒有清泄热邪之功,邪热清,则心烦自除。药如生石膏,栀子,黄连,竹叶等。

[清热熄风]既能清解热邪,又能熄风止痉的药物作用。适用于壮热惊痫,抽搐等症。药如地龙。

[清热凉血]清解血分热邪之义。清热凉血药,性味甘寒或苦寒,适用于热病邪入营血,身热发斑,神昏谵语,舌质红绛,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药如犀角,生地等。

[清热散结]见“解毒散结”条。

[清热滑痰]既能清热,又能滑利,使粘稠痰液易于排出的药物作用,较清热化痰作用强。适用于痰热咳嗽及中风痰壅,昏迷不语和惊痫癫狂,痰热较重者。药如竹沥。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药,性味大多苦寒,能清解热毒,适用于诸热毒病证;如温热病热毒炽盛发热不退,痈肿疮疡,咽喉肿痛,热毒泻痢及毒蛇咬伤等。药如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清热解暑]清解暑热之,亦称“清暑”。清热解暑药性味大多甘寒,适用于夏季感受暑热所致的身热,烦渴,汗出,溲赤,舌红苔黄,脉洪数。药如石膏,青蒿,银花等。

[清热燥湿]清热并能燥湿之义。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适用于湿温病,湿热泻痢,黄疸,淋证,湿疮等湿热证。药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等。

[清疳热]清除疳积发热之义。清疳热药药性寒凉,适用于小儿疳积所致发热,症见形体羸弱,毛发焦枯,肚大青筋,面黄肌瘦,身热缠绵等。如胡黄连,银柴胡等。

[清虚热]亦称“退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之分。清虚热药,性味大多甘寒,部分苦寒,适用于阴虚所致的低热颧红,骨蒸盗汗,热病后期,热伤阴液夜热早凉,及小儿疳积发热等。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等。

[清暑]见清热解暑条。

[清湿热]包括清热利湿与清热燥湿,详见本条。

[渍]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质地坚硬的根茎类药物,用清水或酒等辅料浸湿后装入蒲包或竹箩内,使之渐渐渗透变软,便于切片,又不走失药性的方法叫渍。如酒渍大黄,黄连等。

[淬]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金石类药物用火烧红后,立即投入预先准备好的水或醋或药液中,反复多次,使药物酥松,这种方法叫淬,又叫煅淬。如代赭石,自然铜等

[?]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种子类药物或肉质多汁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随即取出,以便去除种子类药物的皮,或使肉质多汁药物易于干燥,便于贮藏。如杏仁,马齿苋等。

[淋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用水浇淋后使之软润之义。淋润的方法是用多量清水自上而下浇淋后,乘湿堆放,润软为度,此法多用于全草类组织疏松,吸水性较好的药材。如淋润荆芥。

[淫羊藿]本品以其形及功用而得名。本品叶形似豆叶,豆叶曰藿。“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本草经集注》)

[淡渗利湿]利水渗湿药中性味甘淡者,称其功效为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等。



十二画

[琥珀]本品以传说而得名。“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本草纲目》)

[款冬花]本品以花期而得名。因“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纲目〉)

[煮]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放在清水内或液体辅料(如醋,药汁等)内煮透为度。如醋煮芫花等。

[煮散]将药物碾成粗末(大小以2毫米及4毫米粒度最佳)进行煎煮的方法称之煮散。用于煮散的药物宜用冷水浸渍后,先用武火煎煮至沸,不断搅拌,再文火保持微沸3至5分钟,即可去渣倾出药液服用。凡质地比较松散,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者,均可用煮散法。但对滋补性药物(如熟地,山药,黄精)及矿石,贝壳类药物(如代赭石,牡蛎)均不宜用煮散法。因前者质地粘腻加热后易糊化,后者因有效成分难于煎出故须久煎。

[棕榈]本品以形而得名。因“皮中毛缕如马之??,故名。”(〈本草纲目〉)

[散水肿]以发散的方法治疗水肿之义。具有散水肿的药物,味辛性温,适用于外邪侵袭肺卫所致的水肿。其肿来势迅速,腰以上肿甚,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痛等症,治当发汗以散外邪而水肿自消。药如香薷。

[散沉寒]见“去沉寒痼冷”条。

[散郁结]一般指疏肝解郁以治肝气郁结之义。广义为散气,血,痰,火,湿,食多种郁结之证的功效总称。适用于肝气不疏,气滞不畅而引起的胸膈痞闷,胁肋疼痛,以及痰火郁结之痰核等症。药如柴胡,夏枯草,山栀,贝母等。

[散结消肿]见“消肿散结”条。

[散结消滞]既能消散结块,又能消除积滞的药物作用,谓之散结消滞。适用于气机郁滞不畅引起气,血,痰,食,湿邪积结体内之证。药如青皮等。

[散结消?]患部有结块,如??等,用适当药物治疗使之消散,谓之散结消?。具有散结消?作用的药物性味多属咸寒,具有消痰软坚之功,适用于痰气或痰热郁结之????等病证。药如昆布,海藻。

[散痈肿]能消散痈肿的药物作用,谓之散痈肿。适用于疮痈肿毒之证。药如金银花,蒲公英等。

[散瘀止痛]通过消散瘀血结块,使气血流畅而达到止痛的药物作用,谓之散瘀止痛。适用于瘀血结块停积体内,阻滞气血所引起的各种疼痛证。药如乳香,没药等。

[散瘀消痈]见消痈肿条。

[散寒止痛]寒凝则气滞而痛,温散寒邪而止痛,谓之散寒止痛。具有散寒止痛的药物,性味辛热或辛温,适用于寒性脘痛,腹痛,痹痛。药如附子,乌头,肉桂,细辛等。

[散寒通阳]既能发散寒邪,又能温通阳气的药物作用,谓之散寒通阳。适用于寒邪郁闭,阳气被遏之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腰痛等证。药如桂枝,肉桂等。

[提脓拔毒]见“拔毒”条。

[紫苏]本品原名曰“苏”,以其功用而得名。“苏,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本草纲目》因其叶背色紫,故《食疗本草》称之为“紫苏”,以别白苏也。

[紫草]本品以色,用而得名。因“此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本草纲目》)

[紫菀]本品以其色,质而得名。“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本草纲目》)

[晾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先用水浸泡,再晾,使之软润之义。晾润的方法使将药物浸泡后,再摊开晾在竹匾中,使水分逐渐浸入药材组织。此法多使用于夏季,适用于含淀粉较多的药材,如山药,天花粉等。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在药材浸润过程中因气温高而使药材变质。

[舒肝]见疏肝解郁条。

[舒筋]使筋脉拘急得以缓解,舒展谓之舒筋。具有舒筋作用的药物适用于痹证关节拘挛及筋脉挛急等。药如木瓜,苡仁。

[舒筋活络]见舒筋条。

[御瘴]瘴疠,泛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类疫源性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流行。凡能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或减轻其症状的药物称其功效为御瘴疠。如草果,槟榔可治疟疾,故《本草纲目》称槟榔能“御瘴疠”,草果能“辟瘴解疫”。

[缓和药性]减低或缓解药物的偏性或毒性称为缓和药性。具有缓和药性作用的药物,性味多属甘平或甘而微温,甘缓之性,能缓和猛药之峻烈以调和药性,解百药毒。药如甘草,大枣。

[缓急]缓和急迫之义。“甘能缓急”,具有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甘味显著,能缓急止痛,用于中虚脘痛,腹痛,缓急止挛,用于筋脉挛急,缓和药性,减低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药如甘草,大枣等。

[缓急止痛]见缓急条。

[寒无浮,热无沉]语出《本草纲目序例》,指凡寒性药,大多向里向下,没有“浮”的作用。如大黄,芒硝,性寒,作用沉降通便。凡是热性药,大多向上向外,没有“沉”的作用,如麻黄,桂枝,性温热,上行发散。此为对一般药而言,但非绝对。

[寒水石]本品原名“凝水石”,因其特性而得名。“夏月研末,熬汤入瓶,倒悬井底即成冰凌,故存凝水,寒水诸名。

[焙]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放在用文火烧热的锅内或瓦片上,通过加热使药物干燥,变脆,但又不致焦化。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地道,是货真价实的意思,为正品,非伪次品。地道药材是指以产于某地的,质量优良的药材。如四川的大黄,黄连,河南怀庆的地黄,甘肃宁夏的枸杞等。

[温中]温暖中焦脾胃之义。温中药,性味辛热或辛温,能祛除中焦寒邪,从而达到止痛,止呕,止泻,健运脾胃。适用于中焦寒凝所致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药如干姜,吴茱萸,花椒等。

[温中止呕]温暖脾胃,祛散寒邪以制止呕吐,谓之温中止呕。温中止呕的药物,性味辛温,适用于胃寒呕吐伴有脘痛喜温,喜按者。药如生姜。

[温中止痛]见温中条。

[温中降逆]既能温散中焦之寒气,又能平降胃气的药物作用,谓之温中降逆。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之症。药如丁香。

[温化水湿]即指温阳气,以化水湿之义。温化水湿药,性味多属辛温或辛热,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湿内停之痰饮,水肿等证。药如桂枝。

[温化寒饮]见温肺化饮条。

[温心阳]温心阳药,性味辛热,适用于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面白唇紫,肢冷畏寒者。药如附子。

[温阳]阳虚则寒,需温热药以助其阳,谓之温阳,亦称“助阳”。温阳药性味辛热,具有温心阳,温脾阳,温肾阳等不同作用,各详本条。

[温阳通便]即温阳散寒,通导大便之义。温阳通便药,性属温热,适用于老年肾阳不足,虚冷便秘,可兼有肢体畏寒,口淡不渴,苔白滑,脉沉迟等。药如硫磺。

[温里]温散里寒之义。温里药性味辛热或辛温,具有散寒止痛,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各详本条。

[温补内托]通过药物的温阳补气作用,以促使疮疡毒邪排除谓之温补内托。具有温补内托作用的药物性味多属甘温,甘能补益,温能助阳,故能鼓舞正气以托毒排脓,适用于痈疽肿毒,用于气血不足,久不溃脓或溃久不敛等证。药如黄芪。

[温肾阳]亦称“补肾火”“补命门火”。温肾阳药,性味辛热,适用于肾阳衰弱,腰膝冷痛,小便频数或不利,水肿,阳痿等。药如附子,肉桂。

[温肾助阳]见补肾阳条。

[温肾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温补肾阳,摄纳肾气,谓之温肾纳气。温肾纳气的药物,多为温热之品,适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之虚喘证。药如蛤蚧,沉香等。

[温肾散寒]能温补肾阳,祛散寒邪的药物作用,谓之温肾散寒。适用于肾阳不足,阴寒内盛之四肢厥冷,腰膝软弱冷痛等症。药如附子,肉桂等。

[温肺]能温散肺寒的药物作用,谓之温肺。适用于寒邪犯肺所引起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具有作用可分温肺止咳,温肺化痰,温肺平喘等不同,各详本条。

[温肺止咳]能温散肺寒而止咳嗽的药物作用,谓之温肺止咳。适用于风寒客肺所致的肺气上逆之证。药如生姜。

[温肺化饮]温散肺寒而化痰饮之义。具有温肺化饮作用的药物性味辛热辛温,适用于寒饮伏肺而致的咳喘,痰多清稀。药如干姜,细辛等。

[温肺化痰]详见温肺化饮条。

[温肺祛痰]指通过温肺散寒而有利于痰饮排出的药物作用。适用于寒痰壅滞之咳痰清稀等症。药如白芥子。

[温经]温通经脉,祛散寒邪之义。适用于寒凝血脉,妇人痛经,月经不调,以及寒阻经络之痹痛等证。药如桂枝。

[温经止血]止血药中,药性偏于温性者,谓之温经止血。温经止血药适用于寒性出血。药如艾叶,干姜,灶心土等。

[温经通络]温暖经脉,祛散寒邪,通行经络,谓之温经通络。为温经之一,温经通络药物气味辛温,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等证。药如桂枝。

[温通血脉]温散血分寒邪而使血脉通畅,称为温通血脉。温通血脉的药物,多味辛性温,主入血分,适用于寒凝血滞之少腹冷痛,经闭,痛经等症。药如肉桂,桂枝。

[温通经脉]见温经通络条。

[温脾开胃摄唾]能温运脾阳,增进食欲,固摄涎唾的药物作用,谓之温脾开胃摄唾。适用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胃纳呆之涎唾之证。药如益智仁。

[温脾止泻]温补脾阳而制止泄泻,谓之温脾止泻。温脾止泻的药物性味辛温,常用于脾胃虚寒,肠鸣泄泻,畏寒神疲,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药如干姜,补骨脂。

[温脾阳]温脾阳药性味辛热。适用于脾阳衰弱,腹痛泄泻,肢冷脉微者。药如干姜,附子。

[温煦气血]温阳气血之义。适用于气血不足的虚寒证。药如黄芪,鹿茸等。

[湿剂]徐之才曰:“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湿者,润湿也,即滋润之义。后世称“润剂”;枯者,津液精血亏耗,如肠燥便秘,肺燥干咳,胃燥干呕,肾燥消渴等病证。李时珍曰:“凡麻仁,阿胶膏润之属,皆润剂也。。。。。,若但以石英为润药则偏矣。古人以服石为滋补故尔。”

[滑石]本品以质地,功用而得名。“滑石性滑利窍,其质又滑腻,故以名之。”(《本草纲目》)

[滑肠通便]见润肠通便条。

[滑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滑是指药性滑利,着是指有形之邪留着于经络脏腑。凡药性润滑,能治疗大便燥结,小便淋沥等症者称为滑剂。

[滋阴]即补阴,见该条。

[滋阴生津]见养阴生津条。

[滋阴除热]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骨蒸的药物作用,谓之滋阴除热。又称“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等症。药如龟板,鳖甲。

[滋阴降火]既能滋阴,又能降火,或滋养阴液以降虚火谓之滋阴降火。滋阴降火药,性味大多甘寒,个别苦寒,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之骨蒸潮热等。药如玄参,知母等。

[滋阴润肺]见养阴润肺条。

[滋阴润燥]又称养阴润燥。即滋生阴液,以除燥邪之义。滋阴润燥药性味甘寒为主,适用于燥热伤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口渴,大便燥结等症。药如知母,麦冬。

[滋阴潜阳]平肝潜阳药兼有滋阴作用者。详见平肝潜阳条。

[滋补肝肾]能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作用,谓之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昏目眩,视物模糊等症。药如枸杞子。

[滋肾阴]即补肾阴,见该条。

[强志]增强意志之义。亦称“增志”。也有认为“志”是指记忆力,增志即增强记忆力。“肾藏志”所以增志实际是补肾的意思。肾虚则畏惧不安,意志不坚,记忆力也不强。肾气旺则志增。能增志的药大多甘温或甘平,有补肾或交通心肾的作用。药如鹿茸,杜仲,远志等。如《本经》谓杜仲:“益精气,坚筋骨,强志”

[强筋骨]强壮筋骨之义,亦称“壮筋骨”。强筋骨药大多能补肝肾,用于肝肾亏虚或痹痛日久,见腰膝酸痛,两脚痿弱者。药如五加皮,虎骨,杜仲等。

[强腰膝]强壮腰膝之义。强腰膝之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适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无力等症。药如狗脊,鹿茸,杜仲,续断,牛膝等。

[疏风热]见疏散风热条。

[疏肝下气]既能疏散肝气,又能平降气逆的药物作用,谓之疏肝下气。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机上逆见脘胁胀痛,泛酸呕吐等症。药如吴茱萸。

[疏肝行气]见疏肝解郁。

[疏肝破气]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破除气结的药物作用,谓之疏肝破气。适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及疝气疼痛等症。药如青皮。

[疏肝解郁]疏泄肝气,解除郁结之义。疏肝解郁药,偏于辛散,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肋胀痛,胸闷不舒,月经不调等。药如柴胡,香附,青皮等。

[疏散风热]见发散风热条。

十三画

[蒸]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放蒸笼蒸制的方法。有清蒸,拌蒸的不同。清蒸是把药物直接蒸熟或蒸软。拌蒸是把药物拌入酒等辅料后蒸制。如酒蒸大黄。

[莶草]本品以气味而得名。“《韵书》:楚人呼猪为?,呼草之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螯,故名。”(《本草纲目》)

[暖腰膝]能温暖腰膝的药物作用,谓之暖腰膝。暖腰膝的药物大多能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冷痛等症。药如补骨脂,仙茅等。

[催乳]见通乳条。

[解百毒]能解除邪毒,药毒等多种毒的意思。如升麻可用于阳毒发斑,麻疹,丹毒,疮疡肿毒等疾患,所以,《神农本草经》称升麻能解百毒。

[解肌]发汗作用不强,能解除肌腠之邪的药物作用,谓之解肌。适用于邪在肌表寒热有汗之证。药如桂枝,葛根等。

[解表]解除表证之义,亦称“发表”。解表药性味辛温或辛凉。味辛走散,大多能发汗,使邪外达,表证得解。适用于外感初起,邪尚在表者。由于药性不同有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之分,各详本条。

[解表散寒]见发散风寒条。

[解鱼蟹毒]指解除或减轻因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等证的药物功效。药如紫苏,生姜等。

[解毒]解除热毒,疮毒,药毒,蛇虫毒之总称。解毒而具有清热作用者称“清热解毒”,详本条。

[解毒透疹]能解除热毒,并能促使皮疹顺利透发,疹毒外泄的药物作用,谓之解毒透疹。适用于热毒炽盛,疹出不畅之证。药如紫草,升麻,牛蒡子等。

[解毒敛疮]是指解除疮疡的毒邪,促使脓毒排出,加速疮口愈合而言。解毒敛疮药,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功,适用于热毒疮痈,正盛邪实溃后疮口不敛者。药如白蔹。

[解毒散结]能解除热毒,疮毒等邪毒,并能消散毒邪凝结的药物作用,谓之解毒散结。适用于疮疡肿毒之证。药如贝母,连翘等。

[解胎毒痘毒]解除婴儿胎毒之病及天花之热毒的药物功效。所谓胎毒是指妊娠间母体热毒传于胎儿而发病的。如湿疮,痈,疖,结核等。药如黄连,紫草等。

[解热生津]能清解热邪,资生津液的药物作用,谓之解热生津。适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多饮之症。药如葛根,芦根等。

[解痉]又称镇痉,解除痉挛之义。有熄风止痉与祛风止痉,详见各条。

[解散风热]见发散风热条。

[解暑]见清热解暑条。

[解暑化湿]见祛暑化湿条。

[解暑辟浊]即解除夏令感受夏湿秽浊之义。见祛暑化湿条。

[煨]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用湿面粉或数层湿纸包裹,置热火灰中(或炒热的滑石粉锅内)加热至面或湿纸焦黑为度,取出,剥去焦面或纸即可。如煨甘遂,煨姜等。

[煅]药材炮制方法之一。有直接煅和间接煅之分。前者将药物直接放在火内烧红为度。矿物,贝壳类药材多用此法。如磁石,牡蛎等。后者将药物放在耐火容器中间接火煅,至容器底部红透即可。少数体轻质松的药材,多用此法。如棕榈,血余等。

[辟恶]见辟秽条。

[辟秽]亦称辟秽恶,辟除秽浊之气之义。辟秽药大多具有芳香之气。适用于秽浊之气所致的猝然昏倒,或胸腹冷痛满闷等症。如苏合香等。或燃烧烟熏住房,或口服,涂鼻以达到预防疾病作用。如苍术,大蒜等。

[辟瘴解瘟]辟除山岚瘴气,解除瘟疫之邪之义。辟瘴解瘟之药大多辛温芳香,能辟秽化湿。药如草果等。



十四画以上

[截疟]截止疟疾继续发作之义。适用于各种疟疾。如常山,草果等。

[截惊定搐]截止惊风抽搐之义。药如白花蛇。

[酸收]指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治疗精气耗散,正虚滑脱的病证,如自汗,盗汗,久泻脱肛,遗精,遗尿等。药如五味子,乌梅等。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语出《本草纲目序例》指凡酸味,咸味的药,大多向内向下,无“升”的作用,如五倍子味酸,牡蛎味咸,性多收敛;牡蛎平肝潜阳,作用向下,没有升的作用。甘味,辛味的药,大多向外向上,没有“降”的作用,如黄芪味甘,能补气升阳,荆芥味辛,能发散风寒,均无降的作用。然也非绝对。

[蔓荆子]本品以蔓生而得名。“蔓荆苗蔓生,故名”。(《唐新修本草》)

[缩尿]见涩精止遗条。

[镇心安神]安神作用的一个方面。详该条。

[镇心定惊]能镇心安神,并能定惊的药物作用,谓之镇心定惊。镇心定惊药多为金石类及介壳类药物。适用于心火亢盛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及惊风,癫痫,狂燥等症。药如琥珀,朱砂等。

[镇肝熄风]镇肝阳,平熄内风之义。镇肝熄风药适用于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之证。药如石决明,代赭石,羚羊角,钩藤等。

[镇逆]见重镇降逆条。

[摩膏]按摩用的药膏。

[潜敛浮阳]见滋阴潜阳条。

[薤白]本品又名薤白头。因其色白如头状而得名。

[醒神]见“开窍”条。

[醒脾]苏醒脾胃之义。醒脾药大多气味芳香,能化除湿浊,恢复脾胃运化功能。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职,以致食欲不振,胸腹痞满,大便溏薄,苔腻等症。如藿香,佩兰,白豆蔻等。

[?本]本品以形而得名。“根上苗下似禾?,故名?本。本,根也。”(《唐新修本草》)

[檀香]“檀,善木也,故字从檀。檀,善也。”本品其气芳香馥郁,故名“檀香”。有黄檀,白檀,紫檀之分。

[燥湿杀虫]既能燥湿,又能杀虫的药物作用,谓之燥湿杀虫。适用于阴部湿痒,湿疹,湿疮,疥癣等病证。药如蛇床子,苦参等。

[燥湿利水]能燥脾湿,利小便的药物作用,谓之燥湿利水。适用于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致水肿,痰饮等证。药如白术。

[燥湿健脾]脾恶湿喜燥,湿困中焦则脾运失健,取苦辛温燥之性,燥脾湿而强健脾的运化功能,谓之燥湿健脾。燥湿健脾药适用于湿阻中焦证。药如苍术,厚朴。

[藿香]本品以形,气而得名。因“豆叶曰藿,其叶似之。”(〈本草纲目〉),而其气芳香,故名。

[露]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如乌贼骨,露后可使腥味消失,便于服用。药物剂型之一。把药物加水蒸馏,收集所得的澄清液体,这就是露,亦称药露。如银花露,藿香露,薄荷露等。

[露润]药材炮制方法之一。即将药材露于室外使之软润之义。露润的方法使将药材放匀:放在室外,吸收露水,使之潮润软化。“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者,而白檀尤良。”(〈本草纲目〉)

[豁痰]开豁壅塞之痰浊之义。豁痰药多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适用于痰浊蒙闭清窍,神志不清,痰壅咽喉等症。如竹沥,猴枣等。

[燥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本义是湿去则燥,故谓之燥,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湿病的药物均可称燥剂。现代则指药味苦而性燥之品者,如黄连,黄柏,苍术,厚朴等。

[燥湿止痒]药性苦燥,能除湿并能制止皮肤瘙痒的药物作用,谓之燥湿止痒。适用于疮疡疥癣,湿疹瘙痒及阴部湿痒等症。药如明矾,白藓皮等。

[燥湿化痰]化痰药偏于温燥,治疗温痰证者谓之燥湿化痰。燥湿化痰药,性味辛温,适用于湿痰咳嗽,痰多色白,胸闷苔腻者。药如半夏,天南星。





献花(0)
+1
(本文系森林木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