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博物馆案例分析
2012-11-24 | 阅:  转:  |  分享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作者风格基地介绍建筑形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空间建筑风
格与特点1、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
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2、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利用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3、不仅注重建筑单体的和谐,更注
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地理位置: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
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构思过程——轴线与基地的关系———建筑与基地的关
系,除了地形地貌外,还有气候、周围交通、景观环境、人流关系、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等等统一关系——由一条轴线贯
穿,形成一定的联系;——原建筑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建筑,是完全对称的建筑,而东馆的西立面是完全对称的”H”
——东西馆在建筑材料上的统一产生的和谐关系:东馆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宾州大道上建筑物相同,东馆的外墙采用与西馆相同的大理石,将所有
暗色石安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东馆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立关系——西馆属于古典建筑,东馆属于现代建筑,两种不同的
建筑风格,却因为贝聿铭的巧妙处理而体现出和谐的关系。结论:基地的形状+周围建筑特点+设计手法=建筑形体建
筑形式与功能——东馆的基本构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部分是一般参观人员的场所,而直角三角形是专业
艺术家的天地—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内庭的空间作用——不同空间大小、形状、质感、高低不断的变化,各空间围绕展览馆的中
心,三角形中庭相互交融,形成流动的、联系的空间作者风格基地介绍建筑形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空间建筑风格与特点
——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注释对材料的运用学习方
法——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徒手制图技能,还有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实际动手制作模型代表作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皮亚诺设计新建筑
是对原建筑的补充,为了尊重原建筑,位于原建筑后50英尺处,高度没有超过原建筑。底层的透明玻璃墙可以让参观者直接看到历史建筑和周围的
花园景观7万平方英尺的扩建建筑有四个部分,都用绿色铜板覆盖,看上去似乎漂浮在透明底层之上,与花园的绿色相呼应对基地的思考对
新旧建筑联系的处理,现代与历史的协调统一博物馆案例分析—新旧建筑的结合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
1如何解决基地关系与建筑的关系?新建筑怎样做才能与周围古典建筑和谐又独立轴线确定的建筑形态——美术馆的西
馆是对称的,将轴线延长与北侧边线相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等腰三角形,一直角三角
形建筑基本形体的产生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与周围老建筑的关系1建筑空间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
(建筑面积:4299.18平方米)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基地的分析
:位于狭窄的空间里,交通比较闭塞。周围建筑杂乱。周围建筑比较高,对该博物馆有一定的遮挡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立面。原有博
物馆杂乱的建筑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皮亚诺的设计是原建筑的补充,如何以原建筑为原点设计?2、怎样设计才能解决新旧建
筑之间的矛盾,建立起现代与历史的协调?平面分析:在原建筑后方扩建四个部分的建筑。为了尊重原建筑,扩建部分的高度没有
超过原建筑的高度现代与历史的对话——构思1、比例对应是新旧建筑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2、建筑材料的适当削弱建筑的时代感
,新建筑的四个部分,都用绿色铜板覆盖,看上去似乎漂浮在透明底层之上,轻盈感十足。3、玻璃幕墙的运用使得旧建筑既是背景又是景观。新建筑的特点启示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