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识别木材识别的基础是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和切片,必要的木材构造知识;识别的要领是从三个切面全面观察、辨证对待主要和次要特征、考虑木材的变异性;识别的对象是原木;板、方材;离析的纤维;识别的方式和方法是宏观、微观和亚微观;经验法、对分法、穿孔卡片法、物理化学法、计算机辅助识别法、木材切片直接识别法。由于树种繁多,如果单凭经验很可能导致错误定名,所以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研究由表及里的,从理论上本质上总结出一套科学识别木材的方法。
一、识别木材的目的
识别木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树种名称,可解决:确定树种名称,辨别树种真伪;帮助寻找代用材料;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线索和为考古地质和植物分类提供帮助等。使用的工具为放大镜、小刀、显微镜、检索表、微机、正确定名的标本。识别的材料可以是木板、原木和离析的木材分子。识别特征的分类有肉眼放大镜下的构造称宏观(巨视、粗视构造);光学显微镜下的构造称微观构造和电子显微镜下的构造称为超微构造(亚微观构造)。
二、识别步骤
制片→观察→记载特征→查检索表→与正确标本核对。
三、识别时的注意事项
1.要搞清送检的目的和要求:通常要求定出名称,也有的要求证明是不是某个树种,也有的要求证明两块木材是否同一树种。
2.搞清来源或产地:树木的地理分布对鉴别树种有参考价值(桢楠和闽楠很难区分,然而前者产于西南,后者产于华南,华中一带。红松与华山松难分,但前者产于东北)。
3.根据材料有的需要制片,有的如古木、腐朽材还需要包埋等特殊处理。有的如化石,需要磨片而有些只需要用锋利的刀片刮一下薄片作鉴别之用。有的需用离析法鉴定。
4.检索特征应在横径和弦切面上(特别是横切面),观察确定要十分慎重(特别在应用对分法检索法时),因立地条件和取材部位不同可以造成变异,同时树木也是处于进化的过程中,稳定和变异是相对存在的,所以变异只可能是解剖分子量的变化而不能是质的差异,这就有经验问题,阔叶树材一般着重生长轮类型(环孔材、半环孔材、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和木射线,因为这些特征最易见和最稳定。
5.要辨证地看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识别木材时无疑是首先要抓住主要的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在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有时所谓次要特征反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发现针叶树材管胞内有晶簇,则可认为是银杏。如观察到有内含韧皮部就知道该木材是马钱子、小叶谷木、白木香一类的树种。
6.要辩证地看宏观和微观特征。一般说来,用微观构造特征来鉴定木材比较容易和正确,然而有些客观特征,如具有樟脑气味就会考虑系樟属的木材。又如桦木属的木材在显微镜下是区别不开的,然而利用树皮却能把它们区别:白桦(树皮粉白色,不反曲);硕桦(树皮红褐色,常反曲);棘皮桦(树皮暗黑色,略反曲)。
7.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整体看木材构造分子,只有通过横、径、弦三个切面反复观察才能确定。如射线组织类型,在弦切面只能比较单列尾部和复列部分的长度,是方形、直立细胞还是横卧细胞则要在径切面上才能确认,综合两个切面上的情况,就能确定属于同形或异形射线组织。又如轴向薄壁组织仅在横切面上还不能确认,需要在纵切面上观察薄壁组织(串)才能确定。
8.通过显微镜(加上宏观特征更好)鉴定木材,正确性较多,根据木材的共性和个性鉴定至属至种,由于木材的识别特征太少,一般只能鉴定至属。
9.要有比较多的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和切片,由于树木因立地条件等原因而产生变异,所以需要有较多的标本进行比较研究。因为正确定名的标本是最终核对被检木材的标准。
10.需要积累经验,正确的确定特征和将这些特征联系到具体树种,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同一个初学者是大不相同的,所以需要反复练习。
四、检索方式
直观识别→对分法检索→穿孔卡片检索→电子计算机检索。
(一)直观识别
单纯凭经验识别木材,是处于感性阶段的识别方式,因为尚未达到理性的阶段,所以很可能产生错定。
(二)对分法检索
1.这是长期以来应该使用的检索方式;
2.检索的特征从特征的稳定性的高低依次排列;
3.每对特征均由有无、正反对立两方构成一对矛盾体;
4.使用时在每对特征中选择符合被检的特征的一方,再在包含在此特征内的一对新矛盾体中,又选择一方,经过不断顺序对分,最后就能得到鉴定结果。其优点是:检索表仅是几叶纸,收藏方便;花费低廉;在树种不多的情况下十分适用。缺点是:编制十分费时费事,树种愈多,困难愈大;修改特征和增减树种都需作很大www.321jz.com
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检索时必须按既定程序,顺序逐项检索。
(三)穿孔卡片法
每个树种需一至数张四周具有圆孔并缺一个角的卡片。
(四)电子计算机检索法:
从实质上讲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的穿孔卡片法;用数字编码代表具有的特征存入电子计算机;将被检索木材的特征(一次或几次)输入计算机,经逐次筛选检索,最后得到结果。其优点是:具有穿孔卡片检索法所有的优点;比穿孔卡片法速度显著快捷,因卡片掉下来发生漏检的情况可以避免。其缺点是:设备费用高;编制检索程序要具备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
五、树皮和树干材表面的特征
利用树皮识别木材有它的局限性,但在现场(如伐木场、贮木场、制材厂)对识别原木则有重要的作用。
(一)树皮与木材接触面(简称皮底)
1.木射线造成的特征因宽木射线或聚合射线而造成的凹槽,如柚木、青冈等。
2.因树皮中的石细胞或厚壁组织在材身造成的浅凹槽称为压痕,如油丹、琼楠等。
3.韧皮射线和韧皮纤维组合成三角形、细锯齿或辐射状。如梧桐、密花树等。
4.石细胞或厚壁组织聚集排列的形状。
5.白色针状晶体(草酸盐类,能刺痒皮肤)。
6.韧皮纤维发达,如白木香、木棉、柚木等。
7.皮色。
8.皮厚,如栓皮栎、黄波罗等。
9.气味:刺激性臭味,如泡桐等。樟脑味如香樟等。
10.滋味:苦味如水曲柳、黄波罗等。
11.分泌物(乳汁等):如榕树、桑科、山竹子属、灯架等。
12.树皮剥落,有纸状剥落,块状剥落,条状剥落,鳞状剥落,树皮开裂,皮孔形状,皮刺等。
(二)与树皮接触的树干材表面的特征(简称材身)
1.木射线造成的特征:棱,压痕,灯纱纹,网纹,细砂纹和斑点状等。
2.波痕:指由木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或两者的迭生排列而造成的水平波纹。
3.表面凹痕不平,如鹅耳枥、岭南槭等。
4.表面波浪形,如拟赤杨、黄杞、中华杜英等。
--------------------------------------------------------------------------------
木地板常用树种名称(中名、英名、拉丁名、俗称)
目前木地板市场上顾客盈门、买卖兴旺,呈现一片热闹的景象,货真价实是商业经营必须遵守的商业道德准则之一。但是目前木地板树种名称非常混乱极需规范。就厂商言,主观的给地板定一些招揽顾客的美名如红檀、樱桃木、玉檀、铁檀、古美柚等。顾客不知道,就连研究木材的专家学者也要根据实木进行切片观察研究,才能定出正确名称。过去有些俗名如金不换,由于时间久长,而且当时树种不多,所以也为人知;现在树种众多,有些二个厂的同一名称竟不是同一个树种。这种现象不但木地板市场有之,家具市场也是如此,所以极需规范。例如国产西南桦称为樱桃木、橡胶木和柞木都称为橡木等,国外进口的糖槭称为枫木(连林学院的学生也认为是枫香木),欧洲水青纫称为榉木(国产榉木是榆科的zelkova),有的厂商把南美铁钱子说成是柚木(古美柚)、甚至有人将非洲产的古苏木称为巴西红木;更有甚者将不同树种的木材混同一种,如红色的花梨或××花梨,印茄称为甘氏豆,锥木称为栎木等这种情况究竟是以次充好,还是进货时由于知识缺乏而遭蒙骗,就是不得而知。这些情况如不纠正而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只要认真是不难解决的。因为名称不同就是树种不同,树种不同,其材性各异,地板的质量和售价也不同这对实木地板尤为重要正确名称可分为二类,一是国际通用的拉丁树木名称,二是市场上通用或由多国规定的商品名称,即贸易名。拉丁名使用的是死文字拉丁文,是世界公认和通用的树木名称,是科学名称,采用名称二名法即树木属名十种名十定名人,如柞木仅QuercusmongolicaFisch有的人认为定名人可省略去不用。有的树种拉丁名,因当时根据不足或认识错误,后来又经订正改名,这时原定名就作为不用的异名。关于地板材的树种名称,1976年的国际标准ISO-2036制造地板的木材树种标志对地板用材树种名称已有明确规定,不但有拉丁名,还有英文名、法文名和通用商品名。不仅如此,在木地板上还打有树种拉丁文的二个缩写字母。此拉丁学名必须是正名,不要使用异名(异名就是原定名由于认识上有某种错误,后被人改正重新定一拉丁名(见附表2)。目前此外,该标准中还规定了木地板的使用树种,可见木材树种及其拉丁学名是何等重要。目前国内市场不但不重视树种的拉丁名,连中文俗名也是主观臆断,为我所用。至于什么树种可以制造木地板可能考虑得更少。这种不重视拉丁名称的现象应尽早改正。
一。木材名称来源于树木
一)树木名称1.拉丁名:是世界通用的名称;也称二名法,即属名+种名+定名人,如柚木TectonagrandisL.;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2.中名:常有同种异名,异种同名。(1)同种异名:.梧桐(Firmianasimplex):青皮梧桐(广州),麻桐,九层皮、地拨皮、青皮树(广西),桐麻(四川、湖北、安徽),青桐皮(安徽),青桐(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耳桐(福建、湖南),翠果子、瓢儿树(四川、湖北)。.梓木(Catalpaduclouxii):但江西称檫木(Sassafrastzumu)为梓木。
2)同名异种:柞木(Quercusmongolica);柞木(Xylosmajaponicum),为了避免混淆,宜改称蒙子树。
3.树木分类的依据和作用:
(1)树木依花、果、枝叶等特征而定名。
(2)一种,一属,一科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
商品材名称与木材归类
全世界有上万种木材,对用材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木材是困难的,为了简便实用,所以要把众多的树种的木材进行归并成类,即以树木学的属为基础,把材性和用途相近、木材识别上又容易区别的树种归并成若干类。一属可以归并成一类或数类,数类也可归并成一类,甚至一科一类。同一树种或数个树种由于产地不一,其名称是很多的,为了统一,各国都制定了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国与国之间大都以贸易量大的为主。同种、同属树木的木材也具有某些相同的木材特征。木材在商业流通中叫商品材或商用材。以树木学上的“树种”为单位,把木材性质和特征相似、用途相同者归并成商品材的“类”。
商品材的木材归类的目的是把众多树种归并为数少的商品材类,并依据树木学上的属为基础进行归类。把木材粗分为硬杂或软杂既不科学又不能适材适用。
为了统一,我国木材主要木材名称的国家标准GB/T16734?997已经颁布执行,今后凡是国产树种木材的名称都应以此为准。至于进口母鞴淙欢加斜曜济胫泄谐『蟊匦胍灾忻魍ǎ飧鲋忻荒茏孕衅涫恰N税阎诙嗟哪静拿贫级ㄒ桓龊鲜实拿疲髡咛岢鲆韵陆ㄒ楣慰肌M惫乙惨炎胖刂贫ń诓闹忻墓冶曜家怨娣妒谐。憷?
(一)商品材归类的形式
1.一属一类
(1)一属一种:如银杉、白豆杉、水青树、连香树等。
(2)一属多种:如红豆杉中的红都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等组成红豆杉类等。
2.一属数类:如落叶松属分为两类。落叶松类:由华北落叶松、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黄花落叶松、新疆落叶松等组成;红杉类:由太白红杉、西藏红杉、红杉、四川红杉、大果红杉和怒江红杉等组成。又如锥栗属分为四类;黄锥类由银叶锥、海南锥、高山锥、湄公锥等组成;白锥类由米槠、华锥、短刺锥、罗浮锥、栲树、裂斗锥、丝丝锥、蒺藜锥、鳞苞锥等组成;红锥类由华南锥、红锥、吊皮锥、大叶锥等组成;苦槠类由甜槠、狗牙锥、元江锥、丝栗、苦槠等组成。
3.数属一类:灯架类由灯架属(Winchia)和盆架属(Alstonia)两属组成。又如马来西亚红心漆类(Rengas)由胶漆属(Gluta)、鸟汁漆属(Melanochyla)和黑漆属(Melanorrhoea)组成。
4.一科一类:马来西亚的Mempisang类,由番荔枝科树种(Anonaceaespp.)组成。木材名称(商品材名称)与树种名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或者一致。木材名称范围广泛,指一个或一个以上树种和至一个属中的若干树种、全属树种、数属树种和全科树种。树木名称范围窄狭,仅指具体的一个树种。
注:贸易名系市场厂商提供的多系产地俗名,而非通用贸易名;任嘎漆木类系漆树科的商品rengas所包括的一些树种,主要是胶漆属Gluta、黑漆属Melanorrhoea和鸟汁漆属Melanochyla的一些树种;拉托山榄类系山榄科的商品nyatoh所包括的一些树种,主要有胶木属Palaguium等5-8属树种的木材。(二)中国树种和商品材情况的商1.已发现树种3万种,其中乔木8千种(占1/4强);的商2.在木本植物中采用和特种经济林林木约1000种;的商3.国家标准"中国主要木材名称"中收载中国木材907个树种,归纳为380类商品材,其中针叶树材38类,阔叶树材342类。三、进口材的中译名的原则1.尽量采用与中国的树种和木材名称,采取中国已有的名称,如Dipterocarpus译为龙脑香,Hopea译为坡垒。
.意译:依拉丁文意思意译:宜用形态、特征意译,尽量避免用人名、地名。形态,如Shoreaargentifolia译为银叶娑罗双。特征,如Hopeaodorata译为香坡垒。地方,如Vaticamindanensis译为棉兰老青皮。人名,如Hopealowii译为洛氏坡垒。又如Vaticastapfiana译为斯塔普夫青皮。虽有人名,尽量不用。如Neobalanocarpusneimii译为新棒果香。虽有地名,亦宜少用。如Dipterocarpusphilippinensis译为毛叶龙脑香,而不译为菲律宾龙脑香。
3.选取外国商品名
(1)采用沿用已久,无混淆商品名,本着约定俗成的原则确定,如Eusideroxylonzwageri(商品名Belian)译为坤甸木。
(2)从商品名中找区别。如Guareacedrata和G.thompsonii前者商品名中有"whiteguarea"后者"blackguarea"译为白驼峰楝和黑驼峰楝。
(3)改正沿用不适宜的商品,如把Pseodotsugamenziesii沿用的花旗松商品名应改为北美黄杉,说明这种木材不隶属于松属,而是黄杉属。
(4)各国都有的同一商品材,要制定统一标准,比国内标准商品材名称更难制定和执行。可以试用大类的商品名,如龙脑香类,重坡垒类,深红娑罗类,在其后面用括弧写明产材国或产材地的国家标准名或约定俗成的通用名。如龙脑香类(克茹因)Dipterocarpus(Keruing);龙脑香(古俊),Dipterocarpus(Gurjun);龙脑香(央木),Dipterocarpus(Yang);龙脑香(阿必通),Dipterocarpus(Apitong);龙脑香(刀木),Dipterocarpus(Dau)分别说明产自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的龙脑香。
4.音译:实在无法意译的,则采用音译。
(1)外文字母少的,直接音译。如khaya译为卡雅楝。
(2)外文字母多的,则取其前面二个音译汉字,如koordersiodendron属译为科德漆属,"科德"是"科德奥登着"的前二个汉字,"漆"说明是隶属漆树科的。
(3)树种名,取其前面的两个拉丁字母后面加上属名,如Shoreapalosapis译为帕洛娑罗双。
5.关于进口材无论用什么译名,一定要附上拉丁名,特别在商业合同上,因为树木拉丁名系全世界统一的名称。根据拉丁名可以补足因商品名可能造成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