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的冬季保健【转】
天气寒冷时,为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加快心率和升高血压,心肌需氧量也相应增高;再加上冬季湿度较小,天气干燥,如不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水分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会使心血管负担加重。与夏季相比冬季心脏病的发病率要高出不少,死亡率也高。心血管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健康人吸入-10的冷空气,心电图可出现类似于心绞痛样的变化,而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可在反复的冷刺激下收缩甚至闭塞,心肌缺血缺氧加重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如果心血管病人为增强自身抵抗力,坚持在天冷的时候出门早锻炼或用冷水洗脸,结果事与愿违。心血管病人冬季保健要点是防寒保暖,平时尽量穿质地松软,宽松的衣服,以利于血液循环。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室内空气力求清新,注意房间内空气流通,如果房间里缺氧,极易诱发心绞痛,也不利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尽量减少烟雾刺激,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心脏负担。洗澡水温不要过高,40左右为宜,最好用沐浴,以减少对心血管的急剧刺激。因室内外温差大,一冷一热容易发病,四肢受冻可反射性地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外出要添衣戴帽,注意脸和四肢的保暖,不可嫌麻烦。洗脸、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把手泡在冷水里,以免冷水刺激诱发心绞痛。严冬天来临,应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早上可以适当晚起一会儿,晚上要早睡一会儿,更要注意自己的锻炼时间,老年人应避免清晨气温很低时出去锻炼,不要太早出门,因为早晨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占优势,儿茶酚分泌增加,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最好等太阳出来了再出去锻炼。如天气晴朗无风,可在户外常做些适量运动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操、散步等,锻炼时注意戴帽子手套把头和四肢保护好,以活跃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这对增强体质特别是患者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寒冷日子最好不外出,如需外出应有家人陪同。冬天热量散失快,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多吃些热量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鱼类和鸡蛋等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吃些排骨汤、肉汤等比较肥厚的食物,对抵抗寒冷有好处,还可以在汤中加入枸杞来温和进补。但要注意,饮食过度,特别是晚餐过饱,对心血管病人也不利。要多吃一些水果、新鲜蔬菜,以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冬天体内极易缺乏水,多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寒潮突袭可致血小板与红血球增多,且容易黏附在动脉血管壁上,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血管病史的人,要注意检测血压和心肺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服用药物,坚持服药或随时备好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出现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应及时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