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保养车并非勤养车 当心车患
2012-11-28 | 阅:  转:  |  分享 
  
保养车并非勤养车当心车患“富贵病”

爱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尽的便利,因此平时对于爱车的保养必不可少。其实,勤保养不等于会保养,过度或者不恰当的爱护有时效果恰得其反,这也是为何越是用心保养,爱车却越是“未老先衰”的重要原因。其实就跟人过度滋补容易的“富贵病”一样,专家提醒,很多看似体贴的保养都是爱车消受不起的,车辆保养过度等于人的“营养过剩”,都会有损“健康”。

1.过度清洗漆面“早衰”

如果人们洗澡过于频繁,就会导致皮肤干燥、老化,爱车“洗澡”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洗车过多,车漆容易“早衰”,一段时间后甚至引发车厢底板、车门底部等部位锈蚀腐烂。

洗车造成漆面“早衰”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洗车用的抹布夹带的泥沙划伤车漆。不少汽车美容店一天洗上上百辆车,抹布夹带泥沙难以避免。在一些街边洗车店,这样的现象更为严重。泥沙对车漆造成的细小划痕在路灯下很明显(被称为太阳斑),太阳斑一严重,车漆的亮度也就下降了。

也许有的车主会想到打蜡增亮。这恰恰是一个保养上的误区,频繁打蜡是导致车辆油漆老化的另一个根源。无论是抛光蜡还是上光蜡,对漆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磨,打蜡过于频繁,漆面就越来越薄,对漆面颜色或光泽都有影响。

车主们可以效仿专职司机的做法,在后备厢里放一个鸡毛掸子,有点灰尘就用它来解决,这样可大大减少洗车的次数。而且鸡毛掸子不容易积泥沙,掸灰时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划伤油漆。在鸡毛掸子的帮助下,正常情况下10天洗一次车就足够了。至于打蜡,如果选用比较长效的防水蜡,一个季度或半年打一次也没问题。



2.“补品”不断导致“虚不受补”

随着车价的逐步走低,中高档车开始普及。相对应的,车主们使用的燃油和各种润滑液也越来越高档。

不少车主认为,买一些汽车“补品”是对爱车最好的奖励。殊不知,高价买来的“补品”对爱车来说可能是“毒品”。很多号称能增强动力、减低油耗的燃油、机油添加剂,不但不能实现广告中吹嘘的功能,反而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严重的还会损坏三元催化装置,造成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因此,爱车只要正常使用、保养,其实并不需要这些“补品”,如果真有需要,也必须选用汽车生产厂家指定或认可的正规产品。

专家提醒:轿车是一种非常精细的产品,对燃油、润滑油、制动液和冷却液等都有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添加或更换时应参照《使用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保质保量地添加、更换,千万不可随便使用,否则将对车辆造成危害。已经使用了机油添加剂的车主最好马上更换机油,燃油添加剂也要使用厂家认证的产品。实际上,大部分加油站销售的燃油中已添加了清净剂,你也为此多掏了4分钱/升,没必要另外添加了。

3.高挡低速更增磨损

面对飞涨的油价,不少车主练起了“节油大法”。论坛上有关节油技巧的帖子点击率不低,不少人传授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高挡位低速行驶。出于节油和不让爱车受累的双重考虑,不少车主绝对听不得爱车引擎的轰鸣,仿佛引擎超过3000转/分就如同谋杀爱车一般。

其实,这同样是一条错误的爱车之道。长期高挡位低速行驶,不仅难以发挥引擎的全部动力,甚至会伤害车辆的动力系统。

在高挡位低速状态时工作,发动机输出无力,即便使劲加油,它也没有力气。结果油加了不少,机器还是转得很慢,所以并不省油。另外,长时间在高挡低速状态跑,发动机经常在临界转速附近(熄火边缘)工作,输出力量不够,变速箱不能正常工作,会有挫车的感觉,对变速箱有很大的损害。同时,低转速工作难以发挥引擎的自洁功能,引擎和油路中容易产生积炭,最后导致引擎和油路故障,这也是一些看似保养良好的车辆经常去修理厂清洗油路和节气门的原因。

献花(0)
+1
(本文系第一夫人No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