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敦煌艺术
2012-12-05 | 阅:  转:  |  分享 
  
敦煌艺术以莫高窟为中心。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上起北
凉十六国,下至元,清,历时一千多年。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余身,唐宋木结构窟檐
五座,绢画近千幅,各种写本文书四五万件,并遗存有染织、彩砖、剌等。敦煌艺术的媒介建筑:洞窟的建制分为禅窟、殿堂
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主要表现宗教神像,有圆雕、浮雕、影雕??????
????????等类型。壁画: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人画、
动物??????????????画、装饰画。彩砖:绘画内容以珍禽瑞兽为主,以古代神话与???????传说故事为副。绢画:
属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绢本画和纸本画内容与类同壁画,敦煌艺术–
建筑敦煌石窟的崖面属于砾石岩,地质结构松脆。因此,开凿时,四壁需垂直于底面,窟顶多呈凸形,以防塌毁。敦煌艺术–
建筑敦煌艺术-壁画敦煌艺术–彩砖敦煌艺术–绢画敦煌彩塑~早期敦煌彩塑~早期佛像菩萨
迦叶天王敦煌彩塑~晚期在五代以后,彩塑题材布局、造型风格、衣冠服饰、表现技法仍承袭唐代,但已没有唐代的健康、充实
的美感,只能反映了民族的想像力、信仰意识和审美观谢谢观赏1敦煌艺术的起源2敦煌艺术的位置3敦煌艺术的媒介3莫高
窟的特点4敦煌壁画5敦煌彩塑6敦煌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浅述敦煌敦煌古称''沙洲''、''燉煌'',敦(大也);煌(盛也)。其
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点,并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位置敦煌今昔之比如今敦煌敦煌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往昔敦煌远在两千多年前,即公元111年,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设敦煌郡,接着设西陲要塞玉门关、阳关。从此
,敦煌就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阳关玉门关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的总称,其共有812个石窟。当中计有:莫高窟石窟(俗称千
佛洞):735个榆林石窟:42个西千佛洞石窟:22个东千佛洞石窟:7个五个庙石窟:6个石窟的兴建是为了配合宗
教需要,并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敦煌石窟分布图榆林窟东千佛洞窟西千佛洞窟五个庙石窟至今尚未对外开放莫高窟位于敦
煌市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处。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1600公尺长的崖壁上,坐西向东,与三危山遥遥相望。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西元
366)年,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代等十一个朝代。鸣沙山三危山敦煌莫高窟---中西
文化交流的结晶敦煌早期的石窟之一,此窟主室约6米见方,高4.3米。顶为覆斗形,地面正中有一低平方坛。正壁(西壁)开一大二
小三个圆券形佛龛,左右(南北)二壁各开四个小窟,窟门呈圆券形,窟内约1米见方,这种小窟是供僧人俐修行禅定的处所。第285窟禪
窟(西魏)涅槃窟和禅窟的命名都是依据洞窟的功能而来的。在莫高窟中,只有两座大型涅槃窟,另一座是凿建于盛唐的秘148窟,主尊都是
石胎泥塑,身长约16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通常称作?佛或睡佛。此窟平面为横长方形,进深约7米,横长17米,后部有1米多高的赖长大台、
大台上又有较低的通长小台,其形状如榻,佛像侧?其上。窟顶呈盝顶形,顶四披断面为凹曲线,是凹曲屋面的表现形式。普贤菩萨居中高坐于
六牙象背上的莲花座上,白象脚踩莲花,光头象奴靠近白象侧后手拉绳。诸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圣众驾云随行。远处峰峦叠起,突兀险峻,
山间隐现楼阁寺院,水榭曲栏,还有简朴的茅舍竹篱,景色幽静清雅,令人暇思神往。作品以不同的线条描绘不同的物体,山峰为浓墨重笔,更显得
石壁陡峭、气势磅礡,云气采用双勾,呈现出密密层层、翻飞涌动的效果。以铁线描和折芦描画成的人物,不但比例匀称、各具特色,而且个个仙风
道骨,飘逸俊雅。画面仅以浅淡的敷彩略施晕染,突出了水墨的造型效果。是十分难得的水墨山水人物精品画。????画面左侧有一幅玄奘
取经图:在陡峭的河岸边,玄奘伫立观望。他身后是牵着白马的猴脸孙悟空,马背上的经包闪闪发光。意为他们是在取经返回的路上。这幅比小说西
游记早三百余年的画是根据宋人话本缯制的,也是现存最早的玄奘取经图。第3窟(榆林窟)西壁南侧普贤变(西夏)(80.4
×55.4吋)????根据《佛说无比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绘画而成,兴莫高窟元代61窟甬道南壁的壁画非常相近。
图中炽盛光佛端尘坐在双轮车的莲花座上前行,车后插满旌旗,五曜星神,三面簇拥。炽盛光佛(唐干宁4年)属莫高窟藏经洞出
土的绢本画和纸本画,内容与壁画类同。五曜星神中的木星五曜星神中的金星初唐南壁说法图元代千手千眼观音此窟在宋代时
期重修,高0.92米。坐禅是佛家修练的重要形式。这尊禅定佛身穿通肩袈裟,阴刻衣纹随势自然起伏,富装饰性,给人薄纱透体的感觉,
属「曹衣出水」的样式;椎髻,面像方阔,造形简洁洗练,秀美的面相恬静、安详,坦然的微笑洋溢着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展现出一种超然美妙的境
界,这种具有永恒魅力的微笑给作品注入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第259窟北壁龛内禅定佛(北魏)此窟龛内主尊塑善跏坐佛,南北
两侧塑北周时期才开始出现的阿难、迦叶二弟子,龛外两侧塑侍立菩萨。塑像头部略,大肉髻低平,身材稍短,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造型风格。这
皇风格对其后隋代的造型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第四三零窟彩塑一铺北周?圆券浅龛,浮塑莲花龛柱、龙首龛梁和龛楣。龛楣内绘菩提树和伎乐天
。龛内塑倚坐说法释迦佛和胁侍弟子阿难、迦叶,龛外两侧各塑一身胁侍菩萨。龛内壁绘化佛、火焰纹佛光和飞天、弟子及其项光。龛外南北侧各
绘两身供养菩萨。座沿宋绘波状卷云纹,座身宋绘忍冬纹边饰。主室南北壁上绘天宫栏楯和天宫伎乐,中部绘千佛,下部宋绘供养人、比丘,北壁保
存北周的两身供养人。高浮雕第96窟南大像高35.5米这是一尊弥勒佛像,完成于武则天时代的695年,但面部、右手及衣饰彩
绘已几经重修。这种巨形佛像一般都采用石胎泥塑的方法塑造成,即在开凿洞窟时,在岩体上雕出佛像的大体胎形,然后用草泥塑出形体细部,最
后彩绘而成。第一三零窟北大像高26米这尊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像,是敦煌石窟中第二大佛,因位于窟内,人们祗能在近距离观看,为了
校正仰视造成的视觉差,作者有意加大了头部的比例,同时,夸张了面部及五官形体的起伏,使佛像面部在来自窟外的光照下,显得眉目清昕,轮廓
分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表意功能。此像仅右手和衣褶局部作过重修,其余均为盛唐原作,虽色彩多有变化和磨损(风沙所致),但形体未
变,是不可多得的巨型唐塑精品。第328窟龛内北侧供养菩萨初唐供养菩萨是菩萨中地位较低的,他端庄地半跪在莲花座上(这种坐
式叫胡跪),表情文静、虔诚,是同一题材中的佳品。在与他对称的南侧位置,原有一尊同样的供养菩萨,1924年被美国人华尔纳盗走,现存美
国波士顿博物馆。第159窟西壁龛内南侧中唐胁侍菩萨面相略方,头梳高髻,长眉高吊,长发披肩,尤其是眼角上翘,是藏传佛教造像
的特点。他项饰璎珞,身穿小花内衣,外罩海石榴卷草纹帔子,下着团花罗裙,丰腴健美的形体稍有“S”形扭曲,气质高雅大度,满身锦罗绮,
花团锦簇,衣饰图案绘制精美,色调清雅,和谐统一。阿难龛内北侧龛内南侧迦叶精神饱满,表情爽朗、豁达,眉宇间透露出对佛
的赤诚和谙熟佛法的自信。高深的阅历造就了他深沉、稳健、刚毅的性格特征。这身年轻潇洒的阿难,操手扭腰,身体自然放松,无拘无束而
又不失得体大度。相比之下,他那低垂的目光和表情又多了一份老成和文静。第四十五窟第322窟西壁龛内北侧初唐天王身材长高大
而略显纤细单薄,表情憨厚,善良并微露亲切的笑意,其面相带有明显的胡人特征。第46窟西壁龛内北侧盛唐这是与南侧相对的天王,虽然头发和面部色彩经后代重绘,但仍不失唐塑的气质和风采,他脚下的恶鬼(地神)是长着连鬓胡须的胡人像,地神躯体肥壮,满脸横肉,目露凶光,塑造得非常生动。天王威风凛凛,嘴巴张开,定格在发出一声付人惊惧的“哈”声的神情中。南北二身天王,一身“哼”,一身“哈”,这就是所谓“哼”、“哈”二将。他们守护在佛龛两侧,有着维护佛法镇压邪恶的震慑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