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嘉峪关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2012-12-07 | 阅:  转:  |  分享 
  
甘肃导游实务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第十一讲嘉峪关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EXIT一、嘉峪关市概况二、嘉峪关市的主要旅
游景点二、嘉峪关市的主要旅游景点EXIT(一)嘉峪关关城(二)悬壁长城(三)万里长城第一墩(四)新城魏晋
壁画砖墓一、嘉峪关市概况(图1)(一)嘉峪关市的地理位置、级别、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三)嘉峪关市的历史沿革、“嘉峪关”
名称的由来(二)气候概况、地貌概况EXIT(四)嘉峪关市的城市特色和风物特产
图2图3图4图5EXIT嘉峪关火车站EXIT天下雄关碑EXIT雄关广场EXIT雄
关广场EXIT嘉峪关市的地理位置位于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偏西,东接酒泉市、西接玉门市、南抵祁连山,与张掖的肃南裕
固族自治县接壤、北临戈壁滩,与金塔县相连。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依祁连,北枕黑山,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实属“边陲锁钥”、“河西第一隘口
”。EXIT嘉峪关市的历史沿革新石器时代秦朝汉朝三国EXIT主要包括以下历史阶段北魏
元朝明朝民国时期解放后(一)嘉峪关关城图6、71、嘉峪关关城的位置、得名、地位3、关城
的修筑图8、9、102、关城的布局结构图1、2、3、4、5EXIT4、关城的防务EXITEXIT嘉峪关关城示意图
EXIT嘉峪关关城示意图EXITEXIT远眺关城EXIT俯视关城EXIT光化楼EXIT柔远
楼EXIT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长城EXIT(二)悬壁长城图1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7.5公里处的嘉
峪关黄草营村西,地处石关坪口北侧的黑山东坡,是肃州西长城的北端。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
涵在暗壁以外,黑山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
密,古称“断壁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向下伸展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悬壁
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遗址,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
米,倾斜度为450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漫道。
石关峡两边山崖峭壁,这里西汉初设玉门关,后关移至敦煌小方盘城一带后,改名玉石障,故有“先有石关峡,后有嘉峪关”之说。明时居于
关西北1,000公里的吐鲁番兵直接攻嘉峪关关城难以成功时,有从石关峡入内的可能。肃州兵道李涵考虑到了这一点,就利用黑山天险,从圈石
关峡南侧的半山腰中,向下筑成了断壁长城,通向暗壁城墙,对关城的防御更有保障。EXIT悬壁长城EXIT(三)万里长城第一
墩(图1图2)又名“讨赖河墩”,“头墩”,位于嘉峪关明墙最南端,讨赖河高达82米的悬崖峭壁上。它在肃州西长城的尽
头,距嘉峪关7.5公里,是西长城的城台,又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墩台。从文殊山随河相霭望,但见长城自讨赖河墩起,象游龙一样在
戈壁上行进,跃上嘉峪关关城,气势十分雄伟。该墩台是兵备道李涵于明嘉靖十八年至十九年(公元1539--1540)监筑的。墩台筑于长城
内侧约2米处,原长、宽、高各14.5米,系黄土夹沙夯筑,呈正方形棱锥体。历经风雨冲刷,使墩台南部的讨赖河北岸下部塌毁,现存墩台依壁
倾立,更险得雄险无比。现残墩长宽仍各保持未变,高仅存7米,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上部呈正方形,长宽均为6米。为保护墩台,墩外设一护栏
予以围护,并在墩北侧修筑了30多米长的仿古城墙,讨赖河中又修通了水流改道河床和导流坝,使第一墩不再受到河流冲涮的威胁。
明代嘉峪关内外共有39座墩台,有大墩台和小墩台之分。明墙沿线自讨赖河墩起,设墩台十余座,讨赖河属大墩台,驻兵把守,担负着传递
嘉峪关以南至祁连山方面军事信息的任务。图3图4EXIT万里长城第一墩EXIT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