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_2011版_
2012-12-09 | 阅:  转:  |  分享 
  
·

标准与规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2011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4A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3077279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707018200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

ease



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

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

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

(或肺外)的不良效应

[1]



COP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

、咳

痰、呼吸困难,在其病程中常出现急性加重,急性加重是促进

疾病持续进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COPD的总体患病率

为8.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4%和5.1%。随着年龄增

加,男女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轻度和中度COPD的发病率

在普通人群中可能高于10%,在老年人群中的比例可能明显

增高

[2]



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预计

2020

年将成为全球致死原因第3位和经济负担第5位。COPD

多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为进一步

完善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诊治水平的提高,国家中医药临床

研究基地重点病种———COPD建设项目组组织成立了由中

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

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中医诊疗指南》修订小组,参照2008年版《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3]

,依据指南研究与评价的评审(

Ap-

praisalofGuidelinesResearchandEvaluation



AGREE



[4-5]



指南标准化会议(Conference

onGuidelinesStandardization



COGS



[6]

确定的评价指南标准和苏格兰指南制定组织



ScottishIntercolegiateGuidelineNetwork



SIGN



[7]

所归纳

的指南制定步骤,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注重中医特色,对

既往和现有的相关证据进行了充分收集和评价。证据来源

包括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库、维普、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



教科书;



相关专

著;



国家、行业学会颁布的相关诊疗标准等;



尚未发表的

有关中医治疗COPD临床研究报告。根据制定的推荐意见

的证据质量分级共分5级别8等次

[8]

,获得了

42篇不同质

量等级的相关证据(其中

Ⅰa

级5篇、

Ⅰb

级6篇、

Ⅱa

级8

篇、

Ⅱb

级5篇、

Ⅲa

级0篇、

Ⅲb

级7篇、



级8篇、



级3

篇),并采用共识法最终形成证据的推荐意见,编写成本指

南,以供参考。

1诊断标准

1.1诊断依据

[1]

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资

料综合分析确定。COPD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和

(或)呼吸困难]、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

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肺功能指标是诊断COPD的

金标准。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

肺活量(FVC)

<70%

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COPD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有或无临床症状

。胸部

X线

检查有助于确定肺过度充气的程度。排除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

1.2疾病分期

1.2.1急性加重期

[1,9-11]



急性加重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

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用药。通常在疾病过程

中,短期内患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

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当患

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

COPD加重的征兆



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



GOLD

)首次将急性加重期定义为在

COPD病程中出现呼

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病情变化大于每日自然病程变

化程度,并且需要改变日常治疗方案。

1.2.2稳定期指患者咳嗽

、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

轻微。

1.3严重程度分级

[1,9]

基于研究目的不同,COPD严重程度可根据肺功能、功

能性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是否存在合并症(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等进行评估,其中反映气流受限程度的FEV





降有重要参考意义。根据肺功能的变化等将COPD严重性

分为4级。



级(轻度COPD):轻度气流受限(FEV





FVC×100%

<70%

,但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

),通常可伴有或不

伴有咳嗽、咳痰。



级(中度COPD):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50%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

<80%

),并有症状进展和气短,运动后气短

更为明显。此时,由于呼吸困难或疾病的加重,患者常去医

院就诊。



级(重度COPD):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30%

≤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

<50%

),气短加剧,并且反复出现急性加

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级(极重度COPD):严重的气流受限(FEV



占预计值

百分比

<30%

预计值)或者合并有慢性呼吸衰竭。此时,患

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如果出现急性加重则可能有生命

危险。

此外,BODE指数(包含体重指数、气流阻塞程度、呼吸

·

08

·中医杂志2012年1月第53卷第1期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12



Vol.53



No.1

困难、运动能力等)和COPD急性加重次数也可作为COPD

严重程度监测指标。

2辨证论治

肺脏感邪,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损伤正气,肺、脾、肾虚

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发作,其病理

变化为本虚标实。急性加重期以实为主,稳定期以虚为主。

COPD急性加重期病机为痰

(痰热、痰浊)阻或痰瘀互阻,常

兼气虚或气阴两虚,虚实相互影响,以痰瘀互阻为关键。痰

热日久损伤气阴,气虚则气化津液无力,津液不得正化反酿

成痰浊而使阴津生化不足。痰壅肺系气机,损及肺朝百脉,

可致血瘀,气虚帅血无力也可致瘀;瘀血内阻而使津液运行

不畅,促使痰饮内生,终成痰瘀互阻。痰壅肺系重者,可蒙扰

神明,表现为痰热、痰浊之分,多为急性加重的重证。发作缓

解,病情稳定,痰瘀危害减轻,但稽留难除,正虚显露而多表

现为气(阳)、阴虚损,集中于肺脾肾,气(阳)、阴虚损中以气

(阳)为主,肺脾肾虚损以肾为基。故稳定期病机以气(阳)

虚、气阴两虚为主,常兼痰瘀

[12-13]



本病急性加重期常见风寒袭肺、外寒内饮、痰热壅肺、痰

湿阻肺、痰蒙神窍等证,稳定期常见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

气虚、肺肾气阴两虚等证

[14]

。血瘀既是

COPD的主要病机

环节,也是常见兼证,常兼于其他证候中,如兼于痰湿阻肺证

则为痰湿瘀肺证,兼于痰热壅肺证则为痰热瘀肺证,兼于肺

肾气虚证则为肺肾气虚瘀证。治疗应遵“急则治其标”、“缓

则治其本”原则,急性加重期以清热、涤痰、活血、宣肺降气、

开窍而立法,兼顾气阴。稳定期以益气(阳)、养阴为主,兼祛

痰活血。

2.1急性加重期

研究证据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

COPD急性加重期

,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明显缩短病程、减少

并发症、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致残率等

[15-16]



2.1.1风寒袭肺

主症:咳嗽,喘息,恶寒,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脉紧。次

症: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脉浮。诊断:



咳嗽

或喘息,咳痰白、清稀;



发热、恶寒、无汗,或肢体酸痛;





塞、流清涕;



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具备





②2

项,加







中的1项。治法: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方药:三拗汤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合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炙)

麻黄9



,杏仁

9g

,荆芥

9g

,紫苏叶

9g

,白前

9g

,百部

12g

,桔梗

9g

,枳壳

9g

,陈皮

9g

,炙甘草

6g

。加减:痰多白黏,舌苔白腻

者,加法半夏9



、厚朴

9g

、茯苓

12g

;肢体酸痛甚者,加羌活

9g

、独活

9g

;头痛者,加白芷

9g

、藁本

6g

;喘息明显者,紫苏叶

改为紫苏子9



,加厚朴

9g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口服,每次

7g

(水蜜丸)或

8~10丸

(浓缩丸),每日

2或3次

。杏苏止咳

颗粒,冲服,每次12



,每日

3次

。感冒疏风颗粒,口服,每次

3g

,每日

2次



2.1.2外寒内饮

主症:咳嗽,喘息气急,痰多,痰白稀薄、泡沫,胸闷,不能

平卧,恶寒,舌苔白、滑,脉弦、紧。次症:痰易咯出,喉中痰

鸣,无汗,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脉浮。诊断:



咳嗽或喘

息;



恶寒、无汗,或鼻塞、流清涕,或肢体酸痛;



痰白稀薄

或兼泡沫、痰易咯出;



喉中痰鸣;



胸闷甚至气逆不能平

卧;



舌苔白滑,或脉弦紧或浮弦紧。具备





②2

项,加















中的2项。治法:疏风散寒,温肺化饮。方药:小青

龙汤(《伤寒论》)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炙)麻

黄9



,桂枝

9g

,干姜

6g

,白芍

9g

,细辛

3g

,法半夏

9g

,五味子

6g

,紫苏子

9g

,杏仁

9g

,厚朴

9g

,炙甘草

6g

。加减:咳而上

气,喉中如有水鸡声,加射干9



、款冬花

9g

;饮郁化热,烦躁

口渴、口苦者,减桂枝,加石膏30



(先煎)、黄芩

9g

、桑白皮

12g

;肢体酸痛者,加羌活

9g

、独活

9g

;头痛者,加白芷

9g

。中

成药:风寒咳嗽颗粒(冲剂),冲服,每次5



,每日

2次

。小青

龙颗粒,冲服,每次6



(无糖型)或

13g

(含糖型),每日

3次



2.1.3痰热壅肺

主症:咳嗽,喘息,胸闷,痰多,痰黄、白黏干,咯痰不爽,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次症:胸痛,发热,口渴喜冷

饮,大便干结,舌苔厚。诊断:



咳嗽或喘息气急;



痰多色

黄或白黏,咯痰不爽;



发热或口渴喜冷饮;



大便干结;



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具备





②2

项,加











中的2项。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药:清气化

痰丸(《医方考》)合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加减

[17]

。(全)

瓜蒌15



,(清)半夏

9g

,浙贝母

9g

,栀子

9g

,桑白皮

12g

,黄芩

9g

,杏仁

9g

,白头翁

12g

,鱼腥草

18g

,麦冬

12g

,陈皮

9g

。加

减:痰鸣喘息而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9



(包煎)、射干

9g

、桔

梗9



;咳痰腥味者,加金荞麦(根)

20g

、薏苡仁

12g

、桃仁

9g



冬瓜子12



;痰多质黏稠、咯痰不爽者,减半夏,加百合

12g



南沙参12



;胸闷痛明显者,加延胡索

9g

、赤芍

12g

、枳壳

12g

;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

9g

、枳实

9g

、厚朴

9g

,甚者加芒

硝(冲服)9



;热甚烦躁、面红、汗出者,加石膏

30g

(先煎)、知

母12



;热盛伤阴者,加天花粉

12g

、生地黄

15g

、玄参

12g

;痰

少质黏,口渴,舌红苔剥,脉细数,为气阴两虚,减半夏、加太

子参12



、南沙参

12g

;兼外感风热者,加金银花

12g

、连翘

12g

、薄荷

6g

。亦可采用清热化痰方药(鱼腥草

30g

,苇茎

15g

,桑白皮

15g

,桔梗

10g

,陈皮

6g

,法半夏

10g

,虎杖

30g



[18]

加减。兼有面色紫暗,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舌质暗红,舌有

瘀斑等血瘀证的患者,可采用通塞颗粒方(葶苈子、地龙、

(炙)麻黄、川贝母、(制)大黄、赤芍、生晒参、麦冬、石菖蒲

等)

[19]

。中成药:蛇胆川贝液,口服,每次

10ml

,每日

2次



清气化痰丸,口服,每次6

~9g

。清肺消炎丸,口服,每次

8g



每日3次

[20]

。痰热清注射液

20~40ml静脉滴注

,每日





[21]



2.1.4痰湿阻肺

主症:咳嗽,喘息,痰多,痰白黏,口黏腻,舌苔白、腻,脉

滑。次症:气短,痰多泡沫,痰易咳出,胸闷,胃脘痞满,纳呆,

食少,舌质淡,脉弦。诊断:



咳嗽或喘息、气短;



痰多、白

黏或呈泡沫状;



胃脘痞满;



口黏腻,纳呆或食少;



舌苔

白腻,脉滑或弦滑。具备





②2

项,加











中的2项。

治法:燥湿化痰,宣降肺气。方药: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和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加减。法半夏12



,厚朴

9g

,陈皮

9g

,薤白

12g

,茯苓

15g

,枳壳

9g

,芥子

9g

,紫苏子

9g

,莱菔子

9g

,豆蔻

6g

,生姜

6g

。加减:痰多咳喘,胸闷不得卧者,加麻

黄6



、葶苈子

9g

(包煎);脘腹胀闷,加木香

9g

、(焦)槟榔

9g



·

18

·2012年第1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便溏者,减紫苏子、莱菔子,加白术12



、泽泻

9g

、葛根

9g

;大

便秘结,加(焦)槟榔12



、枳实

9g

;外感风热者,减薤白,加金

银花9



、连翘

12g

、僵蚕

9g

;外感风寒者,加麻黄

6g

、荆芥

9g



防风9



。中成药:桂龙咳喘宁胶囊,口服,每次

5粒

,每日



次。咳喘顺丸,每次5



,每日

3次

;苓桂咳喘宁胶囊,口服,每

次5粒,每日3次。苏子降气丸,口服,每次6



,每日

2次



2.1.5痰蒙神窍

主症:喘息气促,神志恍惚、嗜睡、昏迷、谵妄,舌苔白、

腻、黄。次症:喉中痰鸣,肢体瘛疭甚则抽搐,舌质暗红、绛、

紫,脉滑、数。诊断:



神志异常(烦躁、恍惚、嗜睡、谵妄、昏

迷);



肢体瘛疭甚则抽搐;



喘息气促;



喉中痰鸣;



舌质

淡或红、舌苔白腻或黄腻,或脉滑或数。具备







中1项加











中的2项。治法:豁痰开窍。方药:涤痰汤(《奇效

良方》)加减。(清)半夏9



,天南星

6g

,天竺黄

6g

,茯苓

15g



陈皮9



,枳实

9g

,丹参

15g

,人参

9g

,石菖蒲

6g

,细辛

3g

,生姜

6g

。加减:舌苔白腻有寒象者,加用苏合香丸

3g

,姜汤或温开

水送服,每次l丸,每日1次或2次;痰热内盛,身热,谵语,舌

红绛、苔黄者,加水牛角30



(先煎)、玄参

12g

、连翘

12g

、黄连

6g

、(焦)栀子

9g

,或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腑气不通者,

加(生)大黄6



(后下)、芒硝

9g

(冲服);抽搐明显者,加钩藤

9g

、全蝎

6g

、地龙

12g

、羚羊角(粉)

0.6g

(冲服)。痰蒙神窍偏

于痰热证,病机以痰、热、瘀为主,治以清热豁痰,活血开窍,

可采用涤痰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苇茎、杏仁、石菖蒲、胆南

星、薏苡仁、桃仁、虎杖、鱼腥草、竹茹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22]

。中成药:偏痰浊蒙窍者,苏合香丸,口服或

鼻饲,每次3



,每日

1或2次

。偏痰热蒙窍者,安宫牛黄丸或

局方至宝丸,口服或鼻饲,每次3



,每日

1或2次

;清开灵注

射液20

~40ml

或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2.2稳定期

多个较高质量级别的证据表明

[23-24]

,采用中医药或中

西医结合治疗COPD稳定期具有明显的疗效,表现在改善症

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其疗效

均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2.2.1肺气虚

主症:咳嗽,乏力,易感冒。次症: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神疲,自汗,恶风,舌质淡,舌苔白,脉细、沉、弱。诊断:





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神疲、乏力,或自汗;



恶风,易

感冒;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具备

















的3项。治法:补肺益气固卫。方药:人参胡桃汤(《济生

方》)合人参养肺丸(《证治准绳》)加减。党参15



,黄芪

15g



白术12



,核桃仁

15g

,百部

9g

,川贝母

9g

,杏仁

9g

,厚朴

9g



紫苏子9



,地龙

12g

,陈皮

9g

,桔梗

9g

,炙甘草

6g

。加减:咳

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减黄芪、川贝母、百部,加法半夏9



,茯

苓15



;自汗甚者,加浮小麦

15g

,(煅)牡蛎

15g

(先煎);寒热

起伏、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



、白芍

9g

。中成药:玉屏风冲

剂,冲服,每次5



,每日

3次

。黄芪颗粒,冲服,每次

4g

,每日

2次



2.2.2肺脾气虚

主症: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纳呆,乏力,易感冒,

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淡,舌苔白。次症:神疲,食少,脘腹胀

满,便溏,自汗,恶风,脉沉、细、缓、弱。诊断:



咳嗽或喘息、

气短,动则加重;



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



恶风,易

感冒;



纳呆或食少;



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



舌体胖大

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具备











中的2项,加











中的2项。治法:补肺健脾,降

气化痰。方药: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合黄芪补中汤

(《医学发明》)加减。党参

15g

,黄芪

15g

,白术

12g

,茯苓

12g

,杏仁

9g

,川贝母

9g

,地龙

12g

,厚朴

9g

,紫菀

9g

,紫苏子

9g

,淫羊藿

6g

,陈皮

9g

,炙甘草

6g

。加减:咳嗽痰多、舌苔白

腻者,减黄芪,加法半夏12



,豆蔻

9g

;咳痰稀薄,畏风寒者,

加干姜9



、细辛

2g

;纳差食少明显者,加神曲

12

、,豆蔻

12g



(炒)麦芽

12g

;脘腹胀闷,减黄芪,加木香

9g

、莱菔子

9g

、豆蔻

9g

;大便溏者,减紫菀、苦杏仁,加葛根

9g

、泽泻

12g

、芡实

15g

;自汗甚者,加浮小麦

15g

、(煅)牡蛎

20g

(先煎)。中成

药:慢支固本颗粒,口服,每次10



,每日

2次

。玉屏风冲剂,

冲服,每次5



,每日

3次

。金咳息胶囊,口服,每次

4粒

,每日

3次



2.2.3肺肾气虚

主症: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易感

冒,舌质淡,舌苔白,脉细。次症:恶风,自汗,面目浮肿,胸

闷,耳鸣,夜尿多,咳而遗溺,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弱。诊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





感冒,恶风;



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



小便频

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



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具备











中的2项,加















中的2项。治法:补

肾益肺,纳气定喘。方药:人参补肺饮(《症因脉治》)加减。

人参9



,黄芪

15g

,枸杞子

12g

,山茱萸

9g

,五味子

9g

,淫羊藿

9g

,浙贝母

9g

,紫苏子

9g

,赤芍

12g

,地龙

12g

,陈皮

9g

,炙甘

草6



。加减:咳嗽明显者,加(炙)紫菀

12g

、杏仁

12g

;咳嗽痰

多、舌苔白腻者,加法半夏9



、茯苓

15g

;动则喘甚者,减沉

香,加蛤蚧粉2



(冲服);面目虚浮、畏风寒者,加肉桂

5g

(后

下)、泽泻9



、茯苓

12g

;腰膝酸软者,加菟丝子

12g

、杜仲

12g

;小便频数明显者,加益智仁

9g

、金樱子

12g

;畏寒,肢体

欠温者,加(制)附子9



(先煎)、干姜

6g

。也可采用调补肺肾

方[冬虫夏草3



(单煎),五味子

9g

,丹参

9g

,茯苓

15g

,山茱

萸9



,淫羊藿

9g

,枸杞子

12g

]加减

[3]

。中成药:固肾定喘丸,

口服,每次1.5

~2g

,每日

2次或3次

。固本咳喘胶囊,口服,

每次3粒,每日3次。百令胶囊,口服,每次5

~15

粒,每日3

次。气虚甚而肾阳虚者,右归丸,口服,每次9



,每日

3次



2.2.4肺肾气阴两虚

主症: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自汗,盗汗,腰

膝酸软,易感冒,舌质红,脉细、数。次症:口干,咽干,干咳,

痰少,咯痰不爽,手足心热,耳鸣,头昏,头晕,舌质淡,舌苔

少、花剥,脉弱、沉、缓、弦。诊断:



喘息、气短,动则加重,



自汗或乏力,动则加重;



易感冒;



腰膝酸软;



耳鸣,头昏

或头晕;



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爽;



盗汗;



手足心热;





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脉沉细或细弱或细数。具备











中2项加







中的1项加















中的2项。治

法:补肺滋肾,纳气定喘。方药:保元汤(《景岳全书》)合人参

·

28

·中医杂志2012年第1期

补肺汤(《证治准绳》)加减。人参9



,黄芪

15g

,黄精

15g



(熟)地黄

15g

,枸杞子

12g

,麦冬

15g

,五味子

9g

,肉桂

3g

(后

下),紫苏子9



,浙贝母

12g

,牡丹皮

9g

,地龙

12g

,百部

9g

,陈

皮9



,炙甘草

6g

。加减:咳甚者,加(炙)枇杷叶

12g

、杏仁

9g

;痰黏难咯明显者,加百合

15g

、玉竹

12g

、南沙参

12g

;手足

心热甚者,加知母9



、黄柏

9g

、地骨皮

12g

、鳖甲

15g

;盗汗

者,加(煅)牡蛎20



(先煎)、糯稻根(须)

15g

。中成药:生脉饮

口服液,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百令胶囊,口服,每次5

~15

粒,每日3次。偏肺阴虚而有燥热者,养阴清肺丸,口

服,每次6

~9g

,每日

2次

。偏肺肾阴虚者,百合固金丸,口

服,每次9



,每日

2次

;麦味地黄丸,口服,每次

8粒

,每日



次或3次。偏肺肾阴虚而内热咳喘者,蛤蚧定喘丸,口服,每

次6



(水蜜丸),每日

2次

。偏肾阴虚者,左归丸口服,每次

9g

,每日

2次



兼证———血瘀证:主症:口唇青紫,舌质暗红、紫暗、瘀

斑,脉涩、沉。次症:胸闷痛,面色紫暗。诊断:



面色紫暗;



唇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瘀点;



舌下静脉迂曲、

粗乱。具备















中的1项。治法:活血化瘀。方药

可选用川芎9



,赤芍

12g

,桃仁

9g

,红花

9g

,莪术

9g

[25]

。可

根据所兼证候的不同,临床上可增减上述药物。中成药可

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口服,每次10ml或6粒,每日

3次



3其他治法

3.1单方验方



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每次1.5



,每日

3次

,饭后口

服,适用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证。



葶苈子粉,装胶囊,每次

1.5g

,每日

2次

,饭后口服,用于痰浊壅肺的咳喘。



鱼腥

草、金银花、金荞麦根茎各15



。水煎服。每日

1剂

,分

2次

服。用于痰热证。



地龙焙干研末,装胶囊,饭后口服,每次

3g

,每日

2次

,用于痰热证。

3.2针灸治疗

3.2.1针刺主穴为肺俞

(双)、大椎、风门(双)。咳甚者,

配尺泽、太渊;痰多者,配足三里、中脘;体虚易感冒者,配足

三里;痰壅气逆者,配天突、膻中;肾虚失纳之虚喘者,配肾

俞、关元、太溪;心悸者,配心俞、内关。针刺大椎、中脘、尺

泽、关元,采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手法。针刺肺俞、风门、心俞、

肾俞,采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手法。针刺合谷、太渊、内关、鱼

际、太溪,以捻转为主,提插为辅进行。针刺天突穴,用小幅

度提插捻转行针法,得气后不留针。针刺足三里,采用提插

捻转相结合的行针手法。急性加重期每日针刺1次,稳定期

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

次。根据具体病情采取虚补实泻,即稳定期多为正虚,针用

补法;急性加重期多为邪实,或虚实夹杂,故针用泻法或平补

平泻法。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5

天,继续治疗1

或2个疗程

[26]



3.2.2灸法气虚

、阳虚者,宜灸或针灸并用,取穴同上。

以艾条温和灸为主,在留针期间或起针之后进行,每穴灸5



10min

,以局部潮红为度

[26]



3.3拔火罐

阴虚内热,或肺部感染有热象者,宜针后拔火罐。在起

针后,用较大火罐或广口玻璃瓶拔于大椎与两肺俞之间。如

患者消瘦,可用小火罐拔于两侧肺俞穴处。留罐10min

左右。

3.4穴位贴敷

3.4.1天灸主穴选取肺俞

、大椎、风门、天突、膻中等穴。

药物组成:白芥子30



、甘遂

15g

、细辛

15g

、延胡索

10g

、干姜

10g

、丁香

10g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粉2



,用鲜姜汁调

和,做成直径约为1.5cm、厚约0.5cm的圆饼贴于上述穴位

上,用4cm×4cm大小胶布固定,成人贴4

~6h

,儿童贴

2~

3h

。治疗时间为三伏天

[27]

。常配合服用中药。

3.4.2舒肺帖第1组为大椎

、肺俞、定喘、肾俞等穴,第



组为天突、膻中、肾俞、膏肓俞等,两组穴位交换贴敷。将舒

肺贴药物(芥子、芫花、延胡索、干姜、细辛、椒目、肉桂)软膏

贴敷,一般6

~12h

后取下,如有烧灼感可提前取下,无烧灼

感可延迟12h取下。每7

~10

天贴敷1次,2个月为1个疗

程;也可于“三伏天”前的第10天、“三伏天”内的第10、20、30

天,“三伏天”后的第10天各贴敷1次

[28]

。常配合服用中药。

3.4.3冬病夏治消喘膏由

(炒)芥子、荜茇、细辛、麻黄、石

菖蒲等药物组成。穴位选取两侧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

每个穴位贴敷1个药丸,直接贴压于局部,按压成饼状,并用

脱敏胶布固定,表层再粘贴橡皮膏固定、防渗,每次6h,三伏

期间每10天1次,共3次

[29]

。常配合服用中药。

本指南是在总结近年来中医药诊治COPD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编制而成,以期能够为从事COPD防治的中医、中西

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促进和提高中医药诊治水

平。指南研制小组将对该指南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

继续收集、评价新的临床证据,以对指南进行补充与更新。

该指南供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生临床使用。适

合于COPD的中医辨证治疗,对于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OPD患

者的诊治可参考使用,对于合并有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和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不建议使用。该指南

中的药物剂量为参考剂量,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项目组主要成员: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王至

婉,晁恩祥,王永炎

执笔人:李建生



,李素云,余学庆



通讯作者:

li

_

js8@163.com

,(

0371



65676568

参加本指南制定讨论的专家:北京中日友好医

院晁恩祥、张洪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书

臣、张燕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国勤,北

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武维屏、姜良铎、王成祥、

苏慧萍,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邵长荣、吴银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尹新中,天津中医药

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增涛、魏葆琳,辽宁中医药大学

·

38

·2012年第1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附属医院徐艳玲,江苏省中医院奚肇庆、孙子凯,江

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朱佳,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董艳,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院周庆伟,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王玉,山东中医药大

学附属医院张伟,青岛市中医医院周兆山,安徽中医

学院李泽庚,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念志,浙

江省中医院宋康、王真,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洪敏

俐,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薛汉荣,贵阳中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刘良丽,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刘敬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李风森等。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





):

817.







GulsvikA.Theglobalburdenandimpactofchronicob-

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worldwide







.MonaldiArch

ChestDis



2001



56





):

26126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西医疾病

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1

73.







TheAGREEColaboration.AppraisalofGuidelinesRe-

searchandEvaluation



AGREE



instrument



EB



OL







2008-11-06



.http

://

www.agreecolaboration.org.





]詹思延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简介







.中国循证儿

科杂志,2007,2(5):375

377.







ShiffmanRN



ShekeleP



OverhageJM



etal.Standard-

izedreportingof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



aproposal

fromtheConferenceonGuidelinStandardization







.Ann

InternMed



2003



139





):

493498.







ScottishIntercolegiateGuidelinesNetwork.SIGN50





guidelinedeveloper



shandbook



EB



OL







2008-11-





.http

://

www.sign.ac.uk



guidelines



fultext



50



in-

dex.html.





]刘建平

.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61

1065.







RabeKF



HurdS



AnzuetoA



etal.Globalstrategyfor

thediagnosis



management



andpreventionof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GOLDexecutivesummary







.AmJRespirCritCareMed.2007



176





):

532555.



10



AnthonisenNR



ManfredaJ



WarrenCP



etal.Antibi-

otictherapyinexacerbationsofchronicobstructivepul-

monarydisease







.AnnInternMed



1987



106





):

196

204.



11



BurgeS



WedzichaJA.COPDexacerbation



definitions

andclassifications







.EurRespirJ.2003



21



Suppl.

41

):

46s53s.



12

]李建生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实践与若

干思考[J].河南中医,2005,25(5):13

15.



13

]李建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河南

中医学院学报,2009,24(4):9

11.



14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

重期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25





):

971975.



15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等

.中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

期的系统评价[J].天津中医药,2008,25(5):428

432.



16

]朱立成,朱文娟,尚云飞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1):3789

3794.



17

]李建生,李彬,余学庆,等

.清热化痰方药治疗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医

杂志,2011,52(3):203

207.



18

]陈宁,李慧,赵丽芸,等

.清热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急性加重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

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2):105

109.



19

]李建生,李素云,马利军,等

.通塞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价[J].河

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5):35

38.



20

]刘恩顺,孙增涛,李燕钰,等

.清肺消炎丸治疗AECOPD

(痰热壅肺证)

12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

教育,2010,8(18):149

150.



21

]杨红梅,毛兵,钟云清,等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华

西医学,2008,23(6):1244

1249.



22

]何德平,林琳,吴蕾

.中医药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患者作用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6,38(11):42

43.



23

]周维,钟云青,杨红梅,等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

志,2009,9(3):311

318.



24

]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等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稳定期的系统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

229231.



25

]李彬,侯政昆,李建生,等

.活血化瘀方药对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瘀证患者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

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3):131

133.



26

]邵素菊,秦小永,高希言,等

.邵氏

“五针法”治疗肺脾亏

虚型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



11

):

793796.



27

]邵素菊,李鸿章,李会超,等



“天灸”治疗肺系病证

80例







.陕西中医



2007



28





):

468470.



28

]李素云,李建生,余学庆,等

.舒肺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09,30(4):391

392.



29

]郑菲,李国勤,边永君,等

.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

369372.

(收稿日期:

2011-05-09

;修回日期:

2011-10-20



[编辑:李春梅]

·

48

·中医杂志2012年第1期

献花(0)
+1
(本文系老卖年糕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