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2012-12-18 | 阅:  转:  |  分享 
  
第31卷第4期

2010年4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V01.31No.4

Apr.2010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肖翔文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北宋定都开封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北宋立国之后,天下未定,时开封虽为“四战之地”,同时却也堪称为

“四达之会”的交通要冲。而且开封漕运发达,漕运成为北宋立国之基础,它的发展是开封繁荣的必要因素,它的衰落也成为北

宋衰落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北宋;开封;定都;漕运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4—0011-03

北宋定都开封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也对后世

影响深远。北宋立国以后,天下未定,北宋为政治军事斗争

之需,面临经济重心南移的形势,在漕运发展的牵引下,舍

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关中传统都城而选择定都开封。中国政

治文化中心向东迁移,中国历史的重心东移,之后中国多数

民族与少数民族近400年的斗争中,基本采取了一种南北

为轴心的战线。



、北宋定都开封的政治背景

唐末五代以降,中国社会动荡不已,尤其是北方黄河流

域,五十四年间历经五代,战乱连绵,关中经济遭到严重破

坏,以至于长安作为周、秦汉、唐极盛时期的首脑部分,虽常

为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之最高集结点,然自此以后“遂激急堕

落,永不能再回复其以往之地位”。而洛阳亦是如此。五代之

中只后唐都洛阳,其他四代皆都于汴(今开封)。至陈桥兵

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宋代周,亦都于汴京,称东京开封

府,史称北宋。北宋立国之初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

南方仍处于十国之分裂之局,而北方则存在着一个强大的

威胁——契丹。幽云十六州也被石敬瑭割给了辽,如此“中

国北方迤东一带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

障”。在这种形势下,新朝代之主赵匡胤明白分裂的中国是

无法与北方的强邻作对的,便放弃北伐契丹的计划,转而采

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以收并南方自主之国为

职志。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亲征泽州和扬州,先后灭二

李,巩固了他的统治。此后便着手准备统一战争。自乾德元

年(963年)至开宝八年(975年),北宋先后灭荆南、后蜀、南

汉、南唐等割据势力。开宝九年,赵匡胤死,其弟光义(太宗)

即位,继续进行统一战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王钱

傲献地投降,北宋基本统一了南方,转而全力进攻北汉。太

平兴国四年,北汉帝刘继元降,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基

本结束。与此同时,北宋为了“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①,

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且赵匡胤为防自己

一】2一

“黄袍加身”之故事重演,也采取措施对唐以来的政治、军

事、财政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

改革是在立都开封的基础上加以推行的。

自古以来“建邦立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下之险阻

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以山川为固”②。然而就此而

言,开封远远逊于西安和洛阳。西安地处关中,关中“东有黄

河,有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山及武关、蛲关;西有

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兰等关,北有黄河南塞:是四塞之

国”③。洛阳位居河南西部之洛伊盆地,南邻伊阙,背靠邙山,

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四周为群山环绕,而开封则是“山

原平旷,水陆都会”。战国时开封曾为魏国都城,战国时张义

说魏哀王日:“魏地四平,诸侯四通像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

之限。魏之地势,故战场也。”故而“大抵长安便于守,洛阳便

于归,大梁(开封)便于战”④。然而长安和洛阳经历唐末五代

之战乱已经衰败,无以建都,此时的开封则随着全国经济形

势的转变,发展成为“四通六达之郊”,可以据此以养天下之

兵,此所谓以兵为险者也。开封非形胜之地,无以为险,若以

兵为险,则有其不得不都于此之理由。自北宋伊始,统治者

便想惩创五季,而矫唐末之失策。虽汉唐以来,定都长安,以

关中为立足之地,皆以地为险,而北宋则反其道而行之,定

都汴京,目的是“惩唐季五代藩镇之祸,蓄兵京师,以成强干

之势”⑤。如此便须“恃重兵以立国”,此即北宋“强干弱枝”之

策。宋太祖赵匡胤先以“杯酒释兵权”之法收夺武将兵权,继

之以“强干弱枝”之策集天下精兵于京师,即“收四方劲兵,

列营京畿,以备宿卫”⑥。调天下军之半常驻于京师,以此防

止“重兵在边,京师乃单。拂躯以尾,尾不可大,掉之不能,反

为躯害”⑦的局面出现。北宋将全国牢牢地置于以都城为中

央集权统治之下,从而收到“内外相维,上下制约”的效果。

然则“守内虚外,强干弱枝”之法必造成重兵集于中央,粮食

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这也就要求京师所在地必须满足驻

地军民土庶的粮食需要和奢侈用度。“今日之势,国依兵而

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至于京师士庶……太半

待饱于军稍之余,故国家于漕运至急至重。”遵在当时的社会

经济及交通条件下,漕运的兴衰于北宋而言至关重要。为保

证数量巨大的粮食供应,北宋不得不选择便于漕运江淮米

粮同时又可照顾北方和西北边防之地来建都,而位于运河

北段的开封应是当时最佳之处。

时“大梁四方辐辏,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⑨。开封便

利的运河漕运条件,使之成为“四达之会”,利用有利的漕运

条件,便可沟通与长江流域及太湖等经济繁荣之地的联系,

以满足京师之军需民用和奢侈用度。因此,开封的漕运条件

成为北宋立国的基本考虑和实施国策的基本前提,定都开

封是由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所需以及其“天下之枢”的

交通条件所决定的。

二、北宋定都开封的经济因素

通常而言,形成一个都城,经济因素是能够起到一定作

用的。“经济因素的内涵并非过于单纯,一些都城也不是都

能全备的。不能全备就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生活所需的物资

的谋得,这就必须仰赖外地的供应。”回五代以前的中国社

会,一方面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长安和洛阳已

长期成为封建政权的国都和全面政治经济中心,开封是不

可能和它们相比的,只能有个郡县地位;另一方面,在这段

历史时期,特别是南北朝,开封正处于北朝的范围内,群雄

角逐,战乱不止,从而使这里的经济屡遭破坏,大伤元气,因

此一直处于依附的地位。到了五代后期的周代,开封地位又

开始了新的变化,社会经济开始复苏,地位逐渐上升。

五代之中,除后唐以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定都

于开封,这奠定了开封城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周世宗所采取

的改革措施,疏浚开封的水陆交通,开始建立以汴京为中心

的运河网,使汴渠东南流入通济渠而通江淮,东流人五丈河

(即广济河)以连齐鲁,南流人蔡河而接陈颖。运河的发展为

开封的崛起提供了机遇,而漕运的发展更为开封的繁荣提

供动力。因此,开封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的都城,根本的原

因在于开封处于四达之会,使其能够控制农业生产和漕运

条件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的“基本经济区”——富庶的长

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地区。开封自身并非一个富庶的经济

地区,北宋王朝只是企图使他们的都城更接近于富庶的经

济地区,利用发达的漕运补给京师之所需。

开封所居“四达之会”,具体说来,开封是当时漕运四河

的集中点。这四河为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汴河由

今河南省荥阳县广武山北旧河阴县引黄河水东南流,经过

开封,到泗州(治所在今安徽盱胎县)人于淮河。它沟通江

淮,可漕运江淮粮粟,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荆湖路的租

籴,皆由此至京师。这时的汴河已经成为北宋王朝的生命

线,是联系政治中心汴京和经济中心江南地区的一条大动

脉,它“乃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渠水利同言也”0。

黄河,作为北宋漕运通道的是黄河中游的一段河道,从

秦始皇统一六国起,这段河道就已经在发挥作用。汉唐都长

安,黄河三门峡一带一直是东西漕粮运输的必须之地。宋都

大梁、江淮、京东等地的粮食漕运至京师,不必再经过黄河,

但黄河仍属北漕运四河之列,为汴京之右臂。陕西诸州粮食

等物资,仍需通过黄河三门峡进入汴河,最后送抵京师。黄

河漕运量在宋初曾达八十万石,北宋漕运四河中,仅次于汴

河而居第二0。

惠民河(即蔡河),它是东京城里最南面的一条河,是联

系汴京以南及西南各地的重要通道。整个蔡河以东京为中

心,形成了一个倒v字形,“以西南为闽河,东南为蔡河,至

开宝六年三月始改闽河为惠民河”o。陈、颖、许、蔡、光、寿六

州之漕米,皆由此入京,其漕运量常在60万石左右0。蔡河

在北宋的漕运四河中位置比较特别,在寿州境内流人淮河,

通过淮水也可伸向东南一带,这样,当汴河水路受阻时,蔡

河就成沟通东南一路的迂回通道@。

广济河,又名五丈河,因河宽五丈而得名,位于东京城

的东北部。宋太祖开宝六年改名广济河。它西起东京城,东

经今兰考、山东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济水,是

沟通汴京与京东株洲的一条重要通道。京东各地的粮食由

此运往东京,京东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在唐代安史之乱

以前一直是重要的产粮区,关中的粮食主要靠这一地区支

持,安史之乱后,虽然江淮地区逐渐成为主要产粮区,但京

区各地在经济上的地位仍很重要,仍然不失为北宋王朝的

一个产粮基地。通过广济河漕运的粮食,在北宋初年虽仅l2

万石,但在它发达时期漕运量也曾达到62万石0。

上述四河中,汴河对北宋时期开封的发展和兴盛的促

进作用尤为明显,其主要作用是漕运,但也绝不仅仅如此。

由于北宋王朝对汴河的水利建设十分重视,同时也利用汴

河在京畿一带发展了农田灌溉事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汴河与其他三河以开封为中心形成了一个

水路运输网。陆路方面,当时开封也是个中心,有几条干线,

以开封为中心向四方辐射。从开封向北,经滑州、澶州(今河

南濮阳)、河北大名,可通辽国的南京(今北京);从开封往

西,经郑州、西京、陕西的京兆府(西安),可以通向西北各

地;从开封向南向西南,经许昌、邓州、襄阳、江陵,直达湖南

和两广;从开封往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0。

三、结论

总体来说,当时开封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水运

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北宋立国的基础,对北宋定都开封有重

要影响。首先,以汴河为主的运河系统有效地将北宋政治、

军事中心与江南赋税重心联系起来,从而在一定历史阶段

内使政府凭借江南财富维持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奢侈用

度。其次,每年运往京师的除漕粮外,还有其他物资,如金、

银、钱帛、茶及各种军用品,亦数量巨大。这些财物钱帛构成

了北宋中央政权赖以存立的经济基础,而且也满足了统治

者对于奢侈生活用品的需要。而它们之所以能够由南方大

一13—

量运抵中央,运河实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最后,运河对

北宋立国的重要性还表现在漕粮对国防前线的接济。北宋

立国之初,北有契丹虎视中原,西北有党项图谋东寇。能否

抵御这两个强敌的进攻事关北宋王朝的安危,故以重兵驻

防边境,而边地所需兵资又绝非当地赋税所能承担。在兵事

至急之时,还需专用京师的漕粮至国防前线@。

开封居于这样一个堪称“天下要冲”的水陆交通条件优

越的地理位置,且濒于东南赋税重心区,得以给养京师百万

上下的禁军,也勉强可以说是一个军事形势中心。然而开封

城却未因此而在军事上发挥它的全面指挥作用,禁军百万

似乎只为拱卫而不是为了防边御侮。开封城未做到内外兼

顾,即在照顾到国内各处的同时,也要顾及域外,也就是说

要抵御周边各族的侵扰。北宋立国之初,面临北方契丹的威

胁,特别是辽得到了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国北方迤东一带

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障,中国遂不得不

陷于天然的压逼形势下挣扎”@。太祖赵匡胤对这一点应有

认识,在北宋立国不久,他便试图两迁洛阳甚至是长安,循

周汉故事凭地之险以安天下。史载,开宝九年(976年),因赵

匡胤“尝有迁都之意”,这年四月,他出巡洛阳,即有官僚上

述“陈八难”,企图加以阻止,及到洛阳后,又想留下不走,群

臣莫敢谏,“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乘间言日:‘东京有

汴梁之漕,岁致江淮米数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成仰给焉。

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安固已久,不

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上亦弗从。晋王又从容

言日:‘迁都未便。’上日:‘迁河南(洛阳)未已,久当迁长

安。’王叩头切谏。上日:‘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

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

上不答。王出,上顾左右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

百年,天下之民力殚矣。”’0从君臣的争辩中,可以看出赵匡

胤已经看到定都开封,行“守内虚外”之策将致使国家致贫

的严重后果,欲迁都以去冗兵,然而迁都则不能兼顾漕运,

兼顾漕运又必养重兵以卫京师。如此,北宋不得不依靠漕运

而定都开封。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虽处于“四达之会”,但毕竟是“四

战之地”,不得不靠大量养兵守卫京师,以兵为险,“守内虚

外”。而大量养兵要靠运河漕运来支撑才得以维持国命,漕

运成为北宋立国之基础。既然运河成为北宋国脉之所系,那

么运河的兴衰也必然影响到开封的兴衰和王朝的安危,它

成为一把双刃利剑。至北宋后期,汴河失修,河道淤塞,漕运

不济,命脉既断,其政权崩溃也为期不远了。

一14一

注释:

①叶适.水心别集(卷一二).法度总论.

②【宋】郑樵.通志·都邑序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③史记(卷六九)《苏泰列传》及正义。黄河南塞,-3指战国时

秦昭襄王所修筑的长城。这条长城由今甘肃岷山起。经

今陕西省北部,而至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乃是在黄河

之南.

④章俊卿.三都论.据《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百一十六

《建都部》.

⑤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上三·漕运.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宋纪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⑦【宋】宋祁.宋景文笔记·杂说.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⑧【宋】张方平.张方平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⑨宋史·河渠志.

⑩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

⑩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上三.

宋史(卷九三)·河渠志·汴河.

⑩周建明.论北宋漕运冲l~g+-会经济史研究,2000(2).

⑩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六之二二.

⑧宋史(卷一七五)·食货志上三·漕运.

⑧据《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汴河;《新唐书》卷五三,《食

货志》记载:唐德宗时叛将李正己、田悦占领徐州等地,

漕运受阻,"-3时的水陆运史杜佑便建议改走颖水过蔡河

而上的道路。

⑩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广济河.

⑥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③王明德.试论北宋开封定都.开封大学学报,2008(1).

⑧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⑤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四月癸卯.

参考文献:

[1]郑寿彭.宋代开封府研无台北:中华书局,1958.

[2]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3]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

[4]陈桥驿坤国七大古都冲国青年出版社,2005.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6]黄仁宇冲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7]周建明.论北宋漕运冲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2).

[8]王明德.试论北宋开封定都.开封大学学报,2008(1).

(责任编辑张海鹏)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