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1、探究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范措施
一、自主学习
1、碳的氧化物有和两种,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
。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常温下它是色,味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化学性质有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是利用了其的性质。
3、能产生温室效应气体有、、、等。防止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二、合作探究:
1、分组实验一:在烧杯内放两只高矮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将收集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结论:
2、分组实验二:向刚才集满二氧化碳的软矿泉水瓶内加入半瓶水,立即扭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结论:
3、补充实验1:用试管取少许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猜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证明:自己设计实验或参考课本P114[实验6-6],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证明你的猜想,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分析
结论:化学方程式:
4、补充实验2:用试管加热实验二中软矿泉水瓶中的水,观察现象。
现象:结论:
化学方程式: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
5、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补充)固体二氧化碳又名,用途。化学性质:
。
三、巩固练习: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途下图所施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并轻轻振荡试管。(如右图)
(1)描述产生的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水槽中为澄清石灰水则:(1)描述产生的现象:(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图示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3、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二氧化硅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粉碎后的样品15g放入锥形瓶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5.5g。试回答:⑴选用粉碎的矿石样品与选用块状的矿石样品分别与盐酸反应,前者的优点是。
⑵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1、探究并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是:色、味体,溶于水。化学性质是具有
性、性和性。
2、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它具有毒性是因为。
二、合作探究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观看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录像,记录现象并分析。
现象:结论:
化学方程式:
[深度思考]
写出煤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上层中层下层
冬天用煤取暖时若通风不畅,主要发生上面的哪个反应,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放盆水能否避免这一现象?原因是
2、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石灰水?????D.用灼热的氧化铜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
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明设计了如图6--2所示的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
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3)当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时,可以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光合作用
尿素化肥
灭火器灭火
人工增雨
图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