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敬畏的心
2012-12-24 | 阅:  转:  |  分享 
  
敬畏的心

作者张先锦

“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鼓励人们去做某事时,说:“不要怕”。但是,从字里行间还是看到有害怕、畏惧、担心的心理。敬畏的心就是一种既让人崇敬、敬仰、尊敬又让人畏惧、担心、害怕的矛盾心理。

人生于天地之间,从无知到有知,在不断的学习中,始终会感到有种神秘的东西在自己的周围。常言说,人在做,天在看;离地三尺有神灵。做点善事要惊天地泣鬼神,做点恶是要神不知鬼不觉。

为什么会有敬畏的心存在?一是传统的心理因素,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无法排除的环境因素。是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组成因素之一。在众多的宗教理念中告诫人们要善,否则神会惩罚你,让你下地狱。还有民间的各种传说,鬼怪故事,因果轮回让人有敬畏的心,二是社会生活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让人有敬畏的心,在家,敬畏父母,因为父母会给我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供给;在学校,敬畏老师,因为老师会把他们的知识经验传授与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少走弯路;在单位,敬畏领导,因为领导会关联着我们的升迁前途;在社会,敬畏法律与道德,因为它们让社会有稳定的秩序。三是生活中的各种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即使掌握了,还没有完全知道规律发生的各种条件。因而,人们顺规律而动时,感到事半功倍,顺风顺水,天随人愿,心想事成。而人们逆规律而行时,会感到事倍功半,逆风逆水,天不随人愿,事与愿违。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在刘备西取巴蜀时,他忘记了诸葛亮的联吴抗魏的总策略,而最终导致了刘备的下坡路趋势。当今社会上,没有敬畏之心的人,不都是最终害人又害己,坑爹又坑娘。

有敬畏的心,使人在待人处事时,谨慎行事,尽量实现双赢共赢的效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对待家庭时,感到小家和睦,大家才能和谐。对待自然时,有敬畏的心,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地球生态圈的一部分,是靠自然来养活的一个高等动物而已。尽量让自然界良性循环,人类才能从自然界中获取不尽的资源能源。而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方式最终导致物种的灭绝,人类的胆大包天的行为方式,表面上看是害了别人,像地沟油、三聚氰胺的奶、塑化剂的酒、苏丹红的蛋、改生产日期的商品,你卖给了别人,别人也把这些东西也卖给了你及你的家人。

敬畏的心,让人尽量多为善,少为恶;敬畏的心,让官多为人民谋福利,少为自己贪私利。

献花(0)
+1
(本文系ZHANGGONGCH...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