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柴窑狮子藏品与唐代陵墓狮子的艺术特色
2012-12-27 | 阅:  转:  |  分享 
  
柴窑狮子藏品与唐代陵墓狮子的艺术特色



中国的陵墓雕刻,据文献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陵墓外雕刻兽类形象作为仪卫或纪念性的“象生”,最早的实物见于西汉。从西汉中期开始,少数达官贵族的墓前出现了列置的石雕,如霍去病墓前列置有“马踏匈奴”、跃马、卧牛、伏虎、卧象、野人、石蛙和石鱼等。“象生”,是指象征有生命的雕刻,但直到东汉,“象生”中才有狮子,“汉安邑长尹俭墓云:阙东有碑,阙南有二狮子相对”[1]。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前置石狮更为常见。帝王陵前置石狮最早出现在北魏孝庄帝(元子攸)静陵、但在当时的“象生”和石狮,在数量和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定,从唐代乾陵以后,狮子才正式作为象生中的主要仪卫,守护帝王陵墓,并且石狮的朝向、数量、规格有了统一的格式规范。唐代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帝王陵墓,除元代以外,基本上都沿袭了唐代的规制,从而使狮子这一艺术形象一直成为帝王陵墓不可缺少的守卫者。

要真正了解唐代陵墓狮子艺术造型的特色,首先必须对唐代陵墓有深刻的认识,从研究规模庞大的唐代“十八陵”开始。唐十八陵是唐代近300年各朝帝王的陵墓,分布在陕西省关中渭北高原的群山中,东西蜿蜒300余公里,陵墓外的狮子与其他的珍禽瑞兽、文臣武将一起,在帝王陵墓外己经镇守了一个余年之久,甚为壮观。

唐代的帝王陵墓,由于朝代的兴衰,各个时期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有别,所以陵墓狮子的格调和气质也有区别。其中以乾陵为代表,因为这座陵墓处在唐王朝的上升发展和盛唐时期,最具时代和艺术特色,是唐代陵墓狮子艺术的突出代表。乾陵,位于陕西乾县的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这座陵墓的狮子雕刻艺术,是唐代雕刻艺术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狮子艺术中的典范。陵墓“因山为陵”,其“象生”仪卫的设置,为后世历代帝王的陵墓确立了传统的规置。乾陵宏伟严正的布局和狮子威猛的造型,在总体布局中互相烘托,在气势上互相补充,结合得十分和谐。

乾陵陵园原置石狮四对八尊,分别位于内城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之外,其中以朱雀门石狮最为引人注目。这两尊石狮为蹲式,皆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东侧石狮高3.02米,胸宽1.5米,长2.40米。狮座为两层:上座长2.35米,宽1.40米,高0.29米。底座长3.30米,宽1.64米,高1.08米。西侧石狮高2.8米,胸宽1.38米,长2.83米,狮座两层,上座长2.60米,宽1.42米,高0.29米,底座长3.33米,宽1.66米,高1.13米。两尊石狮底座四周均有精美的线刻蔓草、祥云、瑞兽图案。狮子在写实的基础上,从突出其威猛的特点出发,加以大胆夸张变形,它们在整体造型呈金字塔状,昂首挺胸,两足前伸,身躯饱满,胸部宽阔厚实,肌肉突出,筋骨强壮,前肢粗壮结实,状如钢铁铸成,支撑着前倾的躯体,使之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肢爪尖锐锋利,骨节凸起,石狮头部巨大,头部及颈项部毛发卷旋,似层层鳞披;双目圆大凸起,怒视前方,鼻子宽阔向上隆起,张开大口,露出利齿,似欲发出震撼山谷的巨吼。身躯后蹲,稳重如泰山。整个造型浑润有神,有顶天立地的气概,把“兽中之王”狮子凶猛异常、威武无比的精神表现得非常有力。狮子守卫在陵园门外,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给人以警觉和威严的感觉,显示出封建王权的稳固和强大。



。。乾陵石狮突出刻划了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反映了帝王生前专制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死后神圣不可侵犯的用意。同时,成功地运用了我国汉唐以来民族化的兽类雕刻装饰手法,如狮子头颈部和腿部的卷毛雕刻装饰,就是继承了传统的圆雕技艺,充满了灵动的韵律和节奏。

。。从整体造型上看,乾陵石狮的结实和饱满,与西方狮子精悍、灵巧的造型截然不同,外来的动物己经中国化,由平面加线条转向圆润、宽大的胸脯,有弹性的动态线,与秦汉时期的石虎和辟邪有相似的表现手法,而螺旋状的鬣毛则完成了中国狮子的定式。石狮无论是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都没有多大的空隙。几乎全是填实的空间。从正面看这批石狮,全都昂首挺胸,前肢粗硕,犹如两条粗圆的石柱顶天立地,那种坚定不拔、坚不可摧的气概,与整座陵墓的风格联系参一起,大大增添了陵墓的雄风,使整座陵墓的笼屉上一层神圣的、尊严的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浓烈气氛。









以上资料来源于互联网:http://www.sn.xinhuanet.com/misc/2008-05/07/content_13183639.htm

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最近我收藏有一件柴窑瓷器,这个瓷器无论从颜色、器型施釉方式底足等多个方面看,都比较接近唐和五代的瓷器特色判定它是传说中的柴窑。底部有柴字款,为楷书属阴刻。隐约可见。柴字为“疒内加柴”属繁体字。宋影青和汝窑没有这样的透明釉且有这样的开片,底款是写在第一遍施釉上,然后又施第二遍的透明釉开片丰富滋媚细润轻薄,颜色天青.。底款字体符合唐楷书的审美取向,在唐代楷书已经成为精美字体的代表形象。此品采用蘸釉法两次施釉,第一层为天青色的护胎釉,外层为透明釉,须弥座与狮子之间布满结晶.支钉烧,支钉布局规整符合唐宋间烧造技法足脉土黄,符合记载。底款字体符合唐楷书的审美取向,在唐代楷书已经成为精美字体的代表形象。

















作者信箱abs566@126.com

献花(0)
+1
(本文系秋水馆778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