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骨髓检查
2012-12-29 | 阅:  转:  |  分享 
  
骨髓检查

1.骨髓的细菌培养: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阴性(无菌)

临床意义:正常人骨髓内是无菌。当细菌侵入骨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寒战、高热或毒血症症状时,骨髓或血液标本可检出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它有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等。

2.骨髓象分析的注意事项: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

1.骨髓的增生程度

(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应结合末稍血象合作考虑。如果血象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象均减少,而骨髓细胞也少,可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粒细胞缺乏症的骨髓增生也减低,但血象中仅有粒细胞减少而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

(2)增生活跃一般为正常骨髓或见于某些贫血。

(3)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常见于白血病和增生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等。

(4)增生减低或极度减低,常见于造血功能降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增生性白血病。

2.各系统间比例的关系

(1)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的变化是由于某一系列细胞的增加或另一系统细胞的减少。比例增加见于幼红细胞减少,炎症引起的粒细胞增多,类白血病反应,粒细胞白血病。比例减低或比例倒置见于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以及除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比例正常见于正常骨髓、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粒细胞系统比例的变化:粒细胞增多:a.以原、早粒细胞增多(达20%-90%)为主,见于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b.以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见于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以中性晚幼粒细胞及杆状粒细胞增多为主,常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某些药物和毒物的影响,严重烧伤,急性失血,大手术后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d.以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多见于过敏性疾患(支气管哮喘等),寄生虫感染,急、慢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型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何杰金氏病等;e.嗜碱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等。粒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化学、物理因素及严重感染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等。

(3)红细胞系统的变化:红细胞增多以原、早红细胞增多为主,见于红血病和红白血病。各种增生性贫血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红血病、红白血病、某些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贫血并伴有红细胞形态的异常。红细胞减少如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不减少,则见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4)粒、红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5)淋巴细胞系统增多:原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成熟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粒细胞增多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并伴有淋巴细胞形态的改变。

(6)单核细胞系统增多:多见于急、慢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7)巨核细胞系统变化:巨核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急性失血等。巨核细胞减少见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及部分阵发性睡眠性白红蛋血尿症。

(8)其他细胞的病变: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性放射病时,可有浆细胞、网状细胞及组织嗜碱细胞增多。原幼浆细胞增多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网状细胞增多并且形态异常可见于恶性网状细胞瘤,某些感染也可有网状细胞的增多。

3.细胞形态有无异常

(1)整个细胞的异常:细胞体积的大小,细胞核浆比值的变化,细胞形态的异常。

(2)细胞核的异常:细胞核数目的变化,形态的异常,核染色质的改变。

(3)细胞浆的异常:分为着色的异常和所含内容物的异常。

4.有无异常细胞或寄生虫

5.骨髓象结合血象检查检查骨髓涂片的同时必须常规检查末稍血液涂片,因为有些病骨髓象相似而血象有显著的区别,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而有些病则骨髓象有显著区别而血象相近似,如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病和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又如某些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黑热病的血涂片皆显示全血细胞显著减少,但这三种病的骨髓象却有显著区别。另外,有的血液病如白血病的类型不易确定时,血片的细胞因成熟程度较骨髓为好,细胞愈成熟愈易辩识,所以当骨髓片不易定型时,血片可帮助定型。

3.骨髓血液寄生虫检查:

化验介绍:血液寄生虫常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高烧,继发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液寄生虫是寄生骨髓、血液及其它造血器官、造血组织的寄生虫类。临床常见疟原虫、黑热病原虫、夹膜组织浆病、锥虫、回归热螺旋体、血丝虫等。患疟疾时,骨髓血象可查到疟原虫;黑热病患者可找到利杜体;夹膜组织胞浆菌病,锥虫回归热,在骨髓及其它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中都可以发现。

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无

4.骨髓异常细胞检查: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

(1)转移瘤细胞细胞大小不匀,常成堆出现,染色深。细胞的大小、核的大小形态和染色质等均有多变性,因而差异很大。胞核圆或椭圆形,亦可为凹陷形或分叶状,核占细胞的绝大部分,可由于异常的分裂而出现多叶状,染色质网状,聚集成堆,核仁较大,可数个,染深兰色。胞浆嗜碱性强,染色不匀,常有空泡,颗粒无或极少。

(2)高雪氏细胞为高雪氏病的特有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80微米,核小,通常一个,也可多个,偏一侧,染色质粗糙,染色较深,偶可见核仁。胞浆量多,色兰而微紫,边界逐渐模糊,含有很多淡紫兰色波纹状纤维样物,排列如蜘蛛网状。

(3)尼曼-匹克氏细胞为尼曼-匹克氏病的特有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约为40微米。核小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单个亦可为两个。可有核仁。胞浆丰富,充满类脂质(神经磷脂)。

(4)何杰金氏病细胞为何杰金氏病特有的细胞。其大小约30-80微米。胞核核一至三个,典型的具有二个核呈镜影状排列,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呈海绵状。核仁大而多,可数个,染深兰色呈鸽眼状。胞浆淡兰或深兰色,边缘部分深染可有空泡。偶见少量紫红色嗜苯胺颗粒。

5.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无

临床意义:

(1)鉴别白血病类型:阳性且POX>3%者可排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OX<3%要考虑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急粒白血病以强阳性为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则为弱阳性;急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弱及强阳性的细胞一般各>20%。

(2)诊断遗传性过氧化物酶缺乏症:此症有两类:一类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POX染色全部阴性,嗜酸粒细胞则正常;另一类仅嗜酸粒细胞POX缺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POX染色正常。

6.酸性磷酸酶(ACP):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原始粒细胞阴性:早幼粒、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中度阳性;成熟中性粒细胞弱阳性;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弱至强阳性;淋巴细胞极弱阳性;浆细胞及原核细胞中度阳性;血小板弱阳性,幼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则为阴性。

临床意义:

(1)辅助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常表现为中度至强阳性,且具有对抗左旋酒石酸抑制的特性。

(2)区别淋巴细胞的类型:T淋巴细胞常为阳性。

(3)用于鉴别细胞:鉴别高雪氏细胞(强阳性)与尼曼匹克细胞(阴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阴性或强阳性)与淋巴细胞(阴性或弱阳性);以及巨球蛋白血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异常淋巴细胞(阳性)与正常淋巴细胞(阴性或弱阳性)。

7.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化验介绍:无

参考值:NAP染色只在中性分叶核、杆状核粒细胞中,偶在中性晚幼粒细胞中出现阳性,其他细胞一般阴性。NAP的正常值与实验室的条件有很大关系,不同医院正常值的差别可以很大,因此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值以利比较。在新生儿,妊娠期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NAP的活性要比正常人强。

临床意义:

(1)慢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诊断及其与类白血病的鉴别:慢粒时,NAP积分值一般常为0分,个别可正常。在类白血病则积分显著增高。如慢粒合并感染或急变时可增高。

(2)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的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P积分增高或正常,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则降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定。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鉴别:急、慢性再障,积分增高,后者可明显降低。

(4)白血病前期(白前)与再障鉴别:白前积分降低,而后者增高。

(5)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细菌性肺炎增高,后者降低。

(6)真性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前者增高,后者若无感染则正常。

(7)绿色瘤与神经母细胞瘤的鉴别:前者积分降低,后者则增高。



献花(0)
+1
(本文系sn飞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