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為什麼只有少數運動員能奪得金牌
2013-01-06 | 阅:  转:  |  分享 
  
為什麼只有少數運動員能奪得金牌?

為什麼這八個原則會讓你達致顛峰

聰明的人總是希望能夠變得更聰明,優秀的人也總是希望能夠再更優秀,即便如此,你仍然不知道那些我給頂尖交易員或避險基金經理們的建議,對你有何意義。他們的企業與你有何相關?他們和自己不是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嗎?而且這些人不就是最近股市危機中,損失慘重、賠了上億的那群人嗎?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謂是非參半。沒錯,這些頂尖交易員每天經手的金額可能比你來得高;他們在股市崩盤時也的確虧損了不少資金。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因此一敗塗地;他們也不全都是騙子。有些人(其中包含我的一些客戶)因為一直以來就是以超高的道德標準行事,因此絲毫沒有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就算他們的事業因此遇到一點小動盪,也都能迎刃而解。但這裡要強調的是,本書並非要教你如何投資股票賺大錢,這部分就留給其他人來寫,他們可以跟大家分享有哪些投資工具和策略。本書的重點在於這些成就非凡的人如何思考。因為這樣的思考邏輯,深深地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最棒的是,你也可學著跟他們用同樣的方式思考事情。真正的成功往往始於一種心神狀態,但要將這樣的意念轉化成行動,進而得到期望的結果,卻需要一些特定的行動和行為模式才行。本書所提及的八個原則,就是在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所運用的法則,讓他們不管是在體壇、商業界、政治圈、文教界或任何預征服的領域,都能如願成為箇中高手。我會知道這些乃是因為我本身就曾歷經許多轉折,最後才搌轉成為專門訓練交易員的巔峰績效輔導員。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hicagoMercantileExchange)擔任基層員工,一路慢慢升遷至芝加哥交易所(ChicagoBoardofTrade)擔任交易員。三年後我因為椎間盤突出而無法久站,只得黯然退出證交界。那時我跟很多人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很迷惘。我的同儕在當時已紛紛從法律系、醫學系和MBA學成畢業,事業開始有些進展,反觀自己卻好像白白浪費了三年的生命。我在交易所的工作經驗要轉調其他產業很困難,當時的我一籌莫展,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由於過去在大學時期曾加入棒球校隊,又在大學聯賽一級(Division1)(注一)打過棒球,因此我也考慮棒球教練這個職位。問題是我後來發現如果要在大學擔任教練,至少要有碩士學位。其實重返校園當學生這件事並沒有很吸引我,倒是運動心理學這個領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於是我決定申請就讀。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既然當時的棒球專員都是從律師當中挑人出來培訓,那我有了體育相關的學位之後,要當上棒球教練應該不是難事。我知道要靠這個行業賺大錢恐怕得等上好幾年,但交易所的工作經驗給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錢總是會來來去去、有進有出,但如果你無法熱愛自己的工作,日子久了仍很難成功。我在研究所的時候曾在康乃狄克大學棒球隊實習,當時我負責該球隊的運動心理諮商,往後的事業也是在當時得到靈感與啟發。我發現原來我拿來鼓勵球員的那些方法,遇到股票賠錢時也可以同樣用來激勵自己,兩者原理是相通的。這個發現讓我驚覺一件事:輸家與贏家之間最大的差別,除了兩者各自具備不同的技能之外,兩者在心態上的差異也很重要。於是我將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出了我的第一本書,成了第一個擁有交易員執照與運動心理學背景雙重身份的人,並且運用了這樣的知識,協助他人在金融交易界提升績效。從那時候起,除了一對一的訓練之外,我已舉辦上百場逾千人參加的研討會,與會的來賓來自全國各金融機構、巨額避險基金單位與各大企業。我也替CNBC電視頻道錄製每週一次的影視布落格,也曾上過時代雜誌的節目,還有CNBC電視台製播的財經節目FastMoney、SquawkontheStreet、TheCall、PowerLunch、StreetSigns、ClosingBell和OntheMoney等;也曾和DonnyDeutsch一起上過TheBigIdea與MillionInside等節目,另外也曾上過由VH1製播的TheFabulousLife節目。我接下來要跟各位分享的原則,也曾出現在研討會的課程或是這些節目當中。重點在於我並不是教導棒球選手如何打擊,也沒有告訴我的客戶如何投資。這些是他們本身就已具備的技能。我只是教他們如何讓本來就會技能發揮得更甄完美,這也是本書所要傳達的。我沒辦法教會聾子唱聲樂,我真的沒辦法。我不是魔術師。我無法創造天分;卻能幫助他人發揮潛力。如果你本身歌喉不錯,希望演唱生涯能夠再提升到另一個境界,那麼本書中提及的一些方法就能幫你達成夢想,前提是你必須要為此付出心力,且照著步驟一一執行。那些找上門來的客戶都已在自己的領域有一番成就,但他們卻不甘於只做箇中好手,他們願意不計任何代價地超越極限成為巔峰高手。他們就好比那些醉心於體態塑身的人,在一般人眼中,他們的身材已經很不錯了。但他們卻努力地尋找進步的空間,即便只是消掉身上最後一丁點油脂,都是值得努力的目標。只要讓他們發現有這樣的機會,就會毫不猶豫地從身心靈各個層面去改造,以達到該領域的巔峰極限。對我的客戶們來說,只當個優秀的人還不夠,要就要成為人中之龍。我不用告訴他們如何平衡人生的各種選擇;亦不用協助他們處理私人感情的維繫。這些都是人生導師或甚至是諮商師的工作。我不是人生導師,我也不是諮商師,更不領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師。我是一名巔峰績效輔導員,受僱來協助這些菁英們更上一層樓,先是幫他們找出還可以在精進的地方,然後擬定策略,再確保這些計畫都有被嚴格執行,以達到目標。有趣的是,這些各行各業的菁英跟一般人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他們跟你我一樣也只是會犯錯的平凡人,甚至有些人犯的錯更多。唯一讓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的思考方式異於常人。你也可以像他們那樣思考,因為這不是變魔術,你只要全心全力地訂定目標,就可以避免做出與情緒或直覺判斷有關的錯誤決定。你只要下定決心,即使在千百萬個不願意的情況下,仍能認真地實踐計劃達成目標(事實上,反而這時候更要義無反顧地執行目標)。接著你還得要有心理準備,為了達到目標,有些時候會很辛苦或是得冒險,但若你照著本書中所提及的方式進行,即便有風險,也都是透過計算與推敲後的小風險。這並不是說你做的每個決定都會依照事先計畫的那樣呈現,這樣說未免也太不切實際了。成功的投資者都知道,不可能每一筆交易都是穩賺不賠。透過本書不代表你往後都不會犯錯,只是你犯的不會再是愚蠢而早就可以避免的錯誤。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通常都是金融交易圈中的老虎伍茲、羅傑費德勒和喬伊納柯西。基於隱私保密原則,我不便在此透漏他們的姓名或公司行號,但我能跟各位保證的是,他們在這一行已有多年經驗,且在二○○八年至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時,不但安然度過危機,甚至還因此闖出一片天。他們是金融界的巨星,而我的任務就是向讀者揭發這些人的思考邏輯。在此我要再次強調,他們今天能爬到這樣的地位,與其數學運算能力或是好運無關,純粹是因為他們想法上的不同,而締造了今天的一番成就,讓他們的名字永垂青史。因此,歡迎各位一同來窺探門內祕辛,大門從今開始永遠為你敞開。你要做的就是拿出勇氣和決心通過這道門,並從中學習方法實踐夢想。老虎伍茲、巴菲特……這些成功者不斷締造紀錄,甚至一年賺進數千萬美金,他們的特質,你有幾項?□有幹勁□善於分析□冷靜□小心做決定□自信□堅持□勇敢□常保好奇心□自律□不自大□專注□目標明確□隨持做紀錄□能夠從錯誤中學習□有方法/有組織□做計畫-計畫後會徹底執行□保有彈性□能自我反省□機智□相信自己的直覺□願意學習□努力強化自己的優勢

你知道自己「為何而做」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小編對工作很厭倦,每天上班都如行屍走肉一樣,做任何事都沒有成就感,非常不快樂。那時,小編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當這個念頭一出現,就如漣漪一般蔓延開來。每天腦子裡轉的,都是如何脫離這個環境,以及脫離之後,我要做什麼。某一天,小編自認為終於想清楚了,便向主管提出辭呈,主管當然會問我原因,於是我振振有辭地告訴主管,因為我覺得我不適合這份工作。「喔?為什麼不適合?」「因為我覺得自己個性不適合做編輯?」「那麼,你當初為什麼要選擇做編輯?」「呃,因為我愛看書。」「愛看書的話,當個讀者就好啦,不然也可以去書店,為什麼要進出版社?」主管這個問題著實讓我停頓好久。對耶,我已經忘記當初自己從「愛看書」的小讀者身分,轉而進入出版社擔任編輯,是因為什麼原因?又或者,我根本沒認真想過?那一天,我沒有直接回答主管的問題,而是回去想了好久,終於,我能理出答案。過幾天,我再約一次主管,這一次我終於能回答他的問題:我做編輯,是因為愛看書。但,也是因為我喜歡把一樣東西從「想法」變成「實際呈現出來的出版品」。這個過程非常有趣!讓我充滿成就感。主管聽了之後,微笑點頭。接著,便仔細地詢問我工作上的狀況。那一次的結果是,我知道我並不是想離開「編輯」這個角色,我想暫時逃離的,是混亂的工作狀態,以及內心對工作事務的諸多不確定感。主管的問話讓我停下來,仔細地問自己問題,並審慎地給出答案。說真的,如果我當時沒有這樣做,可能早就「逃」開出版界,現在也不會在這邊給大家寫這篇文章了(笑)。提供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身為工作者,日日忙碌勞累的我們,別忘記隨時問自己「為何而做」,幫助自己釐清方向、找到答案喔。

別問如何做到,要問「為何而做?」

別再問自己「如何做到」很多人胸懷大志卻希望破滅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他們在知道「為何而做」之前,不斷地問自己「要如何做到」。要如何讓事業有所成長?要如何才能升遷?要如何變成較有說服力的業務員?要如何增加所得?這些問題其實跟下列這些沒什麼兩樣:要怎樣才能甩掉二十磅?要怎樣才能有時間上健身房?要怎樣才能把我今天、明天、這州或是這個月待辦的事情完成?你問這些問題之後,發生什麼事?你是否有因此感到更有活力或是更有決心?還是開始忐忑不安,擔心自己無法成功?我賭一定是後者,因為與「如何」相關的問題,只會帶來負面的情緒。這些問題不但無法讓你燃起鬥志,還可能因此令你感到挫敗,最後可能因此決定不再去嘗試。如果上述這些都是你曾歷經過的情緒,別擔心,因為第六章會告訴你如何克服恐懼和擔憂,把「要如何做到」的問題丟在一旁,進而提升自己的績效。但在那之前,你得先知道自己的動機為何。為何而做?提及為何而做,你也許能夠馬上回答出:我之所以會當行銷專員,是因為當我快速找出如何說服客人不去賣競爭對手的產品,而購買本公司產品時,會得到許多成就感。我之所以會當理財專員,是因為我喜歡幫助他人做財務規劃,讓他與家人的經濟能夠無虞。我之所以會當實業家,是因為當我把腦中的構想付之實現,成為一個賺錢工具時,十分地有成就感。我之所以會當記者,是因為我喜歡走在全球新聞的最前線,而且其他人仰賴我分享資訊的感覺很好。我之所以會當咖啡廳的員工,是因為我喜歡與人接觸,當顧客喝到我為他們特製的咖啡時展露微笑,會令我感到十分開心。我是老師,是因為我喜歡看到學生學到新知時,眼神中所發出的光采,那代表我為一個年輕的生命點亮了一盞燈。以我來說,我之所以會當巔峰績效輔導員,因為我喜歡幫助其他人發揮潛力,讓他們的績效屢創新高,達到巔峰。如果你能夠馬上就說出「為何而做」,那真是太棒了。你會閱讀這本書,就代表希望可以把自己所熱愛的事物做到更臻完美,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迅速又精確的說出自己為何而做。或許你並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走上這條路,或許你之前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剛才提到的那位客戶戴倫,在我詢問他之前就沒想過這個問題,甚至,或許你剛開始入行的時候,你還知道自己為何而做,但隨著時間累積,一路上出現許多分散注意力的事物,讓你漸漸失焦而忘了當初的初衷。
献花(0)
+1
(本文系prs45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