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企业管理论文
2013-01-15 | 阅:  转:  |  分享 
  


《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课程老师:王海涛









题目:论如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701

学号:200705080505

姓名:周昕

编号:208号

时间:2009-11-21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调动下属积极性,指出作为领导者能调动下属积极性将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然后阐述要调动下属积极性首先就得摸清下属“家底”,率先垂范,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次就是具体从赏和罚两发面总体细论如何调动下属积极性,并重点强调赏罚要得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后指出实施上述的具体措施时,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与下属沟通,具体时期侧重点不同,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最大程度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关键词:企业率先垂范文化赏罚得当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



论如何调动下属积极性

“企业成功20%靠的是战略,30%靠市场机遇,那剩下的50%靠的就是企业的执行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治理上”。这是人称打工皇帝的唐骏在某论坛上所说的一句话!众所周知,员工是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作为领导者,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执行力,将使企业将得到长足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下属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将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对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一个生产电信产品的公司在创业初期,依靠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几年之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十万发展到每月上千万。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公司领导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http://www.fazhan.com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物质激励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员工对非物质激励越来越看重。因此,在新的阶段,企业应该大力发展对员工的非物质激励,调动下属积极性。非物质激励因素以非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并能够影响或改变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使员工为组织目标做出更大贡献的因素一些调查研究成果证明非物质激励的有效性。在一项的调查中,中国员工按对其激励的重要度排序前三项是:(1)工作中的成就;(2)同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3)心情舒畅。赫茨伯格的激励要素排序前三项依次为:(1)成就;(2)认可;(3)挑战性。可以看出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企业首先应予非物质激励以高度的关注,在企业内部构建系统的多元化回报与激励体系;其次,在对员工的内在需求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有针对性的非物质激励措施;再次,通过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建设,在企业内部构建长效的激励动力源泉。1.不断认可和真诚赞美

杰克.韦奇说:“我的经营理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得清。”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对其工作的肯定和赞美。企管顾问史密斯指出,每名员工再小的好表现,若能得到认可,都能产生激励的作用。诸如拍拍员工的肩膀、写张简短的感谢纸条,发一封邮件给员工,或是打一个私人电话祝贺员工取得的成绩或在公众面前跟他握手并表达对他的赞赏等等这类非正式的小小表彰,比公司一年一度召开盛大的模范员工表扬大会,效果可能更好。

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认为,为顺应未来趋势,企业经营者应立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目标与需求,设计出一套低成本的“肯定员工计划”,他的看法是,员工在完成一项杰出的工作后,最需要的往往是来自上司的肯定和感谢,以下是激励员工士气,提高下属积极性的十大法则:

亲自向员工的杰出工作表现表示感谢,一对一地亲自致谢或书面致谢;

花些时间倾听员工的心声;

对个人、部门及组织的杰出表现提供明确的回馈;

积极创造一个开放、信任及有趣的工作环境,鼓励新点子和积极的主动性;

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公司的收支情形,公司的新产品和市场竞争策略,以及讨论每位员工在公司所有计划中所扮演的角色;

让员工参与决策,尤其是那些对其有影响的决定;

肯定、奖励及升迁等,都应以个人工作表现及工作环境为基础;

加强员工对于工作及工作环境的归属感;

提供员工学习新知及成长的机会,告诉员工在公司的目标下,管理者如何帮助其完成个人目标,建立与每位员工的伙伴关系;

庆祝成功——无论是公司、部门或个人的优秀表现,都应举办士气激励大会或相关活动。

2.荣誉和头衔

为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颁发荣誉称号,强调公司对其工作的认可,让员工知道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使员工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员工感觉自己在公司里是否被重视是工作态度和员工士气的关键因素。作为领导者,在使用各种工作头衔时,要有创意一些,并可以考虑让员工提出建议,让他们接受这些头衔并融入其中。比如,你可以在自己的团队设立诸如“创意天使”、“智慧大师”、“霹雳冲锋”、“完美佳人”等各种荣誉称号,每月、每季、每年都要评选一次,当选出合适人选后,要举行适当隆重的颁发荣誉的仪式,让所有团队人员为荣誉而欢庆。

3.领导角色和授权

给下属领导角色以酬劳其表现,可以让下属感到自己担当大任,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感到自己受到了上司的偏爱和重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下属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提高其地位,提升其优越感。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被授权的下属自然会激发起潜在的能力,甚至为此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比如让下属主持简短的会议;通过组织培训会议发挥员工的力量及技能,并让其中的一名员工领导这个培训;当某位员工参加外面的研究会或考察后指派其担任培训会议的领导,让他简短地对其他员工说明与研究会相关的内容及重点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还可考虑让员工领导一个方案小组来改善内部程序。

给下属加薪固然是激励下属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但金钱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很显然,仅仅依靠加薪是无法满足员工的欲望的,而上述所列举的一些偏重人的精神与情感方面的激励方法和技巧,不仅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而且可以反复使用,不断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更好的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其次,有赏就得有罚。在现实生活中处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处罚用的恰当对调动下属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对于用处罚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企业应明白罚也得是轻物质重精神。有人主张物质上重罚,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工作失误或后进之人被重罚,因此正常的生活受到了影响,那就会结怨于企业或老板,他可能有寻求机会报复的可能。罚是一种教育,主要是利用人们的廉耻之心,在其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其改弦更张。“罚”,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以轻为主,点到为止,如果掌握不好度,会产生积怨,那就违背了处罚的初衷。日本一个企业经理的属下迟到了,经理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大发雷霆,而是送给他一只电子表,暗示其好好把握时间。赵匡胤听说宰相赵普受贿,因赵普是开国元勋,赵装作不知,还亲自给赵普送了一些金元宝以愧其心。这些都是一些批评方式,而且用得恰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处罚的方法很多,但原则是要本人意识到错误,不可过分伤害其自尊。那样,便可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赏”和“罚”之所以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就是利用人性中共同的趋利避害的特性。现实中有些“赏罚”作用不太明显或适得其反,关键问题是赏罚不当。如国营企业发奖金,人人有份,奖金成了固定的工资,肯定不会有作用。因此,作为领导者,关键要做到赏罚得当。赏罚得当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绝大部分人心服口服,即使被处罚的人也心服。要做到这点,就是要有一个公开的赏罚标准,只对事不对人。最应避免的就是老板或上级感情用事,赏罚随意,流之于滥,滥得的结果是好人受气坏人神气,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就像以前人们形容大锅饭下的国营企业:“一个干的,两个看的,旁边有三个捣蛋的。”其结果最终受损最大的是企业或老板自己。

???最后,我必须指出,作为领导者,在不同的时期偏重于不同的激励形式,某一时期物质利益的激励可能成主导性激励,那么这个时候就要从物质利益的各个方面保障,以达到对的有效激励。只有与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才能充分地了解和认识的,从而对症下药,充分地从而提高效能,增强竞争力,推动不断发展。

《论新时期企业的人事管理》李修林,2003年第12期《管理世界》;《领导权变用有艺术》张淑敏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领导也需要激励斯俊,1998年现代领导心理学俞文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献花(0)
+1
(本文系lingyy360do...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