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7 城市(教师版)
2013-01-17 | 阅:  转:  |  分享 
  
专题7城市

(辽宁盘锦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该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图完成问题。

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答案】B

【解析】离市中心较近,接近市场;接近住宅区,劳动力丰富。选择B项。

辽宁盘锦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读某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2)该图中土地规划最有利于该市????(????)

A.改善人居环境 B.促进工业发展 C.调整产业结构 D.推动科教事业发展 【答案】(1)D(2)A

【解析】(1)图中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选择A项。(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住宅用地的比例较大,说明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选择A项。

辽宁盘锦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该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 【答案】(1)B(2)D

【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从图中直接表现的是城市规模扩大。选择B项。(2)工业由市中心移向郊区的原因一方面是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是改善城市环境,在加上交通的发展。所以不可能的是郊区劳动力素质高。选择D项。

2013届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问题。

(1)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减缓城市涝灾?缓解城市缺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 B. C. D. (2)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1)B(2)A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和合理利用。(1)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2)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

山西省2013届高三二次诊断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2年8月20日上午10时24分,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再次“拉响”高温黄色预警,提醒市民午后昼量减少户外活动。这是自8月13日以来,上海市中心气象台连续第8天发出高温黄色预警。甲图为上海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乙图为1986—1990年上海各月各级热岛强度出现日数统计图。

(1)据甲图概括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的分布特点。(4分)(2)据乙图说明上海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变化特点。(4分)(3)下面是某班级学生收集到的关于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部分资料,请选择其中两个方面说明其原理。(6分)

【答案】(1)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自市中心向周围郊区递减,且向东递减较快,向西递减较慢。(4分)(2)各级热岛强度出现日数6月最少,10月最多;大致上热岛强度越强,年内变幅越大。(4分)(3)任答两方面即可。:城区建筑物和硬化地面比热小,吸热快,升温快。(3分):城区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消耗能源多,释放废热多,使气温升髙。(3分):城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对气流阻力大,不利于散热,使气温偏高。(3分):大气成份发生变化,等废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3分)

【解析】(1)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特征分析。(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6月最少,10月最多;大致上热岛强度越强,年内变幅越大。(3)本题主要考查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理分析。从人口、建筑物、工业、交通等方面分析。

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该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问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B. C. D.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 C.加强道路建设 D.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答案】(1)A(2)B

【解析】(1)根据曲线可知,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适宜人类活动影响的是A项。(2)城市内涝往往是排水系统部完善,所以防治城市内涝,从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方面分析。

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该图为南亚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考虑,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

A.水泥厂 B.钢铁厂 C.棉纺厂 D.造船厂 (2)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A.使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 B.使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C.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复杂 D.使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答案】(1)C(2)B

【解析】(1)南亚季风为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污染大气的工业不能迁往e城市,e城市不靠近河流,不宜布局造船厂,所以只有棉纺厂适宜迁往e城市。(2)部分城市外迁使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江西省四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广佛都市区”指以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读图“1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问题。

(1)由图中可知该区(??)

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B.东北方向上的路网密度最大 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 (2)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 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 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 【答案】(1)C(2)A

【解析】(1)根据图中想可知,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密度增加快,道路发展最快。选择C项。(2)根据题意可知,对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城市绿化带的建设。选择A项。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地理试题图8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城市的空间形态为????????,该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为?????????。(4分)(2)据图说出该城市地价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3)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6分)

【答案】集中式(2分)放射状(2分)从市中心向外围降低(2分)从干线向两侧递减(2分)距离市中心远近(1分);交通通达度(1分)与Q地相比,P地附近等深线密集,水域通航和停泊条件优越;P地交通便利,有铁路与之相连;P地为远离市区,海港建设费用低(每2点,6分)

【解析】(1)根据城市的形态可知是集中式。道路网是放射状。(2)城市的地租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递减,因素因素有离市中心的距离;交通的通达度。(3)港口的区位条件从水域条件、交通条件、航运、停泊条件建设成本等方面分析。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如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1998—2007年间,该市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答案】(1)B(2)C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面积变化每年正向变化,说明城市面积逐渐扩大。(2)城市建成区面积正向变化最大,说明城市面积增加很快,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表,完成问题。我国部分省区首位度统计表

? A省区 B省区 C省区 1984年 5.22 7.62 10.26 1997年 3.85 5.88 8.39 (1)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2)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 B. C. D. 【答案】(1)C(2)D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省区城市首位度不是最高;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说明结构趋向合理;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2)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是最大城市人口减少,说明人口向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2011年夏季,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网民戏称带你去“看海”。回答问题。(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如图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A.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草地 B.草地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 C.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草地土地 D.混凝土方砖草地土地新沥青路面 (2)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高、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多上升气流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大???????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

A. B. C. D. 【答案】(1)B(2)D

【解析】(1)根据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的大小可知,草地降雨损失量最大,其次是土地、混凝土方砖。新沥青路面最小。正确的排序是B项。(2)根据城市热岛效应可知,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形成降水;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降水集中在城市上空。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如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 (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答案】(1)C(2)C

【解析】(1)甲位于市中心,功能区是商业区;乙在商业区的外围,占地面积大,功能区是住宅区;丙位于城市的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功能区是工业区。(2)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处不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该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介于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减少污染;处不适宜规划建没食品加工厂——河流下游,水质差。

2013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一次统练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文化设施的分级与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1~4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文化设施,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A.1-幼儿园,2-中学,3-小学,4-医院 B.1-幼儿园,2-小学,3-中学,4-医院 C.1-幼儿园,2-小学,3-医院,4-中学 D.1-医院,2-幼儿园,3-小学,4-中学 (2)文化设施的布局不受服务半径影响的是

A.中学学校 B.医院 C.网上图书馆 D.酒店 【答案】(1)B(2)C

【解析】(1)等级越低,居民的使用频率越多,设施的规模效益越小,服务半径越小;等级越高,居民的使用频率越少,设施的规模效益越大,服务半径越大。(2)文化设施的布局不受服务半径影响的是网上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联系。

(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 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 D.上海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0C (2)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变化 B.冬季风势力强弱 C.城市化的发展 D.降水的变化 【答案】(1)A(2)C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和读图分析能力。(1)直接读图判断即可,该地区的气温增幅基本呈现自东向西递减。(2)该地区的平均气温升高,反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C项。

(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完成问题。(1)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大城市迅速发展 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2)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 【答案】(1)C(2)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1)温州城市化是在村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村镇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城市。(2)温州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题。

(图10)

18.

A. B.交通C. D..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A.沿河流B.沿交通干道C.沿湖泊D.靠近批发市场

图示城市分布于河流交汇处,故反映该城市形成时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随着图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发展逐渐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

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7分)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西地理简图

材料二:该图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材料三:巴西1950~1980年3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增幅很大,相同增幅的发达国家多花了20年才实现,在这一城市化增幅内,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0.6倍。到了2000年,巴西城市化水平达到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1)材料一图中L1洋流的性质为流,该国首都巴西利亚的典型植被是。亚马孙河流量大,水流平稳,但航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3分)(2)巴西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部,与西欧相比,巴西发展农业的最大自然优势是。(4分)(3)分析材料二,1989~2006年巴西利亚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中的面积大量减少,面积增加。(6分)(4)材料三中1950~1980年30年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种现象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

【答案】(1)暖热带草原经济欠发达(或工业欠发达或人口稀少,运输需求量小)【每空1分,共3分)(2)东(或东南)纬度低,光热充足每空2分,共4分)(3)水质有所好转工业用地城市绿地每空2分,共6分)(4)城市失业率升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率增高,治安混乱;城市环境恶化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图示L1为巴西暖流,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故典型植被为热带草原。河流的航运价值除受自然条件影响外,还与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2)从气候和地形分析,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沿海平原,巴西地处热带,而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故巴西的光热条件远优于西欧。(3)材料二反映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降低,即水质有所改善。结合材料二的图例判断即可。(4)城市化速度超过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可能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交通、就业、住房、城市环境质量、社会治安等方面分析。(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读图“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的农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最可能的是(??????)(2分)A.水稻??????B.甘蔗??????C.蔬菜?????D.小麦(2)该城镇准备建设一海滨浴场,图中A、B两处中,????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5分)(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意向投资,你觉得该地应该引进????????厂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1)C(2)B,位于海湾内,风浪小;河流左岸泥沙沉积多,沙质较好;高速公路附近,交通便利。(3)电子??有理工大学技术力量强,可选择技术要求高的企业;城该地有铜材厂、晶体管厂等,可与电子工业相互协作;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料、能源缺乏,应该发挥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环境整洁的优势。(3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1)根据该地区位于珠三角,且图示农田位于城市附近,故适宜布局城郊农业。(2)B位于海湾内,影响浴场分布的条件主要从水域条件:风浪、水深和陆域条件:交通、沙滩等方面分析。(3)化工厂环境污染严重,而珠三角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故不利于钢铁厂布局,由图示大学的分布,判断该地区有一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故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www.canpoint.cn010-5881806758818068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1页共1页



















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







献花(0)
+1
(本文系昼晴夜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