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第1期)专题1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版)
2013-01-17 | 阅:  转:  |  分享 
  
专题1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山东泰安宁阳二中考试该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 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 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 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 (2)图中、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层次性 (3)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农林牧综合治理 C.大力发展重工业 D.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1)D(2)A(3)B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根据图示的因果关系,判断的生产环节。(2)①②之间的关系反映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即整体性特征。(3)改变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试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8分)材料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由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五大支持系统、16个变量、45个指数和225个基本要素指标构成。???材料二:图17反映我国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00)

材料三:在江苏13个大市2011年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的调查中,南京的科技支撑能力排第2,经济外向度排第8,社会保障能力排第9,资源支撑能力排第12。(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3分)(2)A、B两省区中,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低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3分)(3)结合材料三,分析南京市可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______。(2分)

【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短缺令人堪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3分)(2)A(1分)高寒的气候,生态脆弱(1分);人口稀少,科技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1分)(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外经济联系(任答两点,得2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1)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分析。(2)直接读图A(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可从该省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3)结合材料三反映南京的经济外向度、社会保障能力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排名较低,故主要从这些方面的改善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臭氧层因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而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但目前臭氧在减少。图中每种紫外线宽度变化代表其浓度变化。回答问题。

(1)据图1判断,臭氧层(臭氧浓度最大)的海拔约为

A.0-15km B.15-30km C.30-45km D.45-60km (2)如果图示中臭氧浓度减少,导致地面生物受到伤害最大的紫外线波段是

A.UV-a B.UV-b C.UV-c D.三种相同 【答案】(1)B(2)B

【解析】本题考查臭氧空洞和读图分析能力。(1)直接根据图示纵坐标读数即可。(2)每种紫外线宽度变化代表其浓度变化,图示UV-b在臭氧层大量减少,反映臭氧层能大量吸收UV-b的紫外线,故臭氧浓度减少,导致UV-b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幅增加,导致伤害地面生物。



9.A.B.C.D.10.A.B.C.D.解析秸秆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同时沼渣可以还田作为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发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秸秆焚烧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7~18题。

17.国际考古界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②水底水温高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④风力侵蚀作用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8.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发挥新安江水库的灌溉功能,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增加水电站的发电量,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充足的电力

C.废弃水电站,使古城露出水面,发展古城旅游

D.发挥库区水体的调节作用,夏季发展避暑旅游

【答案】17.B18.D

【解析?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答案】C

【解析】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

题考查环境问题。

A.全球变暖会导致各地蒸发量增加,从而使海平面下降

B.全球变暖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不会产生影响

C.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重要措施之一

D.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唯一措施

【答案】C





























www.canpoint.cn010-5881806758818068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1页共1页



















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







献花(0)
+1
(本文系昼晴夜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