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图示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面积逐渐缩小,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完成问题。
(1)下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的是
(2)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距今7000~5700年 B.距今5700~2700年 C.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50~80年代 【答案】(1)C(2)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湖泊。(1)湖面是水平的。根据7千年的湖面变迁特点可以看出,PQ之间的湖底海拔最低,河流经过地区应为山谷,地势较低,但高于湖底。再根据湖面变迁线的疏密特点,判断坡度的陡缓。(2)根据湖面变迁线的疏密特点可以判断,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我国某地7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问题。
(1)决定图中A处等温线走向的是
A.地形 B.季风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 (2)图中B处等温线的走向主要取决于
A.山脉走向 B.海陆分布差异 C.盛行风向 D.大型水利工程设施 (3)图中C处气温??
A.等于26℃ B.大于26℃ C.小于26℃ D.大约28℃ 【答案】(1)C(2)A(3)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和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A处位于沿海,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决定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图示B处位于福建西部,为武夷山区,故受山脉走向影响,等温线与等高线的走向基本一致。(3)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判断,C处等温线应低于26°C,而高于24°C。
(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图,完成问题。
(1)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 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2)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
A.300平方千米 B.3000平方千米 C.6000平方千米 D.9000平方千米 【答案】(1)A(2)B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运用。(1)根据图示M岛的经度位置:166°E附近,判断位于西半球的东十一区。(2)该地区位于赤道附近,跨经纬度都约0.5°,故距离约0.5111KM,故计算面积最接近3000KM2
(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答案】(1)C(2)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该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中部高,西南、东北低。(2)图示甲乙两处的等高线均为“凸高为低”表示山谷。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问题。
(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该地地形主要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低山丘陵 (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 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 【答案】(1)B(2)D(3)C
【解析】(1)首先图中最高点位置在等高线340附近,根据向标分析方位。选择B项。(2)根据等高线特征可知,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海拔不高,所以是低山丘陵。选择D项。(3)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择C项。
(山西山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我国1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108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上右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2)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④ D.无法确定 【答案】(1)B(2)C
【解析】(1)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西北高、东南低,选择B项。(2)位于右岸,选择C项。
(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图1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问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答案】(1)D(2)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山峰的海拔为58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图示河流两侧的等高线为300米,故Q邻近的等高线应为400米,则Q海拔高于400米。(2)瀑布落差为72,即瀑布顶端海拔在272--300之间,桥的海拔在200--228之间,山峰580,相减,落差为352-380之间。
20.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
A.320米B.397米C.412米D.506米
21.关于图示地区说法可信的是
A.在N地看不到甲村B.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C.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D.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处的河段自北向南流
【答案解析
20.图示流经甲村附近的河流上游的海拔高度为450—500M;而河流下游的海拔为50-100M,故计算图示地区的最大高差小于450M。故选C项。图示N地与甲村之间有一山脊阻隔,故N地看不到甲村。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处的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19.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 B.1:250000 C.1:5000 D.1:50000
20.若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A.甲处的旅游景点 B.位于乙处的寺庙
C.步道两侧枫叶正红 D.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答案解析
19.根据图幅面积比相当于比例尺的平方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5000。A项图示丁地到甲地之间为一山脊,故不能看到甲地的景点;错误;B项丙地位于山峰,且从丁地看丙地山坡下陡,上缓,故不能看到山峰丙处的市民;错误;根据丙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故可能看到步道两侧的红叶,选C项。
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M点的值可能是
A.0.4B.1.2C.0.8D.
17.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
.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
A.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B.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地区。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7.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均为数字式B.比例尺甲大于乙
C.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8.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C.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答案解析
7.甲图比例尺为1:15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的文字或数字。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据指向标可判断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题考查地图。
9.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10.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
【答案解析
9.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间大圆上的劣弧长,图示中B的坐标是(60°N,45°E),C的坐标是(60°N,135°E),据此判断最近的走法。60°N纬线圈的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因此60°N纬线上经度相差180°的AB线和赤道上经度相差90°的DE线距离相等。
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
A.①B.②C.③D.④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答案解析
11.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而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地;M点与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段从西南流向东北;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
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
16.郎伊尔宾位于北京的()
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
17.旅游机构建议7—8月前往当地的游客携带太阳镜,原因是()
A.纬度高,大气的逆辐射弱B.冷高压强大,天气寒冷
C.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紫外线强度较大
D.无对流层,紫外线易到达地面
【答案解析
16.郎伊尔宾位于北极圈以北,在北京的北方,经度20°E附近,位于北京的西侧,因此选择C项。夏季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对人眼伤害大,因此建议游客携带太阳镜。
题考查地图和世界区域分析。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1~题。18.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国界线上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D.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四幅图中()
A.a、b两地相距约2200千米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D.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答案解析
18.依据图示山脉走向及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甲为乌拉尔山脉,乙为安第斯山脉,丙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丁是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g地和h地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内力作用强烈。
题考查经纬和地图。33.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对外联系得到不断加强,开辟了不少国际航线。读“极地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在开辟“极地航线”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2分)
A.19小时B.1l小时
C.8小时D.15小时
(2)现在东航公司成功地开辟了从芝加哥飞越北极地区直达上海的新航线,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2分)
(3)看图判断极地航线经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领空(双选)()(3分)
A.瑞典B.日本C.俄罗斯D.加拿大
(4)该“极地航线”示意图原刊登于某报,运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改正图中经度注记的错误之处:①;②。(2分)
【答案】(1)B????(2)缩短了航线和飞行时间。(3)CD????(4)90°W应改为90°E,120°E应改为60°W。
【解析】(1)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的8日15时,即为西八区时间7日23时,到达时间为西八区8日10时,计算飞行时间为11小时。(2)图示北极航线应为两地之间的地球大圆,故距离短,飞行时间短。(3)我国向北需经过俄罗斯,美国北部需经过加拿大。(4)上海所在的经度才是120°E,故图示90°W应为90°E,120°E应为上海所在对趾的经线60°W。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0分)该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原因是____。(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南风(1分)A(1分)?A地位于冷锋锋前(1分)(2)D(1分)坡陡(1分);水充足(1分)(3)A(1分)河流交汇,水源丰富(1分);地形平坦开阔(1分);交通便捷(1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1)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向。图示等压线弯曲处可能形成冷锋,则D位于冷锋的锋后,为雨区,而A位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2)图示D位于山区,等高线较密,说明坡度较陡,且附近有陡崖、河谷,故地质灾害多发。(3)图示A危害河流交汇处,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从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
www.canpoint.cn010-5881806758818068全品高考网邮箱:canpoint@188.com
第1页共1页
全品高考网gk.canpoint.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