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男人:唐中宗李顯
唐朝最怕老婆的人唐中宗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首先他是個賢夫良父。他的賢良還是從流放開始的。那是在684年二月,剛做了36天皇帝的中宗李顯被母親武則天廢黜,流放到房陵。此後,政壇一有風吹草動,母親就派人來「慰問」他,而李顯一聽說母親又派人來,就不由得心驚膽寒,想要自殺。幸虧妻子韋氏一次次地鼓勵他,才讓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而流放途中生下來的小女兒安樂公主,從小聰明伶俐,也給他帶來了無窮的快樂與希望。正因為在患難中,李顯曾經深深體會到太太和女兒帶來的溫暖,所以復位之後,他對太太和女兒都是出名地好。也許愛之深,才會懼之切吧,反正當時宮裏宮外都知道唐中宗怕老婆。有一天中宗在宮裏舉行宴會,叫了好多藝人來助興。有個藝人自告奮勇上來說,我想唱個曲子,曲名叫「回波辭」,詞是新編的,有點得罪皇帝,不知道皇上聽了會不會不高興。唐中宗鼓勵他唱。這個藝人唱道:「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裏無過李老。」這是什麼意思呢?《回波辭》是樂府的一個曲名,有固定的格式。第一句中的「回波爾時」是開頭固定的一句套話,「栲栳」是一種竹筐,在這裏沒有意義,就是確定一個韻腳。第二句就有意義了,說怕老婆也是一件大好事。接著第三句就舉了一個怕老婆的典型例子,說宮外怕老婆最有名的人是裴談,第四句說宮裏也有一個典型,那就是李老,唐中宗李顯。裴談和李顯為什麼能得到「李唐王朝最怕老婆的人」這樣的榮譽稱號呢?咱們看看裴談的先進事蹟就知道了。裴談當時是御史大夫,三品高官,在外面也是威風凜凜、吆五喝六的。可是到了家裏,對夫人總是俯首貼耳、唯唯諾諾。好多人都覺得費解,就問他,你怎麼這麼怕老婆啊?他便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名言。他說:「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時,視之如生菩薩。安有人不畏生菩薩?及男女滿前,視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母耶?及五十六十,薄施妝粉或黑,視之如鳩盤荼,安有人不畏鳩盤荼?」什麼意思呢?他說,我怕老婆那可是一以貫之,從來都怕。我老婆讓我害怕有三個原因:當她是妙齡少婦時,看起來就像菩薩般模樣,哪有人不怕菩薩的呢?等到她為我生兒育女、兒女繞膝之後,她就像九子魔母,哪有人不怕魔母的呢?等到她年老色衰,臉上施了脂粉,黑白不勻的,活像一個鬼,哪有人不怕鬼的呢?「鳩盤荼」是梵語,意思是啖人精氣的鬼。藝人唱完這首曲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那藝人便笑嘻嘻地看著唐中宗夫婦。唐中宗在一旁也只能嘿嘿乾笑,不敢有別的表示。看看中宗尷尬的模樣,韋皇后發話了,說:「唱得有趣,賞!」馬上賞給藝人好多絲綢。李顯也無可奈何。這樣看來,把李顯和裴談相提並論,真是一點兒都沒冤枉他。支持皇后干政,縱容皇后包養情人既然怕老婆,那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就得服從太太需要了。工作方面,他不僅讓韋皇后公開參政,而且還幫助她大張旗鼓地發展勢力,讓她和自己處於並尊的地位;在生活上,就更有水準了,他居然容忍韋皇后包養情人!有人要懷疑:你說的情人是不是武三思呀?武三思跟她的關係不是工作關係嗎?這沒有錯,問題是在武三思死後,韋皇后真的有情人了。她的情人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有兩個,一個叫楊均,一個叫馬秦客。這兩個人各有優勢。楊均特別擅長烹調,想來韋皇后比較喜歡美食,所以愛屋及烏,也喜歡能做美食的;美食吃太多了難免會得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正好馬秦客是個醫生,可以負責調理保健。那麼,韋皇后有這麼好的老公,為什麼一定要包養情人呢?而且好像品位也不怎麼高,一個是廚師頭兒,一個是醫生。想來在韋皇后的心目中,婆婆武則天就是榜樣,只要是婆婆曾經做過的,她也要一樣不漏地模仿一遍。武則天包養情人,韋皇后也要包養情人。只不過武則天是在唐高宗死了以後才開始包養男寵的,而她迫不及待,把什麼事都提前做了。唐中宗不是怕老婆嗎?風聲傳出來,他也唯有聽之任之,雖然綠帽子戴了一頂又一頂,他卻表現出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極度嬌縱女兒對夫人如此,對女兒安樂公主,中宗就更嬌縱了。安樂公主想要辦什麼事,都是自己直接擬好了詔書,讓中宗簽字。政治上的大事都可以這樣決定,生活上的瑣事就更不在話下了。安樂公主不是漂亮嗎?人靠衣裳馬靠鞍,美人還得靠靚裝。安樂公主最著名的衣服叫做「百鳥羽毛裙」。這可是在中國服裝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的漂亮裙子。一共做了兩條,都是用各種鳥的羽毛織成的,五彩斑斕,材料稀罕就不用說了,做工更是考究得出奇。裙子織出來後,從正面看是一個顏色,從旁邊看又是一個顏色;放在太陽底下看是一個顏色,放在陰影裏看又是一個顏色。一條裙子可以當四條穿。而且再仔細看,裙子上織的是花、鳥、獸的圖形,每一隻鳥、獸只有小米粒那麼大,難得的是微縮之後還能栩栩如生。把整個成本算下來,每條裙子就值一億錢,比打一條金裙子還貴。當時為了給安樂公主織這條裙子,唐中宗動用國家力量到嶺南去採集熱帶鳥的羽毛,經過一番圍剿,好多珍稀鳥類都不見了蹤跡,簡直就是一場生態災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