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养生与延寿
2013-01-19 | 阅:  转:  |  分享 
  
养生与延寿

时下,“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是热门话题,是啊!人到这世界上来一次多不容易,谁不想健康长寿呐?历史悠久的古老中国,历古以来就很重视“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各个朝代不不乏研究养生的“大家”。

中国养生重视内因,同时也不忽视外因。只有正气强盛、脏腑气血功能正常,才能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减少和避免内伤疾病的发生。在自然界面前,人们不仅要做到与天气相应,也要避免不利因素,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适应之。

养生学认为,任何生命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提供一个适宜其发展的生存环境。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要顺应季节变化,以增强人体对外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起居有常”人的生活起居规律须符合“四时五脏阴阳”,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就一年而言,春谓发陈,夏谓蕃秀、秋谓容平、冬谓闭藏,是讲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时季节中必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保持正常。在一天之中也是如此。

每天的活动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应该根据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等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如整天坐着上网,看电视、看书报或长时间从事激烈运动,老年人也不可成天懒洋洋在床上躺着。以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要做到劳逸适度,使活动有益于身心。

同时,养生必先修德。所谓修德,即指超越物质情欲,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以保持人体内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达到益寿的目的。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