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2013-01-31 | 阅:  转:  |  分享 
  
2011年9月

第24卷第3期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xiPoliticsandLawInstituteforAdministrators

Sept.,2011

Vol.24No.3

【司法实务】

论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孟松

1

,陈荣鹏

1

,冷泠

2

(1.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重庆401147;2.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重庆400039)

〔摘要〕银行卡犯罪是伴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高科技、高智能的新型犯罪,

其涉及法律关系复杂、侦防难度大等问题。文章从持卡人、发卡行、特约商户和公安机关的角度探

讨了社会整体防控工作,防患于未然,以期减少银行卡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银行卡犯罪;持卡人;发卡行;特约商户

〔中图分类号〕DF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00(2011)03-0166-03

银行卡犯罪是伴随银行卡业务的发展而滋生出

来的一种犯罪,其发生和发展的速度往往与银行卡

业务的发展成正比。日益增多的银行卡犯罪,不仅

直接侵害持卡人和金融机构的利益,还严重影响整

个银行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严重破坏了国家正

常的金融秩序。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展开防控措

施,将银行卡犯罪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持卡人对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银行卡犯罪活动的日益猖獗,与持卡人对银行

卡犯罪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警惕有着直接

的联系。可以说,持卡人疏于防范是银行卡犯罪发

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持卡人自身防范就会使一

些犯罪嫌疑人望而却步。

(一)用卡环节的防范

1.持卡人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不要将银行

卡和身份证一起放在钱包里,防止钱包丢失后犯罪

嫌疑人凭身份证到银行柜台篡改银行卡密码。同

时,身份证丢失也不便于挂失银行卡。银行卡密码

要精心选择,既要方便记忆,也要确保不易被破译。

不要将生日、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作为密码,也不

要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以免被犯罪嫌疑人猜到。

密码还要不定期更改。持卡人有多张银行卡时,不

要多张银行卡设置同一密码,防止一张银行卡密码

被破译时,其它银行卡的密码也一起被破译。同时,

设置的密码比较复杂时,不要为了防止忘记而将密

码记在卡上。银行卡不要借给他人,也不要外露,避

免给犯罪嫌疑人以可乘之机。

2.持卡人使用ATM机取现或者转账时,一定要

查看ATM机是否被加装其他装置;在门禁刷卡时不

要输入密码;看到有临时张贴的告示时要提高警惕;

输入密码时要注意身边是否有人在偷窥、是否有摄

像头;为防止密码被窃取,要一手输入密码,另一手

遮盖在键盘上。对于打印的交易流水单,要妥善保

存,不要随意丢弃。

3.在使用银行卡消费时,要注意让银行卡保持

在视线之内,防止收银员重复刷卡或者在盗码器上

盗取密码。网上购物时要选择信誉好的网站。网上

支付时要注意观察网页上是否有金锁或者金钥匙标

志,如果没有要及时下载商业银行的加密程序。还

要谨防“钓鱼”网站仿冒正规银行主页套取银行卡

资料。不要使用不明链接、电子邮件等第三方网页

上提供的银行网站,要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银行的

收稿日期:2011-06-21

作者简介:孟松(1984-),男,河南商丘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助理检察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

陈荣鹏(1979-),男,山西太原人,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助理检察员;

冷泠(1984-),女,吉林辽源人,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支队民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专业硕士

研究生。

网址,以免进入不法分子设置的假冒网站。登录时

仔细检查网站名称、标识是否正确。不要在网吧等

公共上网场所操作网上银行或进行网上交易。另

外,要谨防病毒攻击。上网时要开启病毒实时监控

系统以加强对病毒、间谍软件和垃圾邮件的防御。

输入密码最好使用网上银行软件自带的密码键盘,

以免被木马纪录下密码。推荐使用硬盘加密工具,

加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注意保留网上消费的记录,

以备查询。网上交易前最好进行全盘杀毒和木马查

杀。最后,要充分利用浏览器的加密功能。目前各

大浏览器都已提供加密功能,这对于持卡人在网上

安全刷卡提供了保护作用,尤其是网上支付时,浏览

器的网页上会出现金钥匙或保密程度的交谈对话

框。如果浏览器上显示“安全程度不够”或“资料传

输有可能遭他人窃取”的字样时,不要交易。

(二)遗失银行卡后的防范

银行规定遗失的信用卡在挂失前及发卡机构受

理挂失后24小时内,因被冒领、冒用而造成的损失

由持卡人自己负责。因此,银行卡遗失后持卡人要

立即用电话通知发卡行,简要说明银行卡丢失时间、

地点和经过,要求银行冻结其存款账户防止被冒领;

之后,持卡人应尽快到发卡行办理挂失手续,提交银

行卡遗失并停止使用的书面申请。如果持卡人在异

地丢失银行卡,可在遗失地代理机构办理挂失手续。

如果遗失的是副卡,则主卡、副卡需同时挂失。

(三)吞卡后的防范

持卡人使用ATM机时,可能会被吞卡。出现吞

卡现象不一定都是机器吞卡,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

犯罪嫌疑人在ATM机上设置吞卡装置以盗取持卡

人银行卡的事件。因此,银行卡被吞后,持卡人要认

真检查ATM机,看ATM机上是否被加装吞卡装置,

判定是机器吞卡还是人为吞卡。如果发现有吞卡装

置,要打电话报警。吞卡事件发生后,持卡人不要立

即弃卡离开,而应给安装ATM机的商业银行打电话

求助,让银行专业人员前来检查机器并排除故障。

对于“热心人”,其中既有善意帮助者,也可能有恶

意骗取银行卡信息者,对此,持卡人要冷静应对、谨

慎处理,有益的建议应该采纳,但对于形迹可疑人员

一定要有所戒备。

二、发卡行对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1.银行部门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保护持卡人信息安全。持卡人的账户信息应由专门

部门专人保管,严禁以任何形式提供给他人或者与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部门共享。持卡人的每一笔

交易,银行部门都要及时通知持卡人。可通过短信、

E-mail等形式,将交易地点、交易时间、交易金额

等发送给持卡人。经持卡人同意,银行部门可以对

持卡人交易信息进行定期研判,发现疑似欺诈的交

易信息要立即通知持卡人,提醒持卡人核实交易信

息。情况紧急又联系不上持卡人的,可以采取紧急

措施冻结持卡人卡内资金。向持卡人提供交易凭证

或者对账单时,应当屏蔽银行卡卡号的中间几位,防

止卡号的泄露。

2.控制自助服务的限额。通过ATM机取现、转

账或者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转账要有额度和次

数的限制。这样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大额度的窃取

持卡人账户资金,减少持卡人的损失。这也是国内

银行通行的做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四机关联合

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

卡犯罪的通知》中的规定,持卡人使用ATM机或者

电话银行转账的,每张卡每天转出的金额不得超过

5万元。持卡人使用网上银行转账的,必须采用数

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否则,每次转账

不得超过1千元,每日累计不得超过5千元。

3.提高银行卡设备的技术含量。随着信息技术

的日新月异,银行卡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针对银行

卡专用设备和操作系统漏洞的犯罪呈现急剧上升趋

势,发卡机构必须提高技防水平,增加技防投入,从

硬件和软件方面增强防范,消除安全隐患,这是提高

银行卡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安全管理

特约商户是犯罪嫌疑人实施银行卡犯罪的前沿

阵地之一。加强对特约商户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防

范银行卡犯罪。若特约商户的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相

关规章制度就能从某种程度上防止银行卡犯罪的发

生。但是特约商户同犯罪嫌疑人相勾结,则必然会

大增加银行卡犯罪得手的可能性。因此,发卡行

要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监管,加强对异常交易活动的

检测,并及时作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这类

行为的发生。

1.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

防止不良商户欺诈。银行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人民银

行征信系统、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以

及身份信息系统,核实特约商户的资信、经营范围、

财务状况。只有合法经营并财务状况良好的商家才

761第3期孟松等:论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能被发展为特约商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不能

发展为特约商户。对于商户的法定代表人,要核实

其诚信状况,有无破产、违法记录等。必要时,可以

向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门查询。对POS机的使用状

况要做不定期检查,严格控制移动POS机的使用。

2.定期对特约商户培训,提高其识别伪卡的能

力。如:通过肉眼仔细观察银行卡的卡面颜色、凸

印、全息激光防伪商标和荧光防伪标记;卡面应载有

的信息:发卡银行一级法人名称、统一品牌名称、品

牌标识、卡号、持卡人使用注意事项、客户服务电话、

持卡人签名条;单位卡卡面左下方还应当有凸印的

“DWK”字样等。掌握一些银行卡常识,可以减少银

行卡犯罪带来的损失。

3.建立健全对特约商户的现场检查制度。银行

部门要对特约商户进行不定期检查,查看其受理银

行卡情况、交易质量以及是否按照有关要求操作

POS机;是否有专人保管和维护POS机;对银行卡

交易的重要凭证是否视同现金保管;是否有可疑交

易、涉嫌欺诈交易;有无发生过银行卡信息泄露事

件。检查中发现管理不善、有违规受理银行卡行为

的特约商户应予以通报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对信誉

下降和信用等级降低的商户应暂停或取消其特约商

户资格。故意受理伪造银行卡或者盗取银行卡信息

的,应立即终止其银行卡交易,取消其特约商户资格

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将特约商户及其法定代表人的

相关信息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四、公安机关对银行卡犯罪的防范

1.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威慑犯罪嫌疑人。为遏

制银行卡犯罪的迅速蔓延,为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

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公安机关应当联合中

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银行卡

犯罪的专项行动,打击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通

过整治行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地公安机关侦破银

行卡犯罪案件的能力,强化打击的力度和水平;另一

方面,能够促使各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规范化

经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公安机

关可以通过短信、网络、宣传单等形式,让公众了解

银行卡犯罪的新手段及其防范对策,提高公众的风

险意识。社区民警要深入社区、写字楼等场所,向公

众讲授银行卡及ATM机的安全使用常识。在ATM

机的显著位置张贴公安机关统一制作的警情提示,

向社区居民提供派出所报警咨询电话,方便居民电

话咨询或报警。

3.加强基础工作,提高民警侦查破案的能力。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从宏观上广泛收

集、分析和研究银行卡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手

法等,把握银行卡犯罪的动向和走势,以便有针对性

地做好防控工作。从微观上拓展银行卡犯罪案件的

线索来源,对获得的具体情报信息进行整理,做好分

析、研判工作,为银行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提供情报

支持。

参考文献:

[1]陆春晖.刍议当前信用卡犯罪的防治对策[D].上海:上

海交通大学,2007.

[2]袁小萍,王学军.我国银行卡犯罪的现状与防控对策

[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2):32.

[3]刘宪权,张宏虹.涉信用卡犯罪刑法修正案及立法解释

解析[J].犯罪研究,2005(3):21.

[4]袁小萍.试论ATM案件的作案手段及侦查思路[J].犯

罪研究,2005(4):13.

(责任编辑:张建萍)

ResearchonthePreventionofBankCardsCrime

MENGSong

1

,CHENRong-peng

1

,LENGLing

2

(1.NO.1BranchofChongqingPeople’sProcuratorate,Chongqing401147;

2.PublicSecurityBureauofHigh-techZoon,Chonqing400039,China)

Abstract:Bankcardcrimeisaccompaniedbythedevelopmentofbankcardbusinessandtheriseofahigh-tech,

highlyintelligentnewtypesofcrime,thecomplexityoflegalrelationshipsinvolved,surveillanceisdifficult.Inthis

paper,cardholders,issuers,merchants’perspectiveofthepublicsecurityorgansofthecommunitypreventionand

controlandtakepreventivemeasurestoreducetheincidenceofbankcardcrime.

Keywords:bankcardscrime;owner;issuingbank;merchant

861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4卷

献花(0)
+1
(本文系duzhanha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