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隆《海门天险》
2013-02-06 | 阅:  转:  |  分享 
  
31.「彈藥庫」位置低下,〈回〉字形設計可避免炸彈碎片直接射入,彈藥庫原本有屋頂、覆土,但現在已不復見,只剩牆壁遺跡。32.「東砲台區」的
另一個砲位目前空著,只留下砲座遺跡,砲前近一人高的子牆,是以三合土築成,可以有效隱匿與保護砲台及兵員。音乐:黄昏的怀抱
位於基隆港東岸碼頭對面的古蹟「海門天險」,又名「二沙灣砲台」,建於清道光年間中英鴉片戰爭時期。歷史上記載最早的二沙灣砲台,
係由台灣兵備道「姚瑩」於1840年所建,並曾於1841年七月發砲擊退來犯英軍。目前所見的二沙灣砲台是1886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
」所建。由此眺望港口景象,視野十分廣闊。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01.「海門天險」位於基隆港
東岸碼頭對面二沙灣山丘上,這座昔日扼守邊防的砲台,已列為一級古蹟,目前是基隆極熱門的景點。02.「海門天險」城門為中國城牆造型,
以石塊堆砌而成,是砲台的出入口,原本面臨深淵,後被整理古蹟清出的砂石堆積成一個平台。03.由於營門具有標示與象徵的作用,因此在門
洞上方崁入一塊石匾,並題〈海門天險〉,以強調其地位之險要並壯大聲勢。4.砲台營門由石條砌成,中央砌成圓拱形的城門洞,但洞內中央用
石條舖砌成平頂形式,作為門扇開閉的空間,可惜門扇早已不見。05.目前所見的二沙灣砲台是1886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聘請德國人
「鮑恩士」設計所建,但城門則仍為中國之傳統式城牆建築。06.城牆上用石塊疊砌而成的突出物稱為「堞」,為使兵員易於改變射角,將堞設
計為外寬內窄,俯瞰猶如雉尾,故稱為「雉堞」。07.「雉堞」的作用在於掩護人員免於受到彈藥的襲擊,並利用中間的射口居高臨下先發制人
,由此眺望港口景象,視野十分廣闊。08.「海門天險」經過近幾年的修復,乃保有原建築之風貌,城門由砂岩堆砌而成,採丁順砌法築砌,城
門側面設石階道可登門頂。09.營舍有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為提高,但是與砲區的距離也相對提高,為了使士兵們能快速到達戰鬥定位,所以
階梯做得相當寬闊。10.位於大階梯下方兩側之遺跡為官兵的居住空間,中間空地為練兵場,而右方的營盤區,可能為廚房、茅廁、馬房等附屬
空間所在。11.原營舍牆壁以石材砌成,原來屋頂為瓦造,現已不存,因其位於背敵面的山坡下,故具有較佳的掩蔽效果。12.「海門天險
」的砲台區建築在比較高的臨海山頭,而將紮營處設在背海面較低平的地區,以避開任何正面射來的砲彈。13.早期位於海邊的二沙灣砲台「勢
居低下,且在口門以內,不能遠擊敵船」,因此後來改採隱蔽的二沙灣山崗上建造海口防禦砲台。14.營盤區目前只存壁體的殘蹟,但仍可看到
其規模,營舍牆壁採用砂岩人字砌而成,營舍開口均朝向中央,以便迅速地到達砲位。15.二沙灣是防衛基隆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東、北兩砲
台區擔負的任務並不相同,東砲台區負責外港,北砲台區同時負責外港及內港。16.「北砲台區」有二個砲盤,砲台設計為可轉動式的砲台,可
同時防禦外港及內港,原本是六吋砲,目前放置了一門克魯伯仿古小砲。17.「二沙灣砲台」居高臨下,基隆港域內的船隻動靜一目了然,又有
天然的地形地物可掩護砲壘,的確具有可攻可守的優越地理形勢。18.「基隆港」為台灣第二大港口,共有五十七座碼頭,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海
運樞紐,東岸貨櫃碼頭每年可裝卸二至三佰萬個貨櫃。19.為了躲避敵砲轟擊,彈藥庫採半地下的建築形式,用石條砌成,圍牆是雙重防護的〈
回〉字型設計。20.「二沙灣砲台」兩個砲台區的三門主力砲皆能對港口方向射擊,但北砲台區還同時可以旋砲回擊內港市區,以封鎖敵艦入港
側擊。21.「彈藥庫」牆壁以石條用水泥砌成,入口處設置有橫向檔牆作為屏障,以避免流彈或萬一發生彈藥爆炸時,可以有效降低損傷。2
2.二沙灣砲台正對基隆港區,兼控出海口,與位於外海口門的仙洞、頂石閣兩砲台構成鐵三角的防禦網,共同形成港灣的最佳屏障。23.「二
沙灣砲台」為正對港口的軍事要塞,建在臨港山頭的制高點,藉低處環衛高處,而以高處俯控四周,具備了居高臨下的防衛優勢。24.砲盤前方
設置有機槍陣地,現在則放了一門前膛式小型仿古鑄鐵山砲,正好面對基隆內港,砲身有陽鑄銘文,說明鑄造年代。25.靠近東砲台區有三座光
緒年間的古墓,埋葬駐防兵勇的遺骸,墓碑上刻有「河南銘字中軍」字樣,是劉銘傳部隊駐紮於此的證明。26.「東砲台區」包括兩砲座及一個
彈藥庫,砲座約成方形、子牆約成ㄇ字型,以洋水泥砌成,主要功能在於掩護砲座內之兵員與裝備。26.「東砲台區」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
,砲座約成方形、子牆約成ㄇ字型,以洋水泥砌成,主要功能在於掩護砲座內之兵員與裝備。28.「東砲台區」原配備八吋及六吋砲,但早已不
存,現在僅在原本八吋砲位置放了一門十二吋口徑的〈阿姆斯壯〉式仿古大砲。29.兩砲位中間設置有半地下式彈藥庫,門口內設有一道牆作為
屏障,以避免炸彈碎片直接射入,彈藥庫與砲盤區有圓拱門式的輸彈孔。30.「彈藥庫」外牆牆頂斜披出來的〈石雨庇〉,讓雨水可以從屋簷直接滴下,不會流到牆面,以保持彈藥庫的乾燥。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