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皇五帝历史年表-五帝篇
2013-02-08 | 阅:  转:  |  分享 
  
三皇五帝纪年事迹考

(约公元前3965年——前2065年)

第二篇五帝篇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前2567年黄帝生于陕西武功,其父有熊部少典,其母附宝;复姓公孙,久居姬水,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名轩辕氏;随其父依附有熊部,做首领后建都有熊(河南新郑),故又称有熊氏;主盟后,因有土德之瑞,尊为黄帝。

前2547年轩辕二十岁,接替唐陶氏即位于新郑,成为有熊氏族首领。其后有熊部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氏族各部的中坚,黄帝族形成。

前2532年蚩尤自恃有两湖之地,且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足以称霸华夏,整顿兵马,诱使“三苗”助阵,兴兵北犯与炎帝榆罔争天下。

炎帝榆罔年事已高,且国势以衰,连战皆败。蚩尤驱逐榆罔不留余地一直打到涿鹿广平。榆罔遣使者求救于轩辕。轩辕应其请,集炎黄联军二十万讨伐蚩尤,双方会战于涿鹿。熬战五年余,各有胜负。后来,黄帝请风后为相、力牧为将;造指南车应对蚩尤迷阵;架百兽战车摄敌制敌;击夔(kui)皮鼓激励士气;大军临敌,有如神助,一举打败蚩尤。阵斩蚩尤八十一兄弟,生擒蚩尤于冀中广元,后斩首截肢,分葬异地,以防重生。

前2528年炎帝榆罔率部拜见轩辕,于涿鹿正式举行结盟大典。盟约曰:“轩辕神农兮,缔约结盟;后世子孙兮,同族同宗;繁衍生息兮,无止无穷;百业千行兮,均起均隆。”盟约规定,建立以轩辕氏、神农氏为基础的华夏部落联盟;轩辕为盟主,号黄帝。



前2523年炎帝榆罔起兵讨黄帝,欲夺回帝位。与皇帝大战板泉,三战三败,拜服乞降。至此,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前2522年黄帝效仿炎帝故事,登泰山,封禅。祭祀上苍,护佑子民。又令仓吉于涿鹿之野筑王城,于釜山修高台,以便天下各部会盟于此。

前2521年天下各部会盟于釜山高台之上,拥戴黄帝为天下共主。黄帝面南背北,坐在高台之上,接受各部首领的参拜。随后,祭拜皇天后土、祖宗神灵;宣布约法,重申天下共主黄帝号令天下的权威和天下各部的义务;确定朝廷的体制、机构设置和人选安排;重申,凡不听共主号令者,凡违反约法和反对破坏统一者,凡叛国害民者,天下共讨之。

黄帝又赐石符于会盟各部,约定合符为令。

会盟之后,十余年间,拒不入盟的、背盟叛乱的、不听号令的经常发生。黄帝率军东征西讨,历经五十余战,平抑八方,结束战乱,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

前2511年黄帝在以后主政的六十多年里,处于内无战乱,外无侵扰,国泰民安的环境中,所以他一心一意致力于完善政体,发展生产,教化民众,改善民生。

黄帝创建了新的国家体制:1、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一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一州,分国为九州,由各部首领兼职管理。朝廷设司职,设置左右大监,监督地方和所属“万国”。2、健全国家管理机构朝廷设置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计120个官位分管各部门政务,管理国家。命弃(后稷)管理农业推广农艺、风后管理军事做阵法、伶伦制乐器定音律、元妃嫘祖负责养蚕织布衣冠诸事、后土担任狱官主管刑狱、仓吉负责创造文字、另设九德之臣教化百姓九行。3、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管理规定“六禁重”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味禁重、室禁重,提倡节俭,禁止奢靡。

黄帝政绩卓著,体现在许多方面。1、重农桑,“艺五种”,改进农具,推广穿井灌溉和先进的农艺方法,创田亩制,扩大耕种面积和种植品种;鼓励饲养家禽家畜;鼓励植桑养蚕,纺纱织布,推广纺锥织机。实现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国库丰盈,民有余粮衣冠;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向农耕社会的转变。2、创制天文历数,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纪时沿用至今。3、创制乐器礼器和韶乐。4、发展医药医疗科学,与岐伯论病理、保健,后世作《皇帝内经》。5、始创文字,具六书之法。6、制舟车,强弓矢,造房屋。7、改革婚嫁、殡葬、祭祀、占卜。8、晚年于陕西荆山用青铜铸九鼎,以镇华夏九州。

黄帝一生,以德治国,赏罚有度,政治清明,爱惜民力,关注民生,深受臣民拥戴。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安定昌盛,人民太平富足,华夏民族空前繁荣。创造了舜禹洪荒之前中华民族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

前2449年黄帝西巡祭拜太昊羲皇,病逝于宿州,归葬于陕西皇陵之桥山,在位99年,享年118岁。

黄帝虽死子孙尤盛。黄帝有四妃十嫔,四妃为元妃嫘母(西陵氏之女)次妃方雷氏三妃彤鱼氏四妃嫫母。三妃彤鱼氏乃生活在四川巴蜀的部族首领蜀山氏之女。蜀山氏族与黄帝族源远流长。当年,羲皇分族衍后,蜀离氏率本族过秦岭,进入四川,在成都平原,广元之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愈千七百余年。到蜀山氏做首领时,中原的黄帝族兴旺发达,十分强大,令他非常信服。于是,借会盟之际,嫁女与黄帝。蜀山氏以鱼为图腾,故其女为彤鱼氏。黄帝与彤鱼氏生子蚕丛。黄帝建国后,蜀山氏病亡,遂遣蚕丛入蜀继位。蚕丛按中原办法敎族人养蚕纺纱做衣冠,深得民心。

后来,黄帝次子昌意也娶蜀山氏女为妻,颛顼为后裔。

蚕丛王朝之后为柏灌王朝,再之后为鱼凫王朝,历400多年。这三个王朝与黄帝,以及后来的传承者颛顼(zhuanxu)、帝喾(ku)、尧、舜、禹,都有着复杂的亲缘关系。

前2448年少昊(己姓,金天氏)即帝位。

前2366年帝少昊亡故。在位82年。

前2363年高阳氏颛顼继帝位(五帝之二)时年二十岁。建都帝丘(河南濮阳)。

颛顼生于前2383年,其父黄帝次子昌意,母蜀山氏女昌仆,生地为昌意封地——四川若水。颛顼十岁时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十二岁封于高阳(今河北高阳),故称为高阳氏。

司马迁《史记》写到,颛顼“静渊而有

谋,疏通而知事,养材而任他,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沉静、博识、有谋略。

颛顼有文治之功。1、在位期间,重置九州,是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限。2、完善统治机构,用句芒为木正,管理东方;祝融为火正,管理南方;蓐收为金正,管理西方;玄冥为水正,管理北方;后土为土正,专管中央和冥界之事。3、进行宗教改革,发展生产稳定社会。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而废弃人事,一切靠占卜决定,百姓家家有人当巫使搞占卜,不祭祀天地,不安心农业生产,社会岀现混乱。颛顼下令禁绝巫教,禁止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亲自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做榜样;又任命重负责祭天,和洽神灵,命黎负责民政,抚慰万民;劝导百姓安心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田,使社会恢复了正常秩序。4、改革婚丧嫁娶制度,明确男女有别,创立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嫁思想。5封苏吉为灶王爷,倡导生食向熟食的转变,6、令飞龙作《承云》曲,发展音乐歌舞。7、令伯夷制定法典五刑,约束臣民,打击犯罪,维持朝廷稳定。8、改革甲历,订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他创制的历法经战国时期的秦国的改进,称《颛顼历》沿用了上千年。9、败共工,止战乱。在太行山东麓黄河中上游有古老的共工部落,因用水不当,水淹下游之地,与朝廷纷争。其首领力大无比,勇猛彪悍,欲霸九州,据此联合上游九部发动叛乱。颛顼临战不乱,采纳帝喾离间九国,各个击破办法,以神箭手羿为先锋,很快平息了叛乱。共工首领逃到西北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

颛顼聪慧善谋,精于治国,在天下诸侯和百姓中威望很高,统治疆域不断扩大,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统治区域“南至交趾,西至流沙,北至函令,东至蹯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

前2285年颛顼病亡,在位七十八年,享年九十八岁。死后葬于河南内黄。颛顼一生延续黄帝的政策理政治国,深受百姓爱戴,然,他禁止巫教的措施也招致巫师们的反对,制造了许多不利于颛顼的流言蜚语,说颛顼为韩流之子,黄帝玄孙,有子多为禽兽,危害百姓等等,多系捏造。

前2284年高辛氏帝喾即位(五帝之三)。

帝喾,姬姓,前2250年出生于河南商丘,其祖父玄嚣其父蟜极。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辅佐颛顼有功,封于辛(今商丘高辛)故号高辛氏。即位时三十四岁。

帝喾一生品德高尚,勤勉图治,“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帝喾的主要功绩是1、从河南濮阳迁都于亳(商丘),使百姓免于洪水之患,就近解决共工余部的反抗问题,以安定冀州。2、率军击退外地游牧部族——犬戎的入侵,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安定边疆,将主要精力用于内政治理。3、研究天文天象,推算历法“夜观北斗,昼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指导人民按照四时节气和气候变化规律从事农牧业生产,使华夏农业出现了一次伟大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一个崭新时代。4、以德服众,以仁心诚信治理国家。帝喾强调“德莫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在臣民百姓中以诚信著称,威望很高。5、生活简朴,不讲奢华,修身服众。关心百姓疾苦,爱惜民力,惠及民生。努力减少朝廷用度,减轻百姓负担。6、酷爱音乐,令乐师咸黑制作九招、六列、六英等乐曲;又命乐垂作鼓、钟、磬等乐器。7、用盘觚平定房王之乱,守诺言嫁女与盘觚;知人善任,用后羿而平白难之乱。8、正确使用前朝重臣,稳定朝政,确保黄帝颛顼施政措施的连续性,成为政绩卓著的守成之君。9、作为一代帝王他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仁爱诚信,而且能明察善恶,惩恶扬善,为天下人敬仰,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前2214年帝喾病亡,在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岁。葬于故地辛(商丘高辛)。

帝喾有四妃,长妃姜原,生子弃,精通农艺,教人五谷,被尊为稷,是周族祖先;次妃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子契,是商族祖先;三妃庆都,生子放勋(唐尧);四妃常仪,先生一女帝女,后生一子挚,尧与挚后来都做了帝王。

前2213年帝喾子挚,谋位得逞,即帝位,号帝挚。

前2204年帝挚才干平庸不能妥善管理国家,且喜好嘻戏,生活不俭。于是各部首领纷纷背挚而归于尧。帝挚无奈在即位九年后将帝位禅位于放勋(尧)。

前2204年尧即帝位,时年二十一岁(尧,五帝之四)。

尧,姓伊祁,名放勋。前2225年农历二月初二生于唐地伊祁山(今河北顺平)因地为姓,其母庆都,从小随母生活。十三岁,辅佐帝挚于朝,十五岁受封为唐侯(河北唐县),故史称唐尧。二十一岁时,其兄挚禅位与他,即位后复封挚于唐地为唐侯。建都于蒲坂亦称尧都,后避水患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帝尧,做天下共主,有其过人之处。他性格仁慈,聪慧好学,不因称帝而骄横傲慢;他勤于政事,毫不懈怠,礼仪简单,生活简朴,不浪费百姓一分一毫;他平常吃的是用陶簋盛的粗饭淡汤,只求吃饱;他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房,用没有加工的木料作房梁;冬天穿一件鹿皮裘子,夏天穿粗布麻衣。他吃的、穿的、住的,连差役都不如。他不象颛顼那样喜欢独断专行,凡大事都与四岳十二牧商量,再通过部落首领大会决断。

《史记》说,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

帝尧治国,思贤若渴。虽然他属下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常常深入穷乡辟壤山野之间细细查访,求贤问道,选用贤才。遇到大才大贤往往自愿禅位,请其出山,这些人见尧如此贤德,自愧不如,都坚辞不就。

帝尧在朝堂之前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尧治理天下七十年,经常问臣民天下治与不治?百姓对自己爱与不爱?得不到答复,他就微服到民间访问。

帝尧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晚年有人推荐尧的儿子朱丹继位,尧说朱丹顽劣不可用,选了舜为接班人。尧用人谨慎,四岳推荐舜接班,他亲自考核,又将两个女儿嫁给光棍汉舜,就近观察舜的行为举止。选中舜后即刻命舜摄政处理天下事务,自己退居二线。

帝尧在位七十年功勋卓著。在用人方面,他选贤用能,用舜为司徒、契为司马、葵为乐正、倕为工师、皋陶为大理、羲和掌天文。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住四方,观天象万物通报气候和社会情势变化。这些人德才兼备,很有建树。

在国家治理和思想文化方面,尧完善刑律,制定法度,禁止欺诈。同时教民修德,提倡礼仪,改婚俗,讲人伦,重孝道;谱音乐,制舞蹈,创围棋。

在经济方面,尧组织百姓创建手工作坊,织絲扇,作葛衣,泡果酒,制陶器,炼铜锡;组织民众抵御洪水,维护农业生产,修订历法,授民农时,使百姓及时下种收获,开创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時期

前2134年舜对帝尧的禅让坚辞不受,授命摄政。

帝尧在退居二线的二十八年里继续关注国事,巡视天下,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前2106年帝尧病逝,享年117岁,安葬于平阳(今山西临汾)。百姓们听到尧逝世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如丧考妣,在此后的三年里人们自动停止了各种娱乐活动,以表达对尧的哀思。

舜力主帝尧子朱丹继位,自己退避南河之南为帝尧守孝三年。

前2103年朱丹主天下事臣民不服,国事不兴。舜无奈即帝位,号帝舜,时年六十一岁,(为五帝之五)。建都蒲坂(今山西永济)。

帝舜,前2164年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故姚姓,又长于虞国,故号虞舜。舜目有重瞳,故名重华。舜虽是颛顼后裔,但五世是庶人。父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继母主家。舜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境中,父、母、弟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多次加害于他。但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道,对弟弟十分友爱,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表现出非凡品德。舜家境清贫,从小便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曾在中条山耕种五谷,在雷泽(山东济阴)打鱼,在黄河之滨做陶器,在夀丘做木器家具,到负夏做小本生意,为养家糊口到处奔波,同时学到了很多本事。

舜20岁时名气就很大,以行孝著称,为人称颂。到了30岁,尧帝征询继承人,“四岳”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的品行和能力,尧将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还是光棍汉的舜。又过了一段时间,尧对舜深信不疑,才将帝位禅让于舜。

舜代尧理政28年,管理百官,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在用人方面即慎重又大胆,量才使用,赏罚严明。尧未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将尧未曾处罚的“四凶”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共工氏流放到幽凌、欢兜氏流放到崇山、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

帝舜执政以后,重修历法,举行祭祀天地四时、山川神灵、天帝祖宗的大典;择吉日召见天下诸侯,举行隆重典礼,重新颁发信圭。

舜重视民情和官吏考察,重视与各诸侯国和民间的沟通,规定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

舜“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法的形状,警戒犯罪;用流放的办法替代肉刑,以示宽大;又设置鞭刑、扑刑、赎刑,对不肯悔改的罪犯严加惩罚。

舜主政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改革。他明确了各个部门、各级官吏的职责,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洪水;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垂担任工掌管百工;益担任虞掌管山林;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夔为乐官掌管音律、乐器;龙担任纳言负责收集意见,发布诏令。还规定三年考查一次政绩,决定升迁。通过整顿各项工作都有了新气象,上面这些人都有新建树,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率领民众凿山通泽,疏导江河,终于制服了洪水。

“四海之内咸戴帝虞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华夏大地呈现出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舜帝在晚年,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将帝位禅让给贡献最大威望最高的禹。禹不从代摄政。

前2065年帝舜到南方巡守,病逝于苍梧之野。消息传开,举国同悲,舜帝的二位妃子娥皇女英,痛不欲生,泪洒斑竹,双双殉夫,投水湘江。

帝舜在位34年,享年95岁。死后葬于江南九嶷山。











献花(0)
+1
(本文系野评居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