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雪溪董氏和雪溪村
2013-02-15 | 阅:  转:  |  分享 
  
雪溪董氏和雪溪村





???????雪溪,一条发脉于高山流淌着千古美丽的溪流,激石成浪,泉韵淙淙;雪溪村,一座雪溪水边古老的聚族而居的村落,风俗淳厚,历史悠久;雪溪董氏,一个以雪溪为发祥地的大家族,千百年来在浙东大地上谱写着悠长的历史画卷,宗情绵绵,灿烂生辉。雪溪,不仅仅是一条溪流,她已经成为雪溪董氏家族的一个符号,一种洋溢着智慧和灵韵的亲情呼唤。它时刻告诉人们,雪溪董氏子孙要思本思源、追远报本,还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溯着雪溪而上

???????相传,黄帝子孙中有一名为父的人,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在他的驯养下,龙学会了舞蹈。帝舜很高兴,就封他于董,后代因此就以“董”为姓。董氏家族中有位董德卿(784~852),龙游县立德乡人,唐元和年间进士,官任金紫光禄大夫兼少保。传至第四世董舜祖,唐昭宗时官剡县令。义军蜂起,天下大乱,听说剡县东部山谷里是个避乱隐居的好地方,他就溯着剡溪而行,在上游龟溪边一个叫石壁的地方住了下来。龟溪边石壁因为最早有董氏居住,就名为“董村”,村边的一座山,名为“董家山”。

???????董舜祖的儿子名祈,孙子名宁,为董德卿的六世孙。董宁(913~994)喜欢垂竿钓鱼,门前的龟溪留着他优游垂钓的足迹。熟悉了董村边的龟溪水,董宁的目光被龟溪发源的龙潭坑吸引了,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夏季的一天,溯着水流而上,一路上的美景目不暇接。狭长的溪谷中,一个个深深长长的潭,似有龙潜藏,一段段清流瀑布,时激时缓,状若飞雪,还有一块块庞然浑厚的石头,或突立,或横卧,尽显着造化的神奇,山上的野树藤萝葱葱郁郁,生机无限。再前行,见水口宛若喉结,入其间则地面平坦宽敞,豁然开朗,董宁用竹竿围起一片土地,放养了几只母鸡,向天默默祈祷:“此地如可兴家,鸡母必能化生。”

???????过了几个月再去,龙潭坑之上的土地果然如此。董宁以为这里万物都能生长,在此拓业安居能成就千百代之家业,于是,在溪边安扎下一个家。这段溪名雪溪,这个姓董的家族就以“雪溪”为号,尊奉董德卿为雪溪董氏第一世祖,董宁则为雪溪董氏第六世祖。

???????董宁,号康泰,后代尊称他为“康泰公”,他因钓鱼而发现了这块好地方,又称为“钓鱼太公”,他的墓在雪溪村东边的鳌坑长陇嘴山中。

???????雪溪董氏的传承

???????董宁有三个儿子,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雪溪水边的董氏家园,文才武略,衣冠济美,贤俊豪杰,代不乏人,蔚为新昌东乡望族。

???????第九世董遂良,信佛,宋祥符初年捐钱百万装裱石城大佛,将大霞庄山园田地千余亩舍入佛寺,又在南岩寺筑董公塘三口护田,还在大雷水口造石板桥一座,被誉称一乡善士;董遂初,宋明道年间举进士,任大理寺评事,上书《务实策》,受到皇上嘉许,致仕还家后,恣情于雪溪山水。第十世董贤皓,性诚笃,有胆识,善作诗,曾因打抱不平,受连累被捕入狱,闻杜鹃有感题诗于壁上,县令见诗受感动,知其受冤,放其还家。第十一世董功健,素以刚正廉直见推乡里,率领六个儿子和乡邻族人拥兵自保,人心畏服。宋宣和二年(1120)冬,官军封董功健为先锋讨伐义军,以数百兵对数千众,孤军被围,战败自刎,以忠勇刚烈之心报效家国,朝廷封赠他为武功大夫、汝州团练使,几个儿子也封官补职。第十二世董赁,宋嘉泰甲子乡试中举,后又进士及第,任广西监察御史。第十三世董淳,以诗书养志,孝悌闻于郡国,宋建炎四年授承事郎。第十四世董韬,宋隆兴、乾道年间为国子祭酒、朝议大夫。第十五世董汝为,举乡进士,尚宋秀王三女宝阳宫主,以郡马致富;董知远,宋淳熙末年举贤良方正,任翰林大学士修撰,出知会稽县。

???????这些宋代雪溪董氏的杰出代表,铸造着家族的荣耀,共同打造了一个家资巨富、簪缨相继、诗礼相传的大家庭。

???????元代,战乱的纷扰和仕宦的风波使雪溪董氏更加留恋乡土的佳山丽水,享受着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董伯昭,蕴五典于胸,乡里奉为楷模,仕绍兴越城及湖州府都仓,致仕回家,结听泉轩,供四时乐。董伯和,与宁海名进士舒岳祥友好,筑寿康精舍于雪溪之畔。董德懋,少精翰墨,乡里尊为书府,著有《墨菊诗集》。董景俞,所居的第宅“一溪贯其中,两山如匣,夹行而西鹭,半岩为飞瀑,下为龙湫”,名“养志堂”。董旭,博通群书,工诗书画,方国珍闻其名欲罗致门下,不屈遇害,他的《长江伟观图》曾被清代学者朱彝尊收藏并题辞。董曾,通习经史,避居东阳山中,朱元璋在金华时以礼招致,授知无为州,后被陈友谅所执,抗骂不屈,沉于江而被害,有《天姥山赋》行世。

???????宁海人阆风先生舒岳祥因为避难两次来到雪溪,称赞雪溪“董氏以笔砚肄业者十九,世以隐德著于乡”,还为董氏撰写了《寿康精舍记》和《养志堂记》。“林下相吟赏,幽闲兴不穷”,寿康精舍和养志堂是把臂谈心的好地方,他和村中的文人一起一边吟赏雪溪的美景,一边切磋诗文,慨叹时事。

???????元至正十六年(1356),农民义军首领冯辅卿率兵从宁海进攻新昌,到达雪溪,远近乡里都被兵燹所毁,雪溪村只剩宗庙石柱门楼,族人死伤无数。兵荒马乱之中,董彦光挺身而出,召集宗族子弟骁勇者,聚兵于新昌与宁海交界的松木岭。他沉毅威猛,拔剑在手,一举将冯辅卿擒杀,并将首级解送省宪,被封授为武略将军、松江府同知,后来又转升为佥海道防御运粮,授义兵都元帅府事。

???????岁月走到明王朝建立不久的洪武年间,雪溪董氏不但在废墟之上重建了家园,在笔墨的装点之下,让书香儒风飘满屋舍。董历为洪武七年进士,董思诚为洪武七年第七名进士(新昌县开科鼎甲),董璿为洪武年间进士,董荆洪武十七年举博学宏词,董薛洪武十八年进士,他们相继金榜题名,并出官入仕,成为雪溪董氏家族上璀璨的群星。

???????清末至民国初期,飘满了书香的西峻楼里有一位董尔陶(字汝钧),官立法政学堂毕业,却不愿为官,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又名为“槐轩自逸楼”,喜欢恬淡闲逸地在雪溪水边古槐树下修身养性,教育子弟,安享天年。槐轩自逸楼的墙脚,一棵古老的槐树伸出枝桠,横摆出一片绿意,一到初夏,槐树开着透黄的花朵,散发着诱人的幽香,笼出了一方清凉。

???????雪溪水淙淙流过,滋养了一代代雪溪董氏,族人在劫难洗礼中增强了凝聚力,在耕读传家隐居求志中提高素质,形成了一系列家族的礼仪规矩。《宗约》《家规》是族人牢记并自觉遵循的,“处世惟孝友,治家惟勤俭,肄业惟耕读”,每一位雪溪董氏会以此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雪溪董氏第34世起以“廷献在家修,源深枝叶久,诗书偕礼义,伦常斯孝友,敬尊依德言,介祉庶可受”这三十字为排行辈字。现世的董氏以“廷”字辈为最大,有2人,为女性;以“久”字辈为最小,有几十人;以“家、修、源、深”为最多,总人口达二万余。

???????处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新一代的雪溪董氏除一些耕作于雪溪水边外,更有许多人读大学攻博士,经商办企业,从耕读传家,走勤劳致富、科技兴家之路。

???????雪溪董氏与时俱进,继续造就着更加显耀的辉煌。

???????雪溪村古今

???????董宁开基雪溪村,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时此地属于善政乡,善政乡中有新昌县境内最早开基的“南洲丁”,雪溪村稍后于南洲丁,也是新昌县境内最早有人居住并且得到开发的村落之一。

???????雪溪董氏与雪溪山水和谐共处,朝着富裕、和睦、文明的方向发展,天灾人祸也会给安居之地带来灾难。元至正十六年(1356),义军首领冯辅卿率兵从宁海进攻新昌,到达了雪溪,远近乡里都被兵燹所毁,雪溪村只剩宗庙石柱门楼,族人死伤不计其数。有的董氏只得含泪背井离乡,到别处去谋生。

???????留得青山在,守在雪溪边,眷恋故土的董氏在废墟之上重建了家园。

???????董氏大宗家庙,名“思本堂”,只要思本堂的石柱门楼在,子孙们就会重新把宗庙建起来。现存的“雪溪董氏大宗祠”于清康熙辛卯年(1711)重建在雪溪边,解放后移作他用,年久失修,2006年2月,在董必时等几位族人的倡议下修葺一新,并于2006年3月立《重修思本堂记》记其事。思本思源,人之常情,子孙们会在这些宗祠中引发对于生命本源的思考。

???????雪溪水不改晶莹澄澈的姿态,流淌着千古的美丽。溪流发源于群峰攒蔟的高山。群峰中有一座似鳌的高山,名“鳌峰”,或名“鳌坑大山”。村居之南有两座并列的山峰似笔架,名“笔架峰”;村中有一块大石墨,铺在一张平展的大纸上,这张大纸又是一个大晒场。这些自然的造化让雪溪董氏日夜与笔墨为伴,在学业功名、科举场上独占鳌头。

???????雪溪村背依后门山,南临雪溪水。人们依赖木桥和石町步来往两岸,千百年来溪上不知有过多少的木桥,遇到大水就被冲走。现在的雪溪上,有石混公路桥3座,铁桥4座,石板桥2座,还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名“定安桥”,桥额上有“雪溪关键”四个大字。

???????雪溪村西有雪溪庙,为新昌县的文物保护点。雪溪庙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再建于道光二十年,现存正厅、东厢、西厢各三间,门楣上石刻“鳌峰雪水”几个古朴端庄的大字,厅中供奉为侯王、夫人,两侧为龙王菩萨、土地公和武判官、文判官,庙内有一块《庆神会碑》略显模糊。

雪溪村东有鳌峰真君殿,崇祀抗金名将宗泽,有联曰:“鳌峰无愧千秋颂,真君有灵万古歌。”

???????民国时期,雪溪村是新昌县东部地区的一中心大村。村中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泰生(茂盛家)、通生(文祥家)、聚兴(如意家)、大生(必时家)、协生、源顺等商号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后,雪溪村曾是雪溪乡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古老的雪溪村,已改名为雪头村,在巧英乡境内。雪头行政村由上雪头、下雪头、同坑、马坑、安头五个村于2003年12月撤并而成。2005年,全村有751户,2127人口,董氏约占三分之二,和俞、刘、张、王、孙、姜、骆等姓氏的居民和睦共处。全村有水田1485亩,旱地397亩,山林10080亩,村民主要从事杨桐采摘、红豆杉种植,以及羊毛衫加工和轴承及配件加工,农业特产有竹笋(包括咸糖笋、羊尾笋、笋干、笋丝等)。

???????雪头至巧英公路于2003年硬化完成,雪头至沙溪董村公路于2005年贯通。在新农村建设中,雪头村中硬化道路,清理溪流,村民喝上了清澈的鳌峰雪水。新时代的雪头村,万象更新。

???????雪溪董氏聚居地

???????董宁的子孙固守着雪溪的家园,又有一些在雪溪以外的许多地方辟基拓楹,有的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印上董氏的记号,名为董家搭、董坞岗、董郎岗、董家彦、董家山、西仓董、华董、后董,有的则把家安在如雪溪村一样有青山绿水的地方,如竹潭、溪竹、飞泉、澄深、南溪、渔家渡、小江石浦。雪溪董氏传承着源自先祖的相同的血脉,虽然天各一方,但大都知道自己的根脉在雪溪。

???????董宁的长子董法,迁居剡县孝嘉乡,后代居住在现嵊州市的华堂、金庭、董家彦、北漳等地;次子董涞,仍然居住在雪溪三子董濠,先迁西岸(今新林乡竹岸村),后赘蒋山(今小将村),他的儿子董椿定居于芹塘。仍住雪溪的董涞后代中,十一世董功健,生了六个儿子,次子董润之生董淳,董淳又生四个儿子,雪溪村中就分为大、二、三、四房,这四房下面又有人迁居外地,渐渐地聚族而居,形成村落。

???????芹塘村,在小将镇,旧属善政乡二十五都。村居北依新昌县最高峰菩提峰,山青水秀。村中有水塘长满野芹菜,故名。董宁的孙子董椿始迁此地。明永乐丁酉年(1417),董廉考中了举人,为永宁学谕,晚归所居之所名“芹谷朴处”。民国时期,董国梁任新昌中学校长,为建设校舍赴上海等地筹募资金。芹塘董氏族人追远报本,宗祠命名为“追远堂”。2006年,全村344户,1007人,董氏居多,另有俞、张、袁等姓居民。村边有外湾桥、祠堂桥、老岙桥、新岙桥、董家桥、祠前桥、庵前桥,小将至芹塘公路于1974年建成通车。

???????巧英村,在巧英乡。二十四世董贵洪,原住芹塘村,发善心舍宅为诚心寺,迁居廿八都巧英(旧名溪下英)置产业。他的长子董廷阶仍住巧英,次子董廷升为何监山之祖,第四子董廷明为溪竹(旧名竹家岙)之祖。2006年,巧英全村有419人,吕姓最多,其中董氏60多人,宗祠名维德堂。

???????溪竹村,在巧英乡,原名竹家弄,董氏于明初从芹塘村迁此。2005年全村有137户,425人,其中董氏300多人,宗祠名维则堂。村边有古银杏树1株、古枫香树1株。

???????尖坑村,在巧英乡。村东南有两座高山,名尖坡埇、尖陡岗,两山之间有坑水,流进村庄,村因此得名。雪溪董氏四房下十六世祖瑶公始迁,宗祠名孝思堂。1989年,雪头至尖坑公路建成通车。2005年,全村258户,759人,村民以陈、董两姓居多,有耕地570亩,山林2902亩,其中毛竹1592亩。村民大都从事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竹制品加工,竹笋产品通过绍兴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2006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

???????平山村,在小将镇。坐落在南溪背,旧称有地三百亩,广十里许,四面皆岭,山顶为岗,故名平山。2005年,全村293户,816人,村民以吴、董、王、陈等四姓居多。雪溪三房中宅派下廿五世昌廿八公迁居平山,村边有董旭墓,宗祠名乐山堂。

???????竹潭村,在镜岭镇。澄潭江自南向北流经大旗山脚后曲折向东,形成一个水潭,岸边多长竹,故名“竹潭”。任氏最早迁居此地。雪溪董氏二房十七世祖百廿一公、百廿五公迁居,有“先有任马,后有丁董”之说。竹潭村按溪水流向分上竹潭、下竹潭,董氏居上竹潭。董氏祠堂戏台有清末秀才董世荣撰写的对联,曰:“才见得白冈高峰西江月,又闻知青潭流水浪淘沙。”竹潭董氏现约有1000多人,已分出自做房谱,新的房谱于2007年4月24日举行圆谱庆典。

???????西山头村,在镜岭镇。溪下英派下三十世董登朝迁居,现有70多人。西山头村被新昌县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村风建设先进村。

???????练使岭,在彩烟山台地的西部边缘,曲折盘绕,为绍兴、台州、金华三市交界之咽喉。宋宣和年间,董功健的第六个儿子董德之(1095~?),为中军统领,领兵驻守练使岭,卜居彩烟山大塘,成为彩烟房派之祖。董德之的后裔又迁居官园、贤辅等村,彩烟派董氏现有1400余人。

???????官园村,在回山镇。廿五世董河始居此地,现有200多人,宗祠名报德堂。

???????贤辅村,在回山镇。廿五世董海(1443~?)始居此地。董海生五子,后裔分五房,派下分居回山镇华董(古名下董)、里练使、外练使等村,贤辅董氏海公祠,其堂名“思德”。

???????后董村,在羽林街道。雪溪三房中宅派下十五世董汝文(1176~?)始迁于此。从十五世传至廿六世,历时三百多年,一直单丁独传,廿七世生四男四女,到三十六世生62男55女,现有董氏500多人,宗祠名思慎堂。派下有人分居到店堂畈、上礼泉、张家庄等村。

???????查林村,在新林乡,为新林乡人民政府驻地。村居在来龙山脚,原名茶蓬头、茶联、楂林。雪溪二房下三十世董交文始迁,董氏现有200多人,村中人口以梁氏、董氏居多,宗祠有隆昌祠、衍庆祠。

???????从雪溪出发的董氏,分散走到了许多地方,一起走过了千百年的岁月。现在的雪溪董氏总人口在二万以上,居住的村庄遍布七个县市,其中二百人以上的村庄有19个,五百人以上的村有雪溪、芹塘、贤辅、渔家渡、董家搭、坎上、越联、青坛、竹潭、石浦、董坞岗等村。先祖来自雪溪成为世代传承的最普遍的共同的记忆,“雪溪董氏”永远是一个血脉相连的董氏族人统一的称号。

???????重修雪溪董氏宗谱

???????《雪溪董氏宗谱》初修于宋绍兴廿九年(1159),续修于元大德元年(1297),在明代重修了六次,在清代又重修了七次,经过这么多次的修续,宗谱的卷帙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

???????相传宗谱三十年一修,民国丙戌年(1946)为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雪溪董氏在感受着赶走日本侵略军喜悦的同时,完成了宗谱的第十六次重修。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老教师董岳钦等村中长者,时常为自己这一代人为生计奔波忙碌,无能为家族的续谱事业出资出力而叹息,也时常向子孙辈讲述续谱对于一个家族血脉及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六十甲子一轮回,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一个丙戌年,就是公元200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董氏又相聚在修葺一新的思本堂内,财仁、宣能、必时、伯林、如意、伯相、顶荣、陆盛等族中有识之士的话题还是围绕着列祖列宗神灵对子孙后代的佑护和管顾,真切地感到幸存的几册《雪溪董氏宗谱》依然是先祖馈赠的珍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食粮,散居各地的董氏血脉需要一种固定的方式来继续和维系,宗族亲情需要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家族在新时代和睦团结的新气象要以一种方式来记载,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怎么办?

???????2006年5月24日,各房派代表二十多人坐在一起商议是否、能否进行雪溪董氏宗谱的续修。结果大家统一思想,代代相传的家族瑰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为了先祖传承到现在的血脉有文字的记录,为了保持现世宗亲的团结和睦和精神家园更加繁盛,决定启动续修宗谱这一家族文化的大工程。

???????长者振臂一呼,应者遍及雪溪董氏聚居的许多村落。5月26日,各房派代表八十余人相聚在雪溪思本堂,召开雪溪董氏续修宗谱动员会议,共商续修宗谱大事。会上,财仁公庄重地打开了旧的宗谱箱子,这标志着宗谱的续修工程正式开始了,这也预示着宗谱续修完成后要关上谱箱,并颁发给族人珍藏。

???????6月20日,雪溪董氏续谱筹备小组正式成立,承担起续谱工作的具体事宜,并聘请吴声昌、朱林芳两位先生为顾问和技术指导。随着续谱工作的人员日渐增多,“雪溪董氏续修宗谱董事会”正式成立,由12位成员,伯林任总理,如意任副理,财仁任总监修,宣能任总策划,必时、积林任主修,还有采访撰写9人,校对5人,庶务4人,经济1人。

???????此后的日子里,董事会统领全局工作,编辑人员各司其职,一边走访宗亲,一边筹资募款、收集资料。各地的董氏则奔走相告,热心支持。

???????追本溯源,如意、培林、伯相、德江一行于7月23日来到龙游县立德乡,寻找雪溪董氏一世祖德卿公的旧居遗址。

顺流而下,董氏代表又从雪溪出发顺着先祖血脉的流传,行程二万里,走到30多个宗亲居住的村庄,寻访失去联系的宗亲。

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中牵引着现世的雪溪董氏互相见面,握手言欢,畅谊同宗之谊。新昌县内的,新昌县外的,每到一个村庄,只要说及雪溪,各地的董氏宗亲都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血缘亲情的呼唤。

文化的盛举离不开经济的支撑,许多董氏为宗谱的续修成功慷慨出资,奉献出力。如三花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张道财,本姓董,从小在雪溪村长大,后来以甥继舅,改姓为张,但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为修谱大事出资20万元;还有林海捐助1万元,叶军捐助7800元,竹超捐助6千元,仕富、国祥、乃勇、如意等几位各捐助5千元。董志仁捐助5800元,还无偿出动私车60余天次,行程万余里,为走访宗亲和搜集资料提供服务。

???????2006年9月24日,雪溪董氏谱事工作会议在思本堂召开,会议由董宣能主持,总结汇报修谱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计划下一步工作。

???????2007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二,雪溪董氏举行新春茶话会,交流一年来修谱的体会。雪溪董氏已知总人口二万中有一万三千人的资料收集完成,续谱工作已进入排版印刷阶段。人们展望着修谱成功的喜悦,期待着圆谱庆典的那一天。

???????祭扫雪溪董氏始祖墓

???????2007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三春分时节,阳光明媚,惠风和畅,雪溪上空彩旗飘飘,鼓乐阵阵,思本堂内烛光闪耀,高香缭绕,雪溪董氏各房派代表怀着对祖先无限的尊崇和敬仰从各地赶来,举行隆重的祭祖庆典。

???????9时整,庆典主持人董财仁领着族人在礼炮和鼓乐声中,升起了“雪溪董氏”族旗,千百双眼睛注视着红色锦绣的家族大旗在春风中高高飘扬。

???????9时30分,董财仁宣布祭祀列祖列宗仪式开始,雪溪大宗祠族长轩林公和各宗支宗长依次上座,起立向列祖列宗默哀五分钟后,敬献上祭礼,由族长轩林公烧香、点烛、酌酒,恭拜先祖,接着各宗支宗长恭拜,董必时恭读祭列祖列宗文,裔孙按次序恭拜,族长轩林公代表众子孙烧纸钱,由衷地酬谢先祖的佑护。

10点30分,族人按房派列队前往雪溪村东鳌坑长陇嘴山中。

???????两千多人长长的队伍在鼓乐声中缓缓前行,人们心中都感念着钓鱼太公的德泽,因为太公是自己的来源,他开创的雪溪家园是所有雪溪董氏继续前行的起点。

???????墓前祭拜完毕,按照旧例,每人分到了一双糍,同享着先祖的余荫。每一位董氏个体的生命就这样穿越时空,与一代代远去的祖先血脉相连,与整个家族的历史交融在一起了。

???????雪溪董氏第十七次圆谱庆典

???????2007年4月12日,农历二月廿五,艳阳高照,暖风吹拂,高高飘扬的“雪溪董氏”大族旗下,一面面来自各房派的小族旗迎风招展,每一位雪溪董氏的脸上挂满了笑容。雪溪董氏回娘家十七位女儿,抬着“勿忘祖恩”的铜匾和一篮篮鲜花最早赶到雪溪,族长轩林公率领各房房长在村口把女儿们迎进了思本堂。

???????上午9点30分,庆典主持人董宣能宣布:“庆祝雪溪董氏第十七次圆谱典礼现在开始!”一时间,锣鼓响,礼炮鸣,彩球飘飞,雪溪边欢腾着一片吉祥和喜悦。

???????道财公对续修宗谱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因公务繁忙未能亲临庆典现场,雪溪董氏后裔遥遥地向他表示感谢和敬意,道才公胞兄董财仁代表他接受了这束感激的鲜花。

???????董伯林代表续修宗谱董事会致欢迎词,欢迎各地的宗亲和各界的朋友从四面八方赶到雪溪水边参加圆谱庆典;接着,董竹超代表外出创业者讲述回到老家的感想和参加圆谱庆典的喜悦;出嫁的雪溪女儿董和英说,看到娘家新的宗谱续修成功,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完的激动;查林村梁作栋代表异姓家族热情地祝贺雪溪董氏宗谱续修成功,表述了查林村中梁氏和董氏和睦共处的友好乡情;五十年代末担任雪溪乡党总支书记的老干部代表潘和钱,和雪溪董氏结下深情厚谊,回忆起在雪溪度过的日子,并祝贺雪溪村和雪溪董氏的明天更加美好。县政协文史组组长、《新昌县志》主编陈百刚说,早在十多年前就翻阅了旧的《雪溪董氏宗谱》,知道雪溪董氏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不仅是雪溪董氏的骄傲,而且是全新昌人的骄傲,现在宗谱续修成功,是一件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大喜事;新昌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钱福全,一直关心雪溪董氏宗谱的续修工作,真诚地祝贺雪溪董氏历史上这一继往开来的文化盛事圆满成功。

???????各位宗亲、贵宾的致词结束以后,参加庆典的来宾开始了游行。

???????游行队伍由旗手领先,彩轿抬着一册《雪溪董氏宗谱》走在前面,八仙队、锣鼓队跟随其后,接着是大族长轿和小族长轿,紧接着是喜字牌队,随后是各房各派的队伍,其间还有舞龙队、舞狮队、腰鼓队、民乐队,从会场出发,走过了彩桥,又走过了石桥,黄龙和狮子舞进了小宗祠思源堂,再沿公路,过村西新桥,进入下村大路,黄龙和狮子舞进了大宗祠思本堂。

???????这一天,村头村尾,人头攒动,一位九旬老者说雪溪村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天姥诗社副社长俞鹤春先生即兴写成《参加雪溪董氏圆谱庆典见闻杂赋》,表达心中的祝贺和亲历现场的激动。

???????中午,圆谱庆典的酒宴150桌分摆在祠堂、学校等两个地方,大家一起举杯,共同祝贺《雪溪董氏宗谱》的续修成功。

???????下午1点整,在欢庆的锣鼓声和礼炮声中,雪溪董氏开始了关谱仪式。

???????关谱仪式由董顶荣主持。关谱仪式上,续修宗谱董事会为珍藏宗谱六十年而费尽苦心的三十五世祖轩根婆给予奖励,轩根婆保存下来的“学”字号宗谱成为这次续修的底本,她的尊祖敬宗之心可贵,值得后人学习并弘扬。

???????董宣能代表雪溪董氏续修宗谱董事会讲话,他全面地回顾总结了一年来修谱的经过,表达了工作中的一些想法。

???????裔孙代表净手行礼,查阅新谱完毕,族长轩林公郑重地关上了谱箱,接着各房派代表和个人从族长手里恭恭敬敬地领过了新谱箱。第十七次续修宗谱共印68册,每册21本,颁发房派谱35册,己谱33册,房派谱以“学乃身之宝,儒怀席上珍,君看朱紫贵,仁义万事发,诚信与时进,和谐安康乐,新景现神州”这三十五字编次,其中“学”字号由大宗祠族长珍藏,“新”字号赠送新昌县文物馆典藏。

???????雪溪村邻近的大雷、尖坑、五星等村民委员会和新林乡查林梁氏、儒岙镇姥东徐氏等新昌县几个大家族的代表应邀参加圆谱庆典,分享董氏家族的喜悦。

???????鳌峰雪水流芳远,江都龙游世泽长。

???????国泰民安圆谱牒,风调雨顺兆丰年。

迎佳宾喜炮齐鸣,庆圆谱彩灯高照。

???????歌太平续修宗谱顺民心,颂盛世凝聚亲情促和谐。

这些喜庆的条幅挂在雪溪大地上,让雪溪水继续流淌着千古的美丽,让时光在此刻久久地停留,记下雪溪董氏历史上大团结的一天。

???????晚上,新昌调腔剧团应邀演出《闹九江》,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人数达万余,盛况空前。雪溪水边,连续上演了七日七夜的戏文,圆谱庆典缓缓地降下了帷幕。

???????附:

???????养志堂记

???????赏胜者领其要,据幽者当其机。是故神山秀岳假高逸以扬辉,当其机也;朗人俊士托遐邈而含耀,领其要也。白乐天谓“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诚领其赏胜之要也;谢康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此则溯江而上投宿剡中,明发而登天姥,自此入天台也;唐朱放诗曰“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江边”,余尝自会稽上古剡,夜望沃洲诸山,月正在其上,则知诗人之句诚当其据幽之机也。

???????今自新嵊溯源而上,至于雪溪。往往以雪得名,由戴安道始也,故其地有上、下雪之分,居人皆豢龙氏之裔,雁墙翚宇,花木参差,一溪贯其中,两山如匣,夹行而西骛,半岩为飞瀑,下为灵湫。诸董族实居上游,以笔砚肆业者十九,世以隐德著于乡,其亦赏胜之要、据幽之机欤!余因避丙子、己丑之乱两至其地。夫思其人者怀其堂,爱其人者及其乌,而况两至其地乎?此余既去而不能忘情者也!

董生景俞,作堂于旧墟,匾曰“养志”,来请记。噫!斯地有德于余者也,生又学于余者也,可不与之记乎?余问:“生之志云何?”生曰:“仆不敢僭,昔者孔门三子各言所志,咸当其才,惟点也,独言浴沂风雩之趣,翛然在事物之外,而夫子与之。仆不敢僭也,然有志焉。青山以为屏案,流水以为金石,奉亲读书于是,觞宾俎豆于是,弹琴咏诗于是,庶几点之万一,有以承先生之教而不愧,倘可进乎。”余曰:“是足记矣!”呜呼!若生者,可谓得赏胜之要、据幽之机者欤!生字绍孟,今所居属新昌。

???????至元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阆风舒岳祥?撰

陶趣公自题诗

结庐对南山,凿池贮清流。开窗俯池水,种柏池上头。峨然立屏幛,迥隔南山陬。参差叶交接,屈铁枝相樛。枝叶固后凋,更见落日稠。涓涓夜雨木,霭霭晨烟浮。光翠落地冷,黛色当庭幽。叶香秋可食,将斯凤来游。风兮杳不至,百鸟喧啾啾。山翁厌烦聒,驱驱不能留。默晚相对引,频酌杯相酹。醉歌坐屏下,濯足弄聒沤。身老发并白,嗟哉谁与俦。拟结岁寒操,不变风霜秋。树柏为自适,树松贻酒谋。松柏当重培,厥德宜再修。柏老树在庭,遇者思遗休。岂知叶公松,远与甘棠侔。

??????????(注:陶趣公,雪溪董氏第二十一世祖,名钜,字伯贲,陶趣其号也,生于元至正十三年,即公元1276年,享年53岁)
献花(0)
+1
(本文系董氏族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