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丁公之殇
2013-02-17 | 阅:  转:  |  分享 
  
丁公之殇

丁公者,楚汉战争时期项羽麾下战将,他并非楚汉名将,亦非秦末名谋,故而只在《资治通鉴》中略略提了一笔,讲述了他被杀的经过。

众所周知,秦朝末年,由于人民不坎忍受连年的劳役和严刑峻法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纷争的结果是形成了以项羽和刘邦为主的两大阵营集团,在争夺胜利果实时,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楚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之巨大难以言辞。争夺的结果自然是为人不怎么待见的刘邦胜出,做了皇帝。中国的事情就是奇怪,解放战争也是打了四年。

丁公在项羽帐下,虽非名将,却在萦阳之役中曾击败了刘邦,只是他没有乘胜追击穷寇,也没有将刘邦围而歼之,立下不世之功勋,而是出人意料地将刘邦放跑了,大概也是为了留条后路吧。他这一败笔,没有遭到项羽的问责,反而成了他日后杀身之端因。

当刘邦战胜项羽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大封功臣,从项羽阵营投降过去的陈平、韩信、项梁、琼布等纷纷封王、封候,尊贵至极。丁公本有大恩于刘邦,也谋想讨些封赏,去投刘邦,结果被刘邦下令处斩,给出的解释是“事项王而不忠。”唔呼,如果丁公当初事项王忠能有今天杀身之祸吗?能有刘邦的黄袍加身吗?其实如陈平、韩信、项梁、琼布之徒。哪个是事项王而“忠”呢?尤其是项梁,本是项羽族人,在鸿门宴上,先是出卖了范增为项羽谋划的计策,后又以身体公开袒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得惩,是公开事项王而背项王者,但胡了张良的庇护,不仅没有被诛,反而封候。同样是事项王而不忠,结局迥异,何也?

第一,站错了队。俗话说“不怕犯错误,就怕站错队。”站错了队,自己阵营失败了,自然你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尤其像丁公这样吃里扒外、首鼠两端又曾经打败过刘邦给过刘邦难堪的人,自然也讨不到好处。你看人家韩信,楚汉相争前隙,因不得志转投刘邦,虽然又上演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坐视刘邦惨败气得刘邦大骂几出,尽管日后被杀,结果还曾被封王封候。

第二,实力差。丁公作为项羽帐下战将,想无统辖几十万精兵的兵权在握,也非坐镇一方拥兵自重的诸候,如琼布,虽然在灭项上不曾出过多大力,但他的去向足以倾斜两大对垒阵营的天平,当然最后也能封王。

第三,没有保护伞。关键时刻没人罩着你、护着你,在你即将倒霉的时候拉你一把、捞你一下。丁公就属此类,他没有项梁那样的好运,在项羽阵营时,虽然出卖了集团的最大利益,但因是项羽族人,无人纠责;后来转投刘邦,又有张良罩着,到时还封了候。

丁公被杀了,其实是自取其祸,谁让他打败刘邦、放了刘邦还要去邀功呢?换了谁当了皇帝还能忍受当年打败自己的人整天在自己面前晃荡,使自己颜面扫地不说,还得受人指责,只能寻个借口将他杀了以儆效尤。







2012-5-16

献花(0)
+1
(本文系当一天和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