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元朝董俊家族为何称
2013-02-19 | 阅:  转:  |  分享 
  
元朝董俊家族为何称“藁城董氏”

????????--4月2日在燕赵时评博客圈子集会时的发言提纲

“藁城董氏”这个称呼今天的人不大习惯,在元朝,是朝野上下一致公认的,社会民间约定俗成的。四库全书载有元明善《槀城董氏家传》,学士虞集则有《讲毕奏特加槀城董氏封赠表》。后来的研究者如台湾的历史学家袁冀则有《藁城董氏评述》,日本研究者藤岛建树则有《元朝治下汉人一族之进展——藁城董氏家族》,都称藁城董氏,只不过在元朝时期,“藁”字都没草字头,所指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称藁城董氏,又为什么元朝之后加上草字头?一句话,董俊一家四五代,对元朝的贡献实在太大了。

一是对元朝统一的贡献。董俊父子跟随国王木华黎和世祖皇帝灭掉了金国、西夏、大理、南宋四个王朝政权。左副元帅董俊就是在对金最后一战中,战死在河南商丘。对南宋作战,两次鏖战长江:第一次突破长江,是董文炳弟兄子侄的先锋战舰。第入二次过江,是董文炳的左路军,自江而海与丞相伯颜汇合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的。攻下杭州之后,董文炳部又相继取南部诸城。因而藁城董氏三代出了22将军。

还需要说的是,董俊抗金兵,两复真定,擢为“中山府事”。在藁城北楼、永安村一带,保卫藁城,与金兵将领武仙对峙一年半,千人对万人,金兵始终没有进入藁城。因此,将藁城县改作永安州。

二是维护元朝政权的贡献。包括武官兼任,藁城董氏四品以上大夫43人,职位最高的是中书左丞董文炳,兼领枢密院。在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制,即内蒙古那里的“上都”,和北京这里的“大都”,董文炳就是大都的中书省的第二把手,中书令是太子。老皇帝有嘱咐,不要太子过多干预,北京以南的这片土地,不论是政务还是军务,董文炳说了算。所以说维护政局稳定派出的安抚使,恢复农耕生产的劝农使,也多由董氏担任。比如说董文用,就担任过山东、河南的劝农使,还到甘肃等地推行过种水稻。

特别要说一下,从董俊开始,和董文炳、董文直父子三人,相继担任藁城县令。尤其是董文炳,担任藁城县令长达二十多年,有意思的是,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就是他在任县令时,最先编辑刊印的。藁城城内有其宅第,宅前有县民树立的遗爱碑,底座赑屃今存高台庙下。

三是保护汉文化的贡献。1、灭金之后,董俊和董文炳把金朝之汉学家如王若虚、侍其轴等,延请至家(指正定和正定学堂)教诸子弟。实际上成了保留汉文化的中心区。2、灭掉南宋之后,董文炳受委托留守杭州处理后事,董文炳首先做的是封存档案和封存国库,使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资料,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因之,《宋史》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修纂完成。

四是对汉民族人口的保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古代战争的背景,在当时,对久攻不下的城池,是要“屠城”的,对俘获的将士,是要全部杀死的。攻破南宋首都杭州,就做到“一个不杀”,皇帝称作“汉之曹彬”。反过来看,日寇战我南京,杀我同胞30万。在这方面,藁城董氏即使攻破叛乱军队、村寨,也只“惩其魁首”,其他“南下时,人多归公为姓,既全其家归,悉纵为民”。元明善认为,董氏“全活”之人有几十万。在当时,汉民族对于蒙古民族来说,是下等公民。董氏救活他们之后,还要“悉纵为民”,给予他们“公民”的身份。故而他们有的遂“从公姓”,立生祠,言说“父母活我于既生之初,董公活我于既死之后。”时人元明善估计,受董氏“全活”之人不下几十万。

从以上分析看出,藁城董氏在当时是很著名的。为什么将“槀”加上草头,最近从正定史氏家族传来信息,他们的资料记载,史天倪、史天泽兄弟相继为元帅,董俊时为左副元帅,之后,董俊第八子董文忠之女嫁于史天泽第八子史彬为妻。史天泽上书朝廷,将“董”字的草头加到“槀”,就成了现在的“藁”。

?



献花(0)
+1
(本文系董氏族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