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书堂诗话》宋·赵与虤撰
提要
《娱书堂诗话》一卷,宋赵与虤撰。虤字集韵音牛闲切,说文训为虎怒,故其字为威伯。以《宋史·宗室表》连名次第考之,盖太祖十世孙也。书中多称陆游、杨万里、楼钥晚年之作,又称宗人紫芝,是宁宗以后人矣。其论诗源出江西,而兼涉於江湖宗派。故所称述如罗隐、范仲淹《钓台诗》,高端叔《雨诗》,又“桂子梅花”一联,毛国英《投岳飞诗》,罗隐《绣诗》,沙门《游雁宕诗》,唐宣宗《百丈山诗》,姜夔《潘转庵赠答诗》,黄景说《贺周必大致仕诗》,无名氏《濞亭诗》,危稹《送柴中行致仕诗》,徐得之《明妃曲》,黄居万《瀑布诗》,无名氏《龟峰诗》,周镐《将雨诗》,寿赵《倅诗》,刘咏《八月十四夜诗》、双柏句、扑满子句、《寓兴诗》,杨万里所称刘应时诗,唐人《汴河诗》,陆九渊少作,石延年《夷齐庙诗》,无名氏《天开图画亭诗》,刘敞《种柏诗》,吴镒绝句,江东客献杨万里诗,刘概诗,徐似道、杨万里赠答诗,赵横《钓台诗》,白居易《周公恐惧流言日》一首。及作诗用法语一条。大抵皆凡近之语,评品殊为未当。盖尔时风气类然。然名章俊句,轶事逸文,亦络绎其间,颇足以资闻见。失於芜杂则有之,要其精华不可弃也。书中辨证仅两条:其一解钱惟演《无题诗》“夜长惟有辟寒金”句,据《拾遗记》“嗽金鸟”事,谓辟字当作畏辟之辟,读去声,惟演误读入声,以为辟除之辟,其说颇允。其一解杨亿《无题诗》“死讳文成食马肝”句,不引《史记》之正文,而牵引《拾遗记》“马肝石”事,则支离无理。且两条皆惟据王嘉书,知考据非其所长,存而不论可矣。
娱书堂诗话
唐許渾題孫處士居云:“髙歌懐地肺,逺賦憶天台。”極為的對。《真誥》云:“金陵者,洞虚之膏腴,句曲之地肺。”注云:其地肥,故曰膏腴,水至則浮,故曰地肺也。
古樂府云:“愛惜加窮袴,防閑托守宮。”《冷齋夜話》云:“窮袴,漢時話,今襠袴也。然未詳所出。”按西漢上官后傳:“宮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服虔曰:“窮袴,有前後襠,不得交通也。”師古曰:“即今之緄襠袴也。”
蘇才翁(舜元)仕為轉運使,皇祐辛夘按部至海昌,安國寺藏院留一詩于壁曰:“華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紗窓燕拂簷。蓮子數盃甞淡酒,柘枝一曲試春衫。階臨池面勝看鏡,屋映花叢當下簾。誰倚南樓指新月,玉鈎素手兩纎纎。”書法遒勁,有懐素體,今刻于石。
《冷齋夜話》稱文與可詩精絶,《鷺鷥》云:“頸細銀鈎淺曲,脚髙緑玉深翹。岸上水禽無數,有誰似爾風標。”予閱與可詩,復有云:“避雨竹間点点,迎風栁下翩翩。靜依寒蓼如畫,獨立晴沙可憐。”造語尤清新可愛。
《虞翻傳》:翻放棄南方,自恨淪沒,毎謂生無可樂,死以青蠅為弔客。故靈澈謫汀州詩云:“青蠅為弔客,黄耳寄家書。”
黄亞夫(庶)怪石絶句云:“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鈎簾坐對心語口,曾見漢唐池館來。”天禄辟邪,獸名。漢西域傳:烏弋有桃拔。孟康曰: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禄兩角者,或為辟邪。
李西臺直宿早朝二詩,其一曰:“春風夜急銅龍漏,淡月半斜金井欄。已覺亞枝花露重,宿鶯猶睡怯餘寒。”其二云:“著衣香重海棠風,人在瀛洲御苑東。將對赤墀班未定,井幹樓角日先紅。”呂居仁跋云:“觀西臺詩,想見國初太平氣象不逺,餘風遺烈,足以悚動後世。約想貞觀初,難與數子階,吾與諸公亦云。”
山谷自黔中還荆南,見一女子竒美,因賦水仙花以寓意。山谷下世,女子貧不能給,其夫鬻於田氏。一日,召髙子勉飲。妾出侑觴,子勉請以詩中國香字名之,因作長篇紀其事。有云:“却把水仙花說似,猛省西家黄學士。乃能知妾妾當時,悔不書空作黄字。”毎誦至此,未達其旨。因閱唐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之句,方悟子勉之意。
郭功甫甞與王荆公登金陵鳳凰臺,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成,一座盡傾。白句人能誦之,郭詩罕有紀者,今俱紀之。太白云:“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揔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功甫云:“髙臺不見鳳凰遊,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娥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風揺落日吹行棹,潮湧新沙換故洲。結綺臨春無處覔,年年芳草向人愁。”
陸放翁云:先少師宣和初有贈晁以道詩云:“奴愛才如蕭穎士,婢知詩似鄭康成。”晁公大愛賞。二事所出漫記于此:《世說》:鄭玄使一婢,忤意,將撻之,方為陳說,玄曳之泥中。一婢來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摭言》:蕭穎士有僕,事之十餘年。穎士捶楚嚴酷,人或激之擇木。僕曰:“非不能他去,愛其才耳。”
東坡謂晨飲為澆書黄門,謂午睡為攤飯陸務觀。甞有絶句云:“澆書滿挹浮蛆甕,攤飯横眠夢蝶牀。莫笑山翁見機晚,也勝朝市一生忙。”
鷓鴣其聲格磔可聽,世俗想像其音,或云懊惱澤家,或云行不得哥哥。葢方言不同,而歌詠亦各用之。韋莊詠《鷓鴣》詩云:“南禽無侶似相依,錦翅雙雙傍馬飛。孤竹廟前啼暮雨,汨羅祠畔弔斜暉。秦人只解歌為曲,越女空能畫作衣。懊惱澤家空有恨,年年甞憶鳳城歸。”山谷詠《李居馴鷓鴣》云:“真人夢出大槐宮,萬里蒼梧一洗空。終日憂兄行不得,鷓鴣應是庳亭公。”韋用前語,黄用後語。
羅隠嚴陵灘詩、范文正釣臺詩,皆押髙字。范詩特髙妙,至用雲臺事,尤非隠所及。羅云:“中都九鼎勒英髦,漁釣牛蓑且遁逃。世祖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釣臺髙。”范云:“漢包六合網英髦,一箇冥鴻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雲臺爭似釣臺髙。”二詩優劣可見。
曾参預從龍赴省,時館於衢州之順溪,題一絶云:“紅照西沈暫解鞍,偶然假館豈求安。新豐獨酌誰為侶,坐對窓前竹一竿。”識者已韙之矣。是年竟至大魁,致身政府,至今其館匾為狀元。
四明髙端叔,博學能詩,鄉里推重。甞有雨詩一聨云:“洒窓蠶食葉,入竹蠏行沙。”人稱其工。又有對云:“人間桂子月中種,水底梅花堤上枝。”坎壈不仕。樓攻媿挽之云:“弟子皆藍綬,先生竟白袍。”
毛國英,澤民之仲子也,以詩自鳴。甞經岳侯駐兵之地,江禁方嚴,國英投詩云:“鎖鐵沈沈截碧江,風旗獵獵駐危檣。禹門縱使髙千尺,放過蛟龍也不妨。”侯曰:“詩人也。”委舟以渡之。
僧志南能詩,朱文公甞跋其巻云:“南詩清麗有餘,格律閒暇無蔬笋氣。”如云:“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栁風。”每深愛之。
唐制,有寃者哭昭陵下。故李洞策夜簾前獻詩曰:“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痛哭一生休。”陸務觀亦有句云:“積忿有時歌易水,孤忠無路哭昭陵。”
羅隠繡詩云:“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鍼長羽毛。”趙彦若翦綵花詩云:“花隨紅意發,葉就緑情新。”鑄意俱竒,皆警句也。
白樂天獻裴晉公詩云:“聞說風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時。”王禹玉上文潞公詩云:“功業特髙嘉祐末,精神如破貝州時。”櫽括樂天語也。
胡忠簡公以言事忤賊檜,謫嶺外。士大夫畏罪,莫敢與談。獨瀘溪王庭珪以詩送之。其一云:“囊封初上九重闗,是日清都虎豹閒。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媿朝班。名髙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豈待他年公議出,漢庭行召賈生還。”其二云:“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將獨力拄傾危。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竒。當日奸諛皆胆落,平生忠義只心知。端能飽吃新州飯,在處江山足护持。”為邑人歐陽安永告訐,竄辰州,檜斃,始召還。
唐任濤,髙安人。詩名早著,有“露團沙鶴起,人卧釣船流。”之句,李常侍隲亷察江西,特與放里役。
胡文恭公子宗炎,善為詩,有句云:“飛禽避軒葢,殘果落莓苔。”歐公賞之。
周晞稷承勲,有詩名,曽為瑞州新昌尉。題度門院詩云:“纔入度門寺,先觀覺範詩。昔人吟不盡,今日到方知。地僻寒來早,山髙月上遲。池邊老脩竹,曾映董生幃。”葢龔龍圖端書堂在焉。宿玉龍宮云:“夜爇松脂火,朝焚栢子香。舉家來萬夀,佳節遇重陽。雨止雲穿日,風髙天欲霜。吾廬籬下菊,應怪未還鄉。”
舊傳一貧士死,見隂吏,為言當再生,汝有三百甕虀禄未盡。陸放翁病愈絶句云:“鏡中無復舊朱顔,一笑衰翁尚爾頑。三百甕虀消未盡,不知更著幾年還。”戲用此事。
昔有沙門遊永嘉雁蕩,欲賦未就,遇負薪老人倚杖而嘆,問曰:“何嘆?”曰:“一生看不足。”遂得句云:“四海名山曽在目,就中此境難圖録。岩前撞見白頭翁,自道一生看不足。”
洪州大智禪寺百丈山,髙可千尺,為大叢林。唐宣宗甞以詩題云:“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峻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峯不間三春秀,靈鏡無時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鐘朝磬碧雲端。”不獨為此山絶唱,而帝王意度於此可見。
楊誠齋序千岩摘藁云:“余甞論近世之詩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陸放翁之敷腴、蕭千岩之工緻,皆余之所畏者。”姜白石詩藁自序云:“尤延之先生為余言:近世士人喜宗江西,温潤有如范至能者乎?痛快有如楊廷秀者乎?髙古如蕭東夫?俊逸如陸務觀?是皆自出機杼,亶有可觀者。又奚以江西為哉?”觀二公推許,想見當時騷雅之盛,建安、大厯風斯在下。
王武臣(度),豫章新建人。吟詩有警句如:“雲生坐來石,風掩讀殘書。”“危紅賖晚景,漲緑上平沙。”“鴉分供餘食,鴿亂著殘棋。”“樵斧和雲砍,漁蓑帶雪披。”皆新竒可誦,張紫薇、謝艮齋極口稱賞。
康伯可(與之)紹興間過清江,遊慧力寺,題二詩于松風亭。其一云:“天涯芳草盡緑,路旁栁絮爭飛。啼鳥一聲春晚,落花滿地人歸。”其二云:“江上濃隂曉未開,痩筇支我上蒼苔。春寒前日去已盡,今日又從何處來?”
王荆公初夏絶句云:“石梁茅屋有彎﨑,流水濺濺度兩陂。晴日煖風生麥氣,緑隂幽草勝花時。”石湖范公云:“甞蒙恩獨引賜宴,夀皇於行苑中,親誦後二句,以為佳。”
姜堯章(夔)居苕溪,與白石洞天為隣。潘轉菴字之曰“白石道人”。且畀之以詩曰:“人間官爵似摴蒱,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號,斷無繳駁任稱呼。”堯章報以長句,其詞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老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仙人食罷腹便便,七十二峯生肺肝。真祖只在南山南,我欲從之不憚逺,無方煮石何由軟。佳名錫我何敢辭,但愁自此長苦饑。囊中只有轉菴詩,更當掬手三嚥之。”
李莊簡公(光)詩,清絶可愛。越中雙雁道中一絶云:“晚潮落盡水涓涓,栁老秧齊過禁煙。十里人家雞犬靜,竹扉斜掩护蠶眠。”後在政府,與賊檜議論不合,為中司所擊,送藤州安置。差察院使臣伴送,公戲之云:“日日孤村對落暉,瘴煙深處忍分離。追攀重見蔡明逺,贖罪難逢郭子儀。南渡毎憂鳶共墮,北轅應許雁相隨。馬蹄慣踏闗山路,他日重來又送誰。”亦婉而有深意。
韓子蒼題淵明採菊圖詩云:“九日東籬採落英,白衣遥見眼能明。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風流可得成。”曽文清公訪戴圖詩云:“小艇初從本不期,剡中雪月共明時。不因興盡回船去,那得山隂一段竒。”兩詩意同,均為佳作。
曽文清謝路憲送蠏詩:“從來嘆賞内黄侯,風味尊前第一流。只合蹣跚赴湯鼎,不須辛苦上糟丘。”内黄侯三字甚新。
梅聖俞因劉原甫戲言之谶,竟終於都官,葬在宮城,俗呼為梅夫子墓。弔之者有句云:“贏得兒童呌夫子,可憐名位只都官。”
太宗命蘇易簡講《文中子》,有楊素遺子食經,羮藜含糗之說。上因問:“食品何物最珍?”對曰:“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臣止知虀汁為美。臣憶一夕寒甚,擁爐痛飲,夜半吻燥,中庭月明殘雪,中覆一虀盎。引缶連沃,臣此時自謂上界仙厨,鸞脯鳳腊,殆恐不及。屢欲作氷壺先生傳紀之,而未暇也。”上笑而然之。陳簡齋食虀詩曰:“氷壺先生當立傳,木奴魚婢何足録。”陸務觀亦云:“髯鬚主簿方用事,氷壺先生來解圍。”魚婢事出《古今注》,江東謂青魚為婢。
髙皇棄天下,金人來為弔祭禮。丞相京公(鏜)以檢正假儀曹長,充使報謝。至近境,聞燕以樂,公以遏音。辭且曰:“若不徹樂,有死無二。”論辯數十,金人為屈,留汴候命。有詩云:“鼎湖龍馭去無蹤,三遣行人意則同。凶禮强更為吉禮,北風終未似南風。設令耳與笙鏞末,祇願身糜鼎鑊中。已辦滯留期得請,不辭築館跡江東。”既旋,夀皇有執禮可嘉之褒,除權工部侍郎。
孫君孚(升)云:昔與杜挺之、梅聖俞遡汴同舟,見聖俞吟詩,日成一篇,衆莫能和。因密伺聖俞如何作詩,葢寢食遊觀,未甞不吟詠思索也。時時於座上,忽引出,奮筆書一小紙,内算袋中。同舟竊取而觀,皆詩句也。或半聨、或一句,有可用者入之。有云:“作詩無古今,惟造平淡難。”乃算袋中所書也。
康與之在髙宗朝,以詩章應制,與左璫狎。適睿思殿有徽祖御畫,特為卓絶,上時持玩,以起羮牆之悲。璫下直竊攜至家,而康適來,留之飲,因出示之。康紿璫入取餚核,輒書一絶于上曰:“玉輦宸遊事巳空,尚遺奎藻繪春風。年年花鳥無窮恨,盡在蒼梧夕照中。”璫見之,大駭,無可奈何。明日伺間,叩頭請死,上聞大怒,亟取視之,天威頓霽,但一慟而巳。
“力通青海求龍種,死諱文成食馬肝。”此楊文公詠武帝詩。《漢書》武帝既誅文成,惜其方不盡。膠東欒大與文成同師,因樂成侯求見。帝恱,大曰:“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掩口,烏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按《洞冥記》云:元鼎五年,郅支國貢馬肝石,半青半黑,如馬肝,舂以和九轉之丹。丹成,髮白者皆黑。帝坐羣臣於甘泉,有白髮者試拭,皆黑。酷烈不雜丹砂,不可近髮。齊人李少翁以神仙惑帝,帝乃以馬肝石和九轉神明丹賜之。少翁死,即文成也。今人見景帝有食肉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之語,遂謂文成食馬之肝而死,非也。
歐陽文忠公詩:“山浦轉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東西。”東坡亦云:“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身遊山水間,果有兹理,二公善於形容矣。
王文康公(曙)字晦叔,甞宰定海縣。賦回峯院詩云:“山勢欲壓海,禪扃向此開。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栁色秋擎出,鐘聲浪荅回。何期隨吏役,暫得拂塵埃。”商逸卿得遺墨刻之。
王元之清明絶句云:“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窓分與讀書燈。”李方叔曰:“千株宻樹出嚴闉,走馬天街賜近臣。我亦茅簷自鑽燧,煨針燒艾檢銅人。”二詩善述,冷淡況味漫筆之。
荆公“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黄雲稻正青。”之句,古今傳誦。宗人紫芝送謝耘遊淮詩有云:“柘空淮繭白,梅近楚秧青。”葢模倣此。
周益公休致,白石黄景說賀以古風云:“相公能辭一品官,不能辭他九轉丹。相公能却萬鍾粟,不能却他長生籙。潭潭之府移氣體,新年七十兒童佀。朝朝見客步如飛,窓下時時看細字。髙車得似垂車榮,峩冠何如掛冠清。深衣獨樂真天人,誰其友之聃與彭。”
環溪吳沈觀穫詩有云:“新月輝輝動,黄雲漸漸收。”形容甚工。
《芝田録》云:“鑰必以魚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王荆公詩曰:“開厨發篋鳴鎖魚。”山谷詩曰:“時送一鴟開鎖魚。”
《南史》齊髙帝賜明僧紹竹根如意、笋籜冠,隠者榮之。唐李泌隠衡山,甞取松樛枝以搔背名,曰養和。陸放翁詩云:“夭矯竹如意,鱗皴松養和。”
台州巾山僧任處士翻有詩曰:“絶頂新秋生夜涼,鶴飛松露滴衣裳。前峯月照半江白,僧在翠微開竹房。”(翠微一作水湄)
孟子言舜封象於有庳,今道永之間有鼻亭,葢字訛也。正在瀟水之上,舟楫往來其下。客有題詩云:“如今不是當時傲,日日江頭送客舟。”
陸龟蒙詩云:“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須加陸逸沖。”注:逸沖甞事陶隠居,錫名栖靜處士。十賚,猶人間九錫也。秦少游游仙詞一絶亦用此事,詞云:“本是廬山種杏人,出山來事碧虚君。上清欲問因何到?請看仙家十賚文。”
僧島雲過盱江題麻姑山絶句云:“萬叠峯巒入太清,麻姑曽此会方平。一從宴罷歸何處,寳殿瓊臺空月明。”“一”先作“自”,後於同輩舉似,同輩云:“詩則清矣,‘自’字未穏,當作‘一’字。”雲服其言。暨再入山,巳為人改作一從矣,亦可謂之一字師。
明妃曲,古今作者多矣。近時徐思叔得之所賦一篇,亦為時人膾炙。其詞云:“妾生豈願為胡婦,失信寧當累明主。已傷畫史忍欺君,莫使君王更欺虜。琵琶却解將心語,一曲纔終恨何數。朦朧胡霧染宮花,淚眼横波時自雨。専房莫倚黄金賂,多少専房棄如土。寧從别去得深顰,一步思君一回顧。胡山不隔思歸路,只把琵琶寫辛苦。君不見,有言不食古髙辛,生女無嫌嫁槃瓠。”髙辛,事出《後漢書》。
柴與之(中行),嘉定間仕於朝,與時宰議論不合,出守章貢。危逢吉(稹)以詩送,云:“力與君王乞得州,補天未了石還收。人才自繫國輕重,吾道亦關公去留。殿角纔辭槐影日,船頭便轉荻花秋。競誇祖帳都門外,誰識眉攢杜甫愁。”
裘元量(萬頃),豫章人。性恬退不樂仕,以薦者召為司直。在朝甞賦歸興云:“新築書堂壁未乾,馬蹄催我上長安。兒時祇道為官好,老去方知行路難。千里關山千里念,一番風雨一番寒。何如靜坐茅齋下,翠竹蒼梧仔細看。”遂乞歸。
嚴子陵釣臺,題詠尚矣。天台戴適之復古一絶云萬事中行:“萬頃無心一竹竿,三公不換此江山。平生誤識劉文叔,惹起虚名滿世間。”亦新竒可喜。
唐劉言史觀繩伎一篇,末聨云:“坐中還有沾巾者,曽見先皇初教時。”葢謂玄宗遺樂。近時髙九萬賦觀思陵御製墨本絶句,正用此意。詩云:“淡黄越紙打殘碑,盡是先皇御製詩。白髮内人和淚看,為曽親見寫詩時。”
麻姑山瀑布,泉兩泒而下,灌溉甚溥。豐城孫南叟伯温為南城簿,甞遊賦古風云:“天關守不嚴,失却兩玉龍。塵世著不得,忽來此山中。雷霆白晝間,冰雪詩人胸。天公不汝尤,為人作年豐。”甚有江西體製。
道士黄居萬瀑布一絶云:“龍梭織處人難見,地軸輸來尺莫量。定是水仙工性巧,逐時裁去補滄浪。”亦有形容之工。
予曽伯祖(伯琳)官止右選,平生喜為詩,甞賦五月菊云:“為嫌陶令醉,來伴屈原醒。”之句,時人為之傳誦。
頃傳龟峯絶句,不知誰氏所作,亦有思致。詩云:“大禹胼胝決九州,百川無復恣横流。介蟲不覺洪波落,賺在髙峯頂上頭。”
慶元間,韓侂胄用事,貶趙忠定公於永州。舟次衡陽,泊古鄠一夕而死。敖器之陶孫時處士庠,以詩哭之曰:“左手旋乾右轉坤,羣公相扇動流言。狼胡無地歸姬旦,魚腹終天痛屈原。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賴有史甞存。九原若遇韓忠獻,休說渠家末代孫。”
客有誦禽言二詩,句意俱工,惜忘其姓名。《子規》云:“剛道故鄉如許好,其如遊子不歸何。自從五栁先生死,空染千山血淚多。”《著新脫故》云“蠶繭方成四月初,鳥能早計巧相呼。誰知機杼聲纔息,巳有王官來索租。”
廬陵歐陽伯威(鈇)少與周益公同場屋,連戰不利,遂篤意於詩。誠齋甞摘其警句抄之,如:“西風五更雨,南雁數行書。”“詩成夔子國,人在仲宣樓。”“細雨雙飛鷺,寒蓑獨釣船。”“夢回千里外,燈轉一窓深。”“誰知花過半,方與酒相尋。”“故人驚会面,新恨說從頭。”“天上張公子,雲間陸士龍。”“月白玄猿哭,更殘絡緯悲。”“語離遽如許,話舊復何時。”“巷南巷北人招飲,一雨一晴花奈看。”“有客過門湖海士,隔籬呼酒咄嗟間。”“夢回金馬玉堂上,文在氷甌雪碗中。”“青山如故情非故,芳草喚愁詩遣愁。”“擾擾征人相顧語,蕭蕭落木不勝秋。”“風色似傳花信到,夕陽微放栁梢晴。”“千里歸來人事改,十年猶幸此身存。”絶句四首:“戀樹殘紅濕不飛,楊花雪落水生衣。年來百念成灰冷,無語送春春自歸。”“桑麻得雨更青葱,芍藥留春結晚紅。怪得鳥聲如許好,此身還在亂山中。”“為憐桃杏亞枝斜,看到斜陽送亂鴉。又是一春窮不死,天教留眼看鶯花。”“蓬窓卧聽疎疎雨,却似芭蕉夜半聲。煙浪蔽天天倚葢,略容一点白鷗明。”公跋云:“鳥啼花落,欣然会心處,酌大白嚥伯威詩,欲馭風騎氣也。”
昔人題瑞州飛霞山有句云:“野猿來往嘯明月,山鳥兩三啼曉風。”誠齋甞稱之。
王從周(鎬),吉之永豐人,仕至忠州太守。喜為詩,亦有警句。《早行》云:“髮爽帶風梳,齒疎和月潄。”《觀僑寓樓》云:“避喧那厭雨,宜睡不思茶。”《將雨》云:“雲學催詩黑,風仍作頌清。”《望岳》云:“未知真是岳,祇見半為雲。”《望仙樓》云:“只言弱水蓬萊逺,無奈仙風道骨何。”《夀趙倅》云:“仁心廣大麟難比,夀骨清竒鶴不如。”《紹師覔詩》云:“凍雪寒梅雙蠟屐,澄江明月一竿絲。”《送潘文叔》云:“催租更擾潘邠老,付麥誰憐石曼卿。”《出舂陵》云:“山色兩間供步障,松隂半畝當郵亭。”《上何尚書》云:“籍通上界神仙府,身現甘泉侍從臣。”《移竹後雨》絶句云:“洗紅窣窣烏蓲雨,落葉颼颼皂角風。掛起北牎聊問訊,新移來竹定醒鬆。”
陶弘景隠居華山,梁髙祖問曰:“山中何所有?”弘景以詩答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祇能自怡恱,不堪持寄君。”陳簡齋甞倣之曰:“石爐深炷火,撩亂一榻書。只可自怡恱,不堪寄張扶。”
《列仙傳》:費長房遇壺公,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聚在目前,放之如初。岑參詩云:“帝鄉北近日,瀘口南連蠻。何當遇長房,縮地到京關。”又云:“惟求縮却地,鄉路莫教賖。”王建詩云:“安得縮地經,忽使我在旁。”葢取諸此。
元城劉忠定公《詠八月十四夜月》云:“萬古照臨終忌滿,一輪明徹豈須圓。”《雙栢》云:“同志不渝均管鮑,清風特立若夷齊。”《撲滿子》云:“多求惟恐心難滿,撲破方知器易盈。”皆寓風厲,可警學者。又《寓興》云:“一紀光隂若擲梭,忍將得喪累天和。聖賢自古成功少,忠信從來獲罪多。孟子寧尤臧氏沮,匡人其奈仲尼何。賈生年少非知道,猶更為文弔汨羅。”尤為忠厚氣象。
漫叟云:詹存中黙禱雨詩云:“下寮竊有隨車喜,遥見枝頭少女風。”陸農師稱之。管輅别傳曰:“輅過清河太守,時天旱,輅曰:‘今夕當雨,樹中已有少女微風,又有隂鳥和鳴,又少男風起,衆鳥亂翔,其應至矣。’須臾,風雲聿興,玄氣四合,大雨注傾梁。”劉孝威詩云:“電舒長男氣,枝揺少女風。”所對尤的。髙疎寮云:“《易》曰: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兊,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誠齋序順菴劉良佐詩藁云:“夫詩何為者也?曰尚其詞而已矣。曰善詩者去詞,然則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詩者去意,然則去詞去意則詩安在乎?曰去詞去意而詩有在矣,然則詩果焉在?曰甞食夫飴與茶乎?人孰不飴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於茶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勝其甘。詩亦如是而已矣。昔者暴公譛蘇公,而蘇公刺之之詞,亦不見刺之之意也。乃曰二人從行,誰為此禍。使暴公聞之,未甞指我也。然非我其誰哉?外不敢怒,而其中愧死矣。三百篇之後,此味絶矣。惟晚唐諸子善近之。《寄邊衣》云:‘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弔戰場》云:‘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折楊栁》云:‘羌笛何須怨楊栁,春風不度玉門關。’三百篇之遺味黯然猶存,世惟半山老人得之。予不足以知之,予敢言之哉。(云云)”先生此序深造作詩之宗旨,故録之。
劉良佐(應時),四明人。平生用力為詩,見稱於石湖范相,誠齋亦喜其“寂寞黄昏愁弔影,虚牎怕上短檠燈。睡魔正與詩魔戰,窓外一聲婆餅焦。”之句。陸放翁跋其集云:“如‘頗識造物意,長容我輩閒。’‘日晏猶更眠,犬鳴知有人。’‘世事不復問,舊書時一看。’‘一夜催花雨,數家臨水村。’‘青山空解供眼界,濁酒不能澆别愁。’‘覔句忍饑貧亦樂,抄書得趣老何傷。’雖前輩以詩鳴,何以加焉。”
杜牧之云:“千首詩輕萬戸侯。”鄭谷云:“得句勝如得好官。”命意甚竒。東坡云:“萬戸終輕千首詩。”反杜意也。陳簡齋亦用鄭語云:“書生得句勝得官。”
錢文僖《無題》詩云:“春痩已寛連理帶,夜長惟有辟寒金。”按王子年《拾遺記》:“魏明帝時,昆明國貢喇金鳥,甞吐金屑如粟。鳥性畏寒,處之小屋,水精為戸,内外通光,名辟寒臺。宮人以鳥吐金飾釵,謂之辟寒金。”余謂辟字當作畏避之辟,音去聲。若作辟除之義,音入聲,讀之則非。葢金以畏寒得名,不能禦寒也。文僖詩義誤作入聲用矣,更俟識者訂正。
守法度曰詩,載始末曰引,體如行書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謡,委曲盡情曰曲。此姜堯章語,於詩說見之。
梅和勝執禮未第時,家極貧。雪中以詩謁邑宰云:“有令可干閒閉戸,無人堪訪懶移舟。”近世劉改之過《詠雪詩》云:“功名有分平吳易,貧賤無交訪戴難。”句法相似。
徐文淵送趙天樂赴髙安幕詩云:“溪來城下緑,山到市邊平。”翁靈舒送髙安張録事詩曰:“山上仙蹤丹鼎在,郭邊溪色市橋分。”二詩可謂善狀髙安之景,漫録之。
海棠丰韻嫣然於衆卉間,騷人墨客吟詠尚矣。至僧慧法之叔彭淵材乃以無香為恨,世人未以為然。陸放翁絶句云:“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譏彈更到無香處,甞恨人言太刻深。”葢為海棠解嘲,亦有深意。
陸放翁云:“參寥詩‘初程莫早發,且宿霸橋頭。’語意至工。”故公宿北岩院云:“車馬紛紛送入朝,北岩燈火夜無聊。中年到處難為别,也是初程宿霸橋。”
唐人《汴河》云:“煬帝功成只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錦纜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此詩兼具美刺之體。
周益公兄乗成居士周子中,生於乙已,葢益公丙午,誠齋辛夘。郡人劉訥敏叔寫為《三老圖》,益公題詩云:“同辭宦路返鄉閭,兩驌驦中間以駑。前後顧瞻羞倚玉,支干引從偶連珠。三人不必邀明月,九老何妨續畫圖。從漢二疏唐尹後,相親相近此應無。”誠齋題二絶云:“旦奭行間賀季真,黄冠不合附青雲。二南風雅君知否,添個逶迤退食人。”“劉郎寫照妙通神,三老圖成又一新。只道老韓同傳好,被人指点也愁人。”益公形容甚工,誠齋謙遜自處,真一時盛事云。
陸象山《少時作》云:“從來胆大胸膈寛,虎豹億萬虬龍千,從頭收拾一口吞。有時此輩未妥貼。哮吼大嚼無毫全。朝飲渤海水,莫宿崑崙顛。連山以為琴,長河以為絃。萬里不傳音,吾當為君宣。”
豫章鄒應可(定)有詩名,誠齋誌其墓云:“其詩曰法自徐師川,上遡黄魯直,以趨少陵戸牖。”甞過杜工部祠,賦云:“疇昔哦詩憶耒陽,兹因奉檄過祠堂。一生忠義孤吟裡,千載凄涼古道旁。自是風霜欺病骨,非干牛酒涴詩腸。明朝解纜秋江上,問訊先生一瓣香。”《次韻友人廬山》云:“十年馬足謾間關,脚底廬山未往還。憑誰說與陶夫子,山不負予予負山。”
《雲谷雜記》云:“前輩詠夷齊多矣,獨石延年有一聨云:‘恥生湯武干戈日,寧死唐虞揖讓區。’葢夷齊在孟津諫伐紂,而死於首陽。首陽在河中永樂縣,河中即古蒲坂,舜之所都也。”
廬陵劉叔儗(仙倫),詩才豪甚,葢傷太露。有題岳陽樓一篇,為人傳誦,詩云:“八月書空雁字聨,岳陽樓上俯晴川。水聲軒帝鈞天樂,山色玉皇香案煙。大舶駕風來島外,孤雲銜日落吟邊。東南無此登臨地,遣我飄飄意欲仙。”
魏仲先(野)詩沖淡閒逸,警句前輩稱之甚多。《上陳使君》云:“憂民如有病,見客似無官。”形容甚切,余喜誦之。
呂紫薇詩話云:“饒徳操初見潘邠老《和黄山谷中興碑詩》,讀至‘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嘆曰:‘潘十後來做詩,直至此地位耶?’”余閱潘詩全篇,誠可亞山谷,所作詩云:“公泛浯溪春水船,繫帆啼鳥春崖邊。次山作頌今幾年,當時治亂春風前。明皇聦明真脫謬,乾坤付與奴哥手。骨月何傷九廟焚,蜀山騎驢不回首。天下寧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神器倉忙吾敢惜,兒不終孝聽五郎。父子幾何不豺虎,君王寧能責胡虜。南内凄涼誰得知,人間稱家作端午。平生不識顔真卿,去年不答髙將軍。老來讀碑淚横臆,公詩與碑當共行。不賞邊功寧有許,不殺奉春猶敢語。雨淋日炙字未訛,千秋萬嵗所鑒多。”語意頗壯。
杜牧之詩云:“雞犬圖書共一船”,冦國寳有“人語雞聲共一丘”之句,葢用此法。
李参預(璧)云使燕時,伴使李著能誦荆公“草頭蛺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青。”以為妙,此乃荆公《斜徑》絶句,後聨形狀景物,語意精工,金使亦可謂知詩者矣。
唐人中秋月詩,劉得仁云:“一年唯一夕,甞恐有雲生。”張祜云:“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司空圖云:“此夜若無月,一年空過秋。”俱用一年字,本朝王黄州云:“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用隔年字,意味尤長,非三子可及。
徐師川偶成云:“茅茨雅稱疎籬見,宻竹仍於碧水宜。細落李花那可數,偶行芳草步因遲。”徐自注云:“王荆公莫年絶句之妙傳天下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老夫此詩偶似之耶?善作詩者自可辨。”予謂師川雖欲規倣荆公,終竟不及,識者當自知之。
陸放翁《不如茅屋底》四章,其一:“鑄印大如斗,佩劒長拄頤。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髙時。”其二:“南伐踰銅柱,西征出玉關。不如茅屋底,髙枕看青山。”其三:“火齊堆盤起,珊瑚列庫藏。不如茅屋底,父子自耕桑。”其四:“列鼎賔筵盛,籠坊從騎都。不如茅屋底,醉倒喚人扶。”此公晚年于丘壑遊戲翰墨之作,髙蹈之風尚可想見。
赬桐花前輩少詠竹溪雷公(孝友)常賦云:“粲粲朱英葉似桐,熏風披拂到西風。迎秋送夏甞相見,誰道花無十日紅。”器業逺大於此見矣。
錢塘下天竺寺石門澗中有卧龍石,慈雲法師有詩云:“梅有和羮日,龍無為雨心。”以其石罅生梅也。
南康人家有亭,占山水之勝,取山谷詩以“天開圖畫”名扁。有詠者云:“須知造化安排巧,不費丹青点畫工。”隠然意在。
浙僧融公好為詩,有警句,如云:“試茗知泉味,看花省藥名。”《御愛梅》云:“調鼎和羮知有在,聖輿不為暗香來。”僧中傳誦,此梅葢曽經車駕賞幸,故云。
武允蹈,字徳由,髙安人。連蹇場屋,刻意於詩,日煅月煉,時出新句。如“露萱酣宿蝶,風朩撼鳴鳩。”“屋頭風過雁,燈背月移窓。”“霜林五色錦,煙渡一縈絲。”“午簟展風供睡課,夜窓扃雨了詩逋。”“眼昏書字不著紙,耳重聽言甞問人。”皆警策可味,雷竹溪序之。
居鄉如處子,居官如戰士。處子甞畏人,戰士惟有死。兒曹書諸紳,勿謂平平耳。此白石黄岩老詩,可謂至言。
唐人韋鵬翼絶句:“豈有閒尋三徑竹,却嫌絲管好蛙聲。自從煑鶴燒琴後,背却青山卧月明。”所謂殺風景之甚者。
曾文清公云:“山谷以竹夫人為青奴,余亦名脚婆為錫奴。戲作絶句云:‘露帳桃笙晝寢餘,此君那可一朝無。秋來冷落同班扇,嵗晚温柔是錫奴。’”
海昌真如寺般若臺,張横浦名之,臺上有郭熙畫山水焉。有井曰靈泉,公有詩云:“髙僧超物外,有戸晝甞扃。海濶知天大,泉甘識地靈。一簾春月靜,半点越山青。便作歸歟興,移文休勒銘。”
宗人紫芝贈李道士云:“教人知遁甲,喚客問勾庚。”前人所未對,亦警句也。
“栢生如拳栁如把,同時移根種庭下。栢生未活栁巳榮,春風飛飛意艷冶。青條眼看十餘尺,疎隂朦朧反藏栢。栢低若羞不自奮,旁人來觀為栢惜。飛霜漸久時籥遷,秀色不復如舊年。折榦枯條委爨下,栢生無礙自参天。”此云是先生劉敞所賦《種栢》之詩,詞近旨逺,真有味之言。
黄山谷治平三年赴鄉舉,詩以野無遺賢命題。主文衡者廬陵李詢,讀詩中兩句云:“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鎖煙。”擊節稱賞,以為此人異日當以詩名擅四海,遂膺首選,持衡留藻,鑑李公之謂乎。
張文潛讀中興頌云:“萬里君王蜀,中老許表民。虞美人草行,玉帳佳人坐。”中老二句之工,在一老字耳。
白樂天詩云:“倦倚綉牀愁不動,緩垂緑帶鬢鬟低。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好事者畫之為倦綉圖。
詩中用意以倒翻古人公案為竒,陸放翁尤多此格。如云:“君看赤壁終陳跡,生子何須似仲謀。”“太平事業人皆見,不計封倫死與生。”“少游細看猶多事,何用人間下澤車。”絶句云:“觀雪剡溪天下勝,題詩甞恨不能竒。未應便許微之語,此興何年有盡時。”
杜詩:“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黄山谷云:“龟以靈故焦,雉以文自殪。”葢取《漢書·兩龔傳》:“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消。”之語。
山谷云:“石吾自愛之,莫遣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鬬殘我竹。”語甚崛竒。李太白《獨漉篇》云:“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山谷句法抑恐有取於此。
杜牧之云:“此信的應中路得,亂山何處拆書看。”予甞如京,中途得家問,時立馬亂山間,方思是句之為工。
吳仲權(鎰)絶句云:“子猷君竹竹卿卿,車騎幕中塵不清。不是淵明真愛菊,菊花冷淡似淵明。”張于湖極稱之。
参政任公(希夷)賦雪有云:“人間草朩皆瑶樹,天下樓臺盡玉壺。”雖非禁物體,然甚有凌雲氣。
裘元量初筮樂平印曹,與野處洪公詩篇往來,公每稱許元量。甞有“雲歸青嶂雨初歇,花卧碧苔春巳休。”之句,公尤降服。
誠齋為江東常平使者行部,境内一客獻詩,誠齋極喜。詩云:“江東使者行部時,信船一隻櫓兩枝。不知夜來春雨過,繫在誰家門外籬。我欲從人問消息,個様船多無處覔。就中一事最堪稱,隔船聽得讀書聲。”
詩有以法家語為對,如東坡云:“避謗詩尋醫,畏病酒入務。”先子亦有云:“架閣酒無價,編修詩未工。”
陸放翁《小築》云:“雖然隠士子午谷,寧愧詩人丁夘橋。”對偶極清切。杜少陵《贈元逸人歌》云:“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隂崖結茅屋。”《王莽傳》:“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谷,道從杜陵直絶南山徑漢中。”師古曰:“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漢道,名子午谷。”唐許渾有《丁夘橋集》,丁夘乃潤州城南橋名,渾居橋北,謂之丁夘庄,故基尚在。
劉槩,青州人。富韓公守青時,遇之甚厚。吟詩有云:“西軒忽見好溪山,一丈閒愁減三尺。”之句,為人所傳。陸放翁《得趙若川書》云:“儲淚一升悲世事,減愁三尺看君書。”疑用前語。
“東風料峭作春寒,吹盡汀花客未還。白水渡頭煙雨暗,竹林猶隔嶺南山。”此詩僧自益絶句,題於長樂縣秀峯寺壁間。姚令威賡其韻云:“隂隂石壁暮生寒,底事詩人去未還。海濶雲深無處問,子規啼斷月中山。”
清源石賡,字聲叔,能詩。有云“山盡疑無路,雞鳴却有村。”,荆公稱奬之,用為法寺,數年得監司。
徐淵子(似道)寓泰和日,甞謁誠齋,贄以詩云:“昨日離山谷,今朝謁子雲。煙霞俱獻狀,草朩亦能文。投刺真成贅,哦詩不當芹。匆匆拜牀下,此意欠三薰。”公即席和云:“夜對三更月,朝揮五朶雲。葛藤前輩話,衣鉢古人文。濁酒唯山果,藜羮趁水芹。看承無一物,清絶炷爐熏。”今《誠齋集》亦遺此詩。
晚唐詩人最盛,其集遺逸者尤多。御史黄淊、推官李咸用,皆晚唐詩人,而集不顯,誠齋甞得其本序之。黄淊《聞新雁》云:“一聲初觸夢,半白巳侵頭。餘燈依石壁,片月下滄洲。”《遊東林寺》云:“寺寒三伏雨,松偃六朝枝。”《上李補闕》云:“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退居》云:“青山寒帶雨,古朩夜啼猿。”李咸用如“見後尤無語,别來常獨愁。”“孤城三面水,古朩一邊春。”“月明千嶠雪,灘急五更風。”“燈殘偏有焰,雪甚却無聲。”“雲藏山色晴還媚,風約溪聲靜又迴。”“未醉已知醒後憶,欲開先為落時愁。”皆誠齋集中所摘佳句。
黄亞父,黄山谷之父,所居脩水上,其旁東山寺。公有絶句題石云:“竹風松月牢於鎖,關閉人心物外情。燕雀聞經俱已慣,歸來不怕讀書聲。”
誠齋云:“年少作千餘篇,至紹興壬午皆焚之。大槩江西體今所存《江湖集》者,葢學后山、半山及唐人也。甞舉似舊詩數篇於尤延之‘露窠蛛恤緯,風語燕懐春。’‘立岸風大壯,還舟燈小明。’‘疎星煜煜沙穿石,緑雲擾擾水浮苔。’‘坐忘日月三杯酒,卧护江湖一釣船。’延之慨然曰:‘焚之可惜。’予亦無甚悔也。”
韓愈和裴晉公詩曰:“旗穿曉日雲霞雜,山倚秋空劒戟明。”洪慶善云:“一士人謂以我之旗況彼雲霞,以彼之山況我劒戟,詩家謂回鸞舞鳳格。按古樂府有‘雲屯兩陣合,劒聚七星明。’謂雲不對星而對劒,劒不對陣而對雲,謂之互對。”牡丹篇詠至唐人始盛,如李正封羅鄴之句,尤膾炙人口。白樂天有“映葉多情隠羞面,含叢無力倚新粧。”
《却掃編》云:“陳参政(去非)學詩於崔徳符,甞請問作詩之要。崔曰:‘凡作詩,工拙難悉。論大要,去俗而巳。天下書不可不讀,然不可有意於用事。’去非亦常語人言:‘本朝之詩,有慎不可讀者,有不可不讀者。慎不可讀者,梅聖俞,不可不讀者,陳無已也。’”
白樂天云:“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簒時。若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此。”詩乃二十八字史論。
誠齋云:“或問何謂雙聲叠韻?‘行穿詰曲﨑嶇路,又聽钩輈格磔聲。’上句叠韻,下句雙聲也。何謂蜂腰鶴膝?曰:‘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滚滚來。’前一聨蜂腰,後一聨鶴膝。”
零陵一野寺,山谷親筆一詩有云:“春將國艶薰花骨,日借黄金鏤水紋。”將借二字甚工。誠齋詠木犀亦云:“天將秋氣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山谷狀二字,誠齋狀一字,尤得奪胎法。
諫議宋文淵(齊愈)宮詞云:“禁城春水碧溶溶,流出桃花萬片紅。葉上細看無一字,始知無女怨春風。”較唐人所作,又出一頭地。
蘇潁濵云:“李太白詩過人,其平生所享如浮花浪蕋,其詩云:‘羅幃巻舒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不可及。”
真西山,嘉定間以論邊事與時相不合,出知泉南,家仲本(横)餞以古風云:“班行朝遣白羽書,江頭夜鳴青竹輿。海邊太守歸閩客,底事何用驚皇都。北門揮掃窓雲霧,南國驅馳樹風雨。秋深羽扇擲天外,水滿桔橰賤如土。長淮中斷天悠悠,龍卧不起令人愁。橐駞滿都塵不休,盜賊失喜蒼生憂。中興人物自人物,黄鵠髙飛白鷗沒。萬里相思百里别,明年與公共秋月。”仲本有《題釣臺》云:“掉臂辭漢爵,公乎豈不情。為嫌張禹佞,故學伯夷清。大節群公倡,髙風百世傾。阿瞞窺鼎意,終老愧先生。”皆人所膾炙,仲本方駸駸要路,立朝大節,必可觀矣。
張約齋(鎡),循王之孫,游意風雅,與誠齋、放翁倡和,詩多佳句。《晚晴》云:“楊花飛盡芰荷香,蠶事方休乳燕忙。天色賺人無處会,曉晴晝雨晚斜陽。”又云:“遊人何處是生涯,醉倒乘風卧酒家。滿面落花敲不醒,夢魂荒忽入南華。”《題六合寺》云:“古刹藏幽勝,深林一徑寛。樓髙鐘韻逺,竹宻月隂寒。花認香邊折,山宜雨後看。耽詩眠不得,清興寄毫端。”
齊人謂相許為掉磬,姚令威次許志仁韻云:“詩社得公能掉磬,牆東知有隠君翁。”
豫章李公(大異)持節日,過山谷墓,賦二詩云:“曾從史館侍虚皇,千載文章日月光。今日青青原上草,依稀猶帶六經香。”“百年文物豫章公,喬木隂隂祇晚風。楚些屢吟招不得,紫雲扶上玉樓中。”
傅自得云:“予甞以作詩之要叩韋齋先生朱公(松),時積雨初霽,西風凄然。公因舉簡齋‘開門知有雨,老樹半身濕。’又韋蘇州為‘諸生時列坐,共愛風滿林。’之句,且言古之詩人貴衝口直到,葢與陶彭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一關捩。三人者,出處窮達雖不同,誦此句則可見其人之蕭散清逸。予時心開神会,始知為詩之趣。傅作韋齋集序,遂述其語。”
常徳冦公泉,葢公南遷時過之,題曰:“冦平仲酌泉煮茗,回望北闕,黯然而行。”張南軒觀之曰:“冦公不忘君,丁公為已而已。”因題詩云:“酌泉清爽涼如在,拜佛低頭有厚顔。用舍可知當日事,忠邪難掩片言間。”
西溪姚令威。寛博物洽。聞尤工於詩。集中多警句、《春莫》云:“淡香花濕雨,薄影絮行風。”用昌黎《雪》詩:“舞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懐歸》云:“客心春鴈急,詩思暮江寛。”《夜雨》云:“春潮生蛤暈,夜雨長蝸涎。”《遣懐》云:“日晚燕爭戸,風飄香入簾。”《惜春》絶句云:“遊絲繫日春無迹,飛絮穿簾雪不寒。惟有閒雲輕映日,留隂特地惜花殘。”皆前人所未道也。
豫章掲(純雄)登進士第,未唱名而卒。樞宻使劉仲洪弔之以詩云:“黄金榜在人何在,白玉樓成記未成。”
竹坡黄伯庸(疇老)《老翁謡》云:“白頭老翁髪埀領,牽孫與客摩孫頂。翁年八十死無恤,憐汝孩童困饑饉。去年雖旱猶半熟,今年飛霜先殺菽。去年雖饑猶一粥,今年甕盎無餘粟。客謝主人將孫去,淚下如縻不能語。伶仃老病惟一身,獨卧茅簷夜深雨。夢回猶自誤呼孫,縣吏催租政打門。”深得諷刺之體,因録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