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海滩顶级老洋房
2013-02-25 | 阅:  转:  |  分享 
  
上海滩顶级老洋房资料来自网络
手动翻页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说起旧上海的住宅,谁
都会想到成片里弄住宅、“石库门”,等等。这些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城市的上海住区的基本面貌。即便是被称做“上海别墅”的
地方,和如今的普通住宅相比,也不会更“高级”多少。除此而外,还不能忘记更多底层民众居住的棚户。在今天的新建楼群中间
依然不少。拥挤和“万国旗”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除此而外,不容忽视的是那些达官、富人,也在上海建造了不少老洋房
,虽然也已年深日久,仍然犹如海上明珠,闪耀着光芒,显示着当年高级住宅的设计建造水平。这里展示的几座洋房被称为顶
级,并不为过。上海白公馆(原主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上海西区汾阳路汾阳路两侧的法
桐树形高大,枝繁叶茂,环境幽雅安静。路边的小洋房很多,不止是白公馆,大多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的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
、丁贵堂旧居和潘澄波旧居等,都是风格扃异,各有千秋。150号的白公馆只是因为白崇禧父子名气太大,居住过一段时间,被冠以“白公馆
”而名噪上海。现在,这栋花园洋房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烤餐厅。虽然经过重新规划整建,却依然保持了原来的建筑和装修
特色。昔日将军官邸,今日名流汇集。王公馆(原主人:王伯群)上海愚园路王伯群系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
部长,兼大夏大学董事长。1931年为娶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而修建。历时四年完成。该楼为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式建筑
,占地10.78亩,建筑面积2158.8平米。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丰辛记营造厂施工。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19
39年上海沦陷期间,这里曾成为汪精卫伪政权驻沪联络处,其它十几栋洋房一起被占领,日伪军警日夜把守,乃至戒严。1960
年,这里辟为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嘉道理住宅(原主人:英籍犹太人艾力·嘉道理)上海延安西路嘉道
理以500港币起家,日后成为沪港闻名的实业大亨。与一般豪宅不同,这座建筑采用了成排壁柱和古典的爱奥尼克柱廊入
口,并使用了大量天然大理石。内部大厅顶部甚至修建了大理石穹顶。建筑立面显的庄严肃穆。不过二层两側的大阳台大大增加了居住氛围,起
到了平衡作用。当年嘉道理慷慨大方,交游甚广,经常是高朋满座,客友如云,使这座宫殿不致过于冷清。如今这里是上海市少年宫,
也是天天充满孩子们的笑声。不过有关嘉道理住宅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了。蒋宋住宅(原主人:蒋介石、宋美龄)上海东平路(原名贾
尔业爱路)这是1927年蒋宋夫妇结婚后安置的新居。不过这座法国洋房也不是蒋介石自己掏钱买的,而是他的大舅子宋子文送给妹
妹宋美龄的陪嫁。整座楼由主楼和两个副楼组成。主楼东側二层原是他们夫妇的卧室并有暗道直通室外。副楼则是侍从和警卫人员的
住所和工作室。这里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学校。原来楼前的大花园有30多亩,如今已缩小到三、四亩。不过蒋介石在
假山石上题写的“爱庐”二字仍然清晰可见,显示他对这座花园住宅的喜爱。“爱庐”周围的十多栋花园别墅都是宋家、
孔家和陈立夫、陈果夫等留下来的。罗别根花园(原主人:英籍犹太人沙逊)上海虹桥路沙逊是来上海最早的外国冒
险家,上个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上海地产大王。他名下的产业遍及上海滩,如南京路外滩的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
、江西路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茂名路华愚公寓和格林文纳公寓(茂名公寓)等。罗别根
花园是沙逊的私人别墅,属英国古典乡村别墅风格。现由一家外资企业使用。太古洋行大班住宅(原属旧上海最大的房
地产公司美商中国营业公司)兴国路该公司在上海除了修建普通住宅外,还修建了很多高级里弄住宅和别墅。今天兴

国路兴国

宾馆内多

栋别墅都

是它修建

的。

该公司
采用购买

土地,然

后由设计

师划分成

块,推销

给各个公

司。他们
可以自行

委托设计

也可由营

业公司设

计。每栋

建筑都显

示了个性。
马勒
别墅(原主人:马勒)延安中路与陕西南路交叉口马勒别墅落成于1936年。据说这座别墅是按照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的
梦境设计的。小女儿梦见自己拥有了一座“安徒生童话中的城堡”,于是马勒请建筑师设计了这样一座极具北欧风情的城堡式
别墅并投入了巨资,历时7年才建造完成。主楼三层,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四坡尖顶。东侧尖顶高近20米,西侧尖顶高约25米。尖
顶和凸窗都有精细的装饰,体现了北欧的乡村建筑风格,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丁香花园(原主人:李鸿章幼子李经迈)上海华山
路丁香花园是上海滩保存较为完整的老洋房之一。其所以最负盛名,不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因为其主人的身份的传奇色彩。
李经迈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幼子,是姨太太莫氏所生,属于庶出。莫氏原是李家的丫环,后被李鸿章收房,因此她在李家的地位不高,李经迈也
受到歧视。张学良公馆(原主人:张学良、赵四小姐)高乃依路(今皋兰路)张学良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九一八前后
却成为悲剧人物。1933年后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在1933年3月,他通电下野并宣布出国考察,然后从北
平抵沪。宋子文安排他住在福煦路(延安中路)。在这里他戒掉毒瘾,一个月后去了欧洲。1934年他回国,第二次来沪,先暂住
莫里爱路2号洋房。后由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为他物色了这座花园洋房,赵四小姐也随后从北平南下来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汉行
营主任,离开上海。但赵四小姐却经常来此小住。这一处洋房遂被人们称做“张学良公馆”。这些七、八十年前的上海老洋房能得
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万幸。它们是上海发展历史中的见证,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中外文化的交融。过去曾被称作殖民地现象,失之武断和偏
颇。其它很多城市就没有这么幸运。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一些名人故居,文化大革命中都成了大杂院,也缺少正常维修,破败不堪。在加上中国历史悠久,老房子实在不当一回事,已经拆得七零八落,无法挽救。只有少数四合院由于高级首长居住,并不断维护和设施现代化,得以保留,成为珍品。不然,数代之后,人们就不知四合院为何物了。拆除一座座老房子轻而易举,保存一座老房子却谈何容易!再“复建”起来,又有多大意义!在欧洲,大量的老房子都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承载物保留下来,虽然它们的历史没有我们那样悠久。清明上河图宋汴梁城模型据说年财政收入不足50亿的开封要花1000亿重建北宋东京汴梁城以吸引游客。真叫人无言以对。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