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海语言的变迁
2013-02-27 | 阅:  转:  |  分享 
  
意揉入绘画,拓深了画境中的文化内涵,颇为

世人称道。

海上画派的兴盛,促进了美术教育事业,

把对西洋技法的参用推向消化,提高了美术

出版印刷、美术理论与评论的水平,加强了美

术对工商业的参与程度,因此,海上画派的成

就不仅在整体上提高了国画的现实感、生动

性和观赏性,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对美术审美

的要求,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推

进了美术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为上海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成为全国美术的中心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作为开放的前沿,最

得西风之先。在海上画派继续兴旺的同时,

上海美术的另一个高潮开始涌现,那就是在

本世纪初形成声势迎头赶上的西画运动。周

湘、李叔同、徐咏青、张聿光等西画先驱将西

洋画法引入上海画坛,形成了西画与国画并

存与互补的格局,并设立西画学校,吸引了各

路人才,使上海西画队伍迅速扩张,创作、展

览、出版、评论等画事日趋繁荣。

在上海的西画运动中造就了中国西画第

一代大家:追求写意的林风眠、刘海粟;注重

现实的徐悲鸿、颜文梁;探索油画民族化的庞

薰采、倪贻德。他们在上海的美术活动构成

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不可或缺的一页。

在国画与西画相互辉映的上海画坛中,

另一种盛事是现代版画运动在30年代的上

海发源。在鲁迅的倡导下,一批批青年画家

投身版画创作,他们的作品贴近人民,刻划生

活,反映现实,对宣传革命,鼓舞抗日,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并辐射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现

代版画运动。中国第一代现代版画家李桦、

江丰、陈烟桥、赖少其、黄新波……都与上海

这个版画摇篮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美

术,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节奏铿锵有力、内

容丰富多采、影响经久不衰的华丽乐章,并以

一个特殊的视角映照着近现代上海文化史这

q《社会科学》200b年第2期睁

不同凡响的整部乐曲。

上海语言的变迁

上海大学中文系钱乃荣

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

人的聚居才开始形成的。历史上的上海话我

们只可从小说<何典>中看到一些清乾隆年问

的语词,今上海郊区还使用着其大部分。上

海地区的语言因地处海边,直到19世纪中叶

还是北部吴语中发展最慢的语言,保存着不

少古汉语的遗迹以至古百越语言的底层。上

海在1843年开埠后,城区迅速扩大,人口急

剧增多,上海城区的语言(即今称的“上海

话”)在此以后的15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可喜的是,英、法、美等国的传教士在上

海刚开埠起就编写了大量上海话课本、音节

表、词典等,使上海方言的历史资料比我国其

他方言丰富得多,我们可以从中直接找到上

海话近150年来的变化轨迹。

今城区未达之乡,尤其是在浦西的旧上

海方言区的三面边缘,虽南北相距很远,但老

年人还在相同地说着跟英国传教士艾约瑟

(J.EdkiIls)1853年时所记的旧上海城里话,

即无论在语音或词汇都相差不大的老上海

话,换句话说,他们还在说今城区里150年前

说的上海话。任何一个上海人都会感觉到上

海城乡语言之间的显著差异,远远超过苏州

或嘉兴的城内城外方言的差距。与150年前

‘比较,上海话声调从8个合并为5个,韵母从

62个合并为32个,连读调从复杂型的变成

重音化的延伸型。在我国方言发展史上,上

海话的这种高速变迁恰似在我国城市发展史

中上海的快速发展一样,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上海开埠后,压倒多数的外籍人口、迁入

上海,上海方言一时变得无序起来。其中词

汇使用方面的兼用、借用和杂交最为常见,以

一6S~

万方数据

一个常用副词“一共”为例,它有“一共、一总、

总共、共总、统共、拢共、一共拢总、一齐拢总、

一齐拉起、一起勒化、一塌括子、亨八冷打、搁

落三姆”等多种同义说法。但上海方言表现

出本土文化的强大稳定性.没有一种方言能

有足够的影响力可以排挤或替代上海方言,

上海话的权威性随着上海地区经济文化中心

的确立而得到巩固,整个上海话的语音、词

汇、语法系统在外来方言的影响中非但没有

动摇,反而形成在移民占80%的上海城区土

地上,外籍人及其子女都学上海话、用上海话

交际的局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社会语言学

课题。

不过,移民的方言在不同程度上冲淡了

上海话中的土语特征。江浙吴语和后来的普

通话不断影响上海话,于是各种方言中那些

相通的部分就占了优势,使高频词语公约数

化。如“地方”取代了“户荡”、“场化”,“老婆”

代替了“家主婆”或“娘子”,“归去(又写作‘居

去’)”一“转去”一“回转去”一“回去”。上海

话也充分表现出它的宽容,如“父亲”可以任

用“爹爹、阿伯、爸爸”。有些外来的词语与本

地话杂交,会形成中间态新词语。如“一似一

式、一模一样”一“一式一样”,“一日、一天”一

“一日天”。有的借词甚至替代了本土的最基

础的词语,如从宁波方言中借来“阿拉”取代

了第一人称复数本地话“我伲”。不同方言的

互相撞击推动着上海话的发展。

上海话变化的最活跃时期是与上海都市

社会的活跃兴盛紧相随的,语言事实可以印

证上海社会的变迁。上海话发展最快时期是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前20多年,尤其是在10

年代里,上海都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飞

速发展,有个上海话顺口溜说得很形象:“乡

下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勿像,学来稍

微有点像,上海又调新花样。”社会生活变化

的日新月异,市民思想的空前活跃,上海人简

直是见一样新事物就造一个新名词,如:马

路、洋房、书局、报馆、影戏院、卡车、三轮车、

一66一

足球、高尔夫球、俱乐部、幼稚园、自来水、雪

花膏、橡皮筋、拍纸簿等等;吸收外来词如“沙

发、色拉、派力司、马赛克”和创造上海洋泾浜

语如“阿木林(anloron)”、“毕的生司(empty

c朗ts)”也进入高潮期;活跃的社会和民俗的

变更还产生了一大批充满生命力的新惯用

语。如“出风头、戳壁脚、照排头、空心汤团、毛

脚女婿、开年礼拜九、11路电车、拆空老寿

星、崇明人阿爹”等等。这些新鲜的方言俚语

在1924年发行的严芙孙著的<上海俗语大辞

典>中都有生动反映,而以赵元任1928年所

记的业已形成的语音上“苏州人、浦东人相指

斥”的现象为标志,上海话已经脱旧变新,到

30年代前期,上海话无论在语音或词汇方面

都已完成了从旧上海话向新上海话的重大质

变。

处于开放型、进取型文化氛围中的上海

人,养成了并存宽容的心理品性和人际关系。

上海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表现出一种从容平

和的兼收并蓄态度,上海的语言也反映了那

种生活方式、人格特征和文化心态。除了对

西方外来语慷慨大度的吸收力融化力外,上

海方言词语还带有它脱胎于商业社会的商务

活动的痕迹和造词用词上不拘一格的海派风

味,像“洋盘”、“推扳货”(很差劲的人)”、“讲

斤头(各不相让地谈条件)”、“现开销”、“翻老

帐”、“打回票”、“勿是生意经(决不行、不妙、

简直不像话)”、“耳朵打八折”、“一票里货色”

等日常用语中。都浸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上海方言经历了40年代尤其是50年代

后一段稳定和萎缩期后,又迎来了新的改革

开放年代。随着社会交际的活跃和频繁,社

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多元化,上海话近20年

来又有长足的变化,变速已在吴方言中遥遥

领先。上海方言自本世纪中叶起取代了苏州

方言在吴语区的权威地位,成为吴方言的代

表。上海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在

传播上海语言的同时也传播着上海文明。

(责任编辑:王恩重)

q《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万方数据

上海语言的变迁

作者:钱乃荣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文系

刊名: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SOCIALSCIENCESSHANGHAICHINA

年,卷(期):2000(2)

被引用次数:2次



引证文献(2条)

1.张蕾都市新词语与社会生活变迁——以清末民初的上海(1843-1925)为中心[期刊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何善川都市变革中的上海方言[期刊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kx200002018.aspx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