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祛湿
2013-03-09 | 阅:  转:  |  分享 
  
春天喝碗祛湿汤











??春天,万物复苏,处处生机勃发,然而,在南方,特别是汕头,我们很容易被“湿”所累,导致容易疲倦,无精打采,四肢无力,终日昏昏欲睡。如何通过饮食将“湿”赶走,排除体内毒素,可是一大学问。

??有丰富中医临床经验的陈威生博士介绍说,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体也相应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对身体的调理与进补也应根据季节变化而变。

??祛湿,最简单的说法,“湿”即是滞留体内的多余水分。至于“湿”从何来?在中医学理论中,寒凉食物吃多了,会影响脾胃。由于“脾主运化”,即掌管食物营养的转“化”及“运”输,如果脾脏运作有阻滞,体内的多余水分就不能全部排清。

??春日天气多属潮湿,内外夹攻,人体就较易“湿重”。一个人若“湿重”,表现为倦怠、手重脚重、食欲下降,严重者甚至不想喝水,口有古怪甜味。不过,小孩子因为活泼好动,跳来跳去,出汗机会多,湿重的机会远较大人少,多数在感冒之后,才会出现湿重情况。

??祛湿食谱??

??扁豆薏米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鸡脚40克,扁豆10克,薏米7克,姜片适量。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然后把扁豆和薏米洗净,再连同鸡脚和姜片放入炖盅内。

??点评:这个汤的材料一定要新鲜。比如鸡脚不能用冰鲜的,因为会影响汤水的味道。此汤总体感觉比较鲜甜。

??白果薏米小肚

??功效:润肺健脾、祛湿

??材料:小肚30克,白果6粒,薏米7克,姜片适量。

??做法:将小肚洗净飞水后,切成条形,再与洗好的白果、薏米一齐放入炖盅内,还要加上一片姜。

??点评:汤的味道比较清醇、甘甜。

??枸杞头炖唐排

??功效:补虚益精、清热明目

??材料:排骨60克,枸杞头10克,杞子3克,蜜枣半粒,姜片适量。

??做法:先将排骨清洗略飞水斩件,用清水洗净枸杞头和杞子。然后将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

??点评:选排骨时要挑唐排,不要挑肉排,因为肉排较肥,炖的时候汤水较油腻。这个汤带着比较浓的肉香味,比较甜。

??葛菜炖生鱼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

??材料:生鱼50克,葛菜15克,蜜枣2克,姜适量。

??做法:将生鱼处理好并去内脏,清洗斩件,用清水冲洗葛菜,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

??点评:葛菜要用清水泡一阵,以免虫害。这个汤里既有鱼的鲜味又有青菜的清新感觉。

??时令靓汤

??百合桑槐青果炖老鸭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养颜

??材料:百合、桑槐、青果、老鸭(雌的)

??点评:桑槐有比较好的清热祛湿的功效。百合是从青海购入的,野生百合据说有美容功效。青果其实就是台湾青枣,也有祛湿的功效。老鸭之所以要选择雌的而非雄的,因为民间传说雌的比较温和,雄的则燥热。

??灯芯草赤小豆炖唐排

??功效:清心降火、利尿祛湿

??材料:灯芯草、赤小豆、唐排

??点评:灯芯草是田里一种常见的植物,广东人常用来煲凉茶。赤小豆是用来和味的,唐排则是增加鲜味。做法比较简单,大家在家里也可以尝试做。这个汤喝起来有植物的清香。

??鲜茯苓炖龟板

??功效:凉血解毒

??材料:鲜茯苓、龟板

??点评:茯苓为常用中药,有健脾、宁心的功效。龟板则有较好的解毒功效。一般这个汤里是加入猪肉的,用来调出汤的鲜味。这个汤的口感甜中有咸,药材味比较重。

??八宝凉瓜汤

??功效:清热解毒、滋润脾肺

??材料:凉瓜、陈肾、薏米、茨实、赤肉、老鸡、青片翅、瑶柱、黄豆等

??点评:苦瓜有解毒排毒、养颜美容的功效。苦瓜最好是从海南购入的,海南日照多,苦瓜味道更加浓。陈肾是用鸭肾腌制的干货,腌制方法类似火腿。赤肉就是净瘦肉,青片翅则是小的鲨鱼翅。这个汤喝上去口感甘凉,对于吸烟、熬夜、喉咙不舒服的人特别好。

??板蓝根炖猪腱

??材料: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评点: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

??鲜桑叶炖猪腱

??材料: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蜜枣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猪腱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鲜桑叶,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评点:3至5月鲜桑叶最多,千万不要错过了。嫩叶可煮吃,炖汤的话,老叶也无妨。 广州进入多雨潮湿的天气,这个时候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弱,精神欠佳,动不动就说“好累啊”,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脏腑学认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木克土),以致脾胃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因此很容易引起水湿内困,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困阻脾胃阳气,引起人体血气运行不畅,经脉不通,所以才会感到疲乏、嗜睡,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的“春困”。脾虚困湿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另外,还应多进食健脾去湿的食物。

因此,今日为大家带来的靓汤是——鲮鱼粉葛汤

?



材料:鲜粉葛500克,鲮鱼2条,瘦猪肉160克,赤小豆和扁豆60克,蜜枣4粒,陈皮1块,姜3片,盐少许

1、粉葛切成滚刀块;蜜枣去核,陈皮泡软;赤豆、扁豆用清水浸泡一夜;瘦肉洗净切块,鲮鱼洗净拭干水。

2、烧热2汤匙油,爆香姜片,放入鲮鱼煎至双面呈金黄色,盛入瓦煲内待用。

3、瓦煲注入适量清水,放入陈皮、蜜枣、赤小豆和扁豆大火煮沸,小火煲1小时。

4、放入粉葛、瘦肉和鲮鱼拌匀,以大火煮沸改小火煲45分钟,下盐调味即可。

粉葛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解酒和清胃热的作用,鲮鱼有益气血、健筋骨之功,春季常饮此汤有清热、除烦、止渴和去湿的作用。

这道汤润肠功效特别强,所以特别推荐给大家.喝完以后,第二天排便特别顺畅,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经常会上火便秘,所谓“火”,有气温炎热之“火”,有体内燥热之“火”,有失眠劳累引发之“火”,亦有周身酸痛的“骨火”。众“火”都要“泻”,粉葛煲土鲮鱼是广东民间有名的泻火靓汤。

“春雨惊春清谷天”,进入春季之后,广州的天气温暖而潮湿。此时“湿气最袭人”,在相对湿度65%以上时,微生物滋生活跃,空气中水分过剩,是为湿邪。湿气过重时,人会感觉困倦、身体四肢沉重、少食欲、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中医提醒市民,在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室内最好进行抽湿,在这个季节,要多运动,必要时多饮祛湿汤。

相对湿度65%以上时,湿邪肆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湿气袭人时,人多不觉察。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红毅说,湿为天地间蒸腾之气,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5%以上时,微生物滋生活跃,水分过剩,是为湿邪。

中医认为,湿邪是最难缠的一种外邪。在春雨连绵的季节里,邪气可从人口鼻、肌肤而入,如果水分不能畅通得经尿液排出体外,而阻滞停留在体内,那么就可能会感受湿邪。

李红毅介绍,湿邪阻滞黏腻,所到之处无不沾染受害。湿邪可以侵袭人体任何部位:感湿于头面,可见头痛、头风;患于腰脚可见腰痛、脚气;外伤于皮肤可见皮疹;入于肌表可见发热、恶寒;入脾胃则恶心、腹胀,入于气血则为倦怠乏力。湿气过重时,人会明显感觉困倦、身体四肢沉重、少食欲、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健脾祛湿,排除多余水分

“在持续的雨雾天气下,脾虚就会感受过多的湿,健脾就可以祛湿。而湿又最容易困脾,湿多了,脾的功能也会受干扰,导致口中清淡无味、胃口差,消化不好、大便溏稀。”李红毅认为,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

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另外,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和抽湿。

链接

健脾祛湿

的方法

1、食疗法:

(1)?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2)?田艾煲鲫鱼

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3)?砂仁苡米淮山粥???

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

(4)?淮山薏米莲子粥

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2、药疗法:?

①?如果春季得了胃肠型感冒,感觉整身困倦、胃口不好、大便烂、脘腹胀满、舌苔厚腻,可服藿香正气丸或者藿香正气水。

②?如果平时脾胃虚弱者,出现胃口不好、大便稀溏,感觉困倦,可服参苓白术散调补脾胃。

3、外洗去湿醒脾法:

用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煮水洗澡,可以暖脾胃、去湿、解困,如觉得烦琐,可以用此水泡脚。



做法:

1.将莲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净,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

2.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升发阳气,健脾祛湿,驱除疲劳。

●美食科学堂

荷叶

荷塘的美景,不止是花开时才让人留恋,“接天莲叶无穷碧”是初夏的销魂,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则是秋冬的怅惋。即使无花,那接天的莲叶也在飘送阵阵的清香。真不知是谁人的创举,想得出用荷叶包裹食物,或蒸或煮,于是食物也沾染了那荷叶的色香,令人垂涎欲滴。糯米鸡可算是最常见的荷叶点心,不过也还未尽得荷叶“精髓”,因一般是用干荷叶来包裹糯米,也就失了颜色与那股子新鲜。若是在合适的季节取一张新鲜的荷叶,清洗后直接包住米粒,蒸熟,让饭粒都染上那浅浅的嫩绿,才真正称得上荷叶饭。

难道这也是糯米鸡只能称为糯米鸡的原因?!

除了包饭,荷叶自然还能包裹各种食材,像荷叶蒸鸡、蒸田鸡、蒸甲鱼、粉蒸肉这些,都是随便叫得出口的荷叶美食,荷叶粥可能少人品尝,但却是清热消暑的佳品。至于荷叶山楂茶、荷叶冬瓜饮等有养颜清脂功效的茶品则早已成为爱美人士的“杯中好”了。

●靓汤心水

荷叶、薏米、扁豆和淮山等均可在中药店购买。



献花(0)
+1
(本文系成为亨特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