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周凌教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经验
2013-03-22 | 阅:  转:  |  分享 
  
·60·

中医药学报

Acta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ology

2010年第38卷第3期

Vo1.38,No.3,2010

理气化痰的目的,而最终能使脾健气顺,痰消咳止。因

患儿时有饮食不节,故常加枳壳、莱菔子、炒谷芽、炒麦

芽、焦山楂等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3禀赋不足致肾精亏虚、风扰清窍

《育婴家秘》日“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

根,藏先天之精,主生殖;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

俱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父母肾虚,所藏之精亦

虚,传及子女,则子女先天不足,肾精亦虚;又因肾为五

脏六腑之根本,肾虚,则五脏六腑无以濡养和温煦,脏

腑俱虚,《温病条辨·解儿难》日:“脏腑薄,藩篱疏,易

于传变;肌肤嫩,神气祛,易于感触”,《灵枢·五变》

日:“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故患儿易感受风邪;

而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则上先受之,表先受之,故

风扰清窍,浸淫肌肤;临床表现或为咳声低弱,动则气

喘,面色咣白,畏寒肢冷,倦怠嗜卧,遗尿或夜尿增多,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肾虚症状;或出现咽痒咳嗽,揉

鼻流涕,喷嚏频作,周身皮肤作痒等风胜则痒症状,治

宜补肾填精,祛风脱敏。

宋师根据“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认为易感儿禀

赋不足,肾精亏虚,乃秉承于父母先天不足之过敏体

质,自身亦存在体质过敏所致;精亏则易感虚邪贼风,

两者常杂合而至,一方面表现为肾虚,另一方面表现为

风胜则痒,病机为本虚标实,治宜补虚祛实并重,治疗

上常在补益肾精的同时予芳香开窍、凉血祛风,使患儿

肾精得补,风痒得消。如患儿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表

现为咳声低弱,动则气喘,揉鼻流涕,喷嚏频作等症,治

疗上宋师常用生地、山萸肉、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等

补肾益精;用藿香、白芷、苍耳子、辛夷等芳香开窍;予

蝉衣、钩藤、地龙、紫草、茜草、地肤子、苦参、白鲜皮等

凉血祛风止痒。

总之,宋师认为易感儿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或后

天失养,加之疾病反复发作,耗伤正气,久病必虚或虚

则更虚,故虚证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采用扶正祛

邪、调和营卫、健运脾胃,补益肺气、补肾填精,祛风脱

敏的组方用药原则,审因论治,灵活加减。在邪实时以

祛邪为主,补虚为辅,使祛邪不伤正;正虚时更以补虚

为主,适当祛邪,使扶正不留邪;补虚治疗应贯穿疾病

始终。对于患儿过敏体质更应从本质上予补益肾精以

弥补先天禀赋不足之憾。

周凌教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经验

王岚峰,周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本文总结了周凌教授治疗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对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的发病原

因、症状特点及治疗过程中证候的动态变化,提出胆腑郁热,上犯鼻窍是主要病机,清胆泻热排脓通窍为

基本治法治则,并自创中药鼻炎3号制剂,用于治疗此病,可迅速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最

佳、最快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胆腑郁热型鼻渊;清胆泻热排脓通窍法;鼻炎3号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92(2010)03—0060—02

鼻渊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

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胆腑

郁热型鼻渊属鼻渊实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

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是耳鼻咽喉科的常

收稿日期:2009—11—29修回日期:2010—01一O8

作者简介:王岚峰(1983一),女,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周凌(1957一),女,教授,主任医师,中医耳鼻喉硕士研究

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现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教学、科

研及临床工作。

见病、多发病之一l】J。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鼻渊发病

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儿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严重

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质量,并可引起诸多并发

症,给患者及家人带来极大痛苦,及时得当、行之有效

的治疗本病尤为重要。

导师周凌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精于耳鼻咽喉

科疾病的诊治。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导师认为鼻

渊实证以胆腑郁热型颇为常见,清胆泻热排脓通窍

法是导师在临床中总结出的有效方法。笔者有幸跟从

导师随诊两年余,现将导师以清胆泻热通窍法治疗胆

腑郁热型鼻渊的经验总结如下。

2010年第38卷第3期

Vo1.38,No.3,2010

中医药学报

Acta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ology·61·

1胆腑郁热型鼻渊的临床特点

主证为鼻涕黄浊黏稠如脓,量多,有臭味,鼻塞,嗅

觉差,头痛剧烈。可兼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耳

聋耳呜,寐少梦多,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

数。检查见鼻窍肌膜红肿,鼻内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潴留。前额、鼻根部或颌面部可有红肿及压痛。鼻窦

x线或CT检查有阳性表现。

2胆腑郁热、上犯清窍是胆腑郁热型鼻渊最主要的病

因病机

导师周凌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胆腑

郁热,上犯清窍。胆脉起于目锐眦,布于脑后,其气上

通于脑,脑下通于颓,颊下为鼻,故胆通过髓海与鼻相

互联系。更加之胆为中精之府,其性刚烈,内寄相火。

若情志不遂,或邪热犯胆,导致胆失疏泄,气郁化火,胆

火循经上犯,移热于脑,蕴结于鼻窍,燔灼气血,熏腐肌

膜,热炼津液而为涕。若火热较盛,而热为火之渐,火

为热之极,热极则生毒,火毒炽盛,火热循经上犯则累

及鼻窍,内人鼻窦,火热之邪,蒸灼鼻窦,气血瘀滞,而

致肌膜肿胀,闭锁窦口。闭门留寇,邪毒深藏,邪得荫

庇而不出则邪恋难除。火热久蕴,阻碍气机,灼腐血

肉,溶溢成浊,遂致鼻塞不通,浊涕量多;胆经火热,上

攻头目,清窍不利,可见头痛剧烈,耳呜耳聋;火热蒸

迫,胆汁外溢,故口苦、咽干;胆热内郁,扰乱神明则有

烦躁易怒、神志异常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实证鼻渊以

胆腑郁热型多见。

3清胆泻热排脓通窍法是胆腑郁热型鼻渊最佳的治

疗方法

多年来,通过对众多胆腑郁热型鼻渊患者的诊治

经验,导师周凌教授进一步总结确立清胆泻热排脓通

窍法是胆腑郁热型鼻渊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自拟巾药

鼻炎3号方剂加减治疗此证。鼻炎3号的方药组成主

要为龙胆草、鱼腥草、蒲公英、黄芩、柴胡、白芷、辛夷

花、桔梗、苍耳子、甘草等,具有清胆泻热、解毒排脓、利

湿通窍之功效。方中以龙胆草为君药,龙胆草性味苦

寒,善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热,为治疗胆腑郁热型鼻

渊的良药。《名医别录》记载其“除时气温热,盖肝胆

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龙胆草含龙胆苦甙、龙胆碱、

龙胆黄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肝脏等作用。

鱼腥草、黄芩、白芷、蒲公英等共为臣药,鱼腥草入肺

经,清热泻火,解毒排脓,《本草纲目》记载其能“散热

毒痈肿”。体外实验表明,鱼腥草对多种革兰阳性菌

和革兰阴性菌、病毒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

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白芷芳香

通窍,排脓除湿;黄芩清热燥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

利湿。桔梗质轻叶浮,善于开宣肺气,古有“舟楫之

品,载药上行”之说,鼻渊病位在上,方中佐以本品,意

在借其升扬之力,以助药力直达病所,为佐药。甘草调

和诸药,为使药。苍耳子、辛夷花为治鼻渊专药、要药,

散风除湿,芳香通窍。综上该方主旨明确,用药精炼,

疗效肯定,能够充分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

特点,不失为中医经典理论的良好体现,临床疗效

显著。

4典型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某,男,28岁,两天来自觉鼻塞,鼻流浊

涕,有腥臭味,嗅觉减退,头痛明显,口苦,咽干,目眩,

耳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鼻窍肌膜红肿,

鼻内有脓性分泌物潴留,双侧颌面部压痛。鼻窦CT

示:双上颌窦密度增高。中医诊断为鼻渊(胆腑郁热

型),西医诊断为急性鼻窦炎。治以清胆泻热排脓通

窍。予以鼻炎3号加减,方药如下:龙胆草20g,鱼腥

草、蒲公英各20g,黄芩、白芷、菊花、辛夷花、苍耳子各

15g,桔梗10g,甘草5g,每日1剂,早、晚温服,连服七

剂。一周后复诊,临床症状消失,舌质淡红,苔薄黄,脉

弦。导师认为苦寒药易伤脾胃,又鼻为肺窍,故应祛邪

兼扶正,以防复发,治以清热利湿,培土生金之法,方药

如下:炒F_{术、生山药、茯苓、泽泻、黄芩各15g,桔梗、

菊花、辛夷花各10g,甘草5g。连服五剂,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士贞.【11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l27一l32.

[2]周凌,秦丽影,秦红.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概况【j].中医药信息,

2005,22(6):15—17.

[3曹斐华,李冲.龙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朋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28—32.

[4]潘莹,江海燕.鱼腥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

研究.2002.18(4):52—53.

最新消息:《中医药学~))2008年影响因子已跃升为0.509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中医药学报》的总被引频次提高到1146,影响

因子已跃升为0.509,五年影响凶子升为0.776。

这些数据显示我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子在稳步上升,存国内中医药学术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是《中医药学报》继

2008年6月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2009年被美国《化学文摘》继续收录并顺利进入《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后所取得的又一大

进步。

我刊的进步与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及广大师生的关注密不可分。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支持!感谢编委

会及所有专家的帮助与奉献!我们将更加努力,使《中医药学报》更上一层楼!《中医药学报》编辑部

献花(0)
+1
(本文系lingyun201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