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国子监
2013-03-22 | 阅:  转:  |  分享 
  
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街简介

国子监街元朝已形成,大德十年(1306年)在此街建成孔庙和国子监;明朝属崇教坊;清朝属镶黄旗称成贤街;民国时期称国子监。1965年整顿地名时称国子监街。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红日北路九条,改革开放后恢复国子监街名。街长680米宽12米,街的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和国子监,还保留有四座牌坊、下马石和明朝所建的火神庙遗址。1984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2009年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北京国子监简介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古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缮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殿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两侧有东西六堂、博士厅、绳愆厅和碑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纳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集贤门





太学门





自汉代以来“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名称,太学门是进入主教学区的门槛,两侧原有明代的《五朝上谕碑》、清朝顺治的《晓示生员卧碑》等七通关于严格教育管理的石碑,现移至十三经碑林。



井亭



井亭建于明代,井水原为国子监师生饮用,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改为“辟雍环水”所用,现在仍保留了为环池注水的通道。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是全国唯一一座专为教育机构设立的牌坊,牌坊上的横额“圜桥教泽”“学海节观”均为乾隆皇帝御笔。



东西六堂







国子监中院两侧的廊房是监生上课的教室,东侧是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西侧是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每堂11间共计66间。中国和琉球(现在是日本的冲绳县)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明初琉球就派学生进入国子监求学。清代国子监特设琉球学馆以供他们读书及住宿。



东西钟鼓亭





古代国子监早晨敲钟,傍晚击鼓,即“晨钟暮鼓”。皇帝临雍讲学时钟鼓齐鸣。



东西碑亭



东碑亭:正面碑文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御书《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西面碑文是《张廷玉三老五更议》原文,东面是乾隆皇帝御书《题张廷玉三老五更议》。





西碑亭:碑文是《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用满文镌刻。



辟雍



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专供皇帝讲学的宫殿,辟雍与环水组成一体,形如一块温润的玉璧,是中国传统的为人处事理念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古代“璧”与“辟”字为通假字,也正是“辟雍”名称的来历,辟雍是现存唯一的古代皇家学宫。







彝伦堂





彝伦堂元代称崇文阁,是学校藏书的地方,明永乐年间重建改称彝伦堂。在辟雍未建之前皇帝临雍讲学,均在此设座。门上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书。





日晷:又称“日规”,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该日晷建于明代。





灵台:又称露台,是打字机召集监生列班、集会的地方。



东西配房





东配房绳愆(音千)厅:是古代大学训导和惩戒违规师生的行政机构。清代设满汉监丞负责此厅事物。“绳愆”是用准绳衡量过失的意思,绳愆厅就是纠正过失的地方。国子监博士以下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凡是违反规章制度的都归绳愆厅处罚,厅内设有行朴红凳、红黑板、竹篾(音灭)板、木枷等刑具。







西配房博士厅:国子监主管教学的博士(主任级老师)办公室,历史上著名学者虞集、袁中道、孔尚任等曾在此办公。



东西耳房





东讲堂:是国子监祭酒、司业(古代大学校长、副校长)遇到重大活动升座的场所,清代设有满汉祭酒、满汉司业。厅内祭酒、司业的公案上有他们的办公用的用品,祭酒是国子监内最高行政长官,他的公案上有代表他的权利,内装官印的印匣和印架。





西讲堂:在“西讲堂”和“博士厅”有一颗复苏槐,据说是元代第一任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寿诞,本来早已枯死的古槐突发嫩枝新绿,乾隆皇帝咏诗赞其瑞,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赋诗作画颂扬,称此槐为“复苏槐”。



罗锅槐





相传辟雍竣工时,乾隆皇帝亲临视察,见此槐形似刘墉(绰号刘罗锅),故得名“罗锅槐”。



敬一亭



敬一亭:位于最后一个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为收藏皇帝训谕碑的场所。明嘉靖《敬一箴》碑、清康熙《训饬(音赤)士子文》碑等七通碑均列于此,现已移到十三经碑林。



十三经刻石碑林

十三经刻石碑林又称乾隆石经,位于东廊房的房后,与孔庙的夹道处,是清乾隆年间镌刻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刻石的统称。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经文628000余字,皆为楷书,全部为雍正年间江苏贡生蒋衡手书,历时十二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钦命动工刻石,历时三年刻成,共计189通,立于国子监东西六堂内,1956年移至此处,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官刻石经。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规模仅次于西安碑林,为全国第二大碑林。







相传乾隆皇帝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经文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并授予太子太保衔。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垮台后,古体字迹才得以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蒋衡像:蒋衡字湘帆,自号拙老人,清雍正年间,是江苏金坛贡生。他年轻时游长安(现西安),见到唐代《开成石经》众手杂书,引以为撼,遂矢志自写一部十三经,经过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写成。后人为纪念他而刻了这幅写经图。

邵德臣整理 蒋衡像:蒋衡字湘帆,自号拙老人,清雍正年间,是江苏金坛贡生。他年轻时游长安(现西安),见到唐代《开成石经》众手杂书,引以为撼,遂矢志自写一部十三经,经过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写成。后人为纪念他而刻了这幅写经图。















国子监街简介

国子监街元朝已形成,大德十年(1306年)在此街建成孔庙和国子监;明朝属崇教坊;清朝属镶黄旗称成贤街;民国时期称国子监。1965年整顿地名时称国子监街。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红日北路九条,改革开放后恢复国子监街名。街长680米宽12米,街的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和国子监,还保留有四座牌坊、下马石和明朝所建的火神庙遗址。1984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2009年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东西碑亭





东碑亭:正面碑文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御书《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西面碑文是《张廷玉三老五更议》原文,东面是乾隆皇帝御书《题张廷玉三老五更议》。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