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13-03-23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 总课时 2 学校 长江一中 教者 赵军 年级 七年 学科 数学 设计来源 网络资料 教学时间 月日——年月日 教材分析 上节课学习力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其解发完,本节主要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只是学好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教材通过一个实例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满足两个不等式,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道发现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尝试指导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

2.探索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步骤。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体会不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数学建模,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重点 如何构建不等式组模型。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问题 多媒体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新课探究









































三基础训练 1.不等式2+3x<9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不等式3-4x<8的负整数解是_______。

2.已知,



当k取什么值时,b为负数?



问题3及分析

概括: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通常可以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帮助我们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1:解不等式组:(1);(2)

例2:解不等式组:(1);(2)

教师归纳得口决: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取中,矛盾无解。







(练习册P82)当堂课内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































学生讨论小组完成 △检验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节课打下基础























△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四能力拓展































五课时小结 1.若不等式组无解,求m的取值范围。

2.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解不等式组:(1);(2)

1.不等组的解集的意义:(略)

2.数形结合,借助数轴来确定解集。

学生分组练习,









讨论总结计算技巧















学生回答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创设问题情景:5分









学生自主探究

























交流、反思与评价







四.随堂练习 一堆玩具发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件,则剩余4件;若前面每人分4件,则最后一人得到的玩具不足3件.求小朋友的人数与玩具数。

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巡视并给予指导。

1.一群女生住若干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1)设有x间宿舍,请写出x应满足的不等式组:————————————。

(2)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2.做一做:甲以5km/h的速度进行有氧体育锻炼,2h后,乙骑自行车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甲.根据他们两人的约定,乙最快不早于1h追上甲,最慢不晚于1h15min追上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应当控制在什么范围?



请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说出各组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与过程,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然后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用多媒体投影下图



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并且这个两位数大于30且小于42,求这个两位数。2.某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决定从明年起对甲、乙两种产品实行“限产压库”,要求 由学生自主探究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再让几个学生说出他们思考问题的过程。



由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





















△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问题过程,然后要求学生用两种解法解,以体会不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如下两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所获得的数学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五.小结 这两种产品全年共新增产量20件,这20件的总产值p(万元)满足:1100﹤p﹤1200.已知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那么该公司明年应怎样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量?产品每件产品的产值甲45万元乙75万元

师生共同归纳出:

①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审题——设元——列不等式(组)——求解——检验——作答。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注意:要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确定数学模型的解。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概括

















△通过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