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香山公园(上)
2013-03-24 | 阅:  转:  |  分享 
  
北京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简介

香山原名叫静宜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与万寿山、玉泉山遥相对应,距市中心20余公里,占地面积180公顷,早在金世祖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这里就曾建立了皇帝的行宫,金、元、明、清几代帝王均在此营造离宫别苑,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在香山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殿宇、台榭、亭阁、塔坊,由乾隆皇帝亲题了28个景点并定名为静宜园,作为皇帝消夏避暑的离宫。园内最高峰海拔557米,形似香炉故名“香炉峰”,俗称鬼见愁。西北部的山腰处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所在地,有人认为这一景是指冬雪初降后远近山峰红妆素裹的景象;也有人认为是春景早春时节山上的山桃山杏花满山遍岭的开放,犹如漫天飞舞的雪花,以此得名为“晴雪”,似乎此说近似合理。不过香山最有名气的还是秋天的红叶,这里的红叶不止是五角星的枫叶,还有卵圆形的黄栌叶,每到深秋遍山黄栌树叶就由绿变黄,再变为深红色,真可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蔚为壮观。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两次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焚掠沦为废墟。1956年开辟为香山公园经过全面的整修和不断的重建,香山优焕发出独特的景观魅力,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一座历史名园。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



游览香山公园有三条最佳途径,北路有碧云寺、眼镜湖、水帘洞、佳日亭、松林餐厅、见心斋、昭庙、琉璃塔、隔云钟等;中路有东宫门、勤政殿、听雪轩、知松园、香山饭店、多云亭、玉乳泉、雨香馆、芙蓉馆、玉华岫、梯云山馆、多景亭、栖月崖、香雾窟、西山晴雪、香炉峰等;南路有静翠湖、翠微亭、璎珞岩、香山寺遗址、双清别墅、欢喜园、来青轩、楞伽妙觉、白松亭、阆(音浪)风亭、森玉笏(音户)、朝阳洞、梅石等。



北路

公园北门



……………………………………………………………………

碧云寺

碧云寺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一座具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刹,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原名碧云庵,明代正德、天启和清代乾隆年间整修扩建,全寺坐西朝东占地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六进院落,依山势叠起严肃壮丽景致极佳,是珍贵的文物古迹。十年动乱期间碧云寺受到很大破坏,1971年关闭。1979年经过整修恢复后重新开放,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罗汉堂、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水泉院。



罗汉堂



弥勒殿





大雄宝殿





菩萨殿





孙中山纪念堂





金刚宝座塔





水泉院

……………………………………………………………………

北门



从此进香山公园





………………………………………………………………………………

上山索道下站







索道售票处(单程票价:周一到周五每人50元,节假日和双休日每人60元)







从流憩亭看索道下站





通往眼镜湖

……………………………………………………………………

眼镜湖







眼镜湖全景(放大)

……………………………………………………………………

水帘洞



………………………………………………………………

佳日亭





通往蒙养园宾馆、松林餐厅、香山别墅、知松园







金盏菊









花毛茛(音艮)

……………………………………………………………………蒙养园宾馆













……………………………………………………………………

松林餐厅















……………………………………………………………………

香山别墅





…………………………………………………………………………

见心斋

见心斋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重修,传说曾是帝王训诫臣属的地方。整个建筑占地约六亩,亭台廊榭布局精巧别致,是一处具有江南建筑风格的园林。





























































……………………………………………………………………

昭庙

宗镜大昭之庙又称昭庙,意为:尊者神殿,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为西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丹益希(1738-1780)进京向乾隆祝七十寿诞而建,昭庙为班禅夏季驻锡地故又称班禅行宫。昭庙占地9100平方米,形制为汉藏混合喇嘛庙式样,由月河、琉璃坊、清净法智殿(众妙之门)、白台、八方重檐御碑亭、红台、都罡(音刚)殿(宗镜大昭之庙)、万寿七层八面琉璃塔等建筑组成。咸丰十六年(1860年)昭庙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仅存琉璃牌坊、幡杆石座、白台、石碑、红台、琉璃塔等遗迹。昭庙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物证,极具有文化历史研究价值。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丹益希生于清朝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1738年12月22日),是中国历史上西藏地方杰出的宗教领袖,反对分裂,抵制外来侵略做出过重要贡献。其千里迢迢前往承德、北京为乾隆皇帝祝寿的朝觐行动,成为他坚持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辉一页,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日下午,因患天花治疗无效在北京黄寺圆寂,享年42岁。





憩觐亭











琉璃牌坊







琉璃万寿塔

琉璃万寿塔(俗称琉璃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宗镜大昭之庙最后一组建筑,高约30米,为七层密檐式实心塔,塔基八角形须弥座,塔身表面八十座琉璃佛龛,檐角缀有铜铃,微风吹来铃声悦耳。塔下有八面伞型的瓦顶建筑承托,内筑石雕拱门,石壁上镌雕八尊佛像及佛八宝等。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烧,木建筑及石佛像均遭破坏。1965年和2011年重新修缮,再现佳境,现为香山公园标志性建筑。





















……………………………………………………………………

隔云钟

隔云钟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由于地势较高,两侧是山沟,很容易起雾,每当夜幕初降或星辰之际,在此聆听卧佛寺、碧云寺、宝胜寺、法海寺、大觉寺等古刹钟声,悠扬断续此起彼伏,相互呼应,颇具有静中知趣,故名隔云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94你安按原貌重建,再现胜景。









隔云钟复建于1994年四角方亭,是游人登山途中小憩观景的最佳之处





从流憩亭看隔云钟



中路



东宫门







……………………………………………………………………

勤政殿









勤政殿:静宜园勤政殿始建于1745年,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牙河等组成,全部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手。2002年开始在原址复建,2003年7月竣工,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楹外饰金龙和玺,内铺二尺金砖,是园内单体建筑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殿宇,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第一景,是皇帝在园驻跸(音必)期间处理政务和接见大臣的地方。







南北配殿各面阔五楹,原是王公大臣休息的地方





朝房







………………………………………………………………………………

听雪轩



………………………………………………………………………………

知松园





……………………………………………………………………

问松轩





……………………………………………………………………

来秋亭(望峰亭)





………………………………………………………………………………

香山饭店



………………………………………………………………………………

绿云舫

绿云舫建于清代乾隆十年,仿热河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而建,形似舟舫实为斋室,舫外绿荫浓郁,取泛舟烟波之意境,故名绿云舫,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现建筑为明国时期改建的图书室,俗称“小白楼”。





………………………………………………………………………………

多云亭







………………………………………………………………………………

玉乳泉



















………………………………………………………………………………

雨香馆遗址

雨香馆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处无论是晴雨朝暮各具特色,唯独雨景最奇,雨来之时苔草花木芬芳馥郁,沁人心脾,由此得名。原建筑有雨香馆宫门、翠微山房、洒兰书屋、林天石海殿、揽秀亭等组成。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时期曾被私人改建别墅,现仅存残垣断壁及院内石壁上乾隆御题“削玉”二字。









揽秀亭遗址





翠微山房遗址









林天石海殿遗址







洒兰书屋遗址





雨香馆宫门遗址





………………………………………………………………………………

绚秋亭遗址

绚(音旋)秋亭建于清代,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是赏秋的最佳处由于这一带林木丰茂,树种繁多,每到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彩,故名绚秋亭。原建筑为四面出轩的重檐方亭,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仅存殿基及道旁乾隆镌题“叠翠”、“罗屏”、“翠云堆”、“留青”等石刻。



………………………………………………………………………………

芙蓉坪遗址

芙蓉坪建于清代,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为三间楼阁,由此远望群峰犹如莲花,乾隆皇帝有“翘首眺青莲”的诗句故得名。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北侧石壁上仅存乾隆御笔“芙蓉坪”三字及御制诗文。民国时期在遗址上改建私人别墅,更名为芙蓉馆。











………………………………………………………………………………

玉华岫

玉华岫景区位于香山中路,由玉华寺、玉华岫、皋涂精舍、邀月榭、绮望亭、溢芳轩等建筑组成,玉华寺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寺内建有山门殿、天王殿、香岩慧日殿及两个配殿,到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在玉华寺旁增建玉华岫等建筑,整体赐名“玉华岫”,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1931年改为私人别墅更名为“玉华山庄”。1998年根据原廊基殿址复建了玉华寺山门殿、玉华岫等部分建筑,1999年10月竣工。玉华建筑是一处精巧别致的园中之园,地处东临京西平原,视野开阔直眺丛山是秋赏红叶最佳之处。





返回

邵德臣整理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