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坐骨神经痛的吃什么药【新】
2013-03-24 | 阅:  转:  |  分享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外用治疗

,治疗坐骨神经痛,较之最大的优点在于,依靠外用直接渗透作用,不用口服,不通过胃吸收,所以伤不到肝、胆、脾、肾等,没有副作用,从病理上进行根治。,是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效果很理想,没有副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彻底。



治疗



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中药:风湿骨痛外用贴剂,中药外敷药对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中医治疗

(一)【方名】蠲痹镇痛汤。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周天寒方。

(二)【方名】皂独附姜汤。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方名】舒筋活络饮。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方名】通经止痛汤。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方名】驱痹汤。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方名】蛇蝎汤。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出处】王健民方。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方名】坐骨丸。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方名】痛痹汤。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方名】新方桂枝汤。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方名】当归回逆汤。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方名】加味桂乌汤。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方名】加减阳和汤。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针灸治疗

主要作用--镇痛用,只能作为辅助疗法,不可以作为主要疗法。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1.风寒湿痹



坐骨神经痛拔罐治疗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2.瘀血阻滞【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中。3.正气不足【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恶风畏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沉细。【处方】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4、其它针灸疗法:1/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2/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加拔火罐。

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夜间加重,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会获得良好效果。一、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三、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四、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五、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六、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西方人目前对此比较流行的锻炼法----一、游泳。因为人在水里体重减轻,身体对于各个关节的负荷较少,并且全身肌肉、骨骼、筋络等都得到良好的拉伸,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法;尤其对于肥胖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更是有通过减肥达到减痛的作用。二、做瑜伽。瑜伽运动来自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哲学体系,就如中国的武术来自于道教体系;瑜伽派生出来的锻炼方法很多,对于有病群体,不可以随便使用瑜伽锻炼,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可以咨询瑜伽高级教练,也可以到市场上去购买些针对脊背的瑜伽锻炼法。记住--不合适的锻炼方法只会起到相反作用!三、做普拉提锻炼法。普拉提锻炼法源于一个美国籍德国医生和他妻子的发明,结合了瑜伽锻炼法以及其他一些锻炼方法,这个办法是这三种办法里治疗此病的最好的一种锻炼法,因为它的方法比较缓和地拉伸肌体,做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具体锻炼法轻轻叫教练或者参阅这里的词条--普拉提。四、最有效的方法--1/先做推拿,让推拿师或者理疗师把突出的间盘垫片挤进原来的位置;2/然后用各种药物、镇痛剂以及针灸等疗法做镇痛;3/这个是必须作的,如果可能,每天早上,下午和晚上,各做一次10分钟的俯卧动作,俯卧在垫高的四个枕头上,支撑点是腹部,将枕头支撑在腹部,等到有些康复后,慢慢减少枕头的数量;4/有所康复后,作一些最轻缓的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运动慢慢恢复腰部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注意:在做所有这些运动以及其他任何体育运动前,都必须首先做些热身运动,任何突然的运动,都可能造成或者增进坐骨神经痛,也会造成对骨关节、肌肉等的伤害。这个病不是很容易康复的,所以不能心急;而且一旦发作过,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尤其因为垫片受磨损引起的,所以康复后依然要经常作相应的锻炼和保养。

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注意:1/通过手术校正治疗此病也是可以的,但那么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最严重的可能造成死亡,轻度的危害,可能造成瘫痪或者大腿行动不便,而且往往手术几年后此病依然会反复出现,所以最好不要动手术。2/懂得医学的都知道,任何药物,不管它是否属于草药类,都对人体会有一定危害,使用药物过多人体内会形成抵抗药物的抗体,所以能用其他物理方法治疗的,就千万不要使用药物治疗。3/对于使用镇痛剂和麻痹药物,也必须十分小心,因为这些药往往有不少副作用,而且痛的状况减轻了会给你一个错觉,会让你觉得似乎此病并不严重,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也最好不要使用这些镇痛麻痹药物。

运动疗法

因为坐骨神经痛的特殊性,坐骨神经痛的运动保健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暂不宜锻炼,应卧硬床休息,疼痛剧烈时应到医院就医,坐骨神经痛缓解期应坚持锻炼。常见的运动方法如下:1、双腿左右侧压。平躺在床上,将两腿曲膝抬起,上身不动,双腿尽量向右侧转,使右腿的膝尽量靠床,然后恢复,再往左侧转,再恢复,疏通腰腿部的经络,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2、腰部“小燕飞”。俯卧在床上,头部、胸部抬起,以小腹部着床,两臂展开向两侧伸直,两腿并拢伸直尽量向上抬,姿势像“喷气式飞机”一样,停留5~10秒钟放下,休息一会再做,连续做5~10次。3、腰部“五点拱桥式”。仰卧在床上,两臂放在体侧,以头、肘部和脚后跟着床,腰部尽量向上拱,使身体成“桥形”姿势,停5~10秒钟放下,连续做5~10次。4、直腿抬高法。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当感觉腰、臀及下肢疼痛时,仍力求超过该限度继续上抬。轮流将左、右腿抬起,上举至最大限度,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5、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6、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7、仆步下蹲压腿。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并压腿,左右交替进行。

献花(0)
+1
(本文系其谁舍我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