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7 短文两入世(记承天寺夜游)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长江一中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课型 综合课 主备 杨春艳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小组 编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3、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重点难点预测】 1、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学法指导】 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适当引导。 【知识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他擅长诗、词、散文: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今存其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代表了北宋诗的最高成就;在北宋词坛上,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方面,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其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环节及时间分配】 学习内容 学生笔记栏 独学

5分





















群学

20分





























小结

5分







检测

10分













任务

5分 【积累运用】

1、《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字,号,谥号,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词风。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解衣欲()睡(2)欣然()起行

(3)遂()至承天寺(4)盖()竹柏影也

(5)相与()步于中庭(6)庭下如积水空明()(7)念()无与为乐者(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问题探究】

1、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



2、叙述部分分别交代了哪些要素?



3、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5、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6、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本文写景处处扣住“月”字来写,正面写月的句,侧面写月的句子有。

6、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7、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教与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