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4 大道之行也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大道之行也》同步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习题演练】

一、基础知识

1.画线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通“举”,选拔)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选贤与能。通意思: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意思:

③可爱者甚蕃。通意思: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通意思:

3.下列画线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寻向所志,遂迷。

C.大道之行也。D.男有分,女有归。

4.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①男有分,女有归分:归: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恶: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乱:作: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闭:大同: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6.指出画线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子:

7.填空

①《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篇。

②“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中的两个篇章。

8.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语文第一学期训练题









53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