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物理组 班级 姓名 时间 9.11 小组 编号 BNWL-0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思考多阅读















【学习过程】 ?引入新课

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

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

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

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

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

得快些……。问题:如何描述

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公式:v=s/t表示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

是米每秒(m/s或m.s-1)、还常用

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km/h或km.h-1)。

1m/s=3.6km/h1km/h=1/3.6m/s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中

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计算(例题)

二、“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三、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学案整理】 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速度的表示符号及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计算速度的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达标检测】 1.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km/h,它飞行3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2.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变换:(要求写出过程)

54km/h=54×______=______m/s

5m/s=5×______=______km/h

4.甲、乙两名同学在相距1000m的跑道两端同时相向起跑,甲的平均速度是6m/s,经过100s后与乙相遇,那么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相遇时甲跑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乙跑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10m,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m,甲、乙同时起跑,则______先到达终点,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并同时到达终点,则乙应从起跑线前______m处起跑.

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7.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__s.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