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设计人 课题 六理想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2课时 时间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2.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地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的主旨。 重难点预测 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县人,生于1931年。早在解放前,他在成都二中读书时,就是一个追求光明、酷爱文学的少年。他加入了进步学生团体“十月读书会”,并在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窗》,诗歌集《农村夜曲》《告别火星》,组诗《草木篇》,诗歌评论集《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说诗》《十二象》等。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解释下列词语?离乱:可望不可即:倔强:洗濯:寂寥:绝处逢生:碌碌终生:合作探究1、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理想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在文章中的起止段落各是多少?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业?
二、研讨与赏析?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
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
4.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三、语言运用?
1.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
2.修辞训练?(参见课后“研讨与练习”2)
?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
1.“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的意思是??????????????????????????????????????????。
2.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具体说说下列“色彩”的含义,给人以怎样的情感:
绿:?????????????????????????????红:?????????????????????????黑:??????????????????????
(二)时间是一把剪刀?????(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锦绮;
一节一节地剪去,
等到剪完的时候,
把一堆破布付之一炬!
?
时间是一根铁鞭,
生命是一树繁花;
一朵一朵地击落,
等到击完的时候,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1.诗中运用两组不同比喻,来表达同一个思想:
第一节把时间比成???????????,生命比作????????????,裁剪的结果是???????????????。
第二节将时间比作???????????,生命比作????????????,击落后的结果是?????????????。
2.诗人运用鲜明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什么?????????????????????????????????????
3.诗人对“时间”形象的比喻,可以看作是对??????的形象描绘,是他?????心情的间接表现。
4.诗的用韵严格:第一节是????????????句押韵,韵脚是??????????。
?????????????????第二节是????????????句押韵,韵脚是??????????。
5.作者在诗中赋予“时间”的含义是什么????????????????????????????????????
6.根据诗的内容和形式,运用恰当的比喻,续写一节。???????????????????????????????
五、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