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中七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案
课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课型 综合 主备 郝士平 审核 班级 七年 姓名 时间 10.16 小组 政史地组 编号 1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全面认识自我,既注重自己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己。
能力目标::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培养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注重整体形象。 【重点难预测】 教学重点是认识自我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后续知识的认知,而且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难点是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定向疑难群学互助解决疑难对学互助巩固记忆 【知识链接】 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培养合作能力。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导入新课: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一)自我新认识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进行如下讨论:?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故事:《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在非洲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到:“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是很正常的,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指导学生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己。
巩固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明确认识。
【学案整理】 一、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二、认识自我的途径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做到()
A.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B.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品质D.多看自己的优点,少看自己的缺点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以人为镜”属于哪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D.自我检查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
A.是会发展变化的B.是具有两面性的
C.身体变了,心理没有变D.变得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李丽虽然长得并不漂亮,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由于她乐于助人,关心班集体的工作,所以同学们都很喜爱她。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她得票总是最高。这个事例表明(A.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B.一个人的内在美外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C.一个人的外在美比内在美重要
D.全面认识一个人,既要认识他外在形象,也要认识他内在素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成语启示我们()
A.要通过他来了解自己B.要认识到自我的潜能
C.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D.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教与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