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013-03-28 | 阅:  转:  |  分享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题目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总课时 1 学校 长江中学 年级 七年 学科 语文 设计来源 孟宪英 教学时间 2012年3月29日 学





标 (1)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重

点 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难

点 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一、课前复习(预习)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逼狭()崎岖()阻抑()

2.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

(2)崎岖:

(3)阻抑:

(4)回环曲折:

(5)亦复如是:

二、基础练习

1.题目与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解读“艰难”“雄健”,说说两个词分别蕴涵哪两层含义。



2.语言与写法

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再找出文中还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三、探究学习

(1)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2)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3)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四、拓展提升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