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十七课斑羚飞渡
2013-03-28 | 阅:  转:  |  分享 
  
长江一中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斑羚飞渡 课型 综合型 主备 孟宪英 审核 语文组 班级 姓名 孟宪英 时间 小组 语文 编号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现存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有关情况,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2、学习描写“斑羚飞渡”的场面,从而体会本文叙述条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感悟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像斑羚飞渡前的恐慌心理、组织飞渡时的崇高心理和实施飞渡时的悲壮心理,想像镰刀头羊的动作神态等。之后运用评点的方法,抓取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品析精彩的语言,记下感悟和心得体验。1.导语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灭。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他们迅速地聚拢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了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不少蚂蚁,但一部分因此得以存活。在生死关头,小小的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我。今天,我们将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驯可爱的斑羚经历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2.作者介绍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年当兵。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3.知识链接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仔,有时产2仔。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悲怆()娴熟()逞能()肌腱()2.解释下列词语进退维谷:迥然不同:一尘不染:略胜一筹:反思一: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反思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伤害野生动物的事例?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反思三:生活中如果人们遇到灾难,怎样珍爱生命?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