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最美的彩图10
2013-03-30 | 阅:  转:  |  分享 
  
最美的彩图10

杏林篇——云南“溜索医生”邓前堆



简单介绍:

邓前堆,男,怒族,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人,是怒江东岸的一个傈僳族村寨。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1964年3月出生,2001年7月入党,中专文化。28年来,他不顾生命危险,靠一套滑轮,一根绳子,通过距怒江江面30米高100多米长的溜索来往于拉马底村,为百姓送医送药,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公里,诊治患者13万余人次,未出现一起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被当地群众称为“索道医生”。

因为他生长在傈僳族村寨,又是家中次子,其父母依照傈僳族传统,叫他阿邓,“前堆是父母随便叫的”。1983年,他从福贡县第二中学毕业后,曾跟随哥哥从怒江背一些油、米等日用品到缅甸贩卖,“走三天三夜就能到缅甸”。没想到这次“营生”自己不仅没有挣到钱,还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回到村里,他在村里的诊所躺了4天。当时给他看病的乡村医生友向叶问他:生病痛不痛苦?想不想当医生?“我当时觉得自己从未学过医,没有基础,不敢奢望。”但友医生看他不嫌乡村医生工资低,还上过初中,又有心从医,就向村干部汇报了此事。后来,经过乡卫生院批准,他成为友医生的学徒,正式跟着友医生当起了乡村医生。邓前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到地里劳动,还是赶集、做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头、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乡亲们病了,他都随叫随到,通过索道奔波于高山峡谷间。福贡县是国家贫困县,“索道”是散居怒江两岸的村民们往来的唯一通道,“溜江索道”也是当地的乡村医生必须选择的交通方式,十分危险。乡村医生邓前堆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生命危险,几十年如一日,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了整整28年,不辞辛劳坚持为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

多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救治了无数村民。他走村入户开展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工作,他所在村计划免疫建卡、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2009年以前,邓前堆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从去年起,由于计生工作也划归乡村医生负责,邓前堆的工资才提高到每月300元左右,由于购买药品需要由乡村医生自己贷款先行垫付,邓前堆目前的个人贷款已达两万五千多元。近几年来,收入微薄的邓前堆医生共为乡亲垫付了一千多元医药费,并累积了一堆无法兑现的欠账条。

怒江大峡谷山高水急,索道距江面的距离有30米,仅靠一套滑轮,一根绳子,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通过100多米长的索道,一旦出现意外将是九死一生,而为了给村民治病,邓前堆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已经走过了二十八年。

近一年来,每月10日邓医生都会过江为烧伤的开扒俄老伯做复查,2010年冬天里的一个深夜开扒俄老人家着了一场大火,整个房子都被烧毁,开扒俄老伯也被严重烧伤,开扒俄老伯的孙女回忆说“当时我们都吓坏了,爷爷被火烧着了,然后立即打电话给邓医生”,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邓前堆还是义无反顾的冒险上了索道,邓前堆回忆说:“天太黑了,下面也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当时我一手持着电筒,一手握着索道把下决心就过去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包扎处理,最终老伯的双臂保住了。开扒俄老伯的孙女说:“他就冒着险过来,挺危险的,他(爷爷)说如果不是邓医生及时赶来治病的话,有可能他会死亡。”像这样的事28年来邓前堆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也为拉马底村乡亲们治愈了数不清的病痛。

文章根据网文、报道编写,与可能与原文有出入。

我的感言:

医术就是救人的技术,医德更是作人的基础。

医生想的是病人的痛苦,名利应置之脑后。

虽然医者不能让人人满意,但得拍拍自己的心口。

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尤其是在最讲钱的时候。





















献花(0)
+1
(本文系东天诗馆首藏)